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空院殘月》是“中國作家檔案書系”之一種,收錄了當代中國著名作家韓少功發表于各時期的中短篇作品。分為2000年后新作,處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響或爭議最大之作,文壇友人撰寫的印象記,與作家、批評家的對話錄,以及作家自己的小傳、影集、手跡、著作目錄等14個部分。
韓少功 ·文集 ·22.5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集,收錄了作者從教多年發表過的論文,對教育行業的點滴認識、體會、感悟,精品教學案例,以及自己指導學生寫作文章。具體分為《教育教學》、《班級管理》、《新媒體論》、《且行且思》、《綜合教育》等八輯。
馬利 ·文集 ·9.8萬字
作者曾在變電運行維護一線工作20年,親身經歷了基層電網企業這段不平凡的歷程。本書稿是山東電網德州供電公司宣傳干事發表在報刊上的新聞和文學作品選,記錄了幾代基層供電企業員工跟隨自己的企業,在改革大潮中,承前啟后,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同時反映了基層電網企業改革歷程。
代兆民 ·文集 ·21.3萬字
那個在2020年末走進大家視野的純凈少年丁真,來自離天最近的地方——理塘。“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羽借我,不到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倉央嘉措的詩篇在紙間留下了雋永之味,本書書名也正來源于此。全書收錄10個短篇故事,20萬字。用小說講述理塘美景、風土人文和歷史文化,重構“雪山”“草地”“賽馬”“詩歌”“藏戲”等一個個鮮活元素。《你是我生生世世的守護》《畫陶》《潔白的仙鶴》《在那離天最近的地方》等篇章夢幻般講述著歷史傳說與動人愛情?!厄E馬飛馳》《跳動的面具》《扶貧追夢人》《重啟吧姐妹》等篇章則讓理塘悠然、圣潔的曠野之風從歷史記憶中穿過,繼續翻飛著現代理塘人的衣角,牽起他們的追夢故事。書末彩蛋:“在理塘,做離天最近的夢?!碧貏e邀約理塘縣文旅體高小平寫就他的理塘夢境。歡迎你來入夢。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主席,先后獲得2017年度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提名獎的靜夜寄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的韓路榮,及央視熱播劇《小娘惹》《錦繡河圖》的作者一言等一眾網絡小說作者為我們的故事合集打上了底色。歷經千回百轉,只一次與天空之城的邂逅,便一生腳步停留。
靜夜寄思 韓路榮 一言等 ·文集 ·19.8萬字
本書收錄了周作人《苦雨》《烏篷船》《喝茶》《山中雜信》等七十余篇散文精品,根據其內容和寫作風格分為四個專輯。他寫故鄉的野菜,寫喝茶、鳥聲、烏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寫中秋的月亮、梅蘭竹菊,確是很需要一些閑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寫下來,他平和、淡泊、娓娓說來、毫不浮燥凌厲,讀來令人心生閑適。周作人一生在創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創作,飄逸灑脫的文章筆勢、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莊諧雜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語言表達,讓他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成為中國現代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
周作人 ·文集 ·14.9萬字
《雨巷:戴望舒精讀》是“壹本”系列之一,從當下讀者愛讀、想讀和需要讀的角度,精選著名詩人戴望舒的詩歌、散文和小說作品。戴望舒除了人們所熟知的現代派象征詩人、翻譯家身份外,還曾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鮮為人知的短篇小說《債》《賣藝童子》《母愛》,這三部作品關注現實,針砭時弊,與其詩歌以憂郁情思為基點的創作風格有著明顯的差異。戴望舒嗜書如命,喜歡逛書店,其散文創作也多與書或書店有關。本書特別將其散文代表作及所寫的三篇小說收入其中,以便使讀者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在一本書里對戴望舒的整體創作風格有一個更為立體的、多方面的了解。
戴望舒 ·文集 ·4.4萬字
《〈浮士德〉發微》組織翻譯了德國《浮士德》研究的重要代表性文獻。包括:《浮士德》注釋本的出版前言,研究史概要,新近出版的學術專著的導論,就某個問題、某個場幕的深度解讀。文獻選擇既有經典研究,也有基于新理論方法的研究成果。選文作者涵蓋德語文學學者、哲學家、神學家、法學家、經濟學家、軍事學家等,各家分別從本專業出發,分析解讀《浮士德》中相應場幕。作者的政治立場、宗教派別、年齡段不同,論證的指向和落腳點也有所不同,可謂《浮士德》研究的精華與薈萃。
谷裕選編 ·文集 ·33.7萬字
《綻放:第二十二屆新概念作文獲獎者作品精選》集聚第22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第一、二等獎實力派獲獎作者的全新代表作品,分為AB兩卷,本書為B卷。獲獎者們用極富想象力、個性張揚的文字書寫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述說了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他們寫童年里最純真的快樂,青春里初見般的美好情愫,為夢想不懈奮斗的堅持,城市與鄉村生活之間的平衡,對自我的認知以及對家庭和社會的思考……曾經的叛逆、迷茫、矛盾,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蛻變,與世界、與自我和解。書中作品展現了當前青少年的文學追求與想象力,以及獲獎者們的文學才華,有利于讓青少年讀者愛上文學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信陵君 柚期 李牧 霽齋等著 劉奔三主編 ·文集 ·10.2萬字
本書主要選取了老中青三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河南作家(田中禾、李佩甫、劉慶邦、墨白、喬葉、邵麗、南飛雁、李清源),以及原籍河南后遷徙省外和海外的作家周瑄璞、方麗娜,通過分析他們的創作特征、主體精神氣質、所存在的問題等,透視所展現的新世紀文學的新質與病象,揭示河南這塊苦難與新生、沉重與蕪雜共生的土地所給予這塊土地所生長的人和獨一無二的個性。同時附有對多位作家的訪談,在學術性之外也增加了可讀性和資料價值。
李勇 ·文集 ·17萬字
用一本書,讀懂一部繽紛的唐朝女子生存簡史!大唐兩百八十多年,誕生了無數傳奇女子——果敢颯爽的武則天、嬌美善妒的楊玉環、不可一世的安樂公主、才貌雙絕的上官婉兒;還有潯陽江頭的琵琶女、月夜踏歌的佳人、望夫從軍歸來的思婦、為他人做嫁衣的貧女……她們是大唐的明月、盛世的芙蓉。不妨跟隨扶蘭的腳步,一覽唐朝女子的風華,看她們如何活出精彩,如何在自己的時代乘風破浪。
扶蘭 ·文集 ·9.7萬字
《苦竹雜記》收錄周作人文章51篇,多為雜文和“抄書”,是他后期的文章,將悲憫屬于簡練淡遠之中。其中幾篇“說鬼”,是周作人最喜歡談論的題目之一。作者由此感受到普通人的人生境遇,生存愿望,覺得最是悲哀,又深可憐憫??此普f鬼,實為談心,既追求真知,又不忘人情。在周作人的文章中,此類情感深度最厚。
周作人 ·文集 ·10.3萬字
本書收錄了西方現代著名作家的散文、隨筆、短篇小說、長篇斷片,還有散文詩等。卞之琳的譯文,純凈、典雅、雋永,富含詩意,充分顯現了現代漢語的魅力。
(法)波德萊爾等 ·文集 ·1.5萬字
陶淵明是中國著名的隱逸詩人,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貴精神,是千余年來中國知識份子的永恒追求。陶淵明的詩文,在描寫田園風光、自然景致之時,流露出的是詩人不受羈縛、精神自由之品質。為了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陶淵明的世界,孟二冬先生對陶淵明的每一篇作品,都作了較為詳盡的“說明”、“注釋”和“譯文”。其“說明”旨在介紹作品的寫作年代、背景和主要內容?!白⑨尅敝饕墙忉尩涔屎鸵恍┹^難懂的字句,文字力求簡明扼要、淺顯易懂。并對陶淵明的詩文作了今譯,在盡可能保持原有風格和表達準確的基礎上,力求文字生動流暢、通俗易懂。
孟二冬譯注 ·文集 ·7.9萬字
本集匯聚張旭東教授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有關文化理論和批評實踐的系列成果,解讀盧卡奇、本雅明、拉康、薩義德、布迪厄、杰姆遜等理論家的文學研究、美學探索和文化分析,闡釋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界的各種“新潮”與“實驗”。通過細讀文本個案或思想論爭,在持續變動的文化語境中對西學問題與中國文化進行總體性把握與批判性思考。
張旭東 ·文集 ·29.5萬字
本書講述了一個“愛的傳說”:他的女兒要上初中了,他想出一本自己的書給女兒讀,所以就有了這本集子。全書以“愛”為主題,包括對父母、自己、祖國、社會、人類的“大愛”,十分適合青少年朋友閱讀。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愛,需要耕耘”,以散文為主,通過講述一些溫暖的故事,使人感動;第二部分為“愛,需要播灑”,以詩歌為主,這些詩歌感情充沛,潤澤心靈;第三部分為“愛,需要澆灌”,以說理的論文、散文為主,作者在這些文章里講了一些使人受益匪淺的道理。善哉,此書!
李群芳 ·文集 ·10.1萬字
《在路上》新聞作品集,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論文節選”,有4篇論文。第二部分是“評論文章”,有78篇之多。這是全書的“主干”,可謂“重中之重”。壓軸的是“新聞通稿”,有13篇,數量不算多,且多為合作出品。
李溢春 ·文集 ·10.8萬字
全集是對丁玲一生文學創作的全面總結。收入她六十年間創作的小說、劇作、詩歌、散文、評論、雜感、講話、回憶錄、論文等四百三十萬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為長篇小說,第三卷為短篇小說,第四卷為短篇小說、詩歌、劇作,第五、第六卷為散文、隨筆,第七、第八卷為散文、雜感,第九卷為序跋、評論,第十卷為回憶錄,第十一卷為家信、日記,第十二卷為書信、年表。全集中相當數量的書信和日記都是經過四處搜尋,首次公開出版。
丁玲 ·文集 ·29.3萬字
本書是女詩人舒玫的一本詩歌作品集,共分上、下兩輯:上輯為作者創作的舊體詩(包括古體和近體),共分三章,第一章為古體詩,包括四絕、四言、五絕、七絕、五言、七言;第二章為近體詩,包括近體五絕、近體七絕、近體五律、近體七律;第三章為詞,包括蝶戀花和夢江南兩個詞牌。下輯為作者創作的現代詩,主要為抒情詩。上輯每章按體裁歸類排序,下輯按作品表達的內容和意境歸類排序,形式多樣、古今相融、自由而不失章法。在詩歌創作內容上,作者將小我融大我,小情融大愛,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努力讓自己的作品載滿正能量。
舒玫 ·文集 ·2.8萬字
本書是首屆跨文化漢字國際研討會的部分論文集,論文主要包括跨文化背景下日韓古辭書、碑銘漢字的整理考釋,中國碑銘漢字及文獻研究,也有出土與傳世文獻字詞考釋、漢字理論、西方漢字學史等方面的研究內容??缥幕瘽h字研究吸引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和參與,既有將“跨文化漢字”當作研究對象,即研究處于不同文化環境中漢字的;也有將“跨文化”當作研究方式和視角,即聯系外部文化因素研究本文化漢字的。
李運富主編 ·文集 ·22萬字
《戴文葆書信集》收錄了戴文葆寫給陳原、李中法、范用等出版界人士的書信。戴文葆,曾任人民出版社三聯編輯部副主任,他是著名的編輯家,當代中國出版領域的思想者,見證了共和國政治、文化書籍的出版史,并做出了他獨到的貢獻。這些書信映現了戴文葆作為編輯家、編輯學家、思想者桑主要的人生面向以及三個方面的專業成就,同時展現了戴文葆的人生、人格與精神世界。
李頻 ·文集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