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前仆后繼,奮力創造了璀璨的中華文明。作為他們的傳人,你對這五千年的歷史了解有多少呢?來讀一讀這本中國五千年歷史懸案吧,來走近我們的祖先,了解他們曾經的生活,了解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未解之謎,探究中華文明的源頭和脈絡。
仲英濤 ·中國史 ·19萬字
以24場戰役,講述兩漢四百年的風云變幻!以24場交鋒,揭露沙場之上廟堂之中那些被歷史迷霧掩蓋的真相!有明顯優勢的劉邦為何會被圍困在白登山?漢武帝時代,漢軍騎兵橫掃匈奴的法寶是什么?為何漢武帝親手選中的霍光,敢冒險廢掉皇帝?為何上臺前受萬民擁護的王莽,上臺后卻遭萬民唾棄?昆陽之戰的真的有隕石幫劉秀殺敵嗎?為何年輕時誅滅權臣的漢桓帝,卻縱容宦官掌權?
渤海小吏 ·中國史 ·19萬字
2004年夏天,一部名為《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的歷史作品突然問世,因其從人性角度和史料細節中,發現歷史的鮮活與真實面目,一時洛陽紙貴,海內風行。作者李亞平也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門作家,被譽為“黃仁宇之后最會講歷史的人文學者”。此后,備受好評的《帝國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紀事”等書相繼推出,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是從“人”的視角詮釋帝王將相,通過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讀歷史巨變與政治迷局,用輕松有趣的獨特方式講出了歷史的真相,使人豁然開朗又難以釋懷。2015年,《大明王朝紀事》推出全新修訂典藏版,讀懂朱元璋、張居正、嘉靖、崇禎等傳奇歷史人物得勢與失勢之謎!
李亞平 ·普及讀物 ·19萬字
本書講述了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商人和冒險家如何穿越大西洋,到新大陸定居的故事。1584年,沃爾特·雷利組織的遠航隊到達羅諾克島,為了在這里建立定居點,他們在接下來20余年的時間里進行了許多嘗試和探索,投入了許多金錢、人力和物資。他們的經歷或有趣或悲慘,有些人的下落至今仍是個謎。在一代又一代的冒險家的努力下,1611年,詹姆斯敦終于建成,這是英格蘭人在遙遠的大西洋彼岸建立起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作者以大量日記、手稿資料為基礎,為讀者講述這段跌宕起伏、激動人心、神秘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一道踏上前往美洲的探險旅程。
(英)賈爾斯·米爾頓 ·世界史 ·19萬字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西潮》,記錄了1842年至1941年間的中國歷史,主要講述外來文化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由于前半段是作者“親聞”的,后半段是作者“親歷”的,故被作者視為“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二是《新潮》,主要講述中國文化在外來文化影響下所發生的種種變化,但因作者病逝而未能深入展開論述。本書的價值正如著名學者王德照所說:“他(蔣夢麟)所希望于讀者的,要多少能從著者所記敘的身邊瑣事中,發現重大史實的意義,以正視展開在面前的新的時代和新的文化”。
蔣夢麟 ·史學理論 ·19萬字
本書對歷史教材的語言規范性、史實科學性等,歷史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史料教學的案例與分析等,高考試題的科學性、導向性問題等,教師成長、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另外,將關于如何做一名好教師的相關論文集結在一起,并將迄今為止的重要著述置于“附錄”中。書中多篇論文在CSSCI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歷史教學》以及《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等期刊上發表,出版前對相關論文進行了進一步的整合與修改。
周明學 ·史學理論 ·19萬字
明朝創造過無數輝煌,為何在最后的60年里迅速崩塌?崇禎帝一生勤奮,為何沒能挽救明朝的頹勢?明末名將眾多、軍隊龐大,為何被人口僅數十萬的女真打得節節敗退?李自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滅亡明朝的?本書回望明朝最后60年的困局,從朝堂之亂、遼東之困和農民起義這三條主線展開,剖析明朝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重重危機和應對之策,揭示明朝的內外矛盾,反思明朝滅亡的原因,以全新的視角解讀這段興亡史。
無心鏡 ·普及讀物 ·19萬字
1471年,舍隆河畔的血雨腥風即將決定羅斯大地的命運……隨著莫斯科公國羽翼漸豐,諾夫哥羅德陷入了恐慌。他們開始尋求外國盟友的幫助,謀求通過女市長與立陶宛親王的結合來抵御莫斯科進犯的腳步。與此同時,遠在羅馬的天主教廷向莫斯科大公伊萬三世伸出聯姻的橄欖枝,以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為籌碼,力圖重振東西分裂的教廷,而莫斯科人也存著自己的算盤:他們將擎起“第三羅馬”的大旗。面對所向披靡的莫斯科公國,諾夫哥羅德共和國能夠逃脫被吞并的命運,帶著這片羅斯的土地投奔西方嗎?
詹姆斯·達根(James Dargan) ·世界史 ·19萬字
匈奴是我國歷史上北方的一個重要少數民族,興起于公元前3世紀,衰落于1世紀,是草原文明的締造者和傳承者,在歐亞大陸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巨大影響。作者長風在尊重歷史、嚴肅考據的基礎上,對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匈奴族的文化習俗、生產方式、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民族興衰及漢匈關系等內容,做了簡要而完整的敘述。
長風 ·民族史 ·19萬字
本書闡述了新石器時代中期以來至1840年之前廣東省江門市的歷史發展脈絡,呈現江門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特點,如先秦時期江門遠古先民的早期文明與民族關系,秦漢至隋唐時期初步開發及外來移民與本地土著共存,宋元明時期經濟文化的繁榮,清代前中期(1840年前)基本奠定今天五邑地區的格局等,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民族關系等方面,展示今天江門地區的古代文明史,加深認識近代以來江門地區對外移民進而形成著名僑鄉的歷史脈絡,從歷史發展潮流研究總結古代江門社會轉型的多元因素,對于認識和弘揚江門歷史文化具有一定意義。
錢源初 ·地方史志 ·19萬字
自羅馬建城,意大利的歷史就是一部造城史。本書以城市空間為經,以歷史為緯,編織成一幅意大利史的宏偉畫卷,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旅行中,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其歷史和文化。在意大利的發展史中,城市文化無不與人息息相關。那些深刻影響意大利歷史進程的人與事,也將其印記烙在了城市空間中。作者以歷史作為引子,游走于城市空間,在過去與現在的穿插變換中,解讀意大利的國家命運和意大利人的身份困境。全書緊扣城市與空間,政治與權力,凸顯權力如何塑造空間,政治如何形塑城市,這既是一部城市史,也是一部意大利史,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意大利最迷人的魅力。
朱明 ·世界史 ·19萬字
“悅讀經典白話版”精選中國古代經典讀物,所選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時又保持原典結構的完整,加注釋,比普通注釋更獨立、更詳細,帶有“知識點拓展閱讀”的特點,整套書系將經典作品當代化、通俗化,使大眾讀者讀得懂、讀得輕松。《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記載戰國至五代1362年歷史,以政治軍事為主,通過“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為帝王提供治國借鑒。作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以嚴謹的史料考辨和簡明敘事,系統梳理歷代治亂規律,成為古代史學與政治智慧的集大成者,深刻影響后世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
(宋)司馬光編撰 ·普及讀物 ·19萬字
浙江是中國“敦煌學”研究的發祥地,浙江大學是敦煌學研究的重鎮。為總結浙江大學敦煌學與絲路文化研究的成績,《浙江學者絲路敦煌學術書系》擬收錄以浙江大學為主的浙江籍學者的絲路敦煌學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柴劍虹 張涌泉 劉進寶 ·歷史地理 ·19萬字
本書有意撇開陳師道之江西詩派與蘇門文士的身份,從其實際創作出發,在無黨派視野下審視其創作個性,重新界定“后山體”的內涵,客觀還原“以詩為詞”的本義及與其詞作的關系,全面觀照其散文的創作風貌。主要觀點有:陳師道詩歌的風格有二,一曰“枯淡瘦勁”,此即所謂“瘦硬”,二曰“深勁”“雅奧”,此即“后山體”之典型風貌;《后山詩話》所云“以詩為詞”是指以詩之雄豪“氣格”入詞,與詞之表現內容關系不大,只要做到風格柔婉,即便詞中表現身世之感、羈旅之愁等詩中慣常表現的題材主題也不屬于“以詩為詞”。
孫明材 ·專業史 ·19萬字
本書以翔實而又準確的史料,深層透視岳飛光輝而充滿悲劇的一生,深入剖析岳飛的性格特征與精神結構,剖析他所處時代的獨特的社會結構、政治生態,真實再現兩宋之交的社會環境。
王曾瑜 ·中國史 ·19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遼西夏金元”一卷。本卷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專家杉山正明撰寫,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推薦,直接涉及的是9世紀后半期至14世紀末大約五百年間的歷史。作者沒有像中國人通常慣于接受的那樣,依照“唐—五代—兩宋—元”的歷史變遷主線來呈現公元10到14世紀的中國史;相反,被很多人想當然地看做是阻斷、破壞了本應由兩宋來實現的國家統一大業的夏、遼與金,不再僅僅是出現在音樂正劇里的幾段不和諧的變奏或插曲,而都在本書中擔當起積極和正面的主要角色,由它們來貫穿從唐到元這一時段的中國史進程,作者認為本書所涉歷史的整個進程,正是開啟歐亞大陸世界史和中國史邂逅、交鋒的六百年。
(日)杉山正明 ·中國史 ·19萬字
本書主要是選擇比較有特色、內容相對完整、有代表性的十種敦煌寫本蒙書:《新合六字千文》《開蒙要訓》《孔子備問書》《古賢集》《百行章》《太公家教》《武王家教》《辯才家教》《新集嚴父教》《崔氏夫人訓女文》,分題解、錄文、校釋三部分進行了寫本的比對、校勘和注釋。“題解”部分總體介紹寫卷的基本情況、學界的研究情況;“錄文”部分結合各寫卷對文獻進行識錄;“校釋”部分對文獻進行校勘、注釋。希望通過對敦煌寫本蒙書的校釋,為學界進一步深層次研究這類文獻提供一個比較全面的校本。
王金娥 ·文物考古 ·18.9萬字
《〈春秋〉的牢騷與夢想》是引導人們品味儒家經典的入門書籍,通過解讀作為五經之一的《春秋》,讓大家重新品味春秋那個特殊的時代,品味《春秋》這本特殊的歷史書。回歸原典是研究學問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方式。通過閱讀本書,人們不僅會對《春秋》經傳本身有相對全面的認識,而且能夠舉一反三,逐漸領悟靜心品讀其他經典的門徑,從字句的考究、義理的辨析、意味的體悟等幾個層面不斷展開,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自己的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文素養。
周萌 ·普及讀物 ·18.9萬字
本書為今年9月在北京大學舉行第三屆中英英國史學術交流研討會的論文精選,本次會議主題是英國中世紀的遺產及對后來歷史發展的影響,雙方共有17位學者出席,英方學者中有多位學術權威出席,包括倫敦國王學院的DavidCarpenter、劍橋大學的GeorgeGarnett,愛丁堡大學的HarryDickinson、倫敦大學歷史研究所現任主任LawrenceGoldman、東盎格利亞大學的尼古拉斯·文森特(NicholasVincent)等,他們的成果代表著英國歷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中方學者能夠在英國中世紀史方面與英國學者直接對話,其論文受英方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中國英國史學科在英國史研究方面與國際水平的接軌。收入本書中的諸文,注重新材料的發掘、新視角的運用,既有舊題新詮、學術史的梳理,也有新問題的探索、新觀念的嘗試,展示了英國歷史的多重面向。
錢乘旦 高岱 ·世界史 ·18.9萬字
百萬暢銷書《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度陰山全新傳記力作。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創造力。面對六國聯盟、匈奴入侵、百越蠻夷,他遠交近攻、修建長城、挖開靈渠,憑借打破常規的戰略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面對百家爭鳴、法令難行、地方割據,他焚書坑儒、統一文字、建立郡縣,憑借前人未想過的政策實現中國歷史上頭次大一統。翻開本書,領略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核心秘密——創造力。為了打造一個萬世一系的大秦帝國,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制度與政策。雖然他的帝國只維系了14年,但他的這些制度卻成為后世所有帝王將相參照模仿的對象,影響古代中國政治長達2000年。他是大一統王朝的創造者;他是皇帝稱號的創始人;他是中央集權制的開創者;他是世界奇跡萬里長城的修筑者……
度陰山 ·普及讀物 ·1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