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國學經典讀本:晏子春秋》在編寫中體現家庭藏書計劃的理念,依據市場需求分批出版,所推書目遵循從“基礎”到“拓展”的延伸,體現層級深入的理念,展現家庭藏書的層次。內容遵從經典,約請國內古代文史哲領域的專家把關,具有權威性;形式追求現代,采用雙色印制;全面照應“經典藏書”理念。
(春秋)晏嬰 ·中國史 ·17.4萬字
大宋人口盛世從何而來?朝廷巨量財富流向何處?理清黃金時代的繁華邏輯,展現宋朝百姓的生活實況。歷史作家諶旭彬重磅新作,重新打量宋朝的面子與里子。本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會財富總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講述不同時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輾轉騰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則是解釋了兩宋增加的財富沒能轉化成再生產資本的原因。諶旭彬的寫作打破了當前大多數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統史觀,聚焦無法在歷史中出聲的底層群體,呈現他們真實而又殘酷的生存狀態,揭露了兩宋“以九千萬貧弱者,供養一千萬食稅群體”的“繁華”本質,顛覆了其所謂古典中國黃金時代的形象,對全面理解兩宋的王朝體制富有啟迪意義。
諶旭彬 ·中國史 ·21.2萬字
這是一部評述1845—1945年百年史學發展的專著,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前期,到經今文學運動興起為止。中編寫中國近百年的中期,主要記錄了20世紀前30年的新史料發掘工作。下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后期,主要記錄了各專門史的研究進展、通史及斷代史的撰述、對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蒙古史元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俗文學史與美術史的研究以及古史辨運動和上古史研究。書的篇幅不大,卻結構清晰,文字暢達,立意高遠,信息密集,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學史領域的一本名著。
顧頡剛 ·中國史 ·9.5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7475字
本書主要討論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區建立的“古格王國”的早期歷史,全書運用歷史學的方法,結合考古學、宗教學、民族學的相關成果,在考訂出10~13世紀古格王國的準確而豐富的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從政治文化和政治體制的角度,解析這一時期古格王國的政教關系史的基本問題。以10~13世紀古格王國的政治與宗教生活中,政教兩界共同參與的各種重大事件的互動模式為線索,考察各階段古格王國政教關系的時代特點、具體走勢和關鍵環節,揭示10~13世紀西藏社會的世俗政治力量與宗教教派力量的權力關系的具體演進過程。
黃博 ·中國史 ·21.3萬字
我國宋朝時期,北方出現了三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即遼、金和西夏。這三個政權稱雄邊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遼也稱遼國、契丹,是中國五代十國北宋時期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統治中國北部。金是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封建政權,長達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金開誠 ·中國史 ·3.6萬字
錦衣衛,是明代專有軍政特務機構,在談及明朝制度建設的時候,錦衣衛是避不開、繞不過的話題,它所代表的“特務政治”影響了整個明朝的發展方向。他們直接聽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并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正是這種神秘的特性讓很多人對其真實面貌不甚了然,本書正是對這一機構去偽存真,還原歷史上真實的錦衣衛,講述其中的權力糾葛與禍福興亡。
熊劍平 ·中國史 ·15.7萬字
周周王東遷,王室式微,中原無伯,岌岌可危。黎明前的黑暗中,干啥啥不行、拿啥啥不剩的“野人”管仲,邁著大步跨上了歷史舞臺。閃亮登場之前,他還玩了一把狠的——一箭射“死”了公子小白,又“大變活人”,變出來一個挽齊國大廈于將傾的霸主。管仲:咸魚也要有夢想,且看一代偉大政治家的逆襲之路。齊桓公:唯唯諾諾的權力場小白,終于沖出烽煙,榮冠春秋五霸之首。宋襄公:是奇葩還是真君子?解讀春秋歷史上最具堂吉訶德色彩的君王。
小馬連環 ·中國史 ·15.3萬字
本書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籌辦國際漢學大會期間征集的海內外著名專家的論文為基礎,從《世界漢學》前四期選錄部分文章,共60余篇,匯輯編選而成。全書集中國、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多國漢學家的學術成果于一身,內容涉及對漢學研究觀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漢學研究學術史的梳理、前景展望,各國漢學流派、漢學機構研究成果,著名漢學家的學術傳記,對傳統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重構的探討,等等。
王文章主編 ·中國史 ·71.1萬字
《沖鋒號吹響之后》以紀實手法,從馬前進這個普通戰士的親身經歷出發,生動展示了在新中國誕生與成長背景下,主人公參加革命,經歷西南剿匪、抗美援朝以及轉業地方后在平凡崗位上的辛勤耕耘。全書洋溢著普通人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以小見大呈現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變遷,折射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歷程,以及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馬超英 ·中國史 ·8.8萬字
周代禮樂制度奠定了中國后世封建社會禮樂制度的基礎,但是,傳世文獻對周代許多重大禮制的記載僅有只言片語。研究周代重大禮制,不僅有利于我們全面深刻地認識周代禮樂制度的內容,同時對我們研究和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政治等情況也大有裨益。本書主要對《春秋左傳》一書所見且和當時社會政治生活密切相關的周代重大禮制問題進行研究。研究內容主要為五個部分,涉及《春秋左傳》所見重大的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禮的研究。其中主要整理和研究了五禮所涉禮目的內容、特點及其歷史功能和在后世的演變。
景紅艷 ·中國史 ·17.6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秦滅六國到三國歸晉近500年的中國古代歷史風云,以歷史發展過程以主線,以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重點,用35個章節將秦漢三國歷史娓娓道來。這本書中既有王朝的興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榮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意在使看上去冰冷的歷史充滿溫度,讓讀者借此深入500年歷史的場景,看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探究個人和時代的關系,從而獲得啟迪和思索。
趙海峰 ·中國史 ·24.6萬字
中國三部曲”整合了張維為近年來的代表作《中國觸動》《中國震撼》,是建設中國話語的嘗試,也就是用中國人自己的話語來評論中國和世界,來解構西方話語、建構中國話語。當然,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激發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為中國全面西方、西方模式和話語作出中國人的貢獻。
張維為 ·中國史 ·45.7萬字
本書扼要而系統地講述了明朝歷史的基本面貌和發展脈絡,內容涵蓋了明朝政治、制度、社會、人物等各個方面,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文字通俗易懂,可讀性很強。
吳晗 ·中國史 ·11萬字
本書之前出版過,這一版是修訂版。主要是在中國近現代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大背景下,以陜西為歷史平臺,論述了宋慶齡與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基礎上的相識、共進、以及她與陜西愛國人士的交往,特別是與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還具體論述了宋慶齡與陜西籍的革命人士在近現代革命中共進和她對陜西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的思考。同時,闡釋了宋慶齡可貴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品質,以及她在同中國共產黨的交往與合作中,由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最終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歷程。
馮在才 徐萬發 ·中國史 ·13.2萬字
熱播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多次提到《萬歷十五年》,為什么這么多人研究這本書呢?此書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會黃先生數十年人生經驗與治學體會與一體,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發人深思。書名雖為萬歷十五年,然而其內容卻俯瞰了整個明朝的興衰,并且告訴我們與以往歷史書中不同的海瑞、張居正……讀黃仁宇的書,你會深刻體會“歷史給人以智慧”。這是一部打開中國人視野的經典之作,被譽為“像一道匕首,撕開了由意識形態統治歷史寫作的鐵幕”。史景遷、牟復禮、楊聯陞、劉志琴、陳學霖、趙世瑜、朱學勤、楊念群、江曉原、蕭功秦、商傳、樊樹志、毛佩琦、厄普代克、王小波、王朔、謝冕、易中天、吳思等國內外眾多名家一致推薦!
黃仁宇 ·中國史 ·17.2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中原抗戰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中原抗戰》,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5-6,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一九三七年十月中旬,日軍沿平漢鐵路兩側南犯,直抵漳河北岸。中國軍隊與敵展開激戰,揭開了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原抗戰的序幕。本書真實記錄了豫北作戰、豫東作戰、豫南會戰、鄭州戰役、豫中會戰等重要戰役。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43.5萬字
中西區,香港的商業與金融命脈。經過百多年光陰的洗禮,繁華依舊。那些往年今日的比照,再三展示著傳統與現代混雜的商機與活力。從山頂出發,著名收藏家鄭寶鴻以珍貴舊圖片,再配以同一角度的現貌近照,為中西區的今昔作出對比,帶領讀者漫步大道、流連街角,感受殘留至今的昔日人情。全書分為中環、皇后大道中及橫街、德輔道中及海旁、上環和西區五個部分,除了大家熟悉的荷李活道、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等貫通中西區的主要干道外,本書亦沒有忽略一條條充滿傳統風情的橫街窄巷。書中共約一百組新舊照片,攝影年份跨越一個世紀,組合出由英治時期開始香港中西區的變遷故事,也重現了二十世紀初、中期的昔日香港面貌。
鄭寶鴻編著 ·中國史 ·1.4萬字
本書以關鍵詞的形式梳理了明以前的蒙古史,作者參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全書分成草原帝國、蒙古人的“約孫”、黃金家族、統一蒙古的戰爭、前四汗、蒙古世界戰爭、南宋之殤、元朝的定制、諸神的信仰、蒙元與諸汗、重回金蓮川等十一章,共105個關鍵詞(即105篇文章),這些關鍵詞可能是人名或部族的名字,可能是一次戰爭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種稱謂或一項制度……每個關鍵詞都是一個主題,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對蒙古歷史的了解。
鄒進 ·中國史 ·15.4萬字
該書運用不同的史料,從各種角度觀察夏商周神話所隱藏及不予刊載的史實。作者著重于中國青銅時代的歷史,將出土資料和傳世史料相互對照,重新思考早期國家形成的歷程。上編“多元文明與集權之濫觴”,由考古事實貪求中國集權政體的形成,包括殷商之前的中國記憶殷商建國的情形,并分析殷商王族的屬性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中編“政權承前啟后:殷周王室的關系”,從考古與傳世文獻探討商周王室和兩國歷史階段之間的關系;下編“商周文獻中歷史觀念形成脈絡考”,著重討論古代歷史觀念的形成脈絡。
郭靜云 ·中國史 ·5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