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史蒂文森是元倫理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情感主義倫理學之集大成者、“態度理論”的創立者。正是由于他的工作,使一種曾經備受誤解、批評與責難的理論──情感主義倫理學,獲得了重要的發展和穩固的學術地位。本書對史蒂文森的情感主義態度理論,包括道德語言的意義和功能、倫理判斷的兩種分析模式、倫理學研究方法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并結合元倫理學的發展,對其理論進行了客觀、中肯的評價。
孫偉平 ·倫理學 ·18.6萬字
本文集由三部分組成——傳統士人的氣節、近代變革的文化堅持、現代學術制度的確立。全書的旨趣是想借此反思如何維系現代大學的寧靜和自由,如何能讓學人有更多從容和淡定,并盡最大可能減少將學術生涯視為“一場魯莽賭博”的緊張和焦慮。
胡成 ·中國哲學 ·18.6萬字
嘉道時期是中國社會近代轉型、社會大變動的前夜。包世臣一生跨越乾嘉道咸諸朝,仕途坎坷,長期輾轉于江淮之間,為地方大員做幕僚,是清代嘉道年間頗富盛名的經世派士子。本書以包世臣的經世思想為對象進行研究,旨在以微觀實證考察社會文化變遷;從包世臣人生經歷、學術思想等入手,聚焦其實政思想、經世實踐及其歷史影響,并與其同時代經世派巨子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等進行比較研究,以歷史演進的縱、橫坐標為參照,為包世臣經世思想尋找歷史定位,以此揭示近代轉型前夜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變遷的艱難歷程。
張巖 ·理論流派 ·18.6萬字
韓非子說:“人主之大物,非法則術也。”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須有一種深藏于胸、變幻莫測、兇狠刁鉆而又充滿智慧的心計和手腕,這就是領導人的統御之道、經世奇略。
李世化 ·中國哲學 ·18.6萬字
本書是一本哲學科普書。全書以“辭典”式的結構,依首字母順序將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成功、煩躁、年齡增長、抱負、友誼、意義等或具體或抽象的概念作為索引,逐個進行哲學解釋。如果我們有說明書,生活是不是就會好過些?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問應該如何生活?哲學家們也都一直在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智慧可以幫助人們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本書作者——哲學科普家朱利安·巴吉尼與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哲學顧問安東尼婭·麥卡洛,從包括喪親之痛、運氣、自由意志和人際關系在內的眾多主題中,引導讀者了解有史以來偉大哲學家的思想。從斯多葛學派到薩特,將呈現上百位哲學家的思想精華。本書將會回答你即將遇到的幾乎所有的問題。
(英)朱利安·巴吉尼 安東尼婭·麥卡洛 ·知識讀物 ·18.6萬字
明代中晚期是整個中國古代審美意識發展史上的重要轉變期。作為明代文化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明代中晚期休閑文化及其審美意識發生的變化和當時的政治經濟變化密切相關。明代中晚期特殊的“兩京格局”、集權統治及其后期逐漸失去控制是休閑文化及其審美意識發展流變的重要原因。經濟上尤其是商品經濟的發達為休閑文化的繁榮奠定了穩固的物質基礎。“心學”及其后學的發展,推動異端思潮的興起,對傳統的倫理道德觀提出挑戰。明代中晚期繼承和發展了宋代文化,并且在平民化道路上走得更遠。概括來說,其表現在審美意識的深化、審美對象多元化、審美訴求的雅俗兼容等方面。明代中晚期休閑文化及其審美意識的流變,一方面是當時社會時代精神的體現,另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美學上的影響和意義。
李玉芝 ·美學 ·18.6萬字
本書以實踐范疇為核心,將實踐概念置于中西方的比較論域中進行歷史考察,揭示馬克思實踐觀的革命性意義,并以此為基礎提煉出理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實踐觀的三種向度,即認識論、主體性和政治倫理三個批評范式,試圖從批評形態的邏輯結構層面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實踐特征進行理論闡釋和演變分析。
吳亞南 ·馬哲 ·18.6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海德格爾是著名的哲學家,他是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本書探索了國內外哲學學術界的一個熱點問題:海德格爾到底有沒有倫理學或時間哲學?海德格爾與倫理學或實踐哲學到底有何種關系?本書分四個部分,導論:形式顯示與實存哲學——海德格爾形式顯示實存哲學的概要介紹;海德格爾形式顯示實存哲學的兩種問題——理論與實踐、潛能與實現;海德格爾實存哲學比較欠缺的兩種論題——友愛和主從、身體和財富;形式顯示實存哲學的運行機制。
馬小虎 ·理論流派 ·18.6萬字
如何讓哲學幫我們叩開人生、教育的大門?周國平用優美的筆調娓娓道來。全書共分八輯,主要介紹了哲學的性質、內容和用處,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哲學的魅力,如何引導孩子自發的哲學興趣等。他告訴我們,只有在思想上下功夫,才不會被許多浮華、虛夸的學說和意見蒙蔽。本書在帶領我們一窺中西哲學家思維之秘密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成長開啟智慧之門。
周國平 ·知識讀物 ·18.6萬字
郭店楚墓發掘以來,大一生水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大一是道之別名。水是大一之形象。老子研究專家李水海從歷史、哲學、文學、語言學、音韻學等多種角度對大一生水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以及考辨校箋,提出了大一生水的特色——“宇宙生成輪”的七大亮點。
李水海 ·知識讀物 ·18.6萬字
勞動價值論的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時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理論在當前尋求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前勞動領域與分配領域的新變化和新發展對科學理論的現實需要。首先,本書從內外角度,分別對勞動價值論百年論戰的歷史進行了縱向回顧,也對論戰的主要觀點加以介紹評析,探討了國內外學者的主要觀點,最后從中提取出其對當下堅持勞動價值論的重要啟迪。其次,本書分別從馬克思主義內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勞動價值論時代化的必然性;從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地位和實踐價值,揭示其時代化的重要性;從勞動價值論本身、其涉及的問題、蘊涵的精髓和理論的意義等四個角度,揭示了勞動價值論時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勞動價值論時代化的基本任務。再次,本書回顧了勞動價值論的發展歷程,系統分析了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涵,進而又分析勞動價值論在理論層面及現實領域受到的挑戰,揭示了勞動價值論時代化的現實必要性,也指出了其理論的局限。本書還從社會勞動論和價值論雙重視角著重分析了勞動價值論時代化的具體表現和現實啟迪。最后,本書對整個研究進行結論分析,得出在當前推進勞動價值論時代化應該把握的三個方面。
莊三紅 ·馬哲 ·18.6萬字
本書通過對馬克思走向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三次飛躍的分析,發出了“回歸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呼喚;用馬克思兩大發現的整體視角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人”,并基于此對當今學術界的一些人無原則地宣揚“經濟人”展開了批判;揭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種路向,特別是批判了對馬克思主義做啟蒙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解釋的缺陷;歸納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道路的雙向促進;用馬克思主義公平觀審視了社會的不平等,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審視了生態危機;描述了“馬中西”三大資源在中國道路中的交互匯通。
陳學明 姜國敏 ·馬哲 ·18.5萬字
《孔子家語》是中國古代記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內容是自漢朝以前到漢朝早期不斷編纂而成,后來王肅對其進行整理,凡二十七卷,現存十卷。
東籬子解譯 ·中國哲學 ·18.5萬字
本書是哲學家趙汀陽探討政治哲學及倫理學議題的一部力作。不同于大多數討論相關話題的書,趙汀陽在本書中回到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的存在論源頭,反思二者的可能性,而不是為任何價值觀或規范性作辯護。趙汀陽對生活的發問總是直達本質,能夠給出極富原創性的思考,對當代哲學研究具有重要啟示價值。針對當代討論不斷遠離超越性的問題、淡化自身精神性的現象,趙汀陽給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與反思。他將現代政治學和倫理學的癥候不遺余力地揭示出來,指出二者所討論的問題頂多算作應用倫理學的問題,這些問題不過是利益之爭或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并不是人類社會生活根本矛盾的發源地,換句話說,這些討論沒有實踐意義,什么也解決不了。因此,要從問題外部看問題,回到存在論上去發現新的路徑和分析方法,才能克服“僵死的”學理討論,真正對解決問題有所建樹。正是基于這個考慮,趙汀陽跳出了爭論價值觀的老調,用博弈論的分析方法,考察哪種政治哲學和倫理學是更優的。同時,他大膽地給出了自己的設想,改良道德金規則,預付人權,甚至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智能民主”,不可謂不走在時代前沿。閱讀下來,全書金句迭出,時常給人以振聾發聵之感。
趙汀陽 ·理論流派 ·18.5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30多年間所發表的研究現象學運動的主要論文,體現了作者對現象學運動的一種認識。現象學運動的創始人胡塞爾畢生追求嚴密科學的哲學,試圖以內在建構的純粹意識作為本體論的基礎;而現象學運動的繼承者更多堅持純粹意識的超越性,力圖以胡塞爾晚年關于意識與世界關系的思考,重建現象學的價值和意義。這正是現象學運動與現代西方哲學思潮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對話的基礎。
涂成林 ·邏輯學 ·18.5萬字
本書充分利用西周金文與傳世文獻史料,圍繞宗教、倫理、政治互動的主線,對西周的孝友等血緣倫理思想,以及德、敬、肅、恭、勤、雍、和等政治倫理思想與善惡評價思想進行宏觀與微觀的深入探討。在西周與古埃及的比較研究中,彰顯西周“倫理思維發達”這一重要特征,并以雙方族群格局差異為切入點,深入探討這一重要特征之成因。在西周與后世的比較視野下,圍繞西周基本社會制度的倫理影響,深入探研西周的“德治”思想及其“層級推衍治理”思想,從而揭示西周倫理政治思想的主要時代特征。
徐難于 ·東方哲學 ·18.5萬字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學著作,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它被譽為“萬經之王”,千百年來,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性格的形成。戴建業教授以深厚的學養、風趣的文筆、獨到的視角,用隨筆的形式深入淺出地為大眾闡釋老子的思想,解讀古老智慧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逐篇精講《老子》,講透老子智慧。為讀者解答:為什么高者應就低?為什么柔能勝剛?為什么拙能勝巧?……戴教授把老子請上前臺,面對這個時代發言,拂去我們的孤獨、焦慮、痛苦,幫助我們找回心靈的寧靜。
戴建業 ·中國哲學 ·18.5萬字
《中論》,又稱《中觀論》或《正觀論》,與《百論》《十二門論》合稱三論宗據以立宗的“三論”,撰成時間約相當于三國魏明帝時,題為龍樹著,后秦鳩摩羅什譯,四卷。本書系印度中觀派對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學派進行破斥而顯示自宗的論戰性著作,主要內容是闡發“八不緣起”和“實相涅槃”,以及諸法皆空義理的大乘中觀學說。本書據《大正藏》所收鳩摩羅什譯本,逐偈講解,疏通文意,闡明義理,并對一些關鍵性的佛教術語做了重點闡釋。
王孺童 ·東方哲學 ·18.5萬字
重拾中西方古典學問墜緒,不僅因為現代性問題迫使學問回味古典智慧,更因為古典學問關乎亙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古學經典需要解釋,解釋是涵養精神的活動,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擇:寧可跟隨柏拉圖犯錯,也不與那伙人一起正確(西塞羅語)。舉凡疏證詮解中國古學經典,移譯西學整理舊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與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尋回精神的涵養,不負教書育人的人類亙古基業。
婁林 ·知識讀物 ·18.5萬字
全書在歷時性分析近代知識觀念與知識結構的總體演化軌跡及其譜系變革的動態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知識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既從社會文化的“大視野”給出知識發展的背景性說明,又從知識“小視野”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給出具有解釋力的闡釋。本書對近代史、知識學乃至國學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傅榮賢 ·中國哲學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