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美國春秋:成為學者型教師
會員

仲麗娟老師作為上海市教委選拔出的普教系統研究人員赴美訪學,在美東最大的“教師教育”培訓基地——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在石淑芳教授的指導下,親歷并卷入了美國高等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本書采用敘事手法,兩個“我”交相輝印,既分離又交融,介紹了美國教師的教學、科研和服務的過程,尤其是困難和努力,細節中讓人感嘆美國教師之不易。美國學生能獲得一流的服務,與學校的評價體系和教師的不懈付出密切相關。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擁有紅龍的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介紹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學校概況、聆聽校長、教師課堂、學生學術節、評價指標和淑芳的考核情況。第二部分:“懸崖邊的挑戰”,以淑芳的課程CometotheEdge為例,介紹了教師的教學情況。其中包括與學生的溝通、到小學實習。從這一部分,讀者管中窺豹,可以了解到美國中小學和大學的教學風貌。第三部分:“從數字‘移民’到‘原住民’之師”,介紹了淑芳的科研情況。她從上海交通大學英語系畢業后,到密歇根州立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博士,因為獎學金的緣故,后來主攻信息技術與教學專業,這是一個艱難的轉折。正如美國著名學者MarcPrensky所言,她這樣的人是數字時代的“移民”,而她的學生一出生就接觸信息技術,他們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這一部分留下了她的學術成長軌跡,由此也可了解到美國師范大學的研究與教學的關聯。第四部分:“行走在康奈爾和孔子之間”,介紹了淑芳的服務情況。淑芳的家在康奈爾大學所在地伊薩卡。她認識了伊薩卡小學的校長后,把這個資源介紹給學校。每年,師范生到小學實習,小學也得到淑芳的指導和幫助。淑芳是山東人,她又把曲阜師范大學與學校成功牽手,兩校教師互訪、學生交流,產生了國際影響。從這一部分,讀者可以看到美國大學對教師在服務方面的要求,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影響。

(美)石淑芳 仲麗娟 ·教育 ·13.7萬字

動物權益志
會員

近乎每日一宗的虐貓案、暑假挖蜆“親子樂”、中學生玩死倉鼠扔進廁所沖走“滅尸”、二級保護動物玳瑁險被煲湯、社區發展野生動物無家可歸、主題公園海豚突撞墻、疑私家車超速意外八牛同死,這樣的新聞無日無之,動物的生命被視為次一等,不被重視。有些人甚至視小動物為玩具,是一件被忽視生存權利的死物,大部份殘忍對待動物的行為其實源于無知。我們大部份人,都曾經有意或無意地,成為動物殺手。就如大嶼山牛群原為耕地牛,世代在此生活。城市發展后農地荒廢,變成村屋,牛只被遺無以為生,成群結隊在島上生活。此地本為牛家,卻被往后搬來的人霸用,并冠以阻礙之名,硬要牠們遷離,任由他們流落他鄉找不到棲身之處……本書探討動物于人類社會是否能夠享有某種程度的權利,希望帶出討論,進行動物維權的教育;內容由二犬十一咪所主持的網臺節目AnimalPanic而來,加上阿離及阿蕭兩位作者作資料收集補充執筆寫成。第一部份評述香港社會對動物的處理方式及態度,所涉題目包括大嶼山牛;新界東北發展對生態的影響;城中雀鳥的無立足之地及生態攝影帶來的破壞;龍尾灘上的稀有物種因該灘發展將會消失;寵物工廠及流浪貓狗所身處的不人道環境。第二部份引述外國學說,探討動物倫理、道德、福利,討論的依據。有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哈爾·賀札格的《為甚么狗是寵物?豬是食物?》等,涉及動物維權的深層次討論。第三部份以較人性化的個案為結,如二犬十一咪照料蝌蚪的經歷;南丫島義工打造島上貓天堂的故事;葉漢華拍攝街貓過程中與街貓建立的感情;義工傾盡全力拯救流浪狗及導肓犬、動物醫生為人與動物搭建橋梁的故事。“每種生命形式都是獨一無二,不管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應該獲得尊重。”——聯合國《世界自然憲章》WorldChapterforNature,UnitedNations

二犬十一咪 ·社會學 ·11.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东山县| 交口县| 兴城市| 宜章县| 顺义区| 方山县| 浙江省| 昌乐县| 岑巩县| 温泉县| 白银市| 花莲县| 阜平县| 舒兰市| 涟源市| 广水市| 右玉县| 无极县| 阿合奇县| 克什克腾旗| 莱西市| 华容县| 丹江口市| 禄劝| 高尔夫| 福贡县| 通江县| 孙吴县| 玉环县| 新巴尔虎左旗| 吉林省| 惠水县| 五莲县| 平陆县| 社会| 宝兴县| 灵石县| 临桂县| 唐山市|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