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精選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記見聞、感情經歷、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隨感五部分內容。物質支撐人的生活,而信念支撐人的靈魂。人生這趟旅途,“去向遠方”是每個人生命中最浪漫的沖動,也是每個人對抗孤獨與現實的力量之源。我們的生命,短暫卻又漫長,短暫的是外在的物質和時光,而漫長的是人的追尋還有信仰。在這本書里余光中先生以人生過來人的姿態,為每一個讀者提供生命的啟示和前行的力量。愿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都擁有美滿的人生和豐盈的信仰!
余光中 ·名家作品 ·15.2萬字
本書圍繞生活中的難與苦,將老舍、豐子愷等作家作品中刻畫人物悲慘命運的隨筆和畫作融合在一起,達到共同烘托這一主題的目的,以此向讀者展現作品中人物的種種無助及其所表現出的勇氣,旨在鼓勵人們,遇到困境時,要以豁達、長遠的心態面對不如意的人生。描寫底層勞動者的窮苦、知識分子的艱難處境并挖掘其深層次的社會原因,是這部作品中最有感染力的部分,也是他們所寫、所畫中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地方。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會與本書的內容有交集和共鳴。
老舍著 零露 滿巖編 ·名家作品 ·10.9萬字
單純,不是天真,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明白了世故,懂得了得失后的一種自在與達觀。《活著這回事本來是如此單純》收錄了周作人《苦雨》《烏篷船》《喝茶》《山中雜信》等六十多篇經典佳作,一本書閱盡周作人散文精華。他寫喝茶、談酒,寫鳥聲、中秋的月亮,這些都是需要一些閑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平和、淡泊、寧靜讀來令人心生閑適。回味無窮。
周作人 ·名家作品 ·9.5萬字
《暮色中的起飛》是鍾叔河親自編選的散文集,收錄《書前書后》《念樓集》《偶然集》等十三部個人文集中的一百多篇精華之作,包括《曾國藩教子》《鐵算盤及其他》《地理學家的觀察》《賽金花在柏林》《黃鴨叫》《賣書人和讀書人》等,是其創作精髓的全景展現。鍾叔河先生是著名散文家、編輯家,其散文隨筆涉及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博學、嚴謹、深刻、幽默,展現出學者的胸襟與眼界。正如鍾叔河自己所說,“必須深刻地認識昨天,清醒地面對今天”。
鍾叔河 ·名家作品 ·12.8萬字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本書內容主要是選取朱自清著作中有關國學經典與古詩賞析作為主體,以朱自清先生的視角,介紹華夏民族文化中的菁華,字里行間可見一種含英咀華、孜孜不倦的精神。
朱自清 ·名家作品 ·13.6萬字
近來看見《上海時報》上登有廣告,說,有《靈學叢志》出版;此志為上海一個乩壇叫做什么“盛德壇”的機關報。其中所列的題目,都是些關于妖精魔鬼的東西。最別致的,有吳稚暉先生去問音韻之學,竟有陸德明、江永、李登三人降壇,大談其音韻。我看了這廣告,覺得實在奇怪得很,因此花了三角大洋,買他一本來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怪事。
錢玄同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5.2萬字
《跟大師學寫作系列》是一套專門為青少年精心編輯的叢書,遴選了多位現代文學大師“寶庫”中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循循引導孩子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師的精神世界里汲取養分。《抬頭見喜的年味》收錄了老舍、朱自清關于年味描寫的散文作品,包括《北京的春節》、《新年醉話》、《抬頭見喜》、《新年的故事》。
老舍等 ·名家作品 ·8429字
左手散文右手詩,一世鄉愁兩地書。中國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臺灣散文領軍人物余光中的散文經典。余光中除了廣為人知的“鄉愁詩人”的身份,也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稱自己的的散文為“左手的繆思”,其作品“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時浸淫著一種詩意和古典神韻,將中國的文化底蘊與現代意識有機地融為一體。本書既有余光中過去的經典之作,也有其晚年的新作。書中既能看出其人生軌跡及其對生命、對世界的認識,也能看到其生活的情致,對親人、友人的大愛,對世界萬物的包容,更能看出其幽默風趣,甚至不羈的一面,讓你通過這些經典作品,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余光中。
余光中 ·名家作品 ·10萬字
蘇聯著名作家康斯坦丁·格奧爾基耶維奇·帕烏斯托夫斯基享有“抒情散文大師”的稱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金薔薇》。在這部文集中,帕烏斯托夫斯基以非常動人的方式,總結了他本人的創作經驗以及許多享有世界聲譽的文學巨匠的創作,探討文學創作的過程、方法、目的等。帕烏斯托夫斯基以獨特的語言,娓娓道來人類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如畫風景,文學的崇高使命。《金薔薇》以斯趣味橫生的內容和無與倫比的語言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
(蘇)帕烏斯托夫斯基 ·名家作品 ·17.2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作品集”叢書實質是中國現代文學肇基和發展階段的創作總集,收錄了幾乎當時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朱自清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17.4萬字
用殘損的手掌撫摸記憶,在寂寞的雨巷邂逅詩歌。戴望舒是中國現代杰出的詩人、翻譯家和古典文學學者,被稱為“現代派”詩人的領袖。他有著濃厚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才能,在畢生的文學實踐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本書收錄了戴望舒的經典詩歌、散文、短篇小說和他的部分翻譯作品,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創作思想和藝術魅力。
戴望舒 ·名家作品 ·5.5萬字
張恨水一生寫過數千萬字作品,小說、散文、詩詞、時評、新聞無一不精,其本身是新聞工作者,又走遍中國大江南北,見多識廣,所以,他對人生的感悟既豐富寬廣又透徹犀利。對于做事,他說——看得定,拿得準,便放手做去。對于挫折,他說——人生偶然落魄,這是不足恥的事。對于朋友,他說——朋友之互相利用,說得好聽一點,乃是互助,說得不好聽一點,是做買賣。對于努力,他說——我自己知道所學的太不夠了,要多讀,多看,多跑。對于工作,他說——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學習。世間什么事都是這樣。他一輩子筆耕不輟,對友人,對家庭,對事業,都勤勤懇懇、孜孜不倦。看透人生而不消極,歷經世事更知努力,就是張恨水的人生態度。
張恨水 ·名家作品 ·9.2萬字
本書是季羨林經典散文集,精選其自1933年至2006年的精彩作品,細分四個主題,分別展現了季老對世界的善意與真情,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對內心真我的自渡,對海海人生的無愧。生老病死、酸甜苦辣,我們一生要經歷很多,只有常守歡喜之心,才能見得歲月不驚,修得心淡如水。季老從細微之處窺見廣闊天地,捕捉生活中發人深省的細節,讓孤獨者得到慰藉,迷茫者得到方向。心中有歡喜,步履自從容,愿你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心中的自在。
季羨林 ·名家作品 ·10.9萬字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近年來題寫的楹聯合集。楹聯是展示在房舍的“精神門楣”,僅僅兩行文字,既需要詩詞韻味,又需要通俗易懂,不同的觀賞者一看就能愉快地領會一種人生感悟。全書分為兩部分,正文部分囊括了余老師近年來題寫的40幅楹聯,皆為余老師自撰自書,附錄部分為余老師自己的幾首古典詩詞和撰寫的幾份歷史大碑。楹聯是中國文化特別精簡的文學形式,也是文化的美學傳承,余老師的詩詞、書法常被索為墨跡,積累深厚,故此成書。很多年輕人把楹聯看成獨創的格言、座右銘,希望他們可以借由書中的楹聯,運用藝術眼光,將其看作東方美學的現代版本,長久延續。
余秋雨 ·名家作品 ·1.5萬字
《野草》(插圖本)收錄了魯迅1924年至1926年間所做散文詩23篇,選用了裘沙、王偉君、裘大力的插圖共四十七幅,是目前圖書市場常銷的魯迅作品之一。舊的版本已經行銷多年,為了適應市場變化和更好地豐富魯迅作品的圖書樣式,擬從原書基礎上,改換一下封面。
魯迅 ·名家作品 ·2.8萬字
一般認為,《野草》是最能透見作者“靈魂的真與深”、最能揭示魯迅個人真實的生命狀態的作品,孫歌將魯迅和《野草》作為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借助竹內好與溝口雄三的獨特思想路徑,來重新解讀魯迅與傳統的關系,五四落潮后魯迅的孤獨、戰斗與堅守,以及魯迅在“絕望與希望之外”追尋生命原點的深刻體驗與人生思考。通過逐一細讀23篇文章,作者重新闡釋了諸如“中間物”“明暗之間”“無物之陣”等《野草》中的核心觀念,尤其對魯迅的“求真”意識和他的“反傳統”思想做了獨具匠心的體味。作者認為,魯迅不是一般的“反傳統”,而是“一直在傳統中用斷裂、決絕的方式繼承一些最關鍵的要素”,因此既要厘清“傳統”的多面性和多義性,又要辨析傳統在現代的分解和轉化,在這個意義上,魯迅的“求真”就與明末的李卓吾一脈相承,實際上他是“進入傳統的脈絡有選擇地進行繼承”。
孫歌 ·名家作品 ·14.1萬字
本書所選文章,生動再現了朱自清筆下那一時代的優美風景、風俗人情,以及作者對自身、家庭和社會的思考。文筆清新,給人以美的啟迪。
朱自清 穆洛 ·名家作品 ·14.3萬字
這本書收入從1994年11月20日到1996年2月29日(杜拉斯逝世于1996年3月3日)杜拉斯重病臥床期間口述或寫下的文字,由她最后的伴侶揚·安德烈亞收集整理而成。一本日記,一封情信,一本書。口述的文字,寫下的文字,一切都在召喚著情人,亦實亦虛的情人,從文字中走來的情人,與她相伴的情人,注定要離開她的情人。這是一個人一生的熱望。過去的人,說過的話,隨口而出的玩笑,面對現實,哭泣。沉重的死亡就在眼前,絕望一陣陣涌來,迫近的虛空和失落讓人恐懼。就這樣,杜拉斯追求極致的寫作和人生在這里畫上句號。
瑪格麗特·杜拉斯 ·名家作品 ·6996字
選集收錄了老舍先生《我這一輩子》《不說謊的人》《敵與友》《民主世界》等十二篇作品,書中語言文字輕快幽默,易于讀者理解又不乏深刻,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又心生悲涼。“無幽默,不老舍。”這部選集從多方面展示了老舍先生對舊時代底層人民的關懷,揭露了當時社會現實的沉重和冷酷,引出了無數讀者對時代命運的思考。《我這一輩子》描寫了一個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以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反映了一部時代的大悲劇。作品文筆生動,富有濃郁的“京味”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具有極為鮮明的藝術個性,比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小說創作領域的藝術成就。《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于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是老舍首個創作黃金時期的壓軸作品,格外具有挺拔于時代的進步氣息。
老舍 ·名家作品 ·7.8萬字
《紅嬰仔》是簡媜蓄意貼近育嬰實況而寫的散文記錄片,講述自己初為人母的忐忑心路及親手撫育新生命過程中各種興奮、惶恐、期待及挫折的心情。作者以其優美、慧黠的文字一方面忠實態錄新生兒的成長過程、傳達頗具實用性育兒心得,另一方面“密語”系列則潛入私密的內在世界,追溯生命源起,見證女性角色的鍛煉歷程。寫出了一個女人的現在與過去最誠懇的對照,也給夾處在傳統與現代這間的女性指出了一條可能的新路。
簡媜 ·名家作品 ·1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