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涉及的研究問題具有拓展性與跨學科性,具有明確的社會科學意識。在主題上,延續了政治社會學一向關注的社會現象——全球化、民族國家、政體延續、革命運動、社會結構、國族建設、民族沖突、發展戰略、治理模式等等,研究議題基礎又重要。通過運用歷史資料,本書探討了制度的生成及影響,顯示了青年學者訓練有素的專業分析,尤其是主題價值、目標意識、證據運用以及對公共(非個人)后果的揭示,大大拓展了政治社會學理解社會現象的廣度和深度。
張靜主編 ·社會學 ·16.4萬字
日本光文社暢銷書!是什么讓我們等不及看完一部電影?為什么越來越多人開始倍速追劇?本書不僅僅是單純的社會現象報告,還細致地描繪了超高度信息化社會的現代世態。是什么讓我們等不及看完一部電影?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倍速觀看視頻。2小時的電影,如果覺得無聊,可以用1.5倍速;想提前知道情節發展,可以看劇透。倍速播放的用戶多為年輕人?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作品用臺詞表達一切?“作品欣賞模式”與“信息收集模式”有何區別?倍速視聽的實質是“享樂主義”?……本書的調查發現的事實是——社會上存在著一種不得不這樣做的迫切性。
(日)稻田豐史 ·社會學 ·9.1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揭示中老年婚戀節目《選擇》幕后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中老年婚戀成功瓶頸的嚴酷現實——獨生子女一代父母如何自己解決養老,排遣“孤獨”,尋找黃昏樂齡的幸福。中老年婚戀的成功率在《選擇》節目真實的數據中,明顯低于年輕人,其中復雜的場景與糾結,將會通過本書中12年參與者的中老年來賓,精選出具有普遍代表的真人真事經典案例,向您披露求偶背后的真實想法。通過生動的故事,多視角展現中老年婚戀的迫切、生活現狀以及他們難以排解的困擾。作者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每個人的原生家庭、性格給他的婚戀生活帶來的影響,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讓更多的中老年人戀愛成功,晚年幸福。
荊瑩 ·社會學 ·10萬字
社會研究方法是社會科學的重要基礎。社會研究方法的發展和進步貫穿于社會科學發展的全部歷史過程。當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社會影響,社會研究方法的發展也隨之迎來了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有鑒于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調查與方法研究室決定創辦《社會研究方法評論》(SocialResearchMethodsReview)集刊。
趙聯飛 趙鋒主編 ·社會學 ·17.4萬字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醫療衛生行業和生命科學領域都發生了劇變,這一切并不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除了不斷上升的成本和服務可及性的挑戰之外,當前的醫療系統也給患者和臨床醫生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這些痛苦涉及生理、情感、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為了徹底改革醫療衛生系統,人們已經付出了諸多努力,但這些未能治愈醫療衛生系統的弊病。在《人性化醫療:醫療服務新未來》一書中,由助手轉型為醫生、后又成為企業高管和顧問的]薩默·奈特利用她在臨床一線多年的經驗,為真正的改革制定了強有力的路線圖。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策略,嘗試以令人耳目一新的人性化方式改革當前的醫療系統。
(美)薩默·奈特 ·社會學 ·13萬字
憑借強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接近于人類的常識、認知和價值觀,GPT成為醫療應用的理想工具。從GPT醫生到個性化治療,GPT對醫療行業的改變是綜合而又全面的,是從診斷到治療全過程的顛覆。本書以ChatGPT的爆發為技術背景,以醫療GPT的發展和應用為主線,在介紹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基礎上,對GPT給醫療行業帶來的沖擊進行了細致分析,涉及醫院重塑、健康管理、藥物研發、中醫發展、醫學教育等廣受人們關注的方面。書中探討了醫療GPT會給人類帶來的未來挑戰,并對醫療GPT的未來進行了展望。本書是一本通向未來醫療的線索書,能幫我們從紛繁的信息中梳理出醫療行業之變的關鍵線索。
陳根 ·社會學 ·13.6萬字
本系列叢書選擇了十個人們日常中關注并參與的話題,力圖通過揭示媒介文化的形成機制來引導讀者認識復雜的文化現象,培養理論洞察力和批判能力。當互聯網生活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標配,不僅是我們的物質生活賴以生存之地,更是我們的精神宣泄地,網絡成為短暫而狂熱的人們成找尋同路人的場域,他們狂熱、偏執、充滿表達欲、他們也同樣情緒漂移,觀點與標簽顯然是最受歡迎的捷徑與答案。“杠”和“杠精”便是我們稱呼那些“不和諧”的人或聲音的全部。本書詳細解讀了“杠精”的社會心態緣起、網絡語境的特殊性以及算法在背后所起到的作用,輔以具體的案例分析,以試圖幫助大眾穿越喧嚷的網絡對話,化解對當今網絡生態的滿腹疑問。
吳曉平 ·社會學 ·11.3萬字
本書基于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微觀調查數據,理論分析、實證檢驗了“新農保”政策對農村老年人主觀福利與兒童人力資本(包括教育和健康)的影響及其主要機制和群體異質性,并進一步總結了相關公共轉移支付項目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為進一步完善“新農保”政策、提升農村老年人福利水平和兒童人力資本發展水平提供參考與借鑒。
鄭曉冬 ·社會學 ·13.3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學術研究回顧,以他從1981年開始的經歷與心路為線索,詳細介紹了性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及取得的成果。其縱向描述,以作者投入某項研究的年頭為序(他幾乎全都是第一個投入該研究的);橫向描述,則以性社會學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為線索(作者幾乎涉及一切方面)。也就是說,通過作者一個人的經歷,反映出了中國性社會學這個學科的發展脈絡和全貌。
潘綏銘 ·社會學 ·25.2萬字
一本金句頻出的女性主義宣言,法國現象級圖書。呼喚性別平等,為“厭男”正名。“你是不是厭男?”每當女性就性別歧視、性暴力等發聲時,就會遭到這樣的非議。但,厭男真的是這個意思嗎?《我,厭男》為厭男發聲,探究背后的心理文化機制與社會背景,進而一針見血地指出,厭女導致的系統性壓迫與厭男造成的輕微自尊傷害之間,有著天壤之別,長期被污名化的“厭男”和“厭女”不同,它并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對性別歧視的回應,是對男性特權的憤怒,旨在呼吁女性擺脫羞恥與禁錮,關注由此帶來的團結與女性情誼,“想象一種全新的存在方式”,按自己的方式追尋自由與解放。區區104頁的小書,卻蘊藏著無窮大的能量,波利娜談論厭男而不止于厭男,將日常生活經驗與實際數據串聯起來,書寫女性處境,是一部四兩撥千斤,揭露男性特權、呼吁改變厭女現狀的振聾發聵之作。
(法)波利娜·阿爾芒熱 ·社會學 ·2.8萬字
人類工業革命和信息化革命已經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成就,鋼鐵洪流和漫天信息鑄就了人類文明千百年來的輝煌。升騰的鋼鐵巨龍還缺畫龍點睛的一筆,智能化革命的序曲已經吹響,各種對于機械文明的想像已經如臨其境,而本書將嘗試給大家帶來最后的魔方,試圖開啟第四次文明革命。人類文明的核心在于獨特的腦部結構,能通過簡潔樸素而又龐大的設計,實現存算一體、超低功耗以及超大規模并行信息處理。本書通過圖模型映射的方式精準復現人腦的精細化運作,初步破譯人腦運行奧秘,繼承自然界最珍貴的瑰寶,不僅獲得了上述計算優勢,在繼承人類語言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運動能力等方面也顯得與生俱來,輔以機械化的外延,將為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本書第一章詳細闡述了類腦模型的構建方式及理論基礎,通過對大腦各模塊的模擬和整體協同,來達到與人類大腦基本相同的運作模式和后臺架構。第二章對類腦模型的優勢進行了概括性的闡述,以避免繁復的陳述淹沒了設計的初衷。第三章探索性地討論了可能的應用場景以及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可能影響。希望本書的理論體系能給讀者帶來有益的啟發。
星云 ·社會學 ·8.2萬字
本書內容涵蓋組織與市場:一個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研究角度;組織與制度:一個制度學派的理論框架;組織與社會關系網絡;有限理性與組織研究等十講。
周雪光 ·社會學 ·29.4萬字
本書是第三部門研究的專題文集,內容涉及公民素質的培養、非營利組織與基層政府的合作關系、高校教育基金會內部治理困境與路徑選擇、社會組織委托型項目的管理流程及其優化、組織視角下的村級治理重構、國家與社會關系視野下農村合作組織的發展考察;書評部分對《信徒與公民——泰國曲鄉的政治民族志》一書進行評述;訪談錄記錄了徐永光的公益之路以及杭州攜職在構建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絡中的創新實踐;域外見聞介紹了韓國社會企業。
徐家良主編 ·社會學 ·10.3萬字
本書首先系統梳理了有關人社扶貧的國內外文獻研究和實踐進展情況;其次,基于十省(市、自治區)實地調研情況,深入分析了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現狀、現實困難以及政策需求,同時,全面把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精準扶貧的實施現狀,總結了人社扶貧政策措施以及實施成效,分析了人社扶貧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最后,根據“十三五”時期人社扶貧工作目標,針對調研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就下一步如何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提出政策建議。
李娟 ·社會學 ·11.7萬字
本書以深圳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義工為切入點,從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深圳義工”、深圳義工的起源與發展、深圳義工的專業化探索、深圳社區社會組織中的志愿服務,以及深圳義工服務發展現狀、問題與建議等幾方面論述了深圳義工改革發展的真實情況,總結了深圳義工在發展過程中的成長、挫敗,以及在實踐中形成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對深圳“志愿之城”建設、我國其他地區志愿服務的發展,以及推動我國志愿服務“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
方琳主編 ·社會學 ·12.9萬字
廣州學以學科形態統攝現有廣州研究的各個方面,既有橫向上對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與管理等現實問題的研究,也有縱向上對廣州歷史文化、傳統藝術、文獻典籍等領域的研究。本刊將重點研究廣州學的學科屬性、基礎理論、現實關懷及學科分支等不同領域。體現出綜合性、務實性、開放性特征。
徐俊忠 涂成林主編 ·社會學 ·21.1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貴州省近年來農村扶貧開發過程中探索出的一系列經驗、模式和做法,包括將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完善精準扶貧體系,探索生態脫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黨建扶貧、產業扶貧、異地移民搬遷扶貧、社會保障兜底扶貧等扶貧模式的具體做法,并在理論層面對貴州省精準扶貧進行進一步總結,提出其以扶貧開發工作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五大發展理念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創新以及扶貧開發頂層設計的哲學思維。
黃承偉 葉韜主編 ·社會學 ·24.5萬字
本書是關于寧夏生態移民地區留守兒童權利保障的實證研究。書中通過對寧夏生態移民地區留守兒童的實地調查,從依法保護留守兒童的基本權利出發,在寧夏縣內、縣外移民安置背景下,揭示生態移民地區留守兒童權利保障的差異和不足,探討保障留守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合法權益,促進寧夏農村兒童教育公平的落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有利于促進寧夏生態移民新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孔煒莉 ·社會學 ·20.4萬字
福利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是人民福祉之所系,同時也是現代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本書以正義性視角透視福利問題,梳理了正義觀的遷衍史,以價值結構與實現體系為內涵提出了福利正義的理念框架,并以之分析我國福利現實。本書視野開闊,將政治哲學、福利哲學與政治社會學等領域有機融合,也是一項有益的嘗試,兼有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具有較強的創新性。
楊朝 ·社會學 ·19.9萬字
本書是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啟創·北京街家綜項目2011~2014年的服務成效所進行的總結,通過文獻分析、利益相關者訪談和案例研究,圍繞該家綜的“社區參與”服務模式,分析家綜各個服務領域的成效,及其在居民正向發展、居民社區參與和社區發展的成效與不足,書中還描述了家綜“社區參與”服務模式的實踐歷程,為社工同行、政府和公眾了解家綜服務提供一個歷史的視角。
羅觀翠主編 ·社會學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