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十七冊。收錄星云大師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夢中說夢”、“逆增上緣”、“把心找回來”、“廣結善緣”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8.1萬字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內容僅僅活本書告訴人們在世上并不值得稱道值得稱道的是生活得美好。佛說:“信佛應避貪、嗔、癡,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塵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凈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從心生,禍從欲起。”所以福禍皆由心而生,輪回是因果的體現。佛引人向善,因為這樣確實可以改變人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禍得福。所以福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幸福與否,就取決于自己如何去面對自己。
周文敏主編 ·佛教 ·17.7萬字
本書是一本將佛學禪修與現代生活感悟完美結事的勵志書。本書將歷代的佛學大師的佛心禪語匯編成十二堂課,結合現代人的心理訴求,從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愛情、事業等十二個人們最關心的角度入手,幫助讀者從自我心靈汲取力量,緩解煩惱與壓力。本書每一個勵志故事都是一絲頓悟的人生哲理,給讀者以啟迪性的人生智慧。
楊承清 ·普及讀物 ·13.9萬字
在《心如菩提:跟林清玄走進禪韻人生》中,大師清淡雋永的文章精華,將與饒有趣味的禪宗故事一起,為您講述生活中的禪,帶您一起進入那富有禪意的世界……
蕭逸 ·普及讀物 ·18.2萬字
佛教中講究十善業道,而何為十善業道,簡單說來即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此觀念對于我們平凡人修身養性,把握幸福人生有何啟示?本書中,賢宗法師心懷慈悲,娓娓道來,用自身所悟為讀者寬解心中疑惑,助其獲得快樂人生。
賢宗法師 ·普及讀物 ·7.8萬字
《圖解藏密拙火瑜伽》詳細介紹了拙火以及拙火瑜伽的概念和修習的具體過程,從密宗嚴謹的修法體系,到后世大師總結的簡易修法訣竅,適合不同基礎的人修習。在編輯手法上,本書采用了全新的圖解方式,通過百余幅精美的手繪插畫和簡潔的圖表解讀拙火瑜伽的奧秘,讓修法變得輕松容易。希望本書不僅能為讀者帶來強健的體魄、無比的智慧和更加充沛的能量,更能培養出一種和諧、寬容與積極的生活態度。
諾布旺典 ·普及讀物 ·13.2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二十五冊。收錄星云大師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熱鬧場中作道場”、“接受的習慣”、“感動的修行”、“同體與共生”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8.9萬字
本書精選了他從風華才子到云水高僧的傳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師意境高遠畫作,文中有情,畫里有禪。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弘一法師 ·普及讀物 ·7.3萬字
浙江歷史上被譽為“東南佛國”,南宋時期評定的江南禪宗寺院“五山十剎”,浙江名剎占大多數,改革開放四十年,浙江寺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本書根據浙江歷史上“五山十剎”和新發展的寺院,遴選出15座寺院,以專業考察者身份,探析寺院淵源、名寺高僧、景觀與文化、特色與特產等方面,為寺院旅游愛好者提供一份行記。
司開國 ·佛教 ·11.6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中的第四冊。收錄星云大師1990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的日記,記錄了星云大師生活、工作、弘法度眾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全書分為“日日觀音”、“全力以赴”、“凡事超然”、“悲智雙運”四部分。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內容不僅是大師個人生活點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來自眾生,屬于眾生,讀“星云日記”,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4萬字
凡研究天主教東傳史或中外文化交流史者,決不可忽視澳門歷史;凡研究澳門歷史者,又無法回避圣保祿學院。有鑒于此,本書試圖通過對澳門圣保祿學院的建立及相關爭議、人員構成及其組織機制、教學體制、財務問題等的分析與研究,考證并分析澳門圣保祿學院及其相關歷史的重要意義。
戚印平 ·基督教 ·21.5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中的第五冊。收錄星云大師199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的日記,記錄了星云大師生活、工作、弘法度眾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全書分為“蓮花生長在污泥中”、“唾手可得”、“與人為善”、“人忙心不忙”四部分。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內容不僅是大師個人生活點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來自眾生,屬于眾生,讀“星云日記”,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5.3萬字
天臺智者大師(538~597),陳隋國師,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實際創始人,諸宗師范,享譽海內外,被譽為“東土釋迦”。故為其作傳及注釋者代不乏人,雖有散佚,現存的相關資料亦甚可觀。本書收集海內外資料匯編成冊,競有數十萬字,可供有意研讀修學者參閱。本書的特點是收集資料盡量齊全,校勘相對準確全面。本書的出版為學術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參考價值。
可潛輯校 ·佛教 ·94.1萬字
本書分七章,全方位地綜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宗密的哲學思想,即依十種史料對宗密的事跡、著述等進行分析和評價;以史學的觀點敘述宗密所處中唐時代的思想背景及其與士大夫交往的情況;以翔實的學術資料闡述宗密哲學思想中“三教會通”和“教禪一致”兩大組成部分;重點從華嚴哲學、荷澤禪以及《圓覺經》、《起信論》等方面對宗密的心性思想的實質和特點進行精辟闡釋,尤其是對《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十八卷作了前所未有的細致分析,彌補了中外學術界的研究空白;著重從永明延壽的《宗鏡錄》、宋代禪宗、高麗曹溪宗知訥禪師、日本高山寺明惠上人的思想中,歸納宗密思想對宋明理學(以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所產生的影響等重要內容。本書資料翔實,結構謹嚴,論證縝密。作者能發前人未發之聲,踏前人未到之域,視野之廣、思路之寬、輻射之遠、見解之真,為其導師方立天先生所稱賞。
胡建明 ·佛教 ·36.5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中的第六冊。收錄星云大師199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日記,記錄了星云大師生活、工作、弘法度眾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本書分為“不忘初心”、“不舍眾生”、“不請之友”、“依法不依人”四部分。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內容不僅是大師個人生活點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來自眾生,屬于眾生,讀“星云日記”,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2萬字
彩色珍藏本。用100幅世界上最美的唐卡傳世杰作,探索藏傳佛教特有的“樂空雙運”男女雙修的神秘現象。這是國內第一本專題介紹藏傳佛教特有的神秘現象——“樂空雙運”男女雙修法的作品,探討了它的來龍去脈,以及各家對它的褒貶說法,并為讀者解惑。同時,用精美、珍貴的唐卡作品詮釋主題,具體展示藏傳佛教文化的魅力。深入淺出的解說文字使您對藏傳佛教的概貌,以及豐富多彩的本尊守護神、曼茶曼(壇城)有所了解,為您撩開籠罩在藏密文化上的神秘面紗。
紫圖 楊典 ·佛教 ·5.8萬字
學佛必須要看清自己的心動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歷世煉心即是福慧雙修,守住真心勝過所有法門,激活能量打開心量,沒有過去未來就是當下,每一個當下都能覺悟那就是佛,眾生成就了你,沒有眾生就沒有無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轉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轉。
釋萬行 ·佛教 ·24.1萬字
《論原始信仰與薩滿文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著名民族學人類學學者、研究員孟慧英多年來研究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的論文匯集。本文集深入探討了薩滿教的起源,薩滿教在不同民族中的特點,薩滿巫師是如何溝通人神的,薩滿在原始宗教、民族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薩滿教的歷史作用和社會影響。《論原始信仰與薩滿文化》主要收錄了原始宗教習俗的變遷、關于薩滿教的認識、埃里亞德薩滿教研究的基本特點及其影響、考古發現與薩滿教、論薩滿教的“獸主崇拜”、論薩滿文化的演變、東北部地區少數民族薩滿教信仰中的祖先神、清代宮廷祭祀的佛立佛多鄂漠錫媽媽考釋等內容。
孟慧英 ·理論 ·28.1萬字
中論又稱中觀根本慧論,集佛陀二轉般若法之精華于一體。該論闡述了緣起性空的深義,揭示了生死解脫的根本,為三乘共遵之法門。本書是17世紀的麥彭仁波切為《中論》所造之注釋。麥彭仁波切是藏傳佛教大成就者,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士授記他為“弘揚大圓滿的太陽”,雪域藏地諸教派共稱他是文殊菩薩化身。若能潛心研讀本書,會對通達般若空性有極大幫助,尤其對進一步理解《金剛經》《心經》等般若經典,以及禪宗祖師的公案,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導作用。
(清)全知麥彭仁波切 ·普及讀物 ·15萬字
《次第花開》次第花開,花開見佛,今生最美的際遇,重塑心靈的力量。2500多年前,佛陀在印度菩提迦耶成道時,我們卻不知在哪里游蕩……由于傲慢、顛倒、固執、牽掛和恐懼,我們錯過了向他學習、思考和體證的機會……一再錯過,直到現在。而他卻慈悲地說,他會再來,直到我們不再錯過!
希阿榮博堪布 ·普及讀物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