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建設論(1978-1997)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在正確分析國情、做出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科學判斷的基礎上,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建設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1978—1997年)的社會建設問題。鄧小平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主題,對社會建設基本問題的闡述,為中國共產黨構建完整的社會建設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鄧小平的社會建設理論主要體現在制度建設、社會公平、教育、就業、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等方面,它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理論的新境界。深入研究鄧小平的社會建設理論,對于現階段貫徹習近平關于社會建設的論述,正視并解決社會不公正等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于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的長遠建設,對于我國以五大發展新理念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4.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