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從哲學角度解讀中國道路、中國制度,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創新性,二是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和使命,三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哲學思想的闡發。所收錄文章大都在學術期刊或報紙上發表,收錄時在原來的基礎上根據新的中央精神做了修改。
李培林主編 ·中國政治 ·14.6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理考察當今我國社會中的各類經濟問題,從理論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有關經濟規律、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市場經濟、經濟改革等基本問題,強調唯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才能保證我國的改革沿著正確的道路開展。作者用明白曉暢的語言,分析辨釋了一些復雜深奧的理論問題,全書脈絡貫通、涇渭分明,是是非非、一目了然。
周新城 ·中國政治 ·4.5萬字
本著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的邊疆及邊疆治理理論研究》的最終成果,經由一個政治學、邊疆學、民族學、國際問題研究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團隊的深入研究,在所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完成。成果基于國家的立場和視角,立足于國家治理和發展的需要,運用政治學的研究方法,把中國的邊疆和邊疆治理置于國家治理和國家發展的框架中研究和論述,在回顧歷史、反思現實、放眼全球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努力構建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邊疆及邊疆治理理論。
周平等 ·中國政治 ·50.3萬字
本書為政治科學研究叢書之一種。作者認為,學術研究往往與時代節奏而合拍。作者長期致力于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研究,學術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990年代及之前,主要從理論上探討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特別是進入村民自治領域,并開始嘗試田野調查方法。二是進入2000年以后,將農村問題與村民自治置于現代國家建構的框架下加以解釋,注重基層治理的民主導向和制度建構。三是2010年后,試圖將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置于歷史的深處,發現其獨特性,并試圖在事實經驗基礎上提煉出具有標識性的概念,更加突出原創性。本書是在2012年后發表的有關國家治理與中國政治發展的論文基礎上合成的。
徐勇 ·中國政治 ·21.8萬字
本書分為七個部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基本問題概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相關概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基本范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文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話語建構與領域拓展。全書著眼于學科建設與教學科研的雙重需要,立足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學科的建設發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理論與方法進行整體性研究。
田克勤 李婧 張澤強 ·中國政治 ·30萬字
本書收錄的十篇論文,是筆者近十年來對于中國古代“富民”階層探索性研究的階段性呈現。這些論文主要涉及唐宋時期富民階層的規模、品格、行為模式,富民對唐宋社會經濟關系的重塑,富民在國家職能體系變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級“富民社會”說作為研究范式的特點等。
薛政超 ·中國政治 ·17.7萬字
本書從行政體制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機制出發,站在系統論和協同論的角度,將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放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考察,從應然角度對適應綜合配套改革任務的試驗區行政體制特征進行探討,指出試驗區的“先行先試”、“綜合配套改革”和“試驗性”三個因素決定其行政體制的獨特性。從實然角度對我國的深圳市和浦東新區兩大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行政體制改革歷程進行了分析,總結其行政體制在改革過程中的創新,指出其存在的不適應配套改革任務的問題。最后提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協同型政府”的構建方案。
崔會敏 ·中國政治 ·18.7萬字
《中國夢》系統闡述了中國夢的內涵、中國夢與中國道路、中國夢的實現路徑和實現中國夢與創業就業、稅收、土地制度、環境等問題以及創新、城市化道路、財政、國企監管、收入分配等體制改革的內在聯系,科學總結出在新形勢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政策選擇和努力方向。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對廣大領導干部在改革攻堅期進一步深化重要領域改革、促進中國夢實現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周天勇 ·中國政治 ·14.3萬字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不僅拓展了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途徑,也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本書圍繞這一主題,選取國外智庫一系列有見地的研究報告,涉及美國、加拿大、英國等16個國家44個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等8個國家11個智庫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分析,法國、比利時、俄羅斯等9個國家21個智庫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研究。
王靈桂主編 ·中國政治 ·17.9萬字
本書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專家傾力創作,收錄了鄧小平的秘書、同事、戰友等身邊人的一手資料,真實還原了領袖人物之間的交往、關系,以及重大事件的策劃、發生始末,深度披露了鄧小平在歷次戰爭、革命、運動中起落的真相,全景式描述了鄧小平的改革心路與實踐歷程,以及中國建設、外交大戰略的形成。本卷為第四卷,講述了1982—1997年鄧小平進行改革開放、下蘇杭、收回港澳、視察經濟特區、裁軍百萬、恢復中蘇關系、發表南方談話等經歷,同時記錄了鄧小平與金日成、愛潑斯坦、榮毅仁、霍英東、陳景潤、聶衛平等人的交往與情誼,以及鄧小平與鐵娘子談判、作出“嚴打”決策、廈門之行、離開領導崗位、逛京城、晚年的日常生活等逸聞趣事。
李新芝主編 ·中國政治 ·23.5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和人類文明的經驗,從考察“理念”和“價值理念”的最基本范疇開始,深刻研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提出了“公正、誠信、和諧、民主、自由”的價值理念體系,并以“五篇十五章”的篇幅進行了深刻論證和闡述。本書有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體系,具有獨特的探索性和創新性。第二,深刻論證和闡述了每個價值理念的理論來源、歷史發展、豐富內涵和重大社會意義。本書具有方法創新、概念創新、內容創新和理論創新的特點,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和啟發性。
卓越 鄒之坤 ·中國政治 ·55萬字
《當代浙江學術文庫》是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集中推出學術精品、集中展示學術成果的一個窗口。浙江省社科聯采取“鼓勵申報、專家評審、資助出版、社會館藏”的形式,每年遴選反映浙江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優秀原創學術成果的書稿,以“當代浙江學術文庫”的方式分期分批出版,及時向社會傳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發現、新進展,努力實現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大繁榮,推動浙江“文化強省”建設。
王國林 ·中國政治 ·24.7萬字
中共中央統戰部組織編寫的《偉大的政治創造——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一書,以通俗的語言風格,配以經典的統戰故事,全面、系統梳理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來源于中國近現代的特殊國情,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生長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洪流,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發展完善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孕育到發展到成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底蘊的新型政黨制度,這期間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革、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政黨政治實踐、所積累的影響深遠的歷史經驗和制度成果。旨在回望過去,系統梳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產生、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深入總結歷史經驗;也是更好地展望未來,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趨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更大共識,貢獻新的力量。
中共中央統戰部 ·中國政治 ·16.8萬字
在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中,珍藏著自1892年以來的上千萬張歷史照片。宏大的歷史敘事,被濃縮于一幅幅照片所定格的一個個歷史瞬間——或是一個動人表情,或是一個經典場景,或是一個生活細節,使得人們在領略浩蕩奔騰的歷史大潮的同時,也可以看清其中的一朵朵微小浪花。如果說,私人相冊是一個家庭的個體記憶,那么,國家相冊則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依托中國照片檔案館館藏圖片打造的《國家相冊》微紀錄片以小故事講述大歷史,以小細節呈現大時代,讓百年歷史風云通過每集幾分鐘的微紀錄片穿越時空,與當代人對話。
新華社《國家相冊》欄目組 ·中國政治 ·4.3萬字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的實踐,推進了以毛澤東、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兩代中央領導集體開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事業。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主題,集中全黨的智慧,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夢”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理論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本卷主要對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至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性,以及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進行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張雷聲 袁銀傳 ·中國政治 ·46.5萬字
您在本書中看到的,不是臆測、不是推理、不是概念,而是真實的歷史和現實:——美國在與英國的霸主角逐中曾遭遇自由貿易的切膚之痛;——它痛定思痛,決心轉型,卻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礙;——它依靠高昂的民族主義和長期的保護主義實現了成功的經濟轉型——它成為霸主后發現曾經傷害自己的“自由貿易”對此時的自己而言是一把鋒利的矛。——它富有創造力地這把矛升級成了強者恒強的全球化版本。——它在后院拉美安裝這個版本,拉美曾經的經濟奇跡毀于一旦。——它在盟友日本運行這個版本,日本從一個雄赳赳的挑戰者淪為一個二流跟班;——它也在中國推行這個版本,極端的富裕和貧困、極端的繁榮和凋敝是它創造的一對雙生子。中國轉型,路在何方?《大國興衰》給您最深刻的啟示。
黃樹東 ·中國政治 ·33.8萬字
《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眾集體行動,即所謂“民變”為研究對象。以史籍記載為基礎,借鑒西方新文化史、歷史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諸學科的理論進行闡釋,應用量化分析、集體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明清城市民變的歷史背景、領導人與參與者、行動模式及城市民變的各種不同類型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從各個方面,對城市民變這一“老課題”得出了較為全面和新穎的認識。
巫仁恕 ·中國政治 ·28.5萬字
在處理包括海洋爭端在內的任何東北亞地區的問題時,我們都必須始終在心里清楚這樣一個問題:日、韓這兩個國家在經濟上都是非常發達的,然而作為一個“國家”而言,其實她們都處于一種“殘缺不齊”的狀態。日本是二戰之后的戰敗國,而韓國則是以日本殖民地的形式,在戰后被美國事實上所接管。這段歷史決定了這兩國都不能算是主權完整的國家,能當家卻未必能事事做主。譬如韓國,時至今日,韓軍在戰時的指揮權依然掌握在美國政府手里,這就是說一旦爆發戰爭,韓國總統是沒法自行調動本國軍隊的。美國對這兩個東亞國家不正常的影響力,決定了他們的國家行為必須要首先照顧到美國的利益,有時甚至要犧牲掉她。
王偉 ·中國政治 ·2.9萬字
本書是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學術成果的集中展示,內容涉及中國經濟下行之癥結與人口問題、中國經濟的通縮風險及應對政策、TPP前景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推進中歐自衛隊貿區談判的困難與挑戰、美國推行“再平衡”戰略的措施與阻力、軍費削減對美國軍事力量的影響、特朗普現象與桑德斯現象解析(對美國大選的階段性分析)、警惕戰爭危機卷土重來。
周琪 周琪 ·中國政治 ·15.4萬字
本書是由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專業學術集刊,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紅色文化、區域文化、文化史、馬克思主義文化與社會科學、海外中國文化、國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等。
朱喆主編 ·中國政治 ·1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