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民國時期戰(zhàn)事紛擾,“城頭變幻大王旗”,軍閥成為時代舞臺上的主角。《民國軍閥:親歷者口述實錄》輯錄了數(shù)十位軍閥時代當事人的口述史料,他們多為國民黨的高級軍政要員,以其親身經(jīng)歷,對民國各大軍閥,如張作霖、唐繼堯、馮玉祥、閻錫山等作了有關回憶與敘述。全書以嶄新的視角和豐富的史料回溯了那一混亂時代的歷史。
李振廣編著 ·口述史 ·19.4萬字
本書精選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6級勞模班17位學員的故事匯集成冊,這些學員都曾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績,受到各種表彰獎勵。全書采用口述體記述,由先進人物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個人成長的經(jīng)歷,有親情、愛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一個個真實的、在大眾中成長起來的先進人物的形象。
李珂編著 ·口述史 ·18.7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征集的一百篇日軍暴行口述檔案,征訪對象遍及城鄉(xiāng),口述內容絕大部分為口述者的親歷親見,也有少部分聽長輩憶述。2017年是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80周年,也是中華民族爆發(fā)全民族抗戰(zhàn)80周年。這百篇口述檔案史料豐富,主題鮮明,文風樸實,記敘生動,除記錄日軍暴行下人民生命財產(chǎn)蒙受巨大損失的同時,還記載了日軍推行奴化教育和建辦慰安所的真實情況。該書的出版,意在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提供一個地區(qū)性的個案資料,這不僅是對侵華日軍在常熟暴行的挖掘,也是一部生動的當代人口述檔案,它不但對研究揭露侵華日軍在常熟所犯暴行,而且對研究常熟地區(qū)的抗日戰(zhàn)爭乃至整個江蘇地區(qū)的抗日戰(zhàn)爭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由于口述者大多為耄耋老人,他們既是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親歷者,更是日軍暴行的受害者,對他們的采訪征集具有搶救的價值。
沈秋農(nóng)主編 ·口述史 ·18.2萬字
本書薈萃了十余位至今仍存世的潮州歌冊老年女性的口述訪談。歌冊老人是潮州歌冊的傳唱者,通過她們口述女性個體的生活經(jīng)驗、生命感受以及生命歷程,可以多角度了解潮州歌冊的發(fā)展史,還原潮汕女性的文化生活形態(tài)。
劉文菊等編著 ·口述史 ·18.1萬字
《民國外交:親歷者口述實錄》匯聚了眾多民國時期外交名家的口述史料,勾勒出民國外交發(fā)展的基本脈絡,資料翔實而珍貴。全書以豐富、鮮活的史料向我們展示了在民窮國弱的歷史時代,中國外交官竭盡全力與外國列強進行抗爭,捍衛(wèi)民族尊嚴,努力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艱辛歷程。
李振廣編著 ·口述史 ·17.5萬字
本書是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游鑒明運用口述材料研究女性歷史的學術專著。書稿收錄了她對收集整理女性口述史料,以及挖掘、研究女性口述歷史的觀點和看法。采寫對象多為臺灣女性,采寫內容為她們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部分內容涉及其在1949年前在大陸生活的經(jīng)驗,對有志于了解、從事口述歷史的讀者有很好助益。
游鑒明 ·口述史 ·16.1萬字
《藏著:一個西班牙人的33年內戰(zhàn)人生》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男子為了躲避死刑,躲藏在自己的家中整整三十年。主人公曼努埃爾?科特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者和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省米哈斯村的村長,在佛朗哥勢力1939年奪權后成為通緝對象。為了活下去,科特斯躲藏在家中直至1969年大赦頒布。本書的敘述基于羅納德?弗雷澤大量的深度訪談及口述史資料,它記述了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磨難,也描繪出西班牙至暗時刻。
(英)羅納德·弗雷澤 ·口述史 ·15.8萬字
為進一步挖掘和整理孫中山文化資源,中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聯(lián)承辦了孫中山研究百年口述史大型采訪活動。該活動正式啟動于2012年8月。中山市文聯(lián)主席、市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胡波教授一行先后前往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采訪了著名歷史學家、原華中師范大學校長章開沅教授,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教授,華中師范大學嚴昌洪教授、朱英教授、羅福惠教授,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蕭致治教授、吳劍杰教授等8位在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研究領域影響較大的著名學者。學者們就自己開展孫中山研究的學術生涯、學術方向、治學方法、學術貢獻進行了回顧,并對中山市如何開展孫中山研究,挖掘和利用孫中山文化資源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后由胡波主編,整理而成本書。
胡波 ·口述史 ·15.7萬字
1912年民國始肇,其后十年,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帝制崩解、社會劇變、新制初成,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既深且巨的影響。這是中國舊的政治和社會秩序離析和新的社會秩序建立的探索時期,是毀滅與涅槃交替的創(chuàng)啟時代。《民初紀元:親歷者口述實錄》根據(jù)親歷這一歷史階段、參與其發(fā)展的民國時期知名人物的敘述和回憶輯錄而成,較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脈動之面貌。
陳星編著 ·口述史 ·15.2萬字
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紀實,一份難得的珍貴史料。作者視角獨特,選擇了采訪時滬上還健在的西南聯(lián)大老校友,通過傾聽這些已耄耋之年的親歷者講述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和對歷史的真實感受,從不同側面再現(xiàn)了當年西南聯(lián)大的人和事,以及時代的變遷。這本書豐富了目前已有的關于西南聯(lián)大的史料,也構成這一研究領域里不可或缺的文獻,還通過許多歷史的細節(jié)傳承了愛國、奮斗、篤學等優(yōu)秀民族精神。
丁元元 ·口述史 ·15.2萬字
為進一步挖掘和整理孫中山文化資源,由中山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山市文聯(lián)承辦了孫中山研究百年口述史大型采訪活動,于2012年8月正式啟動。活動由中山市文聯(lián)主席、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會副會長胡波教授領銜,采訪國內外在孫中山研究領域具有突出影響力的學者,就其從事孫中山研究的學術生涯、學術方向、治學方法、學術成果等方面進行訪談,并請學者們對中山市如何開展孫中山研究,挖掘和利用孫中山文化資源提出建議。采訪記錄由胡波等進行整理而成“孫中山研究口述史”系列叢書,按地域分為八個片區(qū),本冊為系列叢書之“中山市”。全書約25萬字。
胡波 ·口述史 ·14.5萬字
本系列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代表性的播音員為訪談或研究對象,如第一代播音員的代表性人物齊越、夏青、葛蘭、林如、陳醇、關山等,結合編者實際收集的本人口述與他人口述材料,系統(tǒng)展現(xiàn)了每一代播音員的成長背景、專業(yè)素養(yǎng)的習得、播音代表作品的特點、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進而透視中國播音事業(yè)初創(chuàng)階段的播音員對職業(yè)的不懈奮斗和堅定信仰,體現(xiàn)出新中國播音事業(yè)不斷發(fā)展、不斷取得突破,折射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文化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局面。
姚喜雙主編 ·口述史 ·14.2萬字
《銘記歷史:日軍登陸平湖侵略史實口述實錄》一書以記者新聞的角度,采訪了浙江省平湖市百位經(jīng)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人,從中挑選70老人的口述史實整理成文,為這本書的最主要部分。另外還有平湖市當?shù)貧v史研究者的文章與史料圖片,共分為口述歷史,筆記歷史,圖示歷史三部分。本書由浙江省團委副書記朱林森、省檔案局副局長丁越飛作序,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肖如平任史學顧問。
辛春喜主編 ·口述史 ·13.8萬字
本書采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記錄了解放戰(zhàn)爭初朝70余位渤海女戰(zhàn)士跟隨山東渤海軍區(qū)教導旅一路西征,轉戰(zhàn)陜北,最早進入新疆屯墾戍邊的真實經(jīng)歷。她們巾幗不讓須眉,將青春和熱血獻給了建設邊疆、保衛(wèi)邊疆的偉大事業(yè)。本書是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好教材,是向國慶70周年獻禮的佳作。
陳璞平主編 ·口述史 ·13.7萬字
本書是啟功九十歲以后的口述,經(jīng)啟功的弟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仁珪整理而成。在本書中,啟功回顧了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主要內容有啟功的家族、啟功的童年和求學之路、啟功與輔仁大學、啟功與師大和啟功的學藝回顧。他的一生并沒有投入到驚天動地的政治斗爭的最前沿和時代旋渦的最中心,過的基本是書齋的生活。但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他在20世紀中國文化史中的特殊才能和地位,使他的書齋生活更為獨特、精彩。從這里我們可以瞥見現(xiàn)當代很多歷史的痕跡,也可以窺見當時著名文藝沙龍和著名文人的活動蹤影。這些是其他人很難提供的珍貴資料。
啟功口述 趙仁珪等整理 ·口述史 ·13萬字
權鑒,鑒前世之興衰,考權謀之得失,撂放枕邊,可以參悟歧途迷津,提首案頭,可以明理進退規(guī)則。本書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總結出歷史人物求權的幾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賊子的丑陋嘴臉,也展現(xiàn)出忠臣義士的良苦用心。
呂叔春 茍君厲 ·口述史 ·12.3萬字
一位九十高齡仍心系免疫事業(yè)的病毒學家。一段拯救千百萬人卻鮮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歷時四年,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訪問并整理成書。往返京滇,走訪顧方舟先生多位親友,以求全景呈現(xiàn)歷史。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國土淪陷,親身感受亡國奴的屈辱。四十年代,依從母親心愿,學醫(yī)以謀生,受進步師生影響,轉志于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秘密加入共產(chǎn)黨。五十年代,肩負祖國重望,成為首批留蘇學生,一去四載,刻苦鉆研病毒學。學成歸國,投身新中國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臨危受命,再赴蘇聯(lián)考察脊髓灰質炎死疫苗方案,依據(jù)國情,提出活疫苗技術路線。
顧方舟口述 范瑞婷整理 ·口述史 ·11.8萬字
李宗仁(1891—1969),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數(shù)的政治領袖和風云人物,曾為桂系軍事首領,國民黨中央領導階層的重要成員。1948年4月任國民政府第一任副總統(tǒng),1949年1月在蔣介石下野后任代總統(tǒng),同年12月赴美。1965年葉落歸根,并于北京發(fā)表聲明,決心為祖國統(tǒng)一作出貢獻。李宗仁一生戎馬,歷經(jīng)護國、護法、北伐、蔣桂、抗日、國共內戰(zhàn)等戰(zhàn)爭無數(shù),直接影響了中國現(xiàn)代政治與歷史的走勢。李宗仁寓居美國期間,應哥倫比亞大學之邀,在“東亞研究所·中國口述歷史學部”襄贊下,于1958年開始親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馬生涯及所參與的軍國大事,由歷史學者唐德剛整理撰寫,遂成《李宗仁回憶錄》。本書也是唐德剛個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費力最大、遭遇困難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書,自動議磋商到付梓面世歷時逾二十年。《李宗仁回憶錄》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業(yè)的全記錄,又是李氏一生各階段心路歷程的最忠實的寫照。它完整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國歷史上的真面目,并間接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政治內幕或軍事秘聞。對于了解和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史,具有至為重要參考價值。
唐德剛 ·口述史 ·11.7萬字
本書為一本圖文書,以口述歷史的形式來講述的景德鎮(zhèn)手工制瓷非遺傳承的歷史。全書稿收集了十多篇手工制瓷傳統(tǒng)工藝傳承人傳略,都是對當事人親口敘述的忠實記錄,書中配附了豐富的手工制瓷非遺傳承人的精美作品圖片,既能夠讓讀者對傳承人的創(chuàng)作風貌有所了解,也能使本書圖文并茂,賞心悅目,可謂一舉多得。本書具備很高的社會價值,對非遺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閱讀本書,使讀者詳盡了解景德鎮(zhèn)手工制瓷文化的發(fā)展。
吳遠征主編 ·口述史 ·11.6萬字
石興邦是新中國主持發(fā)掘大型史前考古聚落遺址第一人,石興邦先生的故事很多。一些大事件已經(jīng)見諸許多留世的浩繁書卷。本書選擇了先生的許多生活故事,并試圖讓讀者如同親耳聆聽老先生娓娓道來的家長里短,近距離了解老先生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使之更豐滿、更可親。用這個活生生的凡人往事,注解莫測高深的偉大人生這一神圣課題。同時,對先生所參與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學術活動,我們盡可能多選取生活的細節(jié)、注重“未知”的呈現(xiàn),回避一些生澀的學術渲染和人事糾葛,使之可信,可讀,可傳。本書是考古泰斗石興邦先生唯一的口述著作。
石興邦口述 關中牛編著 ·口述史 ·11.3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