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擇了中國東部的一所女子監獄作為研究地點,對中國女性服刑者的監禁生活和再社會化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中國女性服刑者并不熱衷于形成團隊化的“犯人亞文化”,而是傾向于以個體的形式來應對監獄環境,而且較為愿意和監獄管理方合作?;诖耍緯谥袊幕谋尘爸逻M一步深化了犯罪學領域的剝奪模型和導入模型,并且提出了用“實用主義”的概念來詮釋中國女性服刑者在監獄生活中獨特的生活態度、行為模式以及監禁生活的成效。
劉柳 ·社會學 ·16.5萬字
電子政務環境下的政府信息公開通過新的模式和手段,促進了政府信息公開向縱深方向發展,從而增強了公眾的電子參與與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峨娮诱窄h境下的政府信息公開》共分七章,第壹章,政府信息公開概述、第二章,信息化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開模式、第三章,政府信息公開與電子參與、第四章,政府信息公開提升政府公信力、第五章,政府信息公開的動力機制、第六章,政府信息公開實踐、第七章,信息公開發展趨勢。
王益民 ·社會學 ·12.9萬字
本書將從四個不同群體角度來探討基層社會治理中參與動員的邏輯。論述海南的季節性異地養老群體社會融合治理。候鳥老人群體的社會融合需要以社區為依托、社會組織為主體、社會工作者為主導的治理模式創新。海南省定安縣一個社會組織如何參與候鳥人群社會融合治理。論述獨生子女死亡父母的精神危機干預中自組織的重要性。自組織的實質是重建社會支持網絡。盡管失獨群體自組織結構松散,但其所建構起來的弱關系發揮著失獨者社會支持網的功能。論述在脫貧攻堅中參與動員對精準識別、精準幫扶、貧困戶內動力激發和產業扶貧的重要性。論述失地農民群體性抗議中的參與動員。主要從文化、精英、組織、利益四個角度論述群體性抗議的參與動員。
陳恩 ·社會學 ·14.4萬字
烏拉圭東岸共和國簡稱“烏拉圭”,位于南美洲東南部,介于阿根廷和巴西之間,地理位置重要。烏拉圭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農牧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政治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水平居拉美前列,有“南美瑞士”之稱。烏拉圭社會發展相對公平,多項政治、經濟和社會指標在拉美乃至世界名列前茅。本書全面介紹和分析烏拉圭的歷史、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以及外交等,對于廣大讀者將大有裨益。
賀雙榮編著 ·社會學 ·23萬字
本書借鑒普拉莫(Plummer)的“講述性故事”,基于多類人群(不同年齡段的城市女性、乳腺癌患者、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加拿大中國移民、變性人等)的性/別與身體的故事講述,試圖提出并實踐具有人文與社科批判精神的、作為方法的“故事社會學”分析框架,從不同的面向具體探討“中國式”的身體問題,以促進更為積極的身體、性和多元性別領域本土學術語境的形成,以及相關學科在中國的建設與發展。
黃盈盈 ·社會學 ·24.1萬字
本書按照殘疾人運動員參與運動訓練的邏輯順序(參訓前、參訓中及退役后),觀察、分析其參訓的全過程。這不僅便于在時間維度上把握殘疾人運動員參訓的全貌,診斷不同階段存在的典型問題,而且可以深入、具體地觀察制約殘疾人體育發展的社會因素,從而更為準確、有針對性地把握殘疾人體育參與和社會的互動機制,為我國殘疾人體育的相關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陸貝 ·社會學 ·9.8萬字
本書嘗試建構一種“權益表達—社會協同”的解釋框架,從權益表達的回歸與社會協同的生產來闡釋業主委員會的自主性,以此更深入地理解業主委員會的屬性與功能,分析業主委員會走向治理的條件與機制。在推進城市社區治理創新過程中,呈現并探討業主委員會的多面孔性將有助于認識當前業主委員會的生存、發展樣態。而此樣態下業主委員會的權益表達與社會協同,將為完善城市社區治理體系和制度安排、促進基層社會活力與秩序有機統一提供建設性價值。
李培志 ·社會學 ·13.8萬字
1980年,14歲的克里斯蒂娜·J.沃利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父親所在的芝加哥東南部的鋼鐵廠突然倒閉,接下來的幾年里,近十萬名附近的居民也將失去工作。30年后,沃利成為一名文化人類學家,她在《無地可依》中把人類學視角帶回家,審視自己的家庭和整個美國藍領階層的命運,結合個人敘事和家庭照片,對“去工業化”的社會影響進行了細致的評估。通過描述家庭成員的努力奮斗和自己向上流動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復雜的緊張關系之中美國工業衰退的社會景觀。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個讀者都可以了解為什么美國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為什么向上流動從集體性轉向個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錯誤導致了這種困境。
(美)克里斯蒂娜·J.沃利 ·社會學 ·17萬字
《中國農村社會學研究》是中國農村社會學論壇的成果,主要收集論壇參加者,以及論壇參加者推薦的、已經公開發表的、且經過一段時間檢驗,證明在學術界有影響的研究論文。全書大致在35萬字左右,計劃每兩年編輯出版一本。
王曉毅 ·社會學 ·22.2萬字
村改居是中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特殊現象。社會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多為不斷產生的、新的、現實性問題。村改居帶來了社會保障、戶籍改革、環境等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也帶來了民眾利益保護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關系著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也關系著國家的穩定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書主要立足于長三角區域,以問題為導向,描繪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利益訴求的新形態。
趙定東 ·社會學 ·32.4萬字
如今,大約每5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背負醫療債務,本該是基本權利的衛生保健,在美國卻日益成為奢侈品:窮人看病貴、看病難,企業主負擔重,利益相關方卻賺得盆滿缽滿……醫藥行業如何從為弱勢群體謀福利的助人行業,衍變成一座巨大的生意場?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外科醫生、衛生政策教授馬卡里游歷美國各地,聆聽現場故事并結合自身經驗和研究,為我們揭開謎底。為榨取高額利潤,過度檢查、診斷和治療隨處可見;價格欺詐、中間商、一系列捉摸不透的金錢游戲也正在為醫療泡沫添磚加瓦。作為衛生保健透明化的倡導者,馬卡里從社會正義的角度理解“健康”問題,展開了對醫療亂象和制度不端的尖銳批評,參與醫生和患者教育,深入思考如何控制醫療資源浪費,并帶動醫生團隊為了患者的利益而采取行動。本書被《福布斯》雜志總編輯史蒂夫·福布斯譽為“每個美國人的必讀之書”。
(美)馬蒂·馬卡里 ·社會學 ·16.4萬字
本著嘗試以道德社會學為方法思考社會的未來:考察“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探究道德何以始終有限?以此揭示道德社會與非德社會何以可互為轉化的機制。道德社會向非德社會降落,必出現道德成本債務社會化、倫理偽善日常生活化和道德疾病流行,道德診斷社會學必產生;非德社會向道德社會回歸,應以“善業國家”為目標,以生利愛之人性原理、群己權界原理和權責對等原理為準則,重建倫理信任,培育“知善、知惡、知恥”的公共訴求和“有責、有度、有止”的社會規范,增強“善意、善待、敬畏”的牽引功能,強化“誠信止恥、公私分明、公民主導”的價值引導,構筑人人生存自由和幸福的“優良生活”。
唐梵凌 唐代興 ·社會學 ·31.1萬字
與阿倫特、哈貝馬斯齊名的西方公共生活理論學者重磅力作,喚醒激情,重塑我們的共同生活。本書為桑內特探討西方研究現代公共問題的代表作,不同于以往哈貝馬斯、漢娜·阿倫特等人對公共生活的研究,桑內特認為公共空間與個體主義遠不僅是一種經濟關系,還由于其涉及個體和他人的關系而顯示出社會意義,因此應當著重挖掘其歷史、文化層面的因素。全書回顧了18世紀以來西方城市發展的歷史,對宮廷、布爾喬亞階具體展示了現代社會特有的公共生活現狀,從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戶外空間、環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們的緊張和焦慮,由此證明了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戀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結果。作者對文學、宗教、藝術等不同領域進行了分析,并收錄了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狄德羅、盧梭等人的案例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了人們應當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在社會中主動積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桑內特恢恢乎游刃于歷史與現實之間,完美地解答了諸多令人困惑的問題:何以人們會把陌生人視為威脅?為什么時至今日,普通人參與公眾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徑就是保持沉默,充當聽眾?而這些反過來又給人們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美)理查德·桑內特 ·社會學 ·33萬字
本書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新觀念新指南新挑戰”,其中第一章說明學習的意義,第二至五章介紹概念、觀點、案例收獲,最后一章是綜述。第二部分為“新模式新思路新生活”,以生活品質為導向的支持服務模式,在心智障礙兒童和成年人、家長、社區等多個方面都有創新,能啟發更多同行朋友和家長、社區工作人員思考,期待大家理解、支持并以追求生活品質為方向、目標,深入研究,奮力前行。第三部分為“新案例新示范新收獲”,是參與學習研討先進觀念的京冀地區的幾家試點機構,基于實踐匯總了關于機構發展、服務對象成果、員工成長、家長支持、志愿者參與等多個方面的案例,與讀者分享。
馬廷慧編著 ·社會學 ·13.8萬字
本書研究的重點是中國女性社會學的“知識建構”,即側重本土知識的梳理和建構,以學科化為視角,以社會現實為基礎,提出問題、確立問題、展開問題、回答問題,形成中國女性社會學的知識,為中國女性社會學基礎的、系統的和獨特的本土知識體系的建構進行有益的探索。目前大量的女性社會學應用研究并沒有從學科化視角上進行研究,這使女性社會學的研究缺乏學科規范,很多研究實際上只是針對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現象進行重現和解釋,而經常忽略了女性社會學的重點還是要研究“現實中的女性”的社會性方面。本書通過對中國女性社會學的概念辨析、基礎理論的梳理和理論體系的研究,為中國女性社會學的應用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張李璽 ·社會學 ·54.2萬字
《社會學刊》秉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刊登國內外社會學及相關領域最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論文、研究述評、新書書評等。本書是第3期,以大數據與社會科學研究為題,或從大數據的角度,或利用大數據的研究方法,將傳統的社會學問題進行新方法、新形式的展現。內容涉及計算社會科學的機遇和挑戰、民粹主義在歐美的發展動態及其社會基礎、司法大數據視角下的涉性犯罪研究、社會公平觀的研究等。
劉欣主編 ·社會學 ·12.7萬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為廣大民眾人人奉行、時時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稱得上是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實現作為“興國之魂”的立國價值,此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書以日常生活為研究視域和思維框架,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多維分析,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嘗試性探究。
朱晨靜 ·社會學 ·24.4萬字
禮儀,是律己、敬人的具體化表現和行為技巧,是個人素養和社會觀的外在表現,也是企業形象的具體表現。掌握正確的禮儀可以有效塑造自己的專業形象,給對方留下專業、敬業、、有禮、有節的良好印象,從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本書所講的9堂禮儀課涵蓋個人形象、肢體語言、人際交往、日常禮儀、會議禮儀、接待禮儀、媒體禮儀、溝通技巧、外出禮儀等職場禮儀的方方面面,是初涉職場的新鮮人進階為職場達人的必備課程。
萬里紅 ·社會學 ·4.2萬字
《城市史研究》創刊于198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城市史研究專業刊物,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2012年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成立后,正式成為該會會刊。作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陣地,《城市史研究》已經得到國內外同行學界的廣泛認可,在各大圖書館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錄,刊物文章多次被轉載和引用,2012年被收錄入中國期刊網,并在人大復印資料《歷史文摘》專題轉載。
張利民 ·社會學 ·18.6萬字
本書在綜述我國艾滋病流行狀況及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剖析了艾滋患者的生存狀況及其現實需求,重點探討了社會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的價值理念、基本方法以及服務內容,并著重分析了艾滋病對兒童、青少年、吸毒成癮者、艾滋患者家屬以及國際社會的影響及對策。本書主要讀者包括社會工作本科生、碩士生、衛生工作者、專業社會工作者等,既可以作為高校健康教育、社會工作專業的選修課教材,又可作為各級艾滋病性病防治中心、計劃生育委員會、性健康教育中心、艾滋病防治的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工作服務部門在工作中的重要參考和工作指引。
劉斌志 ·社會學 ·2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