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義
宋元之際著名學者丁易東的《周易象義》,將《周易》取象之例分為十二類:本體,互體,卦變,正應,動爻,變卦,伏卦,互對,反對,比爻,原畫,納甲。全書以李鼎祚《周易解集》、朱震《漢上意傳》為根本,并與諸家相關著述互為參補。清人許治修評價:“李鼎祚綴輯于王氏棄擲之余,朱子發后出而加密,丁易東繼之而愈詳。”丁易東言《易》,則不分門戶,他認為舍象而言理,則理未免太空洞;舍理而言象,則象未免為穿鑿。因此,丁易東提倡“以因理明象為主,而參以變與數”,對他之前的象數《易》學,作出了很好的總結。
·21.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