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天生深邃的黑格爾以文化深度潛水的姿態,探索生命、人的行為的基本面目。他構建的哲學體系似乎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人是由一切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質進化而來的,是除上帝以外的宇宙的最高形式。本書是其探索人類藝術行為的先導性經典,其中分析了建筑、雕刻、繪畫、音樂、詩歌等眾多藝術門類。其講述,以令人驚嘆的黑格爾式才智,結合敘述的精確性、可靠性與文化的深廣性、可感性、彌散性,歷經一百余年考驗,幾近成為美學的代名詞。
(德)弗里德里?!ず诟駹?/a> ·經典著作 ·23.7萬字
《意義的邏輯》由34篇悖論系列構成,附有5篇論文,是德勒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德勒茲經由古代悖論與現代悖論確定意義與無意義的地位,探尋意義與無意義沖突的場所,探討事件哲學與生成哲學、內在性平面與無器官身體、時間的神話構想、游戲等論題,其中涉及劉易斯·卡羅爾、安托南·阿爾托、馬拉美、左拉、菲茨杰拉德、米歇爾·圖尼埃等作家,斯多亞學派、塞涅卡、尼采、克羅索夫斯基等哲學家,弗洛伊德、梅蘭妮·克萊因等精神分析學家。深度、高度和表面融入生命構成的復雜關系,而德勒茲摒棄深度,駁斥高度,他經由劉易斯·卡羅爾從文學維度征服表面,經由斯多亞學派從哲學維度征服表面,旨在詮釋保爾·瓦雷里的名言:“最深邃的是皮膚”。
(法)吉爾·徳勒茲 ·邏輯學 ·26.5萬字
在西方的基督教教義中指出人的七宗罪——貪食、色欲、貪婪、傷悲、暴怒、懶惰、傲慢,是人類性格的深淵面,而施克萊在本書中提出了“平常的惡”的概念,認為殘酷、虛偽、傲慢、背叛和憤世嫉俗等,不過是淺灘暗礁,以充滿活力和野蠻的方式成為人類性格的瑕疵。施克萊從一批偉大的作家的作品的解讀——莫利哀和狄更斯的虛偽,簡?奧斯汀的勢利,莎士比亞和孟德斯鳩的憤世嫉俗,霍桑和尼采的殘酷,康拉德和福克納的背叛——揭示了惡的本質及其影響。她審視了它們的破壞性影響,及其對政府和公民的影響。
(美)朱迪絲·N.施克萊 ·倫理學 ·20.5萬字
起始于20世紀中葉并延續至今的現代科學革命,是科學領域內部幾乎涉及所有具體學科的一次重大變革,其實質是對傳統科學簡單性信念的反思以及對世界復雜性的自覺與探索。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法是通過對近代哲學與科學的簡單性觀念的批判而確立的,承認世界的復雜性不僅是現代科學革命的主旨,也是馬克思恩格斯辯證法的題中應有之義。本書通過對科學領域的復雜性探索進行歷史性考察,對其中蘊含的帶有哲學性質的本體預設與方法論思想進行了概括。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相關論述進行梳理,將他們辯證法的復雜性思想概括為“系統整體聯系的思想、全息建構的非線性思想、自組織生成與演化的思想、生成與演化的不確定性思想”四個方面,形成了對馬克思恩格斯辯證法復雜性思想的系統表述。
張濤 ·馬哲 ·23.1萬字
《論語》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形式,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黎千駒教授的《論語解讀》,原文以楊伯峻《論語譯注》為底本,對諸家注釋擇善而從,加之自己之思考,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引導人們汲取《論語》智慧,感悟人生哲理,提升行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
黎千駒 ·中國哲學 ·24萬字
本書將《呂氏春秋》與“類思維”問題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目的在于從類思維的思維理論特別是思維實踐的視角剖析《呂氏春秋》,挖掘《呂氏春秋》的思維價值。其獨特意義在于,從橫向上基本厘清了《呂氏春秋》分類思維、比類思維、比附思維的主要表現、基本特征、價值評價等問題,從縱向上基本厘清了《呂氏春秋》分類思維、比類思維、比附思維的“前史”和后世流變等問題,特別是以《黃帝內經》、《淮南子》和《春秋繁露》3書為例,較為系統地考察了類思維在西漢的歷史演進。在此基礎上,爬疏、整理與總結出《呂氏春秋》中主導思維形態是比類思維的基本特質,為更加準確、科學地認識古代中國思維形態和思維方式中所展現出的“重比類”的特質提供了重要支撐和有力證明。
蔣開天 ·中國哲學 ·23.7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技所可能涉及的倫理問題展開研究。由于納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認知神經科技被稱為對當代社會最有影響的四大領域,每個領域都發展迅速,每個領域都潛力巨大,而其中任何技術的兩兩融合、三種會聚或者四者集成,都將產生難以估量的效能。因此,在本書中,主要關注當代科技的這四大領域的研究前沿可能面臨的倫理挑戰問題。
李建會主編 ·倫理學 ·41.9萬字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梁濤力作!對儒學的當代價值、現實意義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構想!
梁濤 ·中國哲學 ·50萬字
《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歷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丹納以精深的見解,提出了決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種族、環境、時代,而這三大要素又決定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標準,即藝術作品表現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全書條分縷析,平實曉暢,豐富的例舉,充滿生機的論證,賦予了內容足夠豐沛的形象與品鑒性。作者出入于文學、繪畫、建筑、音樂、雕塑之間,縱橫捭闔、瀟灑自如,將幾千年的歐洲藝術成就融為一體,使《藝術哲學》成為一部具體而微的藝術史偉大著作。
(法)丹納 ·經典著作 ·31萬字
都市美學、憂郁的棲居、時尚的哲學、社會藝術品、旅行、冒險等這些現代日常生活片段被西美爾以“瑣碎敘事”的方式書寫成“現代生活浮世繪”。仿佛一部社會文本的“現代性診斷書”,呈現“頹廢美學”和“審美悲情”的哲學立場,透露濃郁的“幽雅的倦怠”和“世紀末情調”。這種透徹之后的澄明不僅指明了“現代性困境”的解決之道——審美救贖,也回應了“審美現代性何以可能”的質疑。
趙嵐 ·美學 ·22.4萬字
《讀書與修養》匯集了羅國杰教授讀書評論、論學治身的有關論述。論及的圖書包含倫理學理論、中西倫理學史、應用倫理學、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對倫理學的學科建設、現實踐履諸方面的思考。論學治身方面的內容包含立身做人、與青年談人生、青少年教育、人生價值觀、精神生活與道德品質等,反映了作者對人生修養、社會現實的深切關注。
羅國杰 ·倫理學 ·28萬字
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劉森林力作!揭示啟蒙的情感根基!
劉森林 ·中國哲學 ·25.1萬字
本書從禮、理會通的角度,將經學研究、哲學研究與思想史研究結合起來,提出了“禮樂哲學”“朱熹禮樂哲學思想”等新的學術概念,從禮樂形上學、價值論、實踐觀三個方面對朱子禮學的哲學體系做了較為系統的詮釋與建構。作者認為,禮學與理學是朱熹思想王國的兩大支柱,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令朱熹的思想既有精密深邃的形上學建構,也有確鑿可信的工夫論依據,從而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馮兵 ·中國哲學 ·28萬字
今天人們對文人之物總有一種閑雅自然的印象,其實,它們的誕生,皆曾經歷過文人長久而艱辛的澡雪。本書選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種物,講述了文人如何在詩文、繪畫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漸蕩滌掉物身上沾染的權位和時俗之“濁氣”,還物以一個清泠澄澈的本真面目。在這個文人所建立的意義世界中,物的面孔或許是無用的、丑怪的、斑駁的、平淡的,但這正意味著它們脫離了一切名利之心和世俗成見,終以獨我的姿態在天地間現身了。文人對物的書寫,實際上也是在訴說他們自身。比起任何一種社會關系,這些物的意義都更為堅實、篤定、永恒。因此,他們常說,唯有這些物,才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更易的“知己”。
李溪 ·中國哲學 ·26.8萬字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以“三大批判”為主體的龐大而完整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給哲學界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犊档轮魅罚?卷本)以普魯士王家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全部直接從德文譯出,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出。本卷包括康德前期重要著作如《自然地理學課程》、《證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證據》、《關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一位視靈者的夢》等。
李秋零主編 ·經典著作 ·30.6萬字
萊布尼茨不僅是西方近代大陸理性派認識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還是西方近代經驗論和大陸理性論的集大成者。其認識論思想在西方認識論享有重要歷史地位。萊布尼茨的認識論思想在其《人類理智新論》中得到了全面闡述,但在《人類理智新論》寫作之前或之后,萊布尼茨還寫有一系列重要論著?!度R布尼茨文集(第5卷):認識論文集》收錄了萊布尼茨1670—1715年間的19篇短著和書信。其內容主要包含三個方面:萊布尼茨的天賦觀念學說。萊布尼茨的大知覺理論。萊布尼茨的真理學說。
(德)萊布尼茨 ·理論流派 ·36.2萬字
分析能力弱?抓不住重點?表達存在障礙?《批判性思維訓練手冊》可以幫你解決這些問題。它系統地闡述了批判性思維的三大目標和五大工具,將看似復雜的批判性思維訓練過程拆分成循序漸進的執行步驟,并通過大量相關練習,引導你不斷體驗、反思,從而突破單一思維模式,成為批判型思考者,主動在學習、生活乃至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澳)薩拉·比勒爾·艾沃里 ·思維科學 ·20.7萬字
德性知識論是當代知識論最前沿新流派之一,其主旨是以理智德性為核心,通過主體自身的屬性來解釋知識,改變了以信念為核心的傳統知識論。這種轉變不僅有利于解決當代知識論問題,諸如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基礎主義與一致主義等問題,而且有利于讓知識論回歸探究人們的理智生活的古典傳統。本研究致力于對德性知識論進行全景式考察,包括如下五部分內容:當代知識論的德性轉向、德性可靠論、德性責任論、德性知識論的爭論與融合和德性知識論與當代問題。
方紅慶 ·倫理學 ·27.4萬字
本書是作者關于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及后馬克思思潮哲學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論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二卷,其內容主要是對西方后馬克思哲學思潮中經典文獻的文本學研究。在本卷中,作者以文本學的深度解讀模式分別批判性地解讀了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德波的《景觀社會》、鮑德里亞的《生產之鏡》、德里達的《馬克思的幽靈》和齊澤克的《意識形態的崇高對象》等重要論著。
張一兵 ·馬哲 ·32萬字
分析哲學是20世紀最主要的兩大哲學流派之一,自摩爾、羅素以來,大師輩出,經典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說,整個改變了西方哲學的面貌。本書是探討20世紀分析哲學的一部巨著,作者是著名的分析哲學家,在書中詳盡地考察了從摩爾、羅素、維特根斯坦到蒯因、克里普克等大師的哲學思想,對其在哲學史上的主要貢獻做了極其精彩的分析,對其論證中的不足同樣做了犀利的批評。可以說,本書必將作為一部經典的哲學史而流傳后世。第二卷通過如下哲學家或學派來解釋分析傳統在接下來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里的演變:首先是后期維特根斯坦和英國的日常語言學派,然后是威拉德·馮·奧曼·蒯因在科學啟發下向自然主義的轉變,以及這種轉變與唐納德·戴維森的語言理論的融合,最后是索爾·克里普克對必然性和先天性的概念重構,這種重構改變了分析哲學的軌跡。正是這個時候,分析的傳統背離了關于哲學的語言觀念,并回歸到把邏輯和語言作為哲學理論化的有力工具的早期視野中去。盡管關于哲學的語言視野失敗了,但我們在理解哲學各個領域的核心問題方面還是取得了很大進展。第二卷講述了上述故事,而它的“尾聲”部分勾勒了二十世紀結束之際哲學專業化的多元化新紀元。
(美)司各特·索姆斯 ·理論流派 ·3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