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穿越月色寧謐:葉芝詩歌新譯與精注

創作生涯長逾半個世紀的葉芝是西方現代文學史上承前啟后的人物,他上承浪漫主義先輩,以勤勉而虔誠的創作接續著一個亙古常新的想象傳統,構筑起自己完整而嚴謹的象征體系,又被視為現代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從諸多名篇中浮現的巨大身影為無數后輩詩人瞻望。象征主義者葉芝同時也是思想深邃的哲學和歷史研究者,他那些哲思深蘊的詩作以玄奧晦澀的風格著稱,雖然中譯本眾多,但對于大部分讀者來說,閱讀它們的感受仍然如處云霧。本書的寫作亦是由想要窺透作者深意真正讀懂一首詩的好奇心啟動,歷時四年而成,細讀苦研仿佛撥云見月的過程。全書輯錄葉芝各個時期代表詩作一百首,采用前中文后英文并對其中六十余首逐行詳細解讀的編排體例(另有三十余首未加注,是為留白以供讀者練習)。作者在研讀葉芝詩作和散文等一手材料,對其哲學思想和象征體系有了清晰理解的基礎上,以貼近作者的貫通視點對詩篇進行細致文本分析,以貼切的語言翻譯和闡釋,意圖提供一個既能展現葉芝思想體系與詩歌創作概貌、又富于細節和深度的葉芝詩作精注本,令普通讀者也能像詩歌研究者一樣領悟杰作精髓,從字里行間去到他的心鄉幻境,開啟一段穿越月色寧謐的行程。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外國詩歌 ·21.4萬字

俄羅斯詩歌研究
會員

在整個世界文學史上,俄羅斯的詩歌(本書指的是文人創作的詩歌,不包括民間詩歌)歷史相對來說,不算太長,即便從中世紀的《伊戈爾遠征記》算起也不足一千年,如果從第一個真正的職業詩人謝苗·波洛茨基(1629—1680)算起,更是只有三百多年歷史。但在這不足一千年里,尤其是在最近的三百多年里,俄羅斯詩歌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19世紀以前的積累階段、約19世紀的成熟階段、19世紀90年代初至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的深化階段、20世紀30年代至今的衰落階段。在此期間,俄羅斯詩歌創造了世界性的輝煌,涌現了燦若群星的世界級詩歌大師,并且對世界各國的詩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本書挑選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詩人及詩歌進行研究,時間跨度將近一千年,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重點突出而又較為全面的俄羅斯詩歌研究。本書全面、系統地研究了俄羅斯古典詩歌和現代派詩歌,并且探討了中俄詩歌的關系(主要是中國對俄國詩歌譯介,以及俄國詩歌對中國詩歌的影響)。全書共六章,許多研究是填補中國俄羅斯詩歌空白之作,如關于萊蒙托夫的敘事詩的藝術特色,費特、邁科夫、波隆斯基、丘特切夫等,即便是對中俄多有研究的詩人及作品,也提出了全新的見解,如關于普希金的《奧涅金》、關于丘特切夫、費特、葉賽寧等。

曾思藝 ·外國詩歌 ·48.7萬字

狄金森詩全集
會員

完整收錄美國著名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全部詩作,狄金森學的一座豐碑,富布萊特學者蒲隆教授二十載心血之翻譯結晶,嚴謹的詩文推敲,忠實的韻律還原,完備的背景查證。艾米莉·狄金森和沃爾特·惠特曼是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她的生平和她的詩作絕妙地詮釋了偉大的詩人如何超脫肉身所處的時空。艾米莉生活在19世紀后半葉的美國馬薩諸塞州,在一個叫做阿默斯特的僻靜小鎮上度過了默默無聞的一生,后半生身著白衣,幾乎足不出戶。但這絲毫沒有妨礙她的詩歌開創了一個時代,影響了諸多二十世紀的大詩人。一個生活空間如此逼仄的女子,其洞察力卻超越了自身所處時代一個世紀,這不能不讓人看作是一個奇跡,一個謎團。本套狄金森詩全集乃是譯者蒲隆先生傾注二十載心血的結晶。1994-1995年間蒲教授作為富布萊特學者在哈佛大學和狄金森故鄉專門從事過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歸國后繼續潛心鉆研多個狄金森詩集版本與國外學術資料,許多詩歌譯文反復修改,數易其稿。本全集分三卷,完整編譯了約翰遜主編與富蘭克林主編的兩個版本的狄金森詩全集,兩版的差異之處都有注釋說明,此外蒲先生還詳盡考證了每一首詩的寫作背景并附于對應的詩文之后。

艾米莉·狄金森 ·外國詩歌 ·24.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泾源县| 乡宁县| 子长县| 凤山市| 乐山市| 沙坪坝区| 凌海市| 景泰县| 龙山县| 蓬莱市| 平谷区| 定日县| 阿坝县| 双辽市| 施秉县| 泰安市| 澳门| 湛江市| 焦作市| 南皮县| 方城县| 乌海市| 高青县| 富蕴县| 临海市| 昌平区| 宁晋县| 分宜县| 固镇县| 文安县| 怀柔区| 扎兰屯市| 龙陵县| 加查县| 武汉市| 鹤山市| 佳木斯市| 浦城县| 启东市|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