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從宮廷演劇、民間演劇與戲曲的“環境”三個方面討論了晚清戲曲的變革,主要內容包括清代皇家劇團和宮廷演劇的變革、徽班進京對晚清北京戲曲的影響、明清演劇史上男旦的興衰、晚清戲曲與北京南城的“堂子”、晚清關公戲演出與伶人的關羽崇拜、晚清優伶社會地位的變化、晚清的觀劇指南與戲曲廣告等。
么書儀 ·戲劇 ·29.2萬字
契訶夫不僅是享譽世界的短篇小說大師,更是杰出的劇作家、現代戲劇的先驅者,被譽為莎士比亞后戲劇第一人。本書為契訶夫戲劇全集中的一卷,收錄《大路上》、《論煙草有害》、《天鵝之歌》、《熊》等獨幕劇共九種,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實驗色彩,體現契訶夫在獨幕劇上的特殊風格探索,是契訶夫戲劇創作光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俄羅斯)安東·契訶夫 ·戲劇 ·8.2萬字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三幕喜歌劇,另譯為《樂天的妻子》,莫森塔爾編劇,奧托·尼古拉譜曲,1849年3月9日在柏林宮廷歌劇院首次公演,由作曲家親任指揮,大獲成功。可是只指揮3次后,在5月11日因急病去世,享年只有39歲。1900年3月9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初次演出。尼古拉在寄給父親的信中表示說:“我的新歌劇在作曲中便已經制造出無數的快樂。”事實上,他已經把所有獲得的經驗注入到了《溫莎的風流娘們兒》中。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4萬字
《薩勒姆的女巫》是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的著名戲劇家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獲得托尼獎最佳劇本獎。法國著名作家讓·保羅·薩特1957年把它改編為電影。故事取材于1692年在北美馬薩諸塞州薩勒姆鎮發生的迫害案件。清教主義籠罩下的小鎮出現了“女巫”,牧師巴里斯請來相鄰教區的“驅魔高手”來協助調查。為了保護自己,人們開始相互懷疑、揭發甚至誣陷,隨之引發蝴蝶效應,少女們的森林之舞最終將小鎮變成了煉獄。男主人公普洛克托被人誣陷,卻不愿以出賣朋友、出賣靈魂為代價換取屈辱的生存。米勒以史喻今,完美呈現了一則關于人性善惡、魔道沖突的寓言,揭示了強權勢力的殘酷無情,烏合之眾的盲從之惡和道德信念的瓦解,大難臨頭時人們各自的選擇,有人性中最深的深淵,卻也有人性最耀眼的光輝。
(美)阿瑟·米勒 ·戲劇 ·8.8萬字
浙江文藝出版社編著的《梨園傳奇——戲曲臉譜故事》為山海經故事叢書中的一冊,為我社早期山海經叢書的再版本。內容均以從民間搜集整理的傳說故事為主,且各冊都有一個核心的人物或主題,內容豐富,風格活潑,保留了很多的民間智慧,體現了民俗風情與歷史面貌。《梨園傳奇——戲曲臉譜故事》內容圍繞海寧潮主題,將從民間搜集整理的傳說故事進行整合。
本社 ·戲劇 ·3.2萬字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悲劇中的代表作品,這部作品創作于1602年。在思想內容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會的罪惡與本質特征。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后與兇手亂倫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賣傻等情節,均可見于古老的北歐傳說。莎士比亞不只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著方向。“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正是哲學的基本命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9.5萬字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起悲劇作品之一,講述了兩個有世仇的年輕男女——羅密歐和朱麗葉,在一次舞會中相遇、相知、相愛,卻礙于家族,最后雙雙自盡的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萬字
《伽利略傳》為歷史哲理劇,以17世紀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生平為題材,把歷史的經驗教訓和20世紀現實斗爭結合起來,表現在新舊交替時刻,科學與愚昧、變革與反動之間的爭斗。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5.7萬字
清代孔尚任創作的《桃花扇》傳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通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是一部抒情韻味很濃的傳奇劇,將悲壯的歷史、凄慘感傷的愛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令人動情不已又發人深思。《桃花扇》又具有一突出藝術特色,即在真人真事、有憑有據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虛構來進行歷史劇創作。其中,《哄丁》《偵戲》《鬧檞》《迎駕》《媚座》《罵筵》都是能展現作者騰挪運作才思的好戲。該劇人物刻畫須眉畢現,形神兼備,亦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
(清)孔尚任著 王季思等校注 ·戲劇 ·18萬字
1947年秋,上海世界書局出版了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共27部戲劇,其中無歷史劇。本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即是這27部經典的重現,除根據約定俗成的譯法,將“漢姆萊脫”統一為“哈姆雷特”外,其他人名地名翻譯內容皆為1947年版本重現;在編次方面,本套書依照各劇性質和之后的專家意見,將原作內容重新整理,分為六卷,詳情見書中《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書目。歷時兩年勘誤整理編校,精益求精,最大程度地還原朱生豪先生的譯作全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19.7萬字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創作的一部喜劇,講述了在魔力花汁的影響下,產生的一系列戲劇沖突,到沖突被解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3萬字
戀愛時,人們變成羅密歐與朱麗葉;彷徨時,人們詰問生存還是毀滅。從王權崩塌到市井嘈雜,從愛欲呢喃到權力傾軋——所有情感都在莎士比亞的筆下震蕩出回聲。權力、欲望、愛情、正義與幻想,五重永恒的命題,在書中劇場分別上演。《哈姆雷特》《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五部跨越四百年的戲劇豐碑,涵蓋悲劇、正劇、喜劇,以最純粹的人性刻畫,至今仍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放射著璀璨的光芒。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3.4萬字
《威尼斯商人》大約作于1596~1597年,是莎士比亞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極大諷刺性的喜劇,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劇本通過三條線索展開,主線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巴薩尼奧成婚,向高利貸者猶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金幣而引起的“一磅肉”的契約糾紛。其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表現對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自1600年出版以來,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其中最有名的為2004年阿爾·帕西諾參演的電影。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6萬字
《奧尼爾戲劇四種》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金·奧尼爾的戲劇作品選集,收錄其四部榮獲普利策戲劇獎的作品《天邊外》《安娜·克里斯蒂》《奇異的插曲》《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奧尼爾是現代美國戲劇的奠基人和締造者,被評論家稱為“美國的莎士比亞”。這四部作品寫于不同時期,從不同角度對人生真諦進行深入探討,展示了作者爐火純青的寫作技巧、豐富多彩的戲劇藝術風格和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對了解和研究奧尼爾的戲劇創作精髓具有重要意義。
(美)尤金·奧尼爾 ·戲劇 ·32.5萬字
本書為莎士比亞戲劇典藏系列的一種,本系列為雙語版(英文為英國原版小說),書中配有插畫大師休·湯姆森的鋼筆插畫,并隨書贈送劇場版有聲讀物,純正美語發音。本書為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主要劇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和她的愛情故事。劇名《皆大歡喜》表明劇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報,惡人受到感化,有情人雙雙喜結良緣,這反映了莎士比亞理想中的以善勝惡的美好境界。
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關漢卿的雜劇內容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彌漫著昂揚的戰斗精神。關漢卿生活的時代,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了社會現實,充滿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孫穎瑞編寫的這本《偉大的戲曲家關漢卿與元雜劇》以清新的語言、扎實的史料,討論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關漢卿的社會劇、愛情劇、歷史劇,以及關漢卿雜劇的藝術成就。
金開誠 ·戲劇 ·2.8萬字
《蘋果車——政治狂想曲》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于1928年創作的戲劇。書名“蘋果車”源自英國俗語“弄翻蘋果車”,即“攪亂如意算盤”。這是一部有關政治哲學的諷刺喜劇。作者通過這個虛構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于英國政治的隱憂。故事梗概:虛構的英國國王馬格納斯與首相卜羅塔斯及其內閣發生爭執。首相和內閣試圖剝奪君主制剩余的政治影響力,國王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危機,一切照舊,但是最后卻留了個政治問題,沒有解決……蕭伯納通過這個虛構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于英國政治的隱憂,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很有先見之明。本書為老舍譯本,是中外兩位戲劇大師的智慧結晶。
(英)蕭伯納 ·戲劇 ·5.1萬字
全書對甘肅民族歌劇發展史做了全面系統的概括和總結,全面展現了甘肅民族歌劇八十年的發展歷史。書稿以甘肅民族歌劇為具體研究對象,以甘肅民族歌劇的創作演出實踐為研究主線,以不同歷史時期的民族歌劇創作演出為劃分依據,全面搜集、整理了甘肅民族歌劇自誕生以來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對不同歷史時期和時代背景下的歌劇創作演出的總體情況做出如實的記述,并選取每個時期最優秀、最典型的歌劇作品進行論述,著重介紹代表性劇目的內容、音樂、導演、表演以及舞臺美術等藝術特色,分析、探討、總結甘肅民族歌劇的藝術特點,重點介紹每個時期為歌劇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主要藝術家。
黃錦 ·戲劇 ·14.1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卷,以《汪曾祺全集》中的戲劇卷為底本發稿,共收入包括《范進中舉》《沙家浜》在內的,自1957年開始至1995年汪曾祺獨立創作或參與集體編劇主創的京劇、昆曲、戲曲歌舞劇、喜劇小品、電影文學等各類劇本19部,是目前收劇本最全的汪曾祺戲劇創作的總匯本;其中每篇劇本有題注,清晰簡潔地介紹了每個劇本發表時間、原載、劇種、改編底本、合作者等基本信息,是目前研究汪曾祺戲劇創作的最全、最規范的善本。本書是繼《汪曾祺小說全編》《汪曾祺散文全編》《汪曾祺詩歌全編》《汪曾祺書信全編》出版之后的又一個新品種,滿足喜愛汪曾祺戲劇的讀者的需要。
汪曾祺 ·戲劇 ·32.6萬字
本套書為華語世界首部詩體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戲劇的原貌是詩劇,是以素詩體(blankverse)為基本形式的詩劇,以詩體譯詩體,盡量使譯文在語氣、語言節奏感上更接近莎劇原貌,是這個版本的最終訴求。“浪漫喜劇卷二”包含四部莎士比亞創作的浪漫喜劇。《仲夏夜之夢》是威廉·莎士比亞在約1590年-1596年間創作的浪漫喜劇。它描繪了以雅典大公忒修斯和希波呂忒婚禮為中心的一系列故事。《捕風捉影》寫作年代應在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亞喜劇寫作最成熟時期的創作,內容熱鬧歡樂,富有哲思。故事主旨為面具、偽裝或游戲,劇中人物探尋的則是男女關系中的自我意識以及真誠與尊重。《溫莎的風流娘們兒》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喜劇之一。主要塑造了福斯塔夫這個沒落騎士的形象,引發了一系列可笑的故事。《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亞早期喜劇創作的終結。這部作品以抒情的筆調,浪漫喜劇的形式,再次謳歌了人文主義對愛情和友誼的美好理想,表現了生活之美、愛情之美。
(英)威廉·莎士比亞 ·戲劇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