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杜甫的時代,是從“開元全盛日”轉變為“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的時代。杜甫的一生,是從“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轉變為貧病交加、流離道路的一生。杜甫寫他的時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滿血淚,沉郁悲哀。但是我們讀了他的詩,并不因而情緒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煥發,意氣高昂。因為他那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在字里行間感染著我們。翻開這部詩人寫給詩人的心與心交談的傳記,透過馮至筆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顆始終滾燙的心。
馮至 ·歷史人物 ·11.1萬字
作者歷時數年,幾易其稿,補充史料,修正史觀,不以個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廣闊的大歷史視角來看待人物的功過是非。全書以時間為線索,剖析蘇東坡的生命歷程,解讀蘇東坡詩詞內涵,打開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翻開這本書,一個真實立體的蘇東坡躍然紙上,深入閱讀,蘇東坡傳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陳鵬 ·歷史人物 ·20.8萬字
名人之所以成名,被歷史所銘記,自有其與眾不同的天資、機遇或鮮為人知的重重內幕。閱讀名人,解析名人,在一定意義上便是在閱讀一個國家、了解一個民族、認識一種文化。文娟主編的《中外名人全知道》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外名人的捷徑。
文娟 ·人物合集 ·33.9萬字
本書是關牧村撰寫的首部個人自傳。她在本書中詳細地回顧了自己走過的藝術人生道路,講述了自己從一個文藝青年,成長為人民群眾喜愛的著名歌唱家的奮斗歷程。本書不僅是關牧村個人的成長記錄,也是中國音樂史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關牧村成長中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經歷和感人的故事,她的藝術人生對喜歡歌唱的人有哪些啟迪?看了《我和我的歌》,讀者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通過本書,人們可以看到關牧村對歌唱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更能感受到她面對挫折和困境表現出的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體會到她對人民群眾、對恩師和同事的感恩和熱愛。
關牧村 ·藝術家 ·13萬字
在康乾盛世的光環下,雍正王朝變得暗淡無光,雍正本人也呈現出沖突、復雜、混亂的個人風格和政治面貌。他的王朝的歷史價值、政治制度的合理性、王位繼承的合法性、個人的性情嗜好、死亡原因等,都充滿了彼此對立的評價,纏繞著諸多疑問。歷史的真相,我們可以探究,而雍正本人的內心世界,我們卻無從知曉。坊間翻案之作或野史傳奇,已經太多,而本書毋寧引領你親臨歷史的現場,用史景遷式的歷史著述風格,再現雍正“朕這樣漢子、這樣皇帝”的心理圖景。打開書,雍正就鮮活地站在我們的面前。
傅淞巖 ·歷代帝王 ·12.5萬字
王陽明是心學大家,他文治武功都為后世留下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設立和平縣是其文治武功的一大成績。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王陽明設縣和平”,講述王陽明設立和平縣的很多歷史故事;第二部分是“王陽明巡治和平縣”,記述了王陽明對和平縣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楊廷強 林仕梅 凌小芳 楊銘編著 ·歷史人物 ·16.8萬字
本書作者,曾陪同金庸回鄉,以及為《鹿鼎記》尋根,作者和金庸與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說,是一種輕松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達到切近觀察,回憶聊談,互相問答,詰問歷史與人生,于如此近距離接觸中,得到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歷程,分析金庸的作品,為讀者解讀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闡明的一生,決非一個“俠”字,可涵括他復雜多變、波瀾壯闊的人生,也非一個“儒”字,能賡續他祖輩留下的儒家志業。全書以1949年為分界線,將金庸一生分上下兩篇來敘述,將金庸的個人命運軌跡置于時代巨變,又緣于一種機緣和命運,為我們留下了永遠讀不盡讀不完的篇章。“金庸”兩字,讓我們讀出:一部個人傳記,一個時代的“史記”。
張建智 ·文學家 ·24.9萬字
本書結合史料和民間故事,講述東漢名醫華佗的一生經歷,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展現華佗為人行醫的風采和在人們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現了古代醫家救死扶傷的妙手和普救蒼生的美德。本書力求達到思想性、歷史性與文學性的結合。華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實歷史人物,是中醫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筆,也活在人們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里。寫華佗,學華佗,紀念華佗,實質是學其精神,學其風骨,學其意志,所以書中不僅結合東漢史、三國史和中醫史,介紹了華佗對中國醫學的種種貢獻,如發明麻沸散、創制五禽戲等,還通過各地關于華佗的傳說,展現了老百姓心目中華佗的神醫形象,著重表現華佗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的美德,鼓舞后人承其意志。
羅元生 ·歷史人物 ·13.3萬字
劉力貞(1929.11.17-2014.11.3),中共優秀黨員,陜西保安(今志丹)人,是被毛澤東譽為“群眾領袖,人民英雄”的西北紅軍和西北蘇區的主要創建人劉志丹的女兒。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陜西省第五、第六、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力貞從四歲進入陜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見證了陜甘寧邊區的革命歷程。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陜西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系統的發展和建設,以及地方法規的設立,做出了努力和貢獻。本書介紹了劉力貞同志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一生。
成路 ·歷史人物 ·14.3萬字
《紅色的記憶——中共榆林歷史名人錄》一書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之作。書稿將二百多位為榆林黨組織的建設、發展,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一輩革命家收錄編輯成冊。全書共分為“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身的革命先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貢獻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貢獻的省部級以上黨政軍領導人”三部分,以此激勵人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該書圖文并茂,內容豐富,有十分重要的保存價值。
姬世存 ·人物合集 ·7.6萬字
《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一書由政協寶雞市委員會主編,共收集了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62人,展示他們的藝術成就、成長故事、故鄉情懷以及對寶雞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共計20余萬字。按照寶雞市委統一安排,寶雞市政協組織,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聯、寶雞日報、寶雞電視臺、寶雞新聞網等共同參與,開展了挖掘宣傳展示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工作。旨在通過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推介寶雞、宣傳寶雞,提升寶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講好寶雞故事,為推進“四城建設”凝聚強大合力。經過前期摸排,市政協從各縣區、各部門選送的600多位候選人中遴選出了60位文化人物,并重點走訪其中30位左右的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收入《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一書。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寶雞市委員會 ·人物合集 ·17.2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序,從陜北歌王王向榮童年寫起,分土地滋養、自我成長、踏入演藝、職業演員、民歌傳承五個部分講述了傳主的藝術之路。為使內容真實生動,貼近生活,作者連續十多年堅持對傳主進行跟蹤采訪,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寫作過程中,作者不僅僅簡單記錄傳主的成長環境、人生經歷以及生活瑣事,而是著重展現其扎根在陜北這塊熱土上,通過傳唱歌謠,改變命運,進而享有盛譽的傳奇歷程,同時烘托出傳主獨具個性、追求藝術和自由、情感豐富的生動形象。
霍文多 ·藝術家 ·16.1萬字
本書是作者講述自己祖父——中共老黨員、白區地下工作者、劇作家、左翼文化運動領導者、一九四九年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先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包括夏衍在周恩來領導的白區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在對左翼文化人的宣傳、統戰上,更是成果卓著。作者對這位有著輝煌革命歷史、也有被批判關押多年慘痛經歷的老一代革命者,除了深厚的親情外也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她用自己觀察到的大量細節,呈現出了一位有原則、有才華、有個性、有魅力的革命政治家形象。出于作者自身的專業范圍和興趣,她接觸更多的是祖父在文化藝術界的朋友,例如所謂“二流堂”的藝術家們,對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群,作者的描述生動而傳神。本書所述雖然是一個家庭里女孩子眼中看到的種種情景,但由于所涉及人物本身的特殊性,她的所見所聞仍然包含了一定的歷史價值。
沈蕓 ·文學家 ·17.8萬字
本書介紹了約翰·拉貝的一生。作者黃慧英在史實基礎上,結合檔案資料、拉貝日記以及對拉貝后人的訪談,以細膩動人的筆觸,重點講述拉貝在中國三十年的生活。1931年,拉貝被西門子公司派往首都南京任職。1934年,他為申請在南京建立德語學校的經費加入納粹黨。南京陷落之前,他與十余名外國友人一起,為建立國際安全區奔走。日軍入城后,他們竭力保全安全區內的幾十萬名難民,拉貝本人在宅邸內收容六百余名難民,一次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救下與他素昧平生的人。歸國后,戰爭結束,拉貝又因納粹黨的身份被迫接受多次審查,并因此失業,饑寒交迫。半個多世紀后,拉貝的日記被公開,他在南京的故居被發現并確認,人們才重新認識了這位英雄。
黃慧英 ·政治人物 ·20.6萬字
本書從各行各業中遴選出28位企業家代表(以中小企業為主),講述了他們改變世界的夢想和初心,以及他們經歷磨難與冶煉、改寫命運的關鍵時刻。借此希望能激勵創業者堅持價值觀驅動,堅持價值創造,同時也希望引發年輕人更多關于人生的思考,明白人生存在N種可能。
正和島 ·財經人物 ·15.9萬字
古典音樂氣勢恢宏,內涵厚重,無數富有才華的音樂創作者和演奏者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典音樂史,其中不乏名垂青史的大師級人物。“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他們的才華令人驚嘆,而他們與眾不同的性格特質又造就了屬于他們的不同的傳奇,他們的故事也因此令人津津樂道。本書作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讀者講述了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帕格尼尼、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德彪西、肖斯塔科維奇共12位古典音樂大師的軼事,并配上可愛的Q版漫畫,讓讀者以全新的視角了解音樂大師們的人生。希望本書可以引領您入門,開啟古典音樂之旅。本書適合對古典音樂歷史、古典音樂大師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樂同和 ·人物合集 ·5.3萬字
《老一輩革命家風采:鄧小平風采》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鄧小平同志的傳記,《老一輩革命家風采:鄧小平風采》通過若干個小故事,生動展示了鄧小平從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歷,其所倡導的“改革開放”及“一國兩制”政策理念,改變了20世紀后期的中國,也影響了世界,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7.5萬字
本書是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傳記。在這本傳記里,李清照從女孩成長為女人、妻子、作家,她生活在真實的、復雜的、世俗的人文環境之中,她也活在自己塑造的文學世界之中,在少女時代,受到蘇東坡、黃庭堅、曹希蘊、魏玩等文學榜樣的激勵,作者細筆推測與描述宋代文化風華中成長的少女;在青年和中年時代,研究詩詞進行創作,與丈夫趙明誠收藏書冊、研究金石,隨后又獨自經歷北宋末南宋初的戰亂、逃亡和流徙;最終,經歷家暴、離婚、非議,最終,她只能成為她自己。在這本書里,她并非許多前人著作塑造的那個愁怨、感傷的女性形象,她在虛構的文學寫作中延展更豐富的生命,與同時代最杰出的女性、男性文化名流進行“文學對話”,她有意與他們一較高下,她獨樹一幟。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李清照氣人其實,穿越悠悠歲月長河,古典文化的光彩依然耀眼奪目。
周文翰 ·女性人物 ·19.4萬字
張履祥,作為明清之際的“理學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和“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在中國儒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張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他是“清儒中辟王學的第一個人”。第二,張履祥是清初朱子學的先導。唐鑒在《清學案小識》中將他與陸隴其(1630—1692)并列于《傳道學案》卷一,也稱之“朱子后之一人”。方東樹評價“近代真儒,惟陸清獻公及張楊園先生為得洛閩正傳?!钡谌?,張履祥是清代民間理學的主要代表。研究張履祥對于比較清代民間理學與官方理學之間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張履祥是清初經世實學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對于闡明中國經世實學思潮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張履祥是劉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16l0—1695)、陳確(1604—1677)并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學派的三個方向的分化。第六,張履祥是清朝從祀孔廟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從祀孔廟,“其位次在東廡先儒孫奇逢(1584—1675)之次?!北緯谑妨虾偷胤街?,講述桐鄉人張履祥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生活趣聞、交游情況,述評這位儒學大家的一生,展現桐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張履祥腳踏實地的人格、學風。
張天杰 ·歷史人物 ·29.9萬字
本書聯系中唐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以《舊唐書》白居易本傳的相關記載為綱,結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詩文作品,敘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書屬于歷史傳記,作者堅持言必有據,不會為了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憑空捏造史實或觀念。本書在國際上影響頗大,1959年已出日譯本,1988年重印,譯者為日本著名漢學家花房英樹。本書具有較強的出版價值,以海外漢學家視角了解中國古代偉大詩人,有利于增進文化交流互鑒。
(英)阿瑟·韋利 ·歷史人物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