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先秦諸子文獻的形成
會員

從春秋末期至秦國統一前,這一階段的文化活動主體顯然是以先秦諸子為代表的士人階層。諸子各家觀點不同,學派理念有別,但他們所從事文化活動都以一定的知識、觀念為基礎,即通過對某類知識、觀念的衍生,進而提升出學派的立身準則和價值追求,而諸子文獻則是這一文化活動的文本化成果。本書力求通過挖掘知識、觀念衍生序列背后的文化制度,來展現出先秦諸子著述的基本軌跡。本書所謂的知識、觀念、制度均是取其廣義:知識是指一個時代對自然、社會以及人類自身的看法和認識;而觀念則是知識的綜合和系統化。一定的知識、觀念通過某種文化制度、運行途徑,又衍生出新的知識、觀念,進而形成了多種類別的文獻體系。與此同時,這一文獻體系也會反過來促使新的知識、觀念、文獻文本的衍生和發展。所謂的文化制度,包括各種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各種習慣、風俗、傳統等,即它不但指朝廷的綱常政制、刑法律典,而且指民間的家規族法、習俗慣例,乃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風俗習慣。結合這些知識、觀念、文化制度的定義,本書把先秦諸子所面對的知識、觀念分為禮樂教化、道家謀略、實用技藝、政治綜合等四個類別,力求通過這些知識、觀念背后的各種文化制度,來呈現先秦諸子著述的基本過程。

劉全志 ·中國哲學 ·18.7萬字

中國現代化之哲學探討(修訂本)
會員

《中國現代化之哲學探討》初版由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李秀林教授主持的“六五”重點科研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最終成果;由李秀林、李淮春、陳晏清、郭湛主編,分11章從哲學高度較為系統地探討了中國現代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如中國現代化的目標、現代化的具體內涵、現代化的途徑、現代化的主體、傳統觀念的現代改造等問題;以中國現代化為主題,站在時代高度,從我國客觀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立場、觀點、方法,對我國現代化給予理論上的說明與闡發,揭示其豐富內涵,探討其實質、規律。《中國現代化之哲學探討》是一部歷史文獻,凝結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初期學術界對于中國現代化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哲學反思。這種反思著的思想本身是動態的和開放性的,體現著歷史唯物論同時也是歷史辯證法的哲學本性。至于書中的具體論述,本來就具有歷史的性質,沒有必要去改變它。尊重歷史的客觀過程,也包括尊重對于歷史過程的真實描述。當然,這個歷史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自己創造的歷史,是海內外中國人推動中國現代化的艱難歷程。

李秀林等主編 ·中國哲學 ·26.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延庆县| 平遥县| 同江市| 桐梓县| 客服| 光泽县| 平远县| 黄大仙区| 东至县| 连江县| 彭泽县| 如皋市| 宁陕县| 定西市| 丰原市| 清涧县| 龙里县| 界首市| 莎车县| 永清县| 渭源县| 靖西县| 济阳县| 普兰店市| 福建省| 抚顺县| 石河子市| 安岳县| 汝州市| 图们市| 毕节市| 喀什市| 达尔| 会东县| 五原县| 加查县| 青岛市| 蓬安县| 通州市|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