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落之后(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她的一切屬于她,我的一切屬于我。”——“美國戲劇的良心”阿瑟·米勒的精神自白,對股市崩盤、大屠殺、獵巫運動和一代名伶的私人記憶。資深戲劇研究專家郭繼德先生翻譯,中文單行本國內(nèi)首次出版。當“偉大的美國頭腦”遇上“偉大的美國肉體”,“夢露先生”表示,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彷徨,同床共枕時要堅定。《墮落之后》是阿瑟·米勒于1964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兩幕劇。劇本具有濃厚的自傳色彩,是米勒對與第二任妻子瑪麗蓮·夢露之間一場失敗婚姻的總結(jié)和追溯:主人公昆廷是紐約的一名律師,他一邊回顧25年來的人生經(jīng)歷,包括股市崩盤造成的家庭悲劇,麥卡錫“獵巫”行動下岌岌可危的友誼,以及一段痛苦的婚姻,一邊反思何為道德、何為人性。最終領悟到人類自從亞當犯了原罪、墮落之后,就有了犯罪的本能,只認識到愛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面對生活而無所畏懼。值得注意的是,劇本在敘事形式上大膽創(chuàng)新,以一種非線性的意識流推進劇情,實現(xiàn)了出場人物視角的自由切換。有些西方評論家認為,米勒敢于暴露自己的靈魂而寫出了一部意義深遠的自傳體文獻,堪與奧尼爾的《長夜漫漫路迢迢》相并列而無愧。
·7.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