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公文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處理公務時所形成的現行公用、法定效力和特定體式的文字材料。做好公文處理工作是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重要職責和基本業務。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各公文文種的寫作基本知識,理論與范例緊密結合,以文書概論,寫作技巧,文書范本的組合模式呈現內容,內容新穎、豐富,設置精巧,可讀性和易學性好。
張保忠 ·語言文字 ·22.2萬字
本書通過學校期間文書、從業期間文書、專業領域文書、日常生活文書四部分,對日常所用的應用文給以介紹。
戚晶 梅敬主編 ·語言文字 ·27萬字
《章太炎語源學理論》是朱樂川先生系統分析章太炎語源學理論與實踐的專著。書中著重分析了章太炎的轉注與假借理論、變易與孳乳理論、右文學說及音轉理論等語源學理論,并把幾種理論放在章太炎的語源學著作中進行分析;且從學術史的角度出發,同沈兼士、黃侃、楊樹達等學者的相關理論進行比較,從而闡明章太炎的語源學理論及其發展脈絡。書中主要選取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的代表作《文始》及《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作為材料來研究章太炎語源學的理論實踐。并運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對章太炎關于某些字本義的判斷和對部分同源詞的系聯進行考證;同時利用漢藏語系中的親屬語對章太炎的語源學研究進行佐證。在系統地總結章太炎語源學理論和成就的同時,也指出其中的局限與不足。
朱樂川 ·語言文字 ·35.4萬字
《圣經》中譯及其在華傳播的語言文化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該書從追求“言文一致”的圣經白話翻譯實踐、“歐化白話”的形成及結構特點、用羅馬字母“拼寫漢字”的各種嘗試與努力,以及西南少數民族文字的創制等多個方面,展開對上述主題的探討,其內容豐富、全面而系統,就其整體性把握與研究而言,在學術界尚屬首次。書中對許多內容的呈現,都具有新鮮性;對不少具體問題的考察與分析,均具有探索性。作者對于圣經多種文本積累豐厚,嘗試融合歷史學、宗教學和語言學的有關知識和方法,將在華基督教史的研究帶入到一個更為寬廣的視域中,拓展出了一片學術的新天地。
趙曉陽 ·語言文字 ·25萬字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半年刊。其辦刊宗旨是:薈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懷,鼓勵開放創新。書中設有語言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獻學、學術名家等欄目,發表漢語言文學各專業的相關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崔志遠 吳繼章 ·語言文字 ·27.7萬字
公文寫作是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而掌握公文寫作知識,具備公文寫作技能,則是機關工作人員任職的的基本功。可以說,公文撰制的水平,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該公文撰制機關的工作水平和作者的綜合素質,代表了他們的形象,同時也是做好文書工作的重要體現。為了提高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文書寫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促進公文寫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并使其能夠正確運用各類公文寫作文體,我們特編寫了這本《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及范例全書》。本書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編寫。文中詳細介紹了公文的種類、格式,以及機關公文的主題、材料、結構、語言等要素重點講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主要文種的基本寫法。全書集通俗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精心選擇了機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經常使用的文體,并通過例文示范來增強實際寫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適合于各級機關干部閱讀、使用,既可作為各級機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又可作為大專、中專、職業高中文秘專業的教材使用。
子志編著 ·語言文字 ·20.2萬字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跨文化交際類課程(跨文化交際、跨文化閱讀)的基礎教材,也可作為精讀、泛讀、翻譯和文化等類課程的輔助教材,幫助俄語專業沉重理解與外國文化打交道時容易產生的困難與障礙。尤其是對翻譯專業課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牢固掌握專業言語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使其學會用言語技能和跨文化交際技能兩條腿走路,提高其作為面向國際化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素養和實踐能力。
張冬梅 ·語言文字 ·37.3萬字
多鄰國英語測試(DuolingoEnglishTest)是一項面向當今國際學生和機構的現代英語水平評估測試。無須預約或前往考試中心,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和網絡攝像頭在家進行測試。最近幾年,多鄰國英語測試得到越來越多知名大學的認可,成為除托福和雅思之外的語言考試的新選擇。而目前尚未出現針對該考試的輔導書。本書針對該考試的特點,分別對13種考試題型做了細致的分析和解讀,每一部分都設置了足量的練習供讀者朋友練習。同時,考慮到多鄰國考試對中國學生*大的挑戰在于口語,本書對此做了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充分利用本書,有助于在多鄰國考試中取得高分。
劉文勇編著 ·語言文字 ·23.9萬字
古代散文又簡稱為古文,是學習中國古代文獻者必須掌握的語言文字。要想學好古文就必須從閱讀古代的經典作品開始。《古文觀止》按時代順序和作家作品編排,共分12卷,集作品222篇,文、散文俱有,以散文為主。既有洋洋灑灑的長篇,也有簡短精致的短篇。記史敘事,抒情寫景,詠物明志,表彰信札,諸體皆備,全是歷來為人們喜愛的名篇。這部書的出現,為后世的古文學習者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可以說是一部在手,就能讀到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了。為了使讀者可以系統地學習到中國歷代散文的精華,我們精選了原著中的代表性篇章集結成書。
(清)吳楚材 吳調侯 ·語言文字 ·33.3萬字
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動態系統理論視角下英語學習者個體差異研究”的成果。該研究以動態系統理論所主張的動態性、完全相關性、復雜性、非線性、情景性、對初始狀態的敏感性以及系統的自我組織性等基本原則為指導,對國內兩所高校的75位大一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個學年的跟蹤研究,通過測試、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全面記錄了包括語言學能、動機、學習策略、性格、外語焦慮、學習風格、學習觀念、努力程度等8個個體差異變量以及學習成績的變化,采用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每個變量的變化規律、影響這一變化的因素以及它們與學習成績之間的互動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完整的中國英語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動態模型。本書理論性和實踐性兼備,對于從事外語教學研究的學者、研究生以及廣大一線外語教師都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崔剛 柳鑫淼 楊莉 ·語言文字 ·20.1萬字
兩漢是經學昌明與極盛時代,因此探討漢代經學與其他學術門類包括文學的關系,漸漸成為交叉研究的熱點。本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釋了經學與文論的關系:第一,在前經學時代和漢代的比較視野中論析漢代經學與文論的文化場域和話語規則。第二,論述文論空間里的漢代經學書寫,探討“五經”文本在漢代授受、流傳、整理、研究活動中所包孕的文學思想。第三,分析經學視野中的漢代文論敘述,即依經立義圣化言說方式和意義建構方式下的漢代騷評、史論和賦論。第四,以《毛詩序》之尊廢的學術演進和《詩大序》之風喻與詩教傳統為例,闡述漢代經學與文論的賡續影響。最后,揭示漢代經學與文論的意義生成規則——依經立義在中國當代文論建設中的方法論意義。
張金梅 ·語言文字 ·29.2萬字
本書擬以述評形式介紹國外研究界學術刊物本年度在英語語言學、英語文學、翻譯、文化、英語教育與二語習得等方面的最新學術研究動態與研究成果。述評文章均選自相關領域權威期刊,如JournalofLinguistics,CognitiveLinguistics,Studies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LanguageLearning,LanguageTesting,ComparativeLiterature,Boundary-2,NewLiteraryHistory,AmericanLiterature,Target,TranslationandLiterature等。本刊物重在述評,務求及時、準確、全面地把握國外研究界在上述各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以期為國內英語學界搭建一座與當代國外英語語言文學研究前沿接軌的學術橋梁。1本書旨在以述評方式介紹當代國外英語語言文學最新成果,國內尚無先例。2所選文章全部來自國際知名學術刊物最新刊發的文章。3、參與人員均為四川外國語大學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或副教授,他們的英語水平過硬,學術造詣高。包括張旭春、沈彤(英語學院黨總支書記)、譚春(英語學院院長助理語言研究中心主任)、張宏(詞典研究中心主任)等。
張旭春 ·語言文字 ·26.6萬字
《模糊語言研究》(第1輯)是第四屆中國模糊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也是國內第一部模糊語言論文集。文集由4編50余篇文章構成,共分第一編模糊語言基本理論研究、第二編模糊語義與模糊語法研究、第三編模糊修辭與模糊語用研究、第四編模糊語言應用研究。
黎千駒 馮廣藝主編 ·語言文字 ·27.2萬字
本書共分六個篇章,分別是語法知識、詞匯知識、知識運用、閱讀理解、英譯漢和英語寫作,以知識點的形式分塊講述了專業碩士聯考英語二必備的知識、復習方法以及應試技巧。本書編寫特點如下:(1)緊扣新大綱要求,針對性強,方向明確,復習范圍一網打盡;(2)復習方法科學實用,語言知識系統全面且規律性強,讓學習變得更容易;(3)命題特點和解題思路一目了然,讓考試變得更輕松;(4)重點、難點和考點突出,講練結合,循序漸進,讓考生更加自信。
張能彥 ·語言文字 ·30.7萬字
漢語的特點決定了虛詞研究在漢語語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本書通過對三十余個虛詞的探討,可以窺見近代漢語面貌之一斑,從中總結出一些帶有普遍性的規律。
劉堅 江藍生 白維國 曹廣順 ·語言文字 ·20.9萬字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文化概說》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角度,試圖把文化研究成果與漢語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書中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常見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文化因素和當代中國國情,有針對性地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與解說。《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文化概說》既可對漢語教師提供教學參考,也可作為中國文化知識的普及讀物。在語言教學中,往往涉及很多的文化內容和文化背景知識。漢語正加快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有志于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工作。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是一門學科,是一種工作,更是一項國家和民族的崇高事業。什么樣的人可以勝任教學工作,應有一個標準,須有一個準入證。為此,編者根據《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等級標準及等級大綱》編寫了此書,以為大家提供一本合適的考試參考用書。全書從中國文化概說、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中國歷史與地理、中國哲學與宗教、中國文學、中國藝術、中國建筑與園林、中國風景名勝等這十二部分系統地闡述了相關知識點。
杜道明 ·語言文字 ·26.2萬字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文化交往和理論構建中的主體身份、主體姿態成為熱點話題。本書收錄了范捷平教授及國內專家在外國文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研究、哲學研究、語言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20余篇。本書以中國和平崛起時代在國際文化話語交往實踐中凝煉和凸顯出來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導向,以文化主體身份認知和主體話語批評理論角度出發,對文學、哲學、文化學、人類學等諸多現象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探討。
范捷平 ·語言文字 ·22萬字
本書著者是薛貴輝,這是繼《筆桿子修煉36堂課:公文寫作精進之道》《公文寫作32講:從思維構思到筆法語言》后,他的又一力作。作者集20年機關公文寫作經驗,以靈動的思維、生動的語言、獨特的方法,絲絲入扣、娓娓道來,有趣、有料、有味。全書共4篇28個專題,匯聚了200多個經典案例:第一篇講道理,分7個專題;第二篇講思維,分8個專題;第三篇講方法,分6個專題;第四篇講實戰,分7個專題。本書既講寫作之道,也講寫作之法,特點是:講通道理,以基本規律破解成長之困;疏通思維,以底層邏輯破解思考之困;融通方法,以核心技法破解落筆之困;接通實踐,以跨界創新破解實戰之困。
薛貴輝 ·語言文字 ·22.7萬字
《中國現代語法》由王力所著,全書共六章,通過摘引歸納《紅樓夢》及《兒女英雄傳》書中的語句,分別探討了分造句法、語法成分、替代法和稱數法、特殊形式、歐化的語法等重要理論問題,是讀者學習現代漢語語法的優秀讀本。《中國現代語法》和《中國語法理論》是由一部書發展而來的,原來是1940年王力先生在西南聯合大學所編的一部講義,叫作《中國現代語法》。后來據聞一多先生建議分為兩部,專講理論的一部名為《中國語法理論》,專講規律的一部名為《中國現代語法》,本書即據此而來。
王力 ·語言文字 ·23.7萬字
本書共收詞語4000多條,分68聿,從春夏秋冬、自然風景、風俗習慣、人情世故、建筑、旅游到天下形勢、和平與戰爭,從人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人性面貌到勤奮學習、勤奮創業、努力工作以及人的各種思想動態、活動表現,從朋友家庭、男女關系、恩愛情仇到宗教信仰、新舊道德、政策法律、教育危機和為正義、為國為民,做了搜羅呈現。
林才偉 ·語言文字 ·3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