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歷史人物心理傳記著作,它繼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個案研究傳統。本書每一章以相關朝代的皇帝作為章名,以皇帝及該時代名人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十多個著名人物的心理因素對其命運變化的影響。在本書中,作者重點從觀念因素、思維因素、性格因素及家庭人際因素等,嘗試挖掘人物的心理世界,闡述其成敗之道。以心理學的視角,認識歷史人物的命運變化之奧秘,一定會給讀者在理解人性、認識他人和自我、改變命運上帶來啟發,從而更好地開發潛能,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
李抗 ·綜合 ·14.3萬字
《思想奇人梁漱溟》以傳神而形象的文字再現了梁漱溟的傳奇人生,第1次全面真實地將一個世人所知甚少的梁漱溟立體地展現出來。《思想奇人梁漱溟》是讀書界的一個焦點,雅俗共賞,特別適合大眾和專業讀者閱讀。2008年的焦點新書《思想奇人梁漱溟》作為《中國學術大師系列》的一本,最近隆重面世。梁漱溟是現代中國的傳奇人物。他致力于中國文化的復興,投身于鄉村建設的宏圖,奔波于民族強盛的大業。他的學術研究及社會實踐對20世紀中國的思想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人格高潔,遺世獨立,被譽為“文化中國的象征”。
馬勇 ·綜合 ·26.2萬字
本書由中共陜西省委政法委員會牽頭,重點介紹了陜西省政法系統工作在第一線的二十五位英模的先進事跡。每位英模的介紹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英模的個人簡歷,二是英模的事跡詳細介紹,其中配有大量其工作在一線照片。這些英模有政法系統三位,法院系統五位,檢察院系統五位,公安系統七位,司法系統五位。
中共陜西省政法委員會 ·綜合 ·18萬字
本書立足于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學校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入手,從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入手,集中推出一批顯示學校辦學成就的宣傳文化教育成果,分別從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多維度進行挖掘、采訪、解構。
劉建民 ·綜合 ·15.1萬字
本書是對初中科學教材典型模型做一個較為系統的梳理與解讀,構建初中自然地理模型體系,突出初中自然地理部分的基本視角與立場,突出自然地理的實驗設計,提升地理的實驗教學能力。本書也可以作為中學新教師上崗培訓的教材。
陳蒼鵬 ·綜合 ·14.1萬字
美國的教育,相較我們的教育模式,有什么不同?這種教育,究竟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本書為作者前往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交流訪學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結晶。其中所論述的,大到教育方針政策,小到課堂實操與家庭教育的經驗,都是對國外先進教育模式進行歸納總結的第一手材料,對我們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對為改進自身教育手段的普通家長與教師也有著很好的學習借鑒的價值。
吳玉蘭 ·綜合 ·5.3萬字
本書通過對英國華人春節民俗的田野調查和歷史考察,描述了旅英華人春節的歷史變遷及其獨特風貌,并以此為切入點,研究旅英華人社群的發展及其當前的生活狀態、文化心態,并對海外移民研究、中華文化傳播的現狀及趨勢進行探討。本書采用了豐富的田野調查資料,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傅翼 ·綜合 ·15.6萬字
《理工好故事》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思想引領,堅持實踐育人,結合學校“人才培養應用型、科學研究服務型、社會服務區域型”的發展定位,編寫和出版的一本反映理工師生精神面貌和好人好事的書籍。
黃光杰 ·綜合 ·9.9萬字
本書以喬布斯傳奇的人生經歷作為窗口,同時反觀當今中國教育、社會現狀,來透視西方的社會生態環境何以能夠造就喬布斯這樣的科技創新大師。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學校與社會”,下有19個小節,深入講述喬布斯的成長、受教經歷;第二部分為“品行、習性和精神”,下有10個小節,主要講西方文化背景對喬布斯個人性格的塑造;第三部分為“發明、管理和成就”,下有17個小節,細敘喬布斯在蘋果公司起創到輝煌的過程中的靈魂作用。本書另一特色是,作者以深厚的英文功底和對美國文化背景的深刻認知矯正不少《喬布斯傳》中文版的翻譯訛誤,引領讀者正解喬布斯。當前中國在經濟社會生活的硬件方面正在趕上甚至超越西方,然而在心智思維等軟實力方面差距甚大。這本書對中小學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科技發明、企業管理等領域的人會很有啟發,特別是對于那些關心自己孩子成才的父母更具有指導意義。(1)學習研究的發展軌跡與當代學習科學的基本理論:分析學習研究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態和觀念轉變;當代學習科學的理論主張、研究方法和實踐意涵。
石毓智 ·綜合 ·18.8萬字
民國是理想與現實交織而成的文化想象,但絕非過眼云煙式的紙上懷舊。“民國”可以是某種懷舊格調中的"理想國"符號,但絕非“理想國”本身。作者擷取諸如周作人、胡適、魯迅、傅增湘、鄭振鐸、胡蘭成、梅蘭芳、張愛玲等等民國公眾人物人生當中某個不為人所熟知的側面、某段逸出于公眾視野之外的生活事件等等進行生動而實際的記錄和再現,比如嚴復的“鴉片天演學”、胡適與周作人的詩詞酬和、張愛玲的千里尋夫、梅蘭芳的鐘情佛教繪畫、陳寅恪與顧頡剛的擇偶觀等等,為讀者講述民國的精神氛圍中理想主義與現實生活的種種摩擦與融合,呈現一個希望、勇氣和失望并存,光明與幽暗交織的況味復雜的時代的精神氛圍。
肖伊緋 ·綜合 ·10.6萬字
當沒有人看好扎克伯格的時候,他第一個站出來向扎克伯格投資50萬美元,因此才有了后來的Facebook。當沒有人支持特朗普的時候,他拿出150萬美元站到了特朗普的身邊,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有他的一份功勞。他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投資者,一個曾經創造過輝煌的創業者,以及硅谷最強大組織的核心,他就是彼得·泰爾,一個依靠技術獲得財富,但最終卻靠眼光征服全世界的人。彼得·泰爾是暢銷書《從0到1》的作者,這本全球暢銷書讓全世界的創業者和管理者認識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成功理念,然而,在《從0到1》的背后又發生了哪些故事呢?泰爾是怎樣獨具慧眼地看重了扎克伯格和特朗普呢?他的第一桶金又是怎么樣獲得的呢?在本書中,你將獲得這一切問題的答案。
陳玉新 ·綜合 ·15.8萬字
毛江森1934年1月出生于浙江江山,有名醫學病毒學家。現任浙江省醫學科學院院長,1991年當選為院院士(學部委員)。他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近40年,1978年以來對甲型肝炎病毒進行研究長達15年,成功地培育出安全有效的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毒種,并研制出甲型肝炎疫苗,該成果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科技成果選集,在1993年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陳崎嶸 ·綜合 ·14.2萬字
《中國現當代詩人傳記版本輯錄》是一部關于中國現當代詩人傳記版本的資料性著述。其內容主要是對不同時期出版的關于中國現當代詩人“他傳”、“自傳”、“年譜”、“日記、游記和書信”、“部分研究資料”、“紀念文集”以及“部分合傳”版本的搜集、整理與編注。本書是國內第一部以現當代詩人傳記版本為對象的資料匯編,是著者近年來轉向現當代作家傳記史料問題和新詩史料學研究的結晶。
張立群編著 ·綜合 ·12.1萬字
《中國古代科學家列傳》(上、下冊)以章回體小說的方式,從全新的視角,在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地理學、博物學、物理學、化學、技術類和綜合類等領域重現中國古代各個時期頂級科學家的風貌。其中,上冊主要涉及天文學、數學、農學和醫學,下冊主要涉及地理學、博物學、物理學、化學、技術類和綜合類等領域。本套圖書的編寫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而且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與以往大家熟悉的“科學家故事”和“科學家傳”不同的是,本套書絕不做任何簡單機械的素材堆積,不出現公式、圖表等過于專業的內容,而是以時間為軸線,通過科學家們的歷史軌跡展現科學發展的里程碑和中國古代科學家成長的生態環境。本套圖書特別注意把握嚴肅與活潑之間的界限:科學內容務必嚴謹,而介紹科學家的生平事跡等方面則盡量活潑,要讓讀者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
楊義先 鈕心忻 ·綜合 ·21萬字
《中國古代科學家列傳》(上、下冊)以章回體小說的方式,從全新的視角,在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地理學、博物學、物理學、化學、技術類和綜合類等領域重現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科學家的風貌。其中,上冊主要涉及天文學、數學、農學和醫學,下冊主要涉及地理學、博物學、物理學、化學、技術類和綜合類等領域。本套圖書的編寫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而且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與以往大家熟悉的“科學家故事”和“科學家傳”不同的是,本套書不做任何簡單機械的素材堆積,不出現公式、圖表等過于專業的內容,而是以時間為軸線,通過科學家們的歷史軌跡展現科學發展的里程碑和中國古代科學家成長的生態環境。本套圖書特別注意把握嚴肅與活潑之間的界限:科學內容務必嚴謹,而介紹科學家的生平事跡等方面則盡量活潑,要讓讀者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
楊義先 鈕心忻 ·綜合 ·21.1萬字
本書是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和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慶賀楊國楨教授80華誕的論文集。書中“大會演講”收錄37位學者在大會上的現場發言;“‘海洋與中國研究’新書首發式”收錄三位學者對楊國楨教授新近主編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特點的總結與推介;“學術述評”收錄楊國楨教授的博士生撰寫的2019年海洋與中國研究述評;“活動紀事”收錄25位作者關于本次大會從籌備到閉幕的點點滴滴的回憶;“學術憶往”收錄了16位學者回憶與楊國楨教授數十年來的交往歷程。
陳春聲 鄭振滿主編 ·綜合 ·23.8萬字
本書共分為:膽大精細的“公家人”、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只是為大家辦事的干部、天都漢子真性情、甘做黨旗上一根紅絲線5部分,講述了李進禎扎根基層,與群眾心連心的感人故事,在平凡崗位上不忘初心的奉獻故事,展現了他優秀的政治品格、真誠的為民情懷和崇高的敬業精神。李進禎是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和堅定實踐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美奮斗者李進禎》編委會 ·綜合 ·2.8萬字
十九世紀外國傳教士在廣州興辦教育,對中國最大貢獻在于知識之傳播、思想之啟發,開啟中國近代教育之先聲,影響更輻射至包括香港在內的鄰近地區。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教會學校紛紛來港拓展校務,不少至今成為歷史承傳深厚的學府。真光、培英、培道、培正、協和這五所學校,均源起廣州,多始于教會由北美到廣州傳教興學,繼而由廣州到香港和澳門,然后各自發展至今。這是源與流,承與變的概念。香港教育學院“教育與承傳口述歷史計劃”自2009年底以來訪問了這五所學校多位校友及教師,由他們細說母校的承傳,透過其口述,重現穗港兩地教育發展的歷史片段,是以本書名為《教育與承傳(二)——南來諸校的口述故事》。
梁操雅 丁新豹 羅天佑 羅慧燕編著 ·綜合 ·19.7萬字
這本書是塞利格曼的首部自傳,呈現了塞利格曼的傳奇一生。本書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塞利格曼,通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塞利格曼這位傳奇的心理學家方方面面的一生,了解他如何始終與焦慮為伴,如何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如何帶領心理學沖出黑暗,奔向光明,引導心理學面向未來,而不再是被過往所驅使。僅僅是一部塞利格曼傳,還是一部積極心理學史和半部當代心理學史。本書再現了積極心理學的創建、應用及發展背后的故事,直擊塞利格曼如何推動整個心理學領域轉向。正是因為塞利格曼,心理學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美)馬丁·塞利格曼 ·綜合 ·95.9萬字
本書收錄了王貴忱先生所藏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周叔弢致周一良函三十八通(皆為周一良先生健在之時親手所贈),以及周景良并周啟銳處周叔弢致周一良父子通函六通。此四十余通函札從一個個側面反映出周叔弢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致1984年逝世前三十余年間的大致生活情略。內容或為父子談書論學,或述及社會情況和家事,不僅為文化史料,亦為社會史料、生活史料,從弢翁之獨特經歷折射出時代世相。
周景良等編著 ·綜合 ·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