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醫療資源分配是當代倫理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其核心是如何實現醫療資源分配的正義,平等主義理論在西方主導著這一問題的研究,倫理學界幾乎通過贊成或反對平等主義理論開展自己的理論研究,平等主義理論成為醫療資源分配正義問題研究的坐標。本書通過深入分析和評判平等主義醫療資源分配理論各流派的觀點,全面梳理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應吸取儒家倫理思想的精髓,并根據其理念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醫療資源分配政策的建議。
張艷梅 ·社會學 ·21萬字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相較于廣袤的鄉村,城市有著巨大的優勢,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衣食住行、娛樂、教育和醫療的需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崗位,成為各色人尋夢的天堂。“城市化”成為人類活動空間變遷的主旋律。在21世紀的中國,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兇猛,見證了復興,也帶來了諸多困境和難題。本書希望通過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關思想和觀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種路徑和可能性。
羅文恩等 ·社科總論 ·18.5萬字
此書作者是航空公司的副機師,述說航空界內鮮為人知的種種面相,觸及飛機師(民航)的日常工作、人事關系和行內秘聞等,另有基本航空知識介紹,附錄增設機師入行指南。增訂版新增乘客行為奇觀內容,以及關于新空管系統的專題報道,是一本既能破解從電影或電視得來種種關于飛機師的錯誤印象,又能滿足讀者好奇的航空入門書種。
Mr. Pilot ·社科總論 ·6.1萬字
100年鐵路發展記錄香港交通的演變巨細250幅珍貴照片展現香港鐵路的歷史軌跡回首19世紀末,作為英屬殖民地的香港,山頂纜車、有軌電車、九廣鐵路相繼建成,本港百年鐵路史正式展開。九廣鐵路一直肩負中港兩地經濟活動往還的重任,由辛亥革命運送物資到內地支持起義的危急關頭,到1960至1970年代港人身穿數件外衣坐火車回鄉接濟內地親友,繼而演變成今時今日自由行南下香港的主要途徑。1975年,地下鐵路公司的成立是香港集體交通運輸的里程碑,與九廣鐵路合并后更搭通了全港各區,終形成全面的交通網絡。本書藉對香港鐵路過往逾百年發展歷史的書寫,記載了香港經濟、社會變遷及集體運輸系統中各種交通工具的相互影響,為香港寫下了獨具角度的歷史篇章。
陳志華 李健信 ·社科總論 ·10.5萬字
爸媽,你知道嗎?從孩子發出“呱呱”的哭聲起,他就開始了語言學習——發聲。教孩子說話從零歲起,但是別擔心,你不必騰出額外時間教孩子說話,也不必報讀什么特別的課程。本書作者已為你準備好了。本書作者既是言語治療師,又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把專業知識透過經驗實踐,為爸媽整理了一套培育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讓你能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說話的技巧,并將這些技巧融入在與孩子的日常互動中,減輕教養上的壓力。本書按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分成四大章節:初生至九個月的“語前階段”、九個月至一歲半的“單詞階段”、一歲半至三歲的“句子階段”和三歲至六歲的“復句階段”,清楚列出各階段的教養重點,以及切實可行的方法,讓爸媽可輕松地成為自己孩子的第一位語言老師。
潘穎文 ·教育 ·4.4萬字
在紛擾雜亂、訊息爆炸的時代,眾說紛紜,事件瞬息萬變,要求現代人有更高的判斷力,方能保持腦筋清醒。而要增進個人的判斷力,可通過有效的理性思考訓練。本書以簡明及實用為宗旨,附以不少出自日常生活的真實例子,扼要地解釋理性思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每章開首的熱身練習,加上章末的練習題及摘要,讓讀者輕松學會最基本的理性思考技藝,既可作進一步追求真知實學的準備,又可有一技旁身,提防受人愚弄或誤導。
余錦波 ·社科總論 ·8.5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2020年第2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半年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2017-2018)。本輯收論文凡25篇,分為文字學研究、音韻學研究、訓詁學研究、詞匯與漢語史研究、語法研究、方言研究、語言學史與辭書學、書評八個欄目,涵蓋了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等領域。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3.3萬字
本書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為主要內容,結合當今頗具典型性的管理實踐,貫徹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升華理論、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既保留了管理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又吸收了管理研究的最新理論和研究成果。
方振邦 黃玉玲 ·社科總論 ·29.5萬字
本書博采眾長,吸收了國內外管理領域的成果,對現代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做了較為系統的介紹,重點闡述了計劃、組織、領導、控制與創新等管理職能,使讀者理清管理脈絡,學會管理方法,掌握管理技巧,提升管理能力。
潘連柏 曾自衛 ·社科總論 ·28.3萬字
《養護拔節孕穗期——實踐智慧》是2019年度寶山區中小學教師“我與《指南》”研究征文獲獎文章的匯編,分學校發展、班級建設和教學收獲三大板塊,從實踐層面展示了寶山區中小學教師實踐《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努力和經驗。
沈偉 ·教育 ·26.9萬字
“技術”,正如中世紀的“上帝”一樣,已成為我們的“時代精神”。然而,這個占支配地位的“技術”究竟是什么?在作者看來,技術是媒介,是可學習的東西,不止體現于令人驚奇的事物,更體現于讓事物變得尋常的力量。這是一部技術史與技術哲學交相輝映的書,可謂史中有哲、哲中有史。本書從技術與科學、技術與現代、技術與未來等方面深刻剖析技術的含義,并特別開辟一章技術與中國,談技術對我們生活、文化和經濟的影響。此外,作者把技術史與進化史進行比較,得出了許多重要的結論。
胡翌霖 ·社科總論 ·9萬字
《商業計劃書寫作與通用模板》系統介紹商業計劃書的撰寫方法與技巧。全書共10章,第1—8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商業計劃書的基礎知識、公司與產品介紹部分的寫法、市場與行業分析部分的寫法、運營與營銷計劃部分的寫法、團隊介紹與展示部分的寫法、財務與融資計劃部分的寫法、風險管理與控制部分的寫法、摘要與附錄部分的寫法等。第9章通過幾個不同行業的商業計劃書進一步綜合分析商業計劃書的寫作方法與技巧,第10章介紹美化商業計劃書的有效手段。《商業計劃書寫作與通用模板》內容豐富、系統全面、實用性強,全書穿插大量的實際案例,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掌握商業計劃書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商業計劃書寫作與通用模板》可以作為大型公司商業運營部門、創業團隊等需要撰寫商業計劃書的人群的自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各類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市場營銷等課程的教材。
王琪 ·語言文字 ·14.8萬字
“三全育人”是一個理論日益深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不斷推進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以來,圍繞“育人”問題,每一代領導人都做出了重要指示和明確要求,理論界和學術界也都進行了探討和研究,豐富了“三全育人”的內容,拓展了“三全育人”的載體,創新了“三全育人”的方法。本書對高等學校“三全育人”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探索高等學校育人工作實踐的有效途徑,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岳修峰主編 ·教育 ·11.3萬字
《數字人文》輯刊2024年第1期,共計收錄文章13篇,總計約30萬字。本期設置七個專欄,以文史哲等傳統人文學科為中心,涵蓋社科、藝術、教育等多學科,擇取運用數字資源、方法和思維解決人文問題的優秀學術成果及相關資訊匯集成刊。本期秉承創刊以來的收錄規則,欄目設置更趨穩定,學術質量不斷提高,編輯風格更加成熟。
劉石 孫茂松 尹濤主編 ·社科總論 ·1.4萬字
職業與職業生涯、認識自我、職業決策及其影響因素、大學生職業生涯的管理與經營、社會實踐與職業規劃的評估和修正、實習與自我能力提升、擇業、擇業觀與職業、求職指南、角色轉換與職場定位等內容。
通識教育規劃教材編寫組 ·教育 ·16.3萬字
本書由淺入深講解如何基于各大平臺推薦機制與規則,創作自帶爆款屬性的文案。詳細拆解分析爆款文,標題、內容用詞、熱點、文章結構、排版特點等特點,手把手教你寫出句句有熱詞、段段有金句、篇篇是爆款的文章。同時介紹了標題生成、熱點追蹤、素材收集、圖片視頻制作、排版等多種自媒體運營工具。全民自媒體時代,擁有此書,快人一步。
鄺美蓮 ·語言文字 ·9.7萬字
《中國貨幣演進史》是一本科普性質的經濟史讀物。本書按照時間順序,把貨幣發展的歷史進程分為六個階段,并結合我國朝代更迭的客觀史實,分別介紹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代用貨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在不同階段的屬性、成因、類型以及演進的歷史過程,并在最后總結了我國貨幣演進的基本程式和主要形式。
顧雅君編著 ·社會學 ·29.7萬字
“被”字句是漢語語法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書選取從唐代到清代的35部有代表性的文獻作為基本語料,共收集“被”字句8632例,考察其中“被”字句的情況,力圖在把握“被”字句發展的整體性規律的前提下探討“被”字句的復雜格式,描述“被”字句在近代漢語中的各種表現形式,探索這類句子形成、發展和演變的規律,爭取較合理地解釋學術界關于近代漢語“被”字句中一些看法不甚統一的問題。本書從近代漢語中的復雜“被”字句的概況、漢語的被動意義及語義色彩、“被”字句不表示被動關系的格式、“被”字句的主語與“零主語”問題、“被”字后動詞帶賓式的發展、“被”字后多VP結構的發展、“被”字后動詞帶補語結構的發展七個角度探討了“被”字句的歷史發展變化,通過多層面的分析,展示了近代漢語“被”字句的全貌以及復雜“被”字句的各種情況。
劉進 ·語言文字 ·22萬字
2003年擴招后第一屆高校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自此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本書結合經濟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利用多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數據,從流動的視角分析大學生從家鄉到大學、再從大學到勞動力市場過程中的選擇和行為,尤其重點探討了相關政策背景下畢業生的跨省流動、返鄉流動、基層就業、職業流動和地區代際流動,并驗證了人力資本理論框架下流動的經濟和非經濟收益。本書對指導大學生志愿填報、畢業生升學就業、評估就業政策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馬莉萍 ·教育 ·13.6萬字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歷了重要的經濟—社會轉型,如何重新認識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也成了社會科學研究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期輯刊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進行理論探索,著重刊發對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研究文章,是北京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和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現代政治學學科在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設立12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克高級管理中心、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等聯合國際國內一流學者,展開理論理念、體制機制和公共政策的分析交流,比較分析和重新審視國家理論,探討解析不同國家治理內在機理和發展變遷路徑。
王浦劬 ·社科總論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