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T村個案研究
近年來,不少學者對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總結歸納起來,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在治理理論和國家——社會關系理論的框架下,從制度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大視角對影響農村公共物品供給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對定性訪談資料和定量數據的分析,我們試圖了解村莊中是否存在一些非正式制度影響了村民在村莊公共物品供給中的捐資行為,進而影響著村莊的公共物品供給情況?研究發現,T村中由于歷史和社會因素所催生的各項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的“頭家輪流制”的治理模式和各種傳統習俗慣例等,通過“多中心制”和“社會習慣記憶”的作用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T村村民在村莊公共物品供給集資過程中的集體行動困境——“搭便車”現象。非正式制度正是通過增進T村村民在公共物品供給中的參與和捐資行為,最終對村莊的公共物品供給起到積極有效的影響作用。
·13.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