登錄???|???注冊
《當代中國民族管弦樂發展研究》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和歷史作用,研究了全國各地重點民族管弦樂團的成長經歷及對民族管弦樂的貢獻。對杰出人物的藝術觀點、創作特點、代表作品、樂器改革、理論研究及其在當代民族管弦樂發展史中所做出的貢獻和歷史地位進行了比較全面地剖析,全面、系統地對民族管弦樂的發展狀況在理論上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程巖 ·音樂 ·15.1萬字
本書是為零基礎古琴愛好者量身定制的古琴入門教程。在本書中,你將掌握古琴演奏的姿勢、右手四指八法及左手按弦的知識。本書共有三十課:第一課至第三課講解了古琴的形制、撫琴姿勢及古琴的特有音色等,是古琴演奏前需要學習的準備內容;第四課至第二十課是本書的重點部分,講解了右手指法四指八法的演奏技巧,并配備了課后練習曲;第二十一課至第二十九課講解了左手按弦的技巧及要領,并結合右手的四指八法進行古琴曲《滄海一聲笑》和《黃鶯吟》的練習;第三十課是對學習完前二十九課后,下一步進行古琴學習的建議。本書采用全彩印刷,其中每個指法講解課程都配備了免費的示范視頻。讀者可以先觀看視頻,再進行實踐練習。本書不僅適合古琴愛好者閱讀,也適合音樂培訓學校作為教材使用。
鮑臣禮編著 ·音樂 ·2.1萬字
本書是一本吉他和弦的學習工具書,書中包含了吉他常用及拓展的和弦,每個和弦的按法都配有正面圖、俯視圖、背面圖及細節照片。零基礎的讀者可以邊看圖片邊學習,按照書中的按法,輕松學會吉他和弦的正確彈奏方法。本書還配備的教程相關視頻,讓讀者不僅可以看圖自學和弦彈奏,也可以看視頻輔助講解,循序漸進的學習。
灌木文化編著 ·音樂 ·3388字
☆本書樂譜為原版樂譜,所有音符及指法技巧都與專輯一致。☆兩把吉他譜合到了一起,識譜更直觀。☆吉他1為黑色樂譜,吉他2為紅色樂譜。☆每首樂曲的開始都有使用和弦的按法照片與和弦圖,方便演奏和弦。☆每首樂曲的都有技巧難點講解。☆本專輯音頻以及視頻可以在官方網站www.flydi.cc下載,各大音樂網站也可以免費試聽,如蝦米音樂、QQ音樂等。
陳飛 ·音樂 ·2394字
本書及《交響經典:聆聽交響音樂名作(上冊)》以作曲家的生辰年代為順序,展現交響音樂400年發展的軌跡。精選歐美17世紀到20世紀的82位zhu名作曲家的164部代表作品,這些作品是西方交響音樂的經典,在音樂歷史上有一定地位,在愛樂者群中有一定知名度,在交響音樂領域也有一定代表性。如同熟讀唐詩300首一樣,作者將帶領讀者聆聽這164部作品,了解西方古典音樂中的交響音樂這一主脈的基本神貌。
李近朱 ·音樂 ·19萬字
《羅忠镕文集》是一本作曲家羅忠镕先生本人專門對自己的音樂作品、作曲技術理論進行分析、研究的專業性論文集,大一部分論文是由作者本人撰寫,也有少部分論文是由作者翻譯。羅忠镕著名作曲家、理論家、教授,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終生榮譽勛章”獲得者。生于1924年,四川人。1942年在成都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開始學音樂,主修小提琴,1944年,轉入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學小題琴,師從譚小麟教授學作曲。譚是作曲大師保羅·興德米特(PaulHindemith)的學生。1949年,羅又師事丁善德教授學習對位法。1947年,創作了第一首作品,歌曲《山那邊喲好地方》,這支歌很快便傳遍全國各地。此后,便從小題琴演奏逐漸轉向作曲。194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教和聲學;1951年到北京中央樂團創作組工作;從1960年開始,還同時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兼授作曲課;1985年,任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1958年,創作了第一部交響樂作品《慶祝十三陵水庫落成典禮序曲》,1958-59年創作了《第一交響曲》。這兩部作品都由中國著名指揮家李德倫指揮中央樂團交響樂隊在北京相繼公演。其后,作品曾多次獲獎。
羅忠镕 ·音樂 ·16.2萬字
老年大學中,很多學習樂器的老年人并不太了解簡譜和五線譜的基礎樂理。本書作者在老年大學任教,了解老年人需要學習的樂理基礎以及難度。針對老年人學習樂器的現實情況,讓讀者更快更輕松地學習音樂,培養興趣,愉悅身心。本書是學習樂器和聲樂的基礎,易學易懂的樂理知識書,讓那些神秘的數字不再是學音樂的阻礙。1.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述神秘的樂理知識2.用全面的練習鞏固知識點3.用優美熟悉的旋律練習視唱,掌握音準字大,講解清晰,練習熟悉的曲目是給老年人學習樂理的基本要求,在熟悉的曲目中練習視唱,了解節奏,從而對樂器的學習提供保障。本書內容簡單易懂,能使老年學習者方便、容易的理解音樂的基本理論,通過學習與練習,提高學習者在視,唱和聽覺訓練的能力,培養一個人的音樂感覺,更好地學習樂器。
于海力編著 ·音樂 ·1.7萬字
這是一套適合群眾需要、適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歌本。本書既具有欣賞和典藏價值,又是開展各類慶祝、紀念活動的實用資料。主要特點:1.經典性,從大量優秀歌曲中精選325首經典作品,分"祖國頌歌""經典老歌""中外名歌""港臺金曲""影視歌曲"五大主題。2.實用性,本套曲集所選歌曲基本上是群眾喜愛的、易傳易唱的優秀作品。
本書編委會 ·音樂 ·3223字
本書以強化掌控小提琴的各項基本技巧為出發點,并將之運用到樂曲的演奏當中,從而開啟音樂的演繹和表達階段。另外,該書系統地選編和修訂了一些有訓練價值的中外小提琴樂曲。學完后,水到渠成,學習者可達到小提琴三級或更高的水平。本書與第一冊對應所學程度及掌握技巧的情況,可穿插進行訓練。
張強編著 ·音樂 ·4205字
喬建中,音樂學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有《音樂研究》副主編、上音特聘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多職。本書一共收入了喬建中近年有關于當代音樂家創作、舞臺表演、學術著述的評論約三十余萬字,集結出版。論文集分別由民歌6篇、學術史3篇、教學4篇、人物9篇、序文6篇、活動10篇、其他2篇,7個部分組成,共計40篇文章。尤其對傳統音樂研究以及民族器樂創作等領域有深刻的感悟,對于從事音樂學研究的學者而言,該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系“西安音樂學院校慶七十周年”成果項目之一。
喬建中 ·音樂 ·29.6萬字
本書內容系統規范,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同時還照顧到了從入門、初級到中級各個階段的少兒心理、生理等特點,編寫了在教學實踐中行之有效、能將學生的程度和學習進度統一起來的基本練習與技巧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全做到了達到了寓教于樂的初衷。本書在教學上采用了突出重點、疑難技術重點解決、特殊問題特別注解的方式;在樂曲的選用上,主要選用了少年兒童非常熟悉的兒童歌曲,更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臧翔翔編著 ·音樂 ·2.3萬字
近年來,隨著音樂劇在國內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愛好者與專業從業者也逐年增多。目前各類音樂劇曲目與演出視頻資源等頗為豐富,但演唱者只局限于獨唱曲目是遠遠不夠的,重唱更有利于提高集體表演協作能力,有利于演唱者聲音的統一和音準的提升。本書精選世界經典音樂劇曲目17首,每首歌曲包含曲譜、劇目簡介、歌詞大意、演唱指導。所選曲目適用于音樂劇專業教學和匯報演出,演奏指導詳細、專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胡曉娟編著 ·音樂 ·2.9萬字
本書分為四個專題,“視覺文化中的音樂審美”主要是從音樂審美的角度闡述音樂的視覺化轉向;“圖像/影像里的音樂符號”是從圖像學和符號學的角度為讀者展現音樂的視覺化表現形式,并提供某種可參照的文化維度;“抒情性之詠與戲劇性之嘆”則是從樂音序列層面分析女高音詠嘆調的聲樂旋律特征;“音樂審美的人生意義”總結作者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當代音樂審美教育的發展愿景。
陳蕓 ·音樂 ·14.2萬字
簡要介紹室內樂的發展歷史。室內樂在我國的發展程度遠不及歐美等發達國家。通過對室內樂這一表演形式長期的實踐與研究,試圖通過此教材加強綜合類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室內樂課程的訓練,達到以下目的:1.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2.通過對作品的和聲、復調、多聲部織體等方面的分析,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全面認知能力及總譜研讀能力。3.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素養。4.以室內樂課程為平臺,進一步推動大學交響樂團的發展。
常林 ·音樂 ·1.7萬字
本書為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由寧波大學喻輝教授和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托尼·威爾頓教授主編。
喻輝 ·音樂 ·8.8萬字
《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創作·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作曲家作品系列慶典舞曲:鋼琴與樂隊》作品試圖以快速旋轉的舞曲性格,來描繪作者心中的新時代特征:活力、開放、海納百川的氣度與令人矚目的發展速度。劉健(1954—2012),湖南長沙人,教授,作曲家,中國電子音樂專業創始人之一,原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音協副主席、中國電子音樂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德藝雙馨藝術家”。
劉健 ·音樂 ·2151字
本書特點:一是收入的古箏樂曲更多,內容更豐富,以便更適合于不同層次的操箏者的演練;二是增加了必要的指法符號和對樂曲的文字性解說,有助于演練和對樂曲的理解;三是根據不同樂曲的演奏難易程度,標明了練好該樂曲所達到的大致演奏級別,這可以激勵學員向更高的級別不斷穩步邁進。
沙里晶 傅華強 閆嘉穎 ·音樂 ·9687字
《樂理自學三月通》是針對零基礎音樂愛好者量身定制的樂理三月通教程。在這三個月里,你將會學會樂理地基本知識,為日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樂理自學三月通》分為19個章節,涉及音樂的基本知識、樂譜的基本知識、音程、節奏、音階、和弦、和弦擴展、調試訓練等,包括了學習音樂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作者用詳細的文字講解,配以圖解展示,讓沒有基礎的讀者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再參考展示圖片,輕松學會樂理。這種學習方式讓你在枯燥的樂理學習過程中,找到快樂并能輕松堅持下去,而不會因為一些繁瑣的文字性音樂理論放棄對音樂的熱愛。本書適合音樂愛好者閱讀,也適合音樂培訓學校作為教程使用。
陳飛 ·音樂 ·2.5萬字
本作品是由作曲家在杭州梅家塢采風時看到的采茶情景所得到的靈感。整部作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以《順采茶》的民歌作為主要音高材料,通過兩架鋼琴所產生的音響共鳴,描繪出茶山中云霧繚繞的景色以及欣欣向榮的初春景象;第二部分則是用《倒采茶》中的音高與節奏素材進行發展。民歌的旋律被截斷為若干短小的片段通過和聲、節奏、織體的不斷重復變化,音響也隨之漸強。作品中具有舞蹈性特征的節奏型貫穿始終,將慢板的情緒推至最高點。這個部分是對歡慶豐收場景的描繪。張瑩,浙江音樂學院作曲系講師,作曲博士。其創作的作品體裁豐富多樣,其中鋼琴三重奏作品《黑白子》在全國九個城市進行巡演,并入選國際現代音樂協會(BMMF)世界新音樂節暨北京現代音樂節。
張瑩 ·音樂 ·1229字
本書是關于莫扎特晚期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避開關于莫扎特英年早逝的各種猜測和相關論戰,從史料研究和作品手稿層面分析了莫扎特的晚期創作,推翻了學界長久以來認為莫扎特晚期作品有所衰落且甚至預言其死亡的觀點,而認為莫扎特正是在創作巔峰階段意外離世的。本書得到了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海倫·文德勒和尼古拉斯·哈農庫特等名家的熱烈推薦。本書是關于莫扎特晚期音樂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避開關于莫扎特英年早逝的各種猜測和相關論戰,從史料研究和作品手稿層面分析了莫扎特的晚期創作,推翻了學界長久以來認為莫扎特晚期作品有所衰落且甚至預言其死亡的觀點,而認為莫扎特正是在創作巔峰階段意外離世的。
(德)克里斯托夫·沃爾夫 ·音樂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