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20年紅遍全球、挺中國的主持人崔娃爆笑回憶錄。在本書中,小崔將他的幽默天賦發揮到了極致,完美展示了為什么他會被選為《每日秀》的主持人。多家媒體“年度好書”,普利策獎獲得者、《紐約時報》毒舌書評家角谷美智子贊不絕口南非不只有曼德拉和查理茲·塞隆!比爾·蓋茨2017年夏季書單鼎力推薦/《紐約時報》年度好書/美國亞馬遜年度暢銷書出生不由自己,但人生可以。
(南非)特雷弗·諾亞 ·自傳 ·15.8萬字
亨利·馬什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前沿現代醫學。在從醫的生涯中,他曾有手術成功后的振奮,也曾因失敗身處毀滅性的低谷,但在內心深處,他從未動搖過對神經外科學的熱愛。在暢銷書《醫生的抉擇》出版后不久,馬什就從任職的倫敦圣喬治醫院退休了,轉而致力于國際人道主義醫學援助,在烏克蘭和尼泊爾繼續做無償的醫學工作。這本書描述了他在這些國家的工作經歷和遇到的困難,進一步表達了他對醫學實踐的見解。這本書也談到了馬什為減少人類痛苦而肩負的責任。通過對醫學生時期的回憶,他在書中塑造了一個外科醫生的形象,并且探討了醫生這一職業中存在的種種困難,如醫生處理可能性而非確定性時的艱難抉擇,以及延長壽命的愿望可能給病人帶來的悲劇性代價。這本書是馬什對自己30多年腦外科手術經歷的回顧,在即將退休之時,他發現人生有種種不同的選擇。對于什么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他也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
(英)亨利·馬什 ·自傳 ·15.1萬字
作者從小在非洲長大,和三個表兄弟在舅舅的農場里闖禍無數,鬧出許多啼笑皆非的笑話。這是一本適合所有年齡層讀者閱讀的自傳體短篇故事集,不是晦澀難懂的翻譯腔,而是輕松幽默的語言范。本書作者從小喜愛閱讀關于大自然和動物的作品。本書的寫作深受英國著名動物學家兼作家杰拉爾德·達雷爾(GeraldDurrell)的自傳體小說《我的家人和其他動物》的影響。此外,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赫里奧特(JamesHerriot)的敘述風格在本書里也得到完美體現。
(津巴布韋)里娜·弗拉納根 ·自傳 ·4.1萬字
馬克斯·韋伯是20世紀杰出的社會學家,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思·韋伯思想肖像》追溯了馬克斯·韋伯一生的軌跡,著重探討了他早期關于德國東部農業工人的研究和有關證券交易所的研究,考察了他的宗教社會學方面的著作,并且集中分析了韋伯的統治類型學及法律社會學和政治著述。
(美)萊因哈特·本迪克斯 ·自傳 ·35.5萬字
這是華為基層員工寫實的一部自傳,作者以幽默的筆調,寫遍IT基層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酸甜苦辣,向讀者還原一個真實的IT人和華為人。華為狼性文化的背后,是無數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的基層員工,沒有他們就沒有華為的奇跡。他們的生活并沒有多么出彩,也沒有傳說中那樣的輝煌和不可思議。
石楠 ·自傳 ·12.8萬字
《約翰·牛頓自傳》是一本信體自傳,為我們了解作者傳奇般的一生提供了詳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第一部分,約翰·牛頓用14封信講述了自己一生的坎坷經歷,包括早年航海生涯的種種痛苦,從事販賣奴隸貿易的遭遇,以及后來生命中奇妙的轉變。第二部分,收錄了作者追憶、悼念亡妻的詩文,文中流露的摯愛深情令人潸然,而他們從信仰而來的平靜安然,又給人極大的鼓勵。第三部分,收錄了關于生命成長、罪以及悔改的感悟文章。這些文章幫助過很多人,使他們的生命發生改變,建立正確的信仰基礎。
(英)約翰·牛頓編著 ·自傳 ·9.4萬字
本書是胡適記錄其早年經歷和心路歷程的自傳,也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名篇。胡適踐行己見的這部傳記,以“青春胡適”特有的明亮、睿智、幽默與文化氣質,將自己童年、少年與青春時代的人生經歷娓娓道來,從而成為后世胡適傳記的“模本”。
胡適 ·自傳 ·7萬字
《懺悔錄》記載了盧梭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歷。全書共十二章,分別于1782年、1789年出版。盧梭的這本書坦誠而深刻,講述了自己孩提時代寄人籬下的生活,青年時代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與不平,這一段的記述,有對廣袤自然的描繪,帶有浪漫主義色彩。本書還回顧了《社會契約論》《愛彌兒》等書的寫作與出版,講述了盧梭一生遭受的打擊與迫害,帶有反思。簡而言之,《懺悔錄》是一部坦率的自傳,盧梭在書中自稱“我以同樣的坦率講述我的美德與罪過……完全按本來面目把自己表現出來”。
(法)讓-雅克·盧梭 ·自傳 ·47.6萬字
激蕩又自由的時代塑造出瘋狂而絢爛的設計師,這本自傳描述的就是時代與人的相遇。橫尾忠則用日記般的記錄細細回顧自己這段如波濤洶涌般的傳奇人生,娓娓道出他與一柳慧、大島渚、土方巽、小野洋子、三島由紀夫、田中一光、寺山修司、宇野亞喜良、亨利?米勒、杉浦康平、美輪明宏、約翰·列儂、唐十郎、高倉健、細江英公、野口勇、達利、磯崎新、筱山紀信、瀨戶內晴美……等多位當代大師名家相遇相知的種種過程,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
(日)橫尾忠則 ·自傳 ·18.4萬字
《發現的樂趣》是理查德·費曼最好的短篇集——收錄了費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學觀、價值觀、教育觀的13篇訪談和演講文章。通過費曼自己的話語,我們得以聆聽他的童年故事、參與原子彈研制的傳奇經歷、對諾獎的態度、對納米技術和未來計算機的預言,還能夠體會到“找到真愛、自由自我、做一個有趣的人”是怎樣一種人生態度;而且,不止天才、不止有趣,在不羈的表象之下,費曼更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敘述中,我們得以領略到科學的魅力、人文的愉悅、發現萬物之理的樂趣。
(美)理查德·費曼 ·自傳 ·15.2萬字
本書是一部非常感人的自傳。作者在德國和波蘭的納粹集中營中渡過了他的少年時期,數以百萬計的同胞死亡了,他奇跡般幸存了下來。這是他的故事。本書是一位前后經歷輾轉四個納粹集中營,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記錄。遭受折磨、忍饑挨餓的同時,有兩個問題揮之不去,深深刺痛著作者:“為什么是猶太人被屠殺?世界怎么會放任他們不管?”時至今日,這兩個問題仍然很難回答。本書敘事質樸、真實。強烈控訴直接簡單直指人心,本故事通過老人的視角講述,他迫使自己釋放出多年的痛苦,這是對人類冷酷的記錄,也是對愛和希望的力量的一份見證。
(美)曼尼·斯坦伯格 ·自傳 ·9.2萬字
本書講述了丘成桐從中國鄉村的貧窮少年成長為舉世聞名的世界級數學家的勵志故事。困頓清苦的童年,艱苦卓絕的異國求學路,初入數學界的一鳴驚人,名聲大噪后的風起云涌,對中國基礎科學建設的拳拳之心……攀登科學高峰,撥開浮華迷霧,丘成桐直面盛譽、無懼挑戰,講述觸動人心的傳奇人生。書中特別收錄丘成桐原創詩詞賦文,學貫中西、融通文理,盡顯大家風范。他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國的一個窗口。通過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正努力與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并終將重塑世界科技的秩序。
(美)丘成桐 史蒂夫·納迪斯 ·自傳 ·19.3萬字
本書以徐志摩的自述為文本,豐富而立體地呈現了徐志摩的求學經歷、家庭生活、思想情感、人生理想等方方面面。從童年回憶到歐美留學,從廣交師友到尋求至愛,徐志摩度過了多彩而絢爛的一生。徐志摩的語言新奇明凈,感情真摯熱烈,讀者從中可以體會到他出眾的才情和浪漫的真性情。
徐志摩 ·自傳 ·22.9萬字
巴金稱他為“中國知識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說他“是中國當代的‘人杰’”,朱光潛認為他的小說屈指可數,政府授過他“人民藝術家”稱號,他就是老舍。本書是老舍的自傳,共分十三章,講述了這位“人民藝術家”豐富而跌宕的一生,時間跨度從出生到“文革”前期,完整展現了老舍的出生時代、求學生涯、寫作歷程、家庭生活、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全書以作者本人的各種自述性文章為底本,進行了恰當的調整和編排,內容真實可靠,情節鮮活生動,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語言上則保持了作者一貫的平易幽默之風。
老舍 ·自傳 ·15.4萬字
本書是季羨林的自傳,回顧了他的童年讀書生活、早期教書生涯、留德十年、在北大的教育及他的學術的總結、人生的感悟等,全面講述了他從山東臨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為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的人生歷程。語言樸素平實,情感真摯動人,展示了他個人的奮斗經歷和內心情感世界。
季羨林 ·自傳 ·17.3萬字
1.擷取文學大師親筆自述,還原真實的中國知識分子典型,再現其多彩而絢爛的一生;2.從童年回憶到求學經歷,從文學成就到為人處世,從家國情懷到人生理想,描繪四位名人的個人奮斗成長史;3.影響賈樟柯、侯孝賢的經典傳記,寫給所有不安于現狀但又渴望改變生活的年輕人,提升自我修養,收獲精彩人生。
老舍 沈從文 季羨林 徐志摩 ·自傳 ·63.8萬字
本書是居里夫人自己寫的生平傳記,一共包括兩大部分,即居里夫人傳和比埃爾·居里傳。本書分別講述了居里夫人與比埃爾·居里的童年生活和校園生活,書中詳細地描寫了兩人如何從相識、相知,到相離,更重要的是,本書講了兩人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環境下,是如何克服困難,為科學研究事業做貢獻的。整本書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居里夫婦對科學的熱愛,這份熱愛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讀者。同時,本書加入了關于居里夫人的演講等內容,使讀者對于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更充分的了解。
瑪麗·居里 ·自傳 ·10.7萬字
該書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鄢烈山先生的首部回憶錄,全書收錄他的三十余篇散文,包括前言、故園鄉情、求學之旅、從業生涯、人情世態、心路歷程、附錄七個部分。從童年至花甲,從故鄉到都市,作者以樸實動人的語言,從容理性的筆調,敘述了他半個多世紀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同時折射出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風貌。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這位頗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的人生歷程和精神世界,也能觸動讀者對那代人的成長的思索。
鄢烈山 ·自傳 ·11.8萬字
我對待生活的態度,不論搞什么職業,從沒有把職業當成生活的目的,只把它當作生活的手段。因此,對待職業問題,我是很不考慮的,遇上什么做什么,我的真正目的是如何在藝術上取得成就。
塞克 ·自傳 ·10.9萬字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系列。本書是他以第三人稱寫成的自傳體作品,是享譽世界的經典傳記,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經典與歷史文化名著。本書運用自傳與德式教育小說相結合,對一個時代進行了批判性的評價。它要說的不是本書所講述的歷史,而是對那一段歷史的反思,因此,亞當斯希望人們這樣來看他這本書,把這本書當做一個歷史哲學的思辨過程。這部起初只印了100本、只打算在私人友好小圈子中傳閱的自傳,后來成為20世紀的美國青年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時代的必讀教科書。1919年,即亞當斯逝世后的第二年,該書獲得了普利策獎。
(美)亨利·亞當斯 ·自傳 ·3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