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冰鑒》以冰為鑒、明察秋毫,以神為鑒、相骨識人。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識人,識人必先觀人。古今中外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可以說是有成有敗,為使大家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響,特編輯了此書。本書通過對人體的神骨、情態、剛柔、容貌、須眉、氣色、聲音這七個部位的論述,以達到正確觀人、識人、用人的目的。在這里我們不談論觀人、識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能夠獲得厚益。
宋天天 ·東方哲學 ·11.8萬字
宇宙何以生成天地萬物?人的心靈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煉養生能否延年益壽?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這些問題進行著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國、印度、埃及出現的神秘學莫不是以此為主題展開。本書是一部從文化和醫學的角度,論述道家、密宗和東方神秘學的著作。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密宗的歷史、理論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講解易學與中醫醫理,尤其是氣脈問題;第三部分,收錄有關的專論和序跋。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12.4萬字
《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言論匯編。荀子是先秦諸子中的一大家,他批判和總結子各家各派的學術思想,是孔子之后的又一個集大成者。他雖出自孔門,而思想之博大,非儒家所可包容。本書凡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乃至語言學、文學,皆在精辟之論,為先秦一大思想寶庫。本書之譯注,博采前人之長,而又力求超越前人之短。頗多獨立見解。譯文也甚通順流暢,有自已的特色。
張覺 ·東方哲學 ·38.6萬字
本書為論文集,主要設有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個欄目,其中漢傳佛教部分下設教史研究、義學研究、佛教與傳統文化。本期共收錄22篇文章,主要來源于全國從事佛教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碩博研究生以及佛學院的老師、研究生等,皆為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中國佛學》編委會編 ·東方哲學 ·25.7萬字
全書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商君書、韓非子八章,通論先秦諸子思想,追本溯源并縱橫開闔評論諸子的哲學主張和社會理想,唐文治稱為“保留古人圓而神之風,其抉發昔賢著述之大義,皆入乎其內而出乎其外,直言所見,而無與人絜長度短之意,故得絕于以流行之西方、印度之思想與中國固有學術輕相比附之病”。
李源澄 ·東方哲學 ·5.8萬字
《易經》是中國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學人必讀的教科書,相傳為孔子所作的《系辭傳》上下篇,則是《易經》的通論。這本《易經系傳別講》是南懷瑾對《系辭傳》的講記,其方式是先摘錄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綜羅古今歷史知識、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闡述。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24.2萬字
本書作于1963年,是熊十力最后一部著作。案其《自序》,本欲將晚年隨筆不拘長短匯集成冊,因精力衰退僅成一卷,實乃一斷續寫成之長文。此文秉承熊先生的一貫做法,廣引佛儒經典解釋“十二緣生”,以此發揮其《新唯識論》到《乾坤衍》的思想。熊先生自謂歸本于“孔子之《易》”,對于佛道二家時加評判,讀者其善會焉。此書自云:“余雖不敢茍同于出世法,而人類有此一派思想,亦可為人間世貪癡兇殘之徒,給以大棒大喝。世人詆余毀佛,非獨不知余,又何所知于佛乎?”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3.2萬字
本書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工夫。“新”就是鮮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書籍提到的知識;“奇”就是不一般,能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的事物;“趣”即是興趣,也是趣味,是人們想看、愿意看的東西。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國學素養。請翻開本書,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內涵,成為文化達人。
斗南 ·東方哲學 ·48.1萬字
易學分“漢易”與“宋易”二種,本書講述漢易。漢易以象數為主,漢代易師都有自己的體例。宋人治易則不同,他們不需體例,一卦一爻,人人可以作文。現在談易,多為宋易學。作者則專門研究漢易四十余年,這本書系統總結了漢儒易例。本書為《周易》象數之學的入門書籍,適合易學、術數方面的專家讀者和對易學有基礎認識的一般讀者閱讀。此書重點突出,點面結合。由于作者精研易學象數系統,故本書重點在將《周易》的象數系統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給讀者。在此基礎上,適當介紹易理、占筮等相關內容。
王亭之 ·東方哲學 ·13.4萬字
發掘儒家美德對當代大學生發展的現實意義,是文化自信的內在訴求。在儒家美德體系中,有十種美德與當代大學生尤為相關,即“仁愛”、“友善”、“誠信”、“義”德、“公忠”、“孝親”、“智”德、“勇敢”、“節儉”、“愛物”。陳繼紅等著的《儒家美德與當代青年發展》基于對儒家經典文本的抽樣式分析,深入闡釋十者的基本意涵并展開中正的價值評判,并開掘其創造性發展與創新性轉化的價值路向。在上述基礎之上,說明此十種儒家美德何以指導當代大學生道德實踐中存在的若干重要問題。
陳繼紅等 ·東方哲學 ·26.5萬字
書中對墨子并非姓墨、《墨子》與經學特別是《尚書》的關系、《墨子》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墨子與諸子之異同、對歷代墨學專著的評論,都有所發明,成一家之言。尤其是對于墨子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愿景,以及千古以來墨學的沖突更是申明再三,更深層次上具備了一種價值觀念的認知和踐行的哲學含義。
陳柱 ·東方哲學 ·10.6萬字
《東方哲學與文化》是由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南京大學道學與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學術集刊。每年出版兩輯,向國內外發行。本刊旨在繁榮和推進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在內的東方學研究,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東方哲學與文化平臺,發掘東方文明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本刊常設欄目包括:理論前沿、專題研究(道學、佛學、儒學、印度哲學、猶太學、日本哲學等)、比較研究、文化專欄、書評訊息等。
徐小躍主編 ·東方哲學 ·18.2萬字
《十力語要》凡四卷,主要內容為門人節錄匯編熊十力先生論學書信,以及記錄熊先生語錄,另外還有少量短文、傳記等,并由熊先生親定。于1935年開始分卷單行,后匯集成書,于1947年收入湖北十力叢書印行。《十力語要》作于熊十力精力旺盛、哲思暢達之中前期,匯集了熊先生論學的精華,為《新唯識論》之外的又一代表作。
熊十力 ·東方哲學 ·2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