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學地理學專題研究
會員

本書對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建設、文學景觀、游記文體、“現地研究”、文學地圖、中國文學的地理分異等六個專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書的主要觀點包括:文學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架構由文學地理學原理、文學地理學史、文學地理學批評及文學地理學方法論四大板塊組成。文學地理景觀具有空間廣延性的特點,且必須直觀外化為現實中具體的物象。文學地理景觀并未忽略對時間維度的表達,甚至它的審美意味和審美價值大部分正來源于此。游記是最典型的文學與地理學重疊與交叉的領域,也是最值得從文學地理學角度研究的文體。和其他文體相比,游記散文與“地理”“自然”“山水”等,具有更加密切與深厚的親緣關系。現地研究法其實是文學地理學各種方法中最具綜合性、技術含量最高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文學地理學最具有學科特點的研究方法之一,發(fā)展空間與開發(fā)潛力都非常巨大。文學地圖領域仍然有許多關鍵性的理論及實踐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來自各種學科和學術背景的學者的共同努力才可能盡早完成。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在始發(fā)階段即表現出鮮明的地域性。文學中心與邊緣的變遷甚至互換,與南北、東西問題常常交織在一起。

李仲凡 陳一軍 費團結 ·文學理論 ·29.4萬字

語言、空間與藝術
會員

本書是作者對語言、空間與藝術問題進行集中探討的成果,它由緊密相關而又呈遞進關系的五大部分也即“五篇”內容構成。第一篇主要探討“語言學轉向”與當代詩學文化理論的建構;第二篇主要探討中國古代語言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詩學文化的生成;第三篇主要從語言觀念變革的角度考察西方哲學文化領域中出現的空間化轉向,并具體探討了德里達、福柯與海德格爾的空間化轉向及其革命性后果;第四篇主要從語言文字、思維方式等多個角度考察中國古代宇宙時空意識的空間化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神與結構的影響,并對中國學界曾經流行的“重時輕空”說進行反思清理。第五篇從語言學詩學研究拓展到語言哲學的藝術理論與藝術符號學領域,結合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存在論語言觀,探討了藝術與技術的關系、藝術對物的拯救問題,并通過對海德格爾與夏皮羅之爭的考察,思考了藝術哲學與藝術史研究之間的對話,重思了海德格爾具有生態(tài)倫理精神的藝術哲學的整體理路及其對當代藝術理論建設的未來啟示性意義。這一篇還結合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存在論符號觀提出對當今藝術符號學基礎進行反思與重建的問題。本書致力從跨學科研究的角度,尋求進入藝術理論研究的新路徑,探討建構既能切中藝術本身的規(guī)律又具有生態(tài)人文精神的中國當代藝術理論。

趙奎英 ·文學理論 ·27.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上高县| 大石桥市| 来宾市| 河源市| 昌乐县| 勃利县| 门头沟区| 高雄市| 玉树县| 扶绥县| 汶上县| 定州市| 湾仔区| 木里| 武陟县| 常宁市| 屏东市| 自贡市| 栾城县| 广水市| 台北县| 闻喜县| 察雅县| 庆安县| 芒康县| 沙湾县| 海丰县| 垫江县| 且末县| 牙克石市| 新乐市| 霍林郭勒市| 成都市| 水城县| 乌苏市| 张掖市| 霍州市| 女性| 托克逊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