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書中介紹了浙江省博物館的16件國寶級文物精品,是吳越文化的濃縮:以稻作文化為特征的河姆渡文化、實證中華文明起源最具規模和水平的良渚文化、“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國文化,“青瓷故鄉”的原始瓷和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青瓷,都是聞名遐邇的經典藏品。以浙江佛塔出土文物為基礎的浙江佛教藝術品、明清經濟史料和以古琴、“三雕一塑”“十里紅妝”等為載體的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藏品又為館藏錦上添花。
陳平主編 ·圖書檔案 ·10.1萬字
本書以“結構主義方法論”為方法論依據,將檔案資源視為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整體,其實質(或功能)由其內在化的結構(公私檔案資源結構)所決定,來分析來源意義上的“檔案資源社會化”問題,其研究問題包括:當今檔案資源結構發生了怎樣的歷史性變化?發生這種歷史性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檔案資源建設實踐又應該如何對其進行應對?研究得出的結論為:受社會、時代、文化等要素的綜合影響,傳統檔案資源結構開始突破二元對立的束縛,轉而朝著多元共存的方向發展。檔案資源圖景從二元對立結構下的“公共檔案資源在檔案資源體系中占據絕對主導和中心地位”轉變為多元共存結構下的“公、私檔案資源應該在相互獨立的基礎上彼此包容”,檔案資源建設目標以及檔案工作者的職能也需要隨著這種結構變化而進行調整轉型。理論性與知識性兼顧,內容理論性加強,有有益啟發思考與研究。
加小雙 ·圖書檔案 ·14.5萬字
《書事:近現代版本雜談》是著名文化學者、藏書家薛冰先生的作品。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版本學的基本概念為經,以圖書實證為緯,編織近現代中國出版的宏觀圖景。全書分為稿本、傳統出版、現代出版、裝訂、版權、裝幀和書外之物七輯,囊括368張珍貴的藏書影像,69篇文辭優美的版本雜談,清晰梳理中國近現代版本常識,提供眾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細節。書中列舉出大量實例,其目的并不在于孤立地對某種珍稀版本做鑒賞或評價,也無意于為書友們選擇藏品方向出謀劃策,而是力圖從實例出發,說清近現代時期大致產生了哪些版本形態,各有什么特征,與此前此后的同類版本有什么聯系與差異,在鑒賞、評判時應掌握什么標準,注意哪些問題。希望能夠在近現代圖書版本的總體狀態及其沿革變遷的認識上,為讀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提供一些參考的樣本。
薛冰 ·圖書檔案 ·18.2萬字
中國學術界與世界學術界正產生越來越多的聯系。在中國古典文獻研究領域,西方學者多以研究《圣經》寫本與刻本的經驗來看待中國古代文獻,并對文獻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這種方法對中國學者而言有可借鑒之處,但中西方學者之間的誤解與分歧也真實存在。因此,中西方學者各自闡明學術立場和研究方法,將有助于雙方的溝通與交流,真正加深對中國古典文獻的理解和研究。基于這樣的考慮,編者選取十余篇中美一線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圍繞三個主題--文獻學價值與研究方法的重估、中國傳統文獻的基本穩定性、中西方學術語言的異同--進行直接的對話。相信本書稿將有助于相關領域的學者擴大視野,互采所長。
傅剛 ·圖書檔案 ·21.8萬字
本書從科學管理的視角研究檔案的社會控制功能,分析了其中的適用情境、作用方式、異化現象及演進軌跡。本書認為,當檔案仍處于文件有效期時,主要發揮對現實中的人或事的控制效用;而當文件退出有效期進入檔案館保存時,主要發揮社會記憶、社會認識或社會情感上的控制效用;檔案社會控制功能最終目的在于維持社會誠信關系,助力社會善治,其本質體現為檔案作為一種工具,是在權力作用下,實現對特定社會時空的控制。在歷史演進過程中,檔案的社會控制功能遵循了由鉗制到科學管理意義上的控制、由事務性到文化性的控制、由“國家模式”向“社會模式”下的控制的演進軌跡。
徐辛酉 ·圖書檔案 ·14.9萬字
本書以泛在信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的動態性、復雜性、協同性、生態性等為基礎,從多個不同的視角、不同層次分析泛在信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的體系,通過大量的文獻調研、定性分析、圖表分析、微觀分析與宏觀綜合相結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泛在信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的發展與變革,泛在信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的基本特性,介紹了泛在信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的對象及特征、類型、范疇、采用的方法、工具及技術等,提出了泛在信息環境下信息資源組織的空間環境信息組織框架與自適應性動態的信息組織架構。
歐陽劍 ·圖書檔案 ·15.8萬字
2013年10月17日至19日,2013年度中國富布賴特學友會(籌)全體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會議得到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以及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大力支持。會議以“構建新型大國關系:中美的角色和責任”為主題,共有來自國內51所高校的76位中美富布賴特學者參會。大會由主論壇和四個分論壇組成。本書所收錄的近30篇學術論文,主要來自會議期間與會代表有關國際政治、社會法制、經濟貿易、人文藝術、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研討成果。學友們分享各自論文中的最新觀點,介紹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并就學友會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學友們紛紛表示,希望利用學友會的平臺,加強溝通,增進友誼,匯聚學友的力量,推動國內學友之間以及中美學友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增進中美人民之間的理解與互信,為中美人文交流機制的不斷深化做出貢獻。
中國富布賴特學友會(籌) ·圖書檔案 ·23.3萬字
本書是陜西省建國以來實施的古籍整理項目的研討成果,是項目編纂委員會于2014年6月舉辦“第二屆陜西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所發表的二十余篇論文的匯編,由西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賈三強教授主編。本書編錄文章包括所整理古籍的作者生平交游的考證,古籍的版本、史料價值的考述,校勘中所發現的問題,以及該書所涉及的民俗、思想史等相關問題的探討。內容豐富,討論議題廣泛,是今人了解陜西古代文獻一個非常便捷的門徑。
賈三強 ·圖書檔案 ·23.3萬字
本書立足于檔案工作實際,結合國家及湖北省頒布的檔案法律、法規、規范,對公文管理、檔案管理、檔案保護、檔案編研、檔案法規、檔案信息化建設以及文書、科技、電子、聲像、實物、會計、干部等類型檔案的基本整理方法分別作了專題性介紹。
高勤主編 ·圖書檔案 ·35.5萬字
本書系首屆全國民族檔案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從會議論文中摘取了如下五個方面具有一定學術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予以編輯,旨在展示首屆會議期間全國民族檔案學學界研究的進度、熱點與成就。第一,民族檔案學科構建與研究。第二,民族檔案資源建設研究。第三,民族檔案開發利用研究。第四,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第五,民族檔案價值研究。本書可為推動國內檔案學、少數民族檔案學、少數民族社會記憶,以及地方文獻整理與保護研究提供支持。
胡瑩主編 ·圖書檔案 ·14.9萬字
《“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是基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數據研制的、評價中國人文社科學術期刊、教學科研機構學術研究成果,每年3月定期發布。2001年首次研制發布至今已連續發布14年。本報告匯聚了《“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的研制過程、方法、指標體系、排名表、結果分析等內容,首次公開正式出版。報告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對轉載指數排名的背景、意義、指標體系、數據樣本、研制方法、成果特點及適用范圍等進行了解釋說明。第二章分門別類地列出了人文社科期刊和科研機構的160余張轉載指數排名表。第三章重點分析了2011-2013年轉載指數排名的格局變化情況。第四章對2013年轉載指數排名的發布和反響情況予以簡要介紹。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有近100種學術系列刊,是從國內公開出版的約4000種報刊上精選人文社科學術論文并按學科門類進行分類、編輯、出版的期刊群,在新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和高等教育繁榮發展的進程中,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在信息冗余時代,“復印報刊資料”客觀上兼具資料與評價功能,成為評價人文社科期刊學術影響力和研究成果水平的參考依據之一。
武寶瑞 ·圖書檔案 ·5.2萬字
本書為論文集,包含海洋文化研究、粵西方言雜志、粵地民俗研究、文學·語言·傳媒研究等模塊,通過對歷史、地方志、民俗現象、方言等的研究來展現粵西風物,探究粵西地方文化,在進一步挖掘、豐富和建構粵西特色文化的同時,也對其進行觀照和思考,對后續相關研究具有借鑒意義。
孫長軍 ·圖書檔案 ·14.2萬字
本書通過大量實例并結合Ucinet軟件工具系統介紹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在圖書情報領域應用的原理、方法與案例,具體內容涉及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結構洞分析、核心-邊緣結構分析等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在知識管理學、文獻計量學、網絡計量學等圖書情報學科分支領域的應用研究。希望本書能為圖書情報領域及社會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有關研究提供參考。
姜鑫 ·圖書檔案 ·8.3萬字
《智慧場館與智慧學習》通過對我國大中型城市場館的智慧學習現狀進行調研,對我國場館的數量分布、地區分布、信息化建設,以及場館與經濟、人口、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創新創業、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相互關系,進行了系統分析。《智慧場館與智慧學習》共5章,主要內容包括智慧社會與場館智慧學習,我國場館智慧學習發展現狀,國外場館學習比較分析,我國場館智慧學習的主要特征,我國場館智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智慧場館與智慧學習》適合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以及校外教育工作者、科研機構研究人員、智慧學習研究人員閱讀。
劉德建 黃榮懷 閆偉 ·圖書檔案 ·4.6萬字
本書圍繞大學圖書館現代化問題的主要方面選取了31篇正式發表的文稿。其內容聚焦于新時代大學圖書館現代化,包括整體現代化、館員現代化、服務現代化和治理現代化,立足于新興的信息服務學理論和北京大學一流圖書館建設的生動實踐,揭示了大學圖書館現代化發展的基本學理和時代命題,闡釋了圖書館最基本的整體性特征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價值引領,館員為先”的基本思想、“用戶導向,服務至上”的基本理念、“斯文在茲,道隱無名”的基本方針。
陳建龍 ·圖書檔案 ·25.2萬字
本詞典為一本收詞全面、釋義完整、實用性強的文獻保護中英對照詞典。詞典廣泛收錄了圖書館、檔案館、情報、古典文獻和歷史等人文社會學科和物理、化學、生物、材料、造紙、印刷、環境、建筑、通風和消防等自然學科,將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各專業基礎知識與文獻保護專業打通。參與本成果研究的研究人員都為文獻保護工作一線的科研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且具有化學、生物、造紙等專業學術背景,對詞匯的理解深刻,釋義準確,詞匯的篩選嚴格。本詞典為國內首個文獻保護專業中英對照詞典。根據文獻保護專業的特點確認文獻保護的范疇,搭建文獻保護基礎知識框架。編寫組成員為古籍保護科技文化部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圍繞文獻保護工作難點開展科研工作,進一步優化和深化文獻保護體系。本成果是文獻保護領域迄今國內外同類專業中的第一次嘗試。改造提升文獻保護學科,進一步明確文獻保護學的概念,擴寬文獻保護學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圍,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田周玲 任珊珊 陳紅彥 ·圖書檔案 ·32.5萬字
本書從工具書的定義、性質、結構、功能、特點、類型與范圍以及工具書的產生與發展等一般基礎理論出發,對地方高校圖書館工具書資源建設意義、原則、工具書管理的范疇、內容、組織模式、具體業務環節、隊伍素質及服務等進行系統闡述,同時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工具書資源管理與服務質量和效益的評價方法。
王文兵 覃云 ·圖書檔案 ·17.3萬字
《出版物印刷概論》是專門為出版從業人員編撰的一本覆蓋了出版物印刷歷史、文化、技術和應用的專業書籍,突出了出版物印刷與出版之間的歷史延續、文化聯系、技術要點、應用面向和產業連接。
趙志強 ·圖書檔案 ·15.9萬字
本書是以科研人員個人學術信息管理行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定性研究扎根理論研究方法,通過對科研人員深度訪談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影響科研人員個人學術信息管理行為的主要因素,同時構建并驗證科研人員個人學術信息管理行為影響因素模型。作者始終堅持規范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力圖為個人學術信息管理工具的構建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占南 ·圖書檔案 ·11.7萬字
從一百四十年前我國第1枚郵票誕生起,小小的郵票就始終扮演著郵資、藝術品和收藏品的多重角色,滄桑風華,不盡其數。2018年《戊戌年》生肖郵票由一位年近百歲的老人擔綱設計,他被稱為新中國的“國家形象設計師”,也是生肖狗票的設計者——周令釗。在成功邀請了黃永玉、韓美林后,此次陳龍團隊又經歷了怎樣的波折,第四輪生肖狗票如何數易其稿、誕生,以及2017年郵票發行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本紀實小說都有交代。
王靜 肖鷺珊 ·圖書檔案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