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居里夫人自傳》是居里夫人為自己撰寫的自傳。通過直白、坦誠的語言,真實記錄了自己——一個普通女孩,通過刻苦努力、頑強奮斗走上科學之路的傳奇一生。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是諾貝爾獎史上最著名的夫妻檔,兩人志同道合,為了科學研究甘于寂寞、樂于貧窮。當居里先生因為車禍不幸去世,居里夫人憑借堅強的意志與毅力,一邊撫養兩個年幼的女兒、照顧年邁的公公,一邊繼續進行科學研究,并再度獲得諾貝爾獎。
瑪麗·居里 ·自傳 ·3.2萬字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自傳體成長小說。在喬伊斯的所有作品當中,本書是擁有讀者數量最多的一部,也是西方成長小說中寫得最有深度的一部。全書以喬伊斯本人的生活經歷和遭遇為素材,講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達勒斯從襁褓之初到大學畢業的成長過程。五章環環相扣,分別探索了人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學校、家庭、性愛、宗教和民族的影響,以及其中包含的束縛,還有同樣存在的可能性,為讀者帶來戰勝恐懼、忠于內心、沖破藩籬、追尋自由的精神力量。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 ·自傳 ·18.4萬字
本書是一部個人傳記,講述了一位貧窮的農村知識青年從大山里走出來,從窮鄉僻壤走向繁華都市,從一個農民兒子成長為實業家的人生歷程。全書以時間為主線,串起作者“少年尋夢”“高考造夢”“事業追夢”“右江奔夢”“從頭圓夢”的人生經歷,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幾十年來社會變革前進的種種細節。主人公的成長道路和奮斗歷程充滿艱難險阻,但也閃現著追求夢想、樂觀向上的輝光。
覃世松 ·自傳 ·28.6萬字
查爾斯·龐茲,“龐氏騙局”始作俑者,歷史上最著名的投資詐騙犯,用自傳講述自己的故事。透過龐茲第一人稱的陳述,我們能看到人性的貪婪和輕信如何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也能看到“龐氏騙局”的巨大破壞力。龐茲的這份幾十年前的“自供狀”,今天仍然值得一讀。畢竟,幾十年時間并不足以改變我們的人性,無論是優點還是弱點,因此更應該提高警惕,防止像前人一樣再次陷入“龐氏騙局”。
(美)查爾斯·龐茲 ·自傳 ·11.7萬字
作為“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1835—1919)與“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齊名。自傳中,卡內基講述了一個蘇格蘭窮小子的成功歷程。他建立起龐大的產業,積累起巨大的財富,然后又主動地、有條不紊地把所有的財富奉獻給社會,用于建立公益基金,建造公共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等。本書另附41幅插圖,從個人成長、工作經歷、婚姻生活、慈善事業等方面展示了安德魯?卡內基有血有肉的傳奇人生。
(美)安德魯·卡內基 ·自傳 ·19萬字
本書是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唯一的自傳,用平實的語言、深入的敘事展示了他非凡的一生。在書中,卡內基娓娓道來,講述了個人成長、工作經歷、婚姻生活、慈善事業、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展示了其有血有肉的生活,他的人生理念,以及他對親友、工人階層和家鄉的愛。從他細致的講述中,相信你會發現一個真實的卡內基,并從中獲有益的啟發。卡內基已經去世將近100年,但遍布全球的卡內基音樂廳、卡內基大學、卡內基圖書館,在其身后延續著他成功的人生。就讓我們翻開本書,來詳盡了解卡內基并認真體悟他的人生哲學吧。
(美)安德魯·卡內基 ·自傳 ·16.7萬字
精神分析大師的珍貴思想旅程,一部深具思想史意義的獨特自傳。1957年春天,榮格已經81歲了。他接受了邀請來講述自己的一生。在此期間,他照舊不斷地與同事兼朋友阿妮拉·賈菲交流,并委托她把這些談話記錄成文本。他不停地修改本書,直到1961年6月6日去世前不久。榮格說:“我的一生是一段無意識充分發揮的故事……”這些記錄他珍貴思想旅程的誠摯文字,描寫了他終生無止盡的困惑、疑慮與沮喪,呈現出一部深具思想史意義的獨特自傳。“生命就像以根莖來延續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見、深藏于根莖的;露出地面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續一個夏季,隨后便走向凋謝。然而,我從未失去的是埋藏于內心深處的無意識,它持續地在永恒的流動中生存;我的夢境、各種幻覺猶如火紅的巖漿,使得我欲加工的生命在其中被賦予了形狀。”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自傳 ·27.1萬字
從歷史走向現在,今日之中國,青年依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廣大青年匯聚起磅礴青春力量,在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的今天,接過時代賦予的使命,終將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變為現實。作為萬千中國青年之一,文澤平從偏僻小山村走出,帶領上千年輕人創業打拼,從創富到共富,他將“達者兼濟天下”的古老中華文明傳承于心。本書主要闡釋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國家觀三個核心理念,在不同階段如何發展及其不同側重點,以及作者如何根據上述理念更好地堅持和突破挑戰。作者對“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五四精神的傳承,親身奮斗的實踐,向青年人傳遞出正確的價值觀,表達一種新的青年思想,塑造一個新時代下青年榜樣的力量。
文澤平 ·自傳 ·16.4萬字
本書由英國戲劇、傳記學者,奧威爾研究專家彼得戴維森(PeterDavison)選編,輔以詳盡的編者注釋,并配有20幅奧威爾親筆繪就的示意圖。所選日記從1931年8月至1949年9月,充滿了引人入勝又令人唏噓的細節描寫,拳拳之忱、赤子之心纖毫畢現,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學甚至文化價值,極富閱讀性、研究性與收藏性。
喬治·奧威爾 ·自傳 ·39.9萬字
美國“棱鏡計劃”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首次從頭講述人生,回顧轟動全球的泄密事件全歷程,揭露美國秘密監控系統竊取全球網民隱私的真相。全球超過十七個國家于9.17(美國憲法日)同時出版,一經上市便登上暢銷書榜首。在這本出版當天便遭到美國政府起訴的書中,美國政府不想讓你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本書是愛德華·斯諾登的自傳,記錄了他在童年、少年、成年時期的經歷,以及自己價值觀變化的全部過程。書中內容既反映了現代網絡科技的發展,也表現了作者對美國政府監視行為的不安,并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反思與告白。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諾登的童年回憶。他自小開始對計算機程序語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由此走上了成為系統工程師之路,尋找網絡的秘密。第二部分是斯諾登受雇于美國情報機構期間的經歷。在此期間,他冒著極大的風險曝光了美國政府的大規模監視系統。這一部分還講到了他為建立這個系統所做的工作,以及促使他曝光事件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斯諾登逃亡到中國香港和俄羅斯,聯絡媒體繼續曝光整個事件的經歷。在這一部分中,他也袒露了內心的矛盾。從田園詩般的童年印象,到跌宕起伏的情報工作,《永久記錄》這本書講述了斯諾登獨特的人生經歷,是關于這個“在網上長大”的聰明年輕人的完整而深刻的記錄。他滿懷著激情與坦率、智慧與擔當寫下的這本書,注定將成為數字時代不可忽略的嘹亮回聲。
(美)愛德華·斯諾登 ·自傳 ·17.4萬字
本書是對通用汽車諸如計劃和戰略、持續經營、財務成長以及領導等企業基本的管理政策和戰略概念的早期創新和發展進行了詳細描述。
(美)艾爾弗雷德·斯隆 ·自傳 ·29.7萬字
《從布朗克斯到百老匯》是美國著名戲劇家莫斯·哈特的自傳杰作。莫斯·哈特出身寒微,為了走上戲劇之路,先后做過倉庫保管員、戲劇公司的勤雜工、戲劇演員、夏令營的戲劇導演,挨過坑、受過騙,最窮的時候家里一文不名,要靠賒賬和借錢度日。在最困苦的時候他也產生過對戲劇夢想的懷疑,然而,對夢想的堅持和不屈的意志,最終使他戰勝了各種挫折,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本書就是他對自己自幼年喜歡上戲劇時到《一生的一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為止的經歷的回憶。全書語言詼諧幽默,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對戲劇從業者的心理描寫極其細膩,對戲劇創作、導演以及表演有很多深刻的獨到之見。本書出版后,收到讀者的熱烈歡迎和戲劇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影響了一代美國戲劇人的經典”和“我們這一代乃至所有時代里,由戲劇人所寫的最好的回憶錄之一”。
(美)莫斯·哈特 ·自傳 ·32.4萬字
澤爾達·塞爾是美國小說家,詩人和舞蹈家。美國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妻子。她是20世紀20年代的偶像,被認為是“爵士樂時代”最典型的代表。1930年,澤爾達被診斷患有精神病,在治療期間寫出半自傳體小說《最后的華爾茲》SaveMetheWaltz。有人曾說,“澤爾達活著和死去的方式都不是淡然處之。”自傳充分地展現出這位永恒的話題女性傳奇的一生。
(美)澤爾達·塞爾·菲茨杰拉德 ·自傳 ·14.8萬字
本書收錄了記述周越然回憶六十歲以前的經歷的文章,有少時求學和戀愛的故事,有作者與當時的文化名人的交往的回憶,有在辛亥革命這樣的歷史大事件中的個人經歷,在旅行中所撰寫的短小游記和反映作者生活情趣的散文,還有在文字創作和編譯工作中所得感悟,涉獵廣泛、涵蓋豐富。
周越然 ·自傳 ·6.8萬字
柏遼茲不是那種典型的音樂家,因此會以文學回憶錄的形式表達一生。他以感性而熱烈的語言寫道,他如何自小對旋律和文字有著雙重的敏銳,如何經歷坎坷和榮耀,如何像浮士德、哈羅爾德一樣在大地上浪游,結識各種各樣的人。柏遼茲不經意地就把時代的樣貌編織進了個體的生命中,他是那個藝術與文學緊密結合時代的真正代表。在本書中,柏遼茲回憶了自己作為藝術家的一生,從童年的藝術啟蒙、青年時代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到中晚年對藝術創作的堅持,其中也穿插了他的家庭生活和愛情經歷等等,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藝術家傳記,也是一部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書;另外,柏遼茲講述了他與許多文藝界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在歐洲各地的游覽經歷。
(法)埃克托爾·柏遼茲 ·自傳 ·42萬字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較為全面的回憶錄,也可說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傳,它詳細記錄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文筆生動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讀者從中可對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周作人 ·自傳 ·36.7萬字
本書以自傳體的形式,描述了作者以上山下鄉為起始的曲折的人生歷程。書中,作者按時間脈絡,記敘了本人在農村勞動和生活、嫁給農民的具有鮮明個人色彩的親歷。繼而,從地震脫險到回城,從當工人到成為中學英語教師,從教學生涯的輝煌到退休后愈發奮進,一幕幕躍然紙上。本書還通篇貫穿了作者婚姻家庭和情感生活的真實記錄,其情節細膩感人。作者以親身的經歷,演繹了那個特定的年代知青們在困苦中磨煉,在逆境中自強,在奮斗中崛起的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故事。
曹淑玫 ·自傳 ·7.9萬字
1963年10月,波伏瓦在度假時接到朋友來電:母親弗朗索瓦絲因摔傷住院。波伏瓦立即返回巴黎陪伴母親。原以為母親只是普通骨折,半個月后卻發現她得了癌癥,病情急劇惡化,波伏瓦姐妹隱瞞實情,輪流陪護,幾周后,母親去世,給姐妹倆留下了無盡的痛苦、內疚和遺憾……本書是波伏瓦的自傳作品,1964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書中回憶了母親的一生和母女倆之間的關系,也思考了家庭、死亡、婦女的社會地位等問題,對于研究波伏瓦的思想與作品具有特殊的意義。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自傳 ·5.2萬字
《如果種子不死》是紀德享譽世界的自傳作品,書名典出《圣經約翰福音》:“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紀德取其作為書名,是反其道而用之,堅持做“仍舊是一粒”的那顆獨一無二的種子。紀德的自傳是一部藝術品,或者說是一位青年藝術家的真實畫像。他以令人震驚的真誠、坦率以及激情,毫無遮掩地描繪出一位空前敏感、矛盾而又多變的作家和藝術家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心路歷程,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自傳之一。
(法)安德烈·紀德 ·自傳 ·18.5萬字
《幼年時光·青春放浪》是日本文學大家井上靖的一部自傳作品,也可以說是作家的一部回憶錄。這部回憶錄由《幼年時光》《青春放浪》《我的自我形成史》三部分組成,記述了井上靖從幼年時代到學生時代,再到工作成年這期間的人生故事。幼年時代的井上靖因為父親工作頻繁調動的原因,不得不與父母長期分居兩地,被安置在伊豆山區老家,與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老婦人生活在一棟老朽的庫房里。這位老婦人是井上靖曾祖父潔的小妾,沒有正式名分,被鄉里家族所排斥。在這樣的情況下,年幼的井上靖與年老的姥姥成了不可分離的親人,兩人相依為命。井上靖用娓娓道來的筆墨描寫了姥姥如何盡心盡力地照顧他、溺愛他,而他又是怎樣拼命維護姥姥的。年幼的井上靖與姥姥沒有血緣關系,但二者的感情早已勝過親人。除了描述祖孫二人讓人動容的親情外,作者還描述了伊豆鄉間的風光、淳樸的民風以及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孤獨與傷感。《青春放浪》講述的是井上靖青年時代的求學生涯及早期工作經歷,那個時候的井上靖孤獨、苦悶、無聊甚至還有一些玩世不恭,重點回顧了自己與父母親的關系。《我的自我形成史》則客觀理性地分析了“我之所以為我”,作者對自己的人生做了深刻反省與思考,富于哲理。
(日)井上靖 ·自傳 ·1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