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作者行醫47年實際經歷出發,記錄在恢弘大時代背景下的個人學習中醫的艱辛過程,從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反映出中國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和驚奇巨變,感受中醫藥事業在新時代的傳承和創新。內容樸實、感人,語言通俗易懂,對青年中醫或正在學習中醫的愛好者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和激勵作用。作者深耕白血病治療工作,書中也提到了一些認識和治療白血病的寶貴經驗,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療體系,用費用低、毒副作用少的方式,為白血病患者及家屬帶來啟示和希望。
黃衍強 ·自傳 ·9.7萬字
《我看見的世界》既是李飛飛的個人成長史,也是一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發展史。在這本書里,李飛飛回憶了自己從底層移民成長為頂尖科學家的非凡之路。她度過了困頓艱辛的青少年時代,但對科學的熱愛不斷激勵著她持續追尋人生的“北極星”,并最終走進科學的殿堂。當李飛飛和家人努力適應在美國的生活時,恰逢現代人工智能開始不斷取得突破。她不斷開啟新的科學征程,并確立了自己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科學使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這本書里,她詳細記錄了這些重大時刻的關鍵細節。同時,李飛飛也對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斷和警醒,核心就是“以人為本”,讓人工智能真正推動人類的發展,而不是成為威脅。這本書既是對重大科學突破幕后的精彩窺探,也是一位女性用好奇心和勇氣突破人生困境的故事。它不僅證明了即使是最技術性的學術研究也需要激情,更加表明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可以激發無盡的科技創新。
李飛飛 ·自傳 ·21.6萬字
《榮格自傳》是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83歲時寫的自傳,包含了他青少年時代的經歷、成年后的見聞、自身所經歷的夢境和幻覺、與弗洛伊德的相識相知及分道揚鑣、對死后生活的見解等。在書中,榮格打開自己的心靈,根據內心體驗來了解自己,探索精神世界的奧秘。本書濃縮了榮格一生的思想精髓,是具有思想史意義的獨特傳記。
(瑞士)榮格 ·自傳 ·26.5萬字
如果電腦能識別你的面部表情,并對你的感覺做出反應,該怎么辦?這本書的作者,美籍埃及裔年輕女性娜·埃爾·卡利烏比大概是早期思考這個問題并付諸行動的科學家之一。無論是在科技界還是在她的祖國埃及,拉娜·埃爾·卡利烏比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女性——在“情感人工智能”這個白人和男性仍占絕大多數的科技新領域,身為穆斯林女性的拉娜成了領軍人物。拉娜在埃及和科威特長大,她的父親很嚴厲,重視傳統,母親是中東地區最早的女計算機程序員之一。自求學時期,拉娜便打破了做一個“聽話的女兒”以及后來的“聽話的妻子”的規則,大膽地去追求自己夢想。拉娜從她的研究中深深察覺,一個情感盲目的數字世界損害了人們的智慧和情感,包括同理心。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不久,她帶著兩個孩子從開羅搬到了美國,不斷踐行著她所追求的事業——在技術令我們失去人性之前,使技術本身更加“人性化”。拉娜與合伙人共同創立了Affectiva公司,這本書記錄了拉娜從一個“乖巧的埃及女孩”成長為一名掌握前沿技術的科學家的歷程。在革新技術的同時,面對女性科研者所面臨的原生家庭、社會環境、婚姻育兒重重困境,她遵從內心,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美)拉娜·埃爾·卡利烏比 ·自傳 ·18.9萬字
本書是小松左京本人在晚年撰寫的一部自傳性質的作品。在書中,小松以幽默而親切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如何邂逅科幻、如何走上科幻作家的道路,向讀者展現了自己與科幻密不可分的、充滿戲劇性的一生,讓讀者得以從獨特的視角去審視一個科幻巨星的其人其作。書中還穿插了許多小松左京對科幻、對宇宙、對文明的思考及見解,其思想的深度展露無遺。
小松左京 ·自傳 ·10.2萬字
“傳奇經歷者”柳智宇首部作品!俞敏洪作序傾力推薦!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得主,保送北大數學系,放棄麻省理工全額獎學金,出家11年還俗……在外人看來,柳智宇的人生經歷是驚世駭俗的,但對他自己又是非常自洽的。《人生每一步都算數》是柳智宇的首部作品,也是他迄今為止人生的傳記作品,書中真誠分享了他個人的經歷,同時對普通人也有智慧啟發。就像俞敏洪序言所講,“人生的每一步當然都要算數。有時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當下的人生困境,人就能更超脫一些,也能更好地做出選擇。”
柳智宇 ·自傳 ·11.9萬字
在這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回憶錄里,斯蒂芬·茨威格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他生活過的城市和國家的文化風貌。是“一個歐洲人的回憶”。茨威格不再只是代表個人,而是歐洲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作品先對19世紀末生于維也納的年輕猶太藝術家進行了描述,又穿過世紀的大門,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描述故事的同時,運用第一人稱將很多名人軼事穿插進去,讓讀者對當年歐洲的文化藝術有了一個全面嶄新的認識,同時也向世人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真正原因以及一個法西斯時代的結束。
(奧)斯蒂芬·茨威格 ·自傳 ·52.9萬字
1984年起,鄭樹被推薦擔任了近14年的浙江醫科大學校長,為浙江省乃至全國培養了成千上萬名優秀的臨床醫生、藥學專家和醫學工程技術人才,并在醫學教育領域進行了很多大開大合、開合有序的探索:最早開展臨床醫學七年制教育,選拔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科帶頭人。
鄭樹 朱瑾 陳玲英 ·自傳 ·13.5萬字
本書分為《一個女人的自傳》和《雜記趙家》兩部。《一個女人的自傳》是楊步偉前半生的回憶錄,記錄了她出生、求學、擔任校長、日本留學、自我退婚、回國設立女子醫院、結識趙元任等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新時代的新女性在激蕩變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識、事業的經歷。《雜記趙家》記錄了楊步偉嫁給趙元任,回歸家庭后的故事。這一對夫婦均是名門望族出身,后又留學苦讀,回國后觸到的也是當時學術界的大佬們,他們看到的和記錄下的,就是一份20世紀學術界的群星譜。
楊步偉 ·自傳 ·27萬字
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自傳,“美國夢”堅實有力的注腳,美國傳記文學的開山之作,風靡全球兩百余年的勵志經典,曾改變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著名翻譯家蒲隆譯本。《富蘭克林自傳》是美國迄今為止被廣泛閱讀的重要自傳作品之一,無論從自傳的角度還是從美國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富蘭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娓娓道來,整部自傳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不時會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開創了美國傳記文學的優良傳統,使自傳成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富蘭克林自傳》包括三個部分:“自傳”、“致富之路”以及“富蘭克林年表”,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很多通過努力奮斗走向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眾多道德真諦與對世人的告誡。
(美)本杰明·富蘭克林 ·自傳 ·15.7萬字
《半世琴緣:制琴師曹樹堃回憶錄》是曹樹堃從事制琴四十多年的回憶錄,“工匠精神”是貫穿全書的主題。分兩部分:上半部《我的琴半生》,時間跨度——從出生到近年退休,空間跨度——從中國到美國。敘述“匠心”從孕育、培植、繁榮、成熟到收獲的曲折歷程。下半部《琴友天下人》,寫的是和作者的事業有關的人,包括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收藏家、同行、搭檔和“發燒友”,相當多篇幅涉及當今樂壇名滿天下的人物,披露他們少為人知的一面,饒有趣味。
曹樹堃 ·自傳 ·14.7萬字
《懺悔錄》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盧梭于晚年撰寫的自傳體小說。這是一部別開生面、獨具匠心、無出其右之作,盧梭在書中以驚人的誠實、坦率的態度和深刻的內省,敘述了自己從出生到1766年離開圣皮埃爾島之間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歷,講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了他的行為和內心世界。小說的問世,開拓了浪漫主義文學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歐洲思想和文學的發展。
(法)讓-雅克·盧梭 ·自傳 ·45.7萬字
《半場》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主要講述主人公穆亦明地方大學畢業后參軍入伍,從地方青年到基層軍官、機關干事、基層主官,一步步蛻變成長的過程。期間有初來報到時的迷茫彷徨,有“三點一線”的單調重復,有改行受挫時的失意消沉,有貴人相助時的好運連連,有完成任務時的激動興奮,也有虧欠家庭的自責不安,這些都是他平凡而不簡單的軍旅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人生“前半場”最值得驕傲的事就是,十五年的青春時光都是在部隊度過的。本書帶你了解真實的飛行團隊,走近那群仰望星空的刀尖舞者,感受他們不一樣的青春年華。
鱔堂集慶 ·自傳 ·11.8萬字
本書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側面反映了那段巨變的近代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溥儀作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歲登基,合法在位三年,1912年2月,他跌下皇帝寶座的時候年僅六歲,之后又任偽滿洲國皇帝13年。溥儀從自己的家族背景寫起,回顧了他入宮做皇帝、遭遇辛亥革命、清朝皇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北洋軍閥混戰、出宮、客寓天津,做偽滿洲國皇帝、逃亡,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接受改造,成為普通公民的全部經歷。這是一部回憶錄,更是一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自省書。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特定歷史中末代皇帝的悲劇與喜劇,他的人生道路體現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
愛新覺羅·溥儀 ·自傳 ·39.6萬字
這是張治中先生生前留下的一份自述。這份自述,記下了他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種種活動,反映了他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生平。由于他長期置身于國民黨最高決策之列,自述中留下很多重要史料,對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特別是國共關系問題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份自述侃侃而談,娓娓動聽。讀了使我們看到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看到了他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由來和基礎,也從一個側面看到我們國家這一階段的歷史風云。
張治中 ·自傳 ·50.6萬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生前唯一自傳作品,奠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著名導演、戲劇理論家瞿白音翻譯全新修訂本、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做序推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羅斯乃至世界范圍內藝術史上最杰出的演員、導演和戲劇理論家,時至今日,他所創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仍影響著全世界的表演藝術家。《我的藝術生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自傳作品,緣起于他率領劇團在美國巡演時一家美國出版社的建議。在這部自傳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首次較為系統地闡述了自己表演體系的理論和實踐情況,與他的另一部洋洋大觀的理論著作《演員的自我修養》相比,《我的藝術生活》中對于表演體系理論的論述尚未完全成型,但是卻更加詳實地講述了自己整個藝術生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這部自傳中毫不回避地剖析了自己在表演事業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也用最真實的筆觸記錄了自己與托爾斯泰、契訶夫等偉大人物的交往故事。可以說這本自傳是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及他所創立的表演體系的一把鑰匙,同時也是展現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表演藝術發展進程的一面鏡子。
(俄羅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自傳 ·32萬字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的自傳作品,由《吉本回憶錄》和《吉本書簡》兩部分組成。書中記述了吉本看似平淡無奇卻又蘊藉厚致的一生,重點是其如何通過一己努力在學術上取得巨大成就。同時,吉本與啟蒙運動代表人物的交往及其對當時法國大革命的看法,今日讀來也饒有興味。
(英)愛德華·吉本 ·自傳 ·15.2萬字
《鏡中瑕疵》是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的文學自傳。1912年,懷特出生于英國倫敦,后相繼在澳大利亞和英國求學。他自幼患有哮喘,性格孤僻,醉心于文學與藝術,一生輾轉于澳大利亞和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懷特應征入伍,遠赴北非戰場。懷特博聞強識、交友廣泛,其一生跨越了整個20世紀,可謂一個時代的見證人。《鏡中瑕疵》出版于1981年。懷特在書中追憶了從出生到漂泊他鄉、尋求身份認同的青少年時光,記錄了他對寫作與藝術的不斷思考與探索;戰后,他和伴侶曼努雷重回希臘旅行,試圖在歷史中尋找心靈的歸所;多年的離群索居之后,晚年的懷特又開始積極參與澳大利亞的政治、文化活動,對當代文明的方方面面給出了辛辣的批判。
(澳)帕特里克·懷特 ·自傳 ·21.6萬字
《居里夫人自傳》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語言直白、坦誠,是一個女孩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頑強奮斗走上科學之路的真實寫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寫的關于丈夫皮埃爾·居里的傳記,通過居里夫人的記敘、兩人的書信和日記、他人的評價等多個角度,描繪生動可感的共同追求科學夢想之路。
瑪麗·居里 ·自傳 ·10.7萬字
比肩達·芬奇與愛因斯坦的科學巨人,創造出二十世紀的人,交流電之父尼古拉·特斯拉自傳。尼古拉·特斯拉是電氣時代的真正先知,但他的生活經歷和歷史成就已很大程度上為世人所淡忘。通過這本自傳,我們可以走近這位特斯拉品牌創始人伊隆·馬斯克的精神偶像、真實的科學家特斯拉。特斯拉被視為“創造出二十世紀的人”。他一生取得過約1000項發明專利。沒有他,以下影響人類生活的工具可能不會出現,或是延遲出現:交流電發電機、交流電傳輸、水電站、無線電、自動點火、電話、收音機、電視機、傳真機、雷達、無線制導導彈、無人機、X光攝像、霓虹燈、太陽能發電、無葉渦輪……
(美)尼古拉·特斯拉 ·自傳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