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里,儒、道、佛的經典學問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向讀者介紹了一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學文化的廣闊世界,其內容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文筆流暢,毫無古板的學究氣。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可以獲得無窮的智慧感悟。《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由路浩青所著。
路浩青 ·普及讀物 ·17.8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止。史料表明,《古蘭經》問世以來文本從未變化,變化的是對它的注釋。因此,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釋《古蘭經》伊始,歷代注釋家基于經訓教義原則,秉承注釋學術傳統,發揚文化創制精神,與時俱進地解讀著《古蘭經》的微言大義,揭示著《古蘭經》的經義經旨,從而使伊斯蘭教始終順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進程,使伊斯蘭文化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古蘭經》注釋蘊含的文化性、社會性、思想性和時代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古蘭經》及其注釋,是宏富博大的伊斯蘭文化的縮影。本書期望通過研究《古蘭經》注釋,能夠為進一步探究伊斯蘭文化的核心內容;為促進我國伊斯蘭教學術界對《古蘭經》的研究及“解經”工程向縱深發展;為發展我國伊斯蘭宗教學的內涵并拓展其研究領域;為豐富我國阿拉伯學、伊斯蘭學乃至中東學的學科建設;為推動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之間的深入理解和交流,發揮相應的積極作用。
金忠杰 ·伊斯蘭教 ·55.9萬字
在《心如菩提:跟林清玄走進禪韻人生》中,大師清淡雋永的文章精華,將與饒有趣味的禪宗故事一起,為您講述生活中的禪,帶您一起進入那富有禪意的世界……
蕭逸 ·普及讀物 ·18.2萬字
從書中你可以領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啟示,從而助你打開蒙塵幽暗的心靈。萬行法師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誠的信佛之心,還必有堅韌不拔的學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學佛難。”即信之又學之,是走向圓滿獨一無二的途徑。所謂“信之”,就是要終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謂“學之”,就是要學習佛的崇高品質,學習佛的超凡意境,學習佛的博大胸懷。修學佛法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素質,才能使自己在心態、情操、體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華。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確見地,才會真修實證,走進走出。信而不知即學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學合一,方可邁入成佛之道。
釋萬行 ·普及讀物 ·6.5萬字
《善用其心》是繼《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間,萬行法師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時與四眾弟子及信眾之間的交流問答,皆是針對弟子們在佛法修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誤區而談。萬行法師堅持“以人為本”,將佛法與深奧的禪理融入生活,讓弟子們在“農禪并重”的道風里,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的家風下,借人煉心,借事檢心,于堂上坐禪,堂下禪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時,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時圓滿自我。
釋萬行 ·佛教 ·23萬字
《其心無住》是《降伏其心》與《善用其心》的續集,也是我出關十年,開山創建東華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學佛法二十余年的總結。出版此書旨在闡述自己的學佛觀點,獲得廣大學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煙海,雖修學二十余年,仍難得法乳一滴。但終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書名所示,降伏其心為善用其心,用過不執著,不留戀,更不留痕跡,故、名“其心無住”。要將身口意之用發揮至極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繼而善用身口意,最終達至過后無痕。其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時包太虛,小時不容針。成事由其心,敗事亦由心。其心被動為奴隸,其心主動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為愚夫。事過執著,留戀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無住,則圣人成矣。
釋萬行 ·佛教 ·28萬字
學佛必須要看清自己的心動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歷世煉心即是福慧雙修,守住真心勝過所有法門,激活能量打開心量,沒有過去未來就是當下,每一個當下都能覺悟那就是佛,眾生成就了你,沒有眾生就沒有無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轉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轉。
釋萬行 ·佛教 ·23.7萬字
釋萬行 ·佛教 ·24.1萬字
本書以臺灣第一高僧圣嚴法師的禪證體悟為中心,結合現代人的心理訴求,從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日常行為入手,闡釋凈化身心、緩解壓力的禪修法門。將心理減壓和禪修秘法完美結合的佛法書,祝你走向身心康寧的禪修之道。
許長榮 ·普及讀物 ·11.3萬字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子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作為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師苦心向佛。過年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尊為南山律宗大師,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譽海內外。
閆晗 ·普及讀物 ·12.4萬字
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發心,要有目標和靶向,然后向著目標靶向努力,才能成功。發心不能偏離方向,一旦偏了方向,那就沒有辦法抵達目的地;發心還要有堅持的力量,力量若是不足,也沒有辦法抵達目的地。《發心才有力量》將從四個方面:處世、修身、養心、悟生,為困惑和糾結的心靈一份溫馨舒暢的力量。該書能從僵化、狹隘、死氣沉沉的思考模式中跳脫出來,用一種活潑、另類、睿智而又有創意的思考方式,觸類旁通的點化之力,關照這個世界和人的內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改變的力量。
須彌 ·普及讀物 ·12萬字
本書精選了他從風華才子到云水高僧的傳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師意境高遠畫作,文中有情,畫里有禪。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弘一法師 ·普及讀物 ·7.3萬字
“本書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為基礎,以佛家禪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華,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己,把握為人處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態度,享受真正的自由與快樂。書中精選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意義深刻的禪理故事,通過心性、德行、處事等八個方面,以靈動的感悟,把禪的智慧切人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展示了禪理智慧的精華和風釆。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滿了哲學旨趣。在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時,如壓力、情感、財富、生死等,運用禪理智慧,猶如一把開啟智慧的鑰匙,讓讀者的心靈在云水隨緣、了無牽掛中營建睿智的精神家園。”
石赟 ·普及讀物 ·15.2萬字
《每天學點佛學智慧:灑脫些》分為八個部分,用最簡單的文字轉述了最深奧的佛家智慧。每天為生活加一點禪,經營幸福人生的必修課。
沐塵 ·普及讀物 ·16.5萬字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嗔心起時要思員,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以虛養心,以德養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
墨墨 ·普及讀物 ·16.9萬字
引領都市禪修風潮,慰藉心靈的靈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羅俊英 ·普及讀物 ·12.6萬字
寬容,是讓人們不輕易動心,這樣才能安穩如山.也是讓人們不輕易困惑,這樣才能忘卻腳下的泥濘,抬頭挺胸,只見漫天星光。本書為你講讀禪宗寶典,釋解人生之惑,為你增一分走力,添一份福祉。
沐塵 ·普及讀物 ·15.1萬字
《觀心:金剛經心釋》乃佛門高僧太虛大師、圓瑛大師和清凈居士憑借深厚的佛學底蘊和慈悲普世的情懷,娓娓闡述《金剛經》中的義理精神。他們不僅深入淺出地闡釋了經文的大義,在此基礎上,還根據自身在長期的修持中感悟到的佛理真諦,講述自己對《金剛經》的理解與領悟。《觀心:金剛經心釋》使一部原本艱澀枯燥的經書,變得簡明生動,易于理解。即使是初讀佛經的入門人,也能從太虛大師的講述中獲得人生啟迪,達到釋解人生困惑、平靜心靈的目的。
太虛大師 ·佛教 ·20.3萬字
字字珠璣,啟悟世人的大德講演錄——他是個才氣橫溢的藝術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們心目中,他就像一個“謎”,一個難以琢磨的謎。
李叔同 ·佛教 ·5.3萬字
《全彩五百羅漢之謎》由云一編著,以羅漢為開端,從介紹羅漢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傳承,洋洋灑灑間。帶出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八百羅漢的相應解釋,最后具化為佛陀、菩薩、僧信、與佛結緣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過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和一個個佛教典故來深入淺出地詮釋深奧佛法的傳布、佛教宗派的發展與傳承。本書對大量的資料進行了篩選,精心構建了一座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橋。
云一 ·佛教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