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世紀中國鄉土小說史上,五四鄉土小說和八十年代尋根文學雖相隔半個多世紀,但呈現出諸多相似性和內在的聯系。本書從六個方面對二者進行了比較研究:對文學發生的歷史文化語境的比較,對民族傳統文化態度的比較,在啟蒙意義上的比較,作家情感和對風俗描寫的態度上的比較,人物形象系列的比較,悲劇風格的比較。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可以看出文學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相類似的歷史文化語境下文學創作會呈現出相類似的狀態。
王曉恒 ·文學理論 ·14.2萬字
有學者認為胡云翼是繼王國維與胡逋之后詞學研究“現代化”的鞏固者。本書在我國現代詞學史上具有首創意義,論證了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應占有的歷史地位,盛贊了豪放派,一反婉約派為文學正宗的傳統觀念。上篇《宋詞通論》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詞的起源、特點和發展規律,還闡述了北宋詞的概況和演變,又標舉南宋南渡時期的詞為英雄的詞文學;下篇《宋詞人評傳》對柳永、張先、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等詞人均有專章論述,另綜合論述了蘇門詞人、北宋中期詞人、辛派詞人、南渡詞人、晚宋詞人等。
胡云翼 ·文學理論 ·11.4萬字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界,陳子善先生以發掘、考證史料而知名,之前著有《沉醉春風:追尋郁達夫及其他》《鉤沉新月:發現梁實秋及其他》《張愛玲叢考》等。本書中所輯文章,多是近年來他在魯迅、胡適、郁達夫、張愛玲等作家研究領域的史料新發見。全書分五個部分,分別是“魯迅及其文壇友人”“胡適、新月與京派”“張愛玲及其同時代作家”“‘舊派’作家二三”“序跋及其他”,作者從這幾位作家與同代人間的交往及書信往來等角度切入,從細節開始,考證史實,辨析文獻,描畫出一幅幅文學史內外的新現場。
陳子善 ·文學理論 ·17.5萬字
辜鴻銘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詩人,他精通九種語言,學貫中西,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典籍、中國精神的人,他保守的思想、古怪的言行在國內曾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本書選取辜鴻銘先生有關國學方面的論著,向讀者展示這位【怪老頭】眼中獨特的國學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辜鴻銘 ·文學理論 ·12.6萬字
《當代文壇點將錄》共五卷,收錄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為文壇名家或傳主的親友,或同被寫的傳主關系密切。他們寫出的關于某一名家的創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對于了解被寫名家的創作與生活均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滿足一般讀者對著名作家的窺私欲。
李春風 何鎮邦 李廣鼐 譚好哲 ·文學理論 ·13.2萬字
中華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學創作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是“中國人得意的文字盛典,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流傳百代依然至純的盛情”。作者長期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和交流,尤愛中華古詩,并多有研究,平日里也愛讀讀詩,寫寫詩。作者獨創了一套中華格律詩創作的“工業生產標準”,稍有漢語常識的普通國人,只要稍加學習,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古詩的創作要素,迅速入門。寫一首流芳百世的好詩是難,但寫一首符合標準的古詩你也可以哦。
黃向軍編著 ·文學理論 ·10.3萬字
《詩神遠游:中國如何改變了美國現代詩》作者在二十年來的教學研究中,不斷收集材料,全力重寫,把考察時段上溯十九世紀,下及當代,細繪出“未來—變化—變后之變”三階段大場面,并且以這個大規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國的詩學,哲學,宗教,是美國詩現代轉型過程中的關鍵影響。
趙毅衡 ·文學理論 ·18.3萬字
本書是葉圣陶先生編寫的指導青年人如何欣賞文學的書籍。書中共挑選了二十七篇名家作品,每篇文章都采用前面引用名作原文,后面加上葉圣陶先生的點評的體例,細細講出好文章好在哪里,又有哪些可取之處。書中挑選的文章,都是經典名家之作,如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朋友》、魯迅的《看戲》、周作人的《小河》等,每一篇都有它典型、獨特的優秀之處,可以讓后人在學寫文章的時候借鑒參考。葉圣陶先生在每篇之后加上的話,就是點出這些文章的好處,授人以發現文學之美的眼睛。讀完這本書,文章該怎么作,作文時有哪些問題可以避免,又有哪些技巧可以運用,就都清楚明白了。
葉圣陶 ·文學理論 ·8.4萬字
本書以1917-1937年中國現代文學期刊中的法國文學論爭為主軸,借助論爭中的關鍵詞,重構法國文學在1917-1937年中國的接受語境。
楊振 ·文學理論 ·18.6萬字
本論文集系作者歷年思考的一次總結,表露了作者的文學觀。文學成其為“現代”,不僅僅是因為文學表達方式的興替,它更是一種全方位的包括制度環境、文學觀念、消費理念,乃至生產方式、物質載體等在內的綜合系統工程的結果。《制造“新青年”:“五四”前后的鄭振鐸》《論魯迅小說與古代小品關系》《論〈創業史〉“敘述”的意義與突破》《〈寒夜〉中的陰影: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的闡釋》《論〈創業史〉“敘述”的意義與突破》等文,通過個案討論“現代文學”的制造過程。《論“中國新詩派”詩學》《歷史與想象:關于“九葉詩派”的思考》《呈現與建構:關于袁可嘉〈論新詩現代化〉的思考》三文,則以“中國新詩派/九葉詩派”為中心,分析了此文學史概念的意義演變。
邱雪松 ·文學理論 ·12.2萬字
本書以《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方式、特征、內容及意義為研究對象。從傳統目錄學思想與清代政教意圖兩方面,基于文獻價值區分與書目控制理論分析《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纂修情況、觀念形態、知識譜系、運行機制與價值歸宿,探討《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類”學術批評的閱讀史價值及歷史意義。
溫慶新 ·文學理論 ·0字
《白鯨》是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一篇長篇小說,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偉大的美國小說”。小說描寫了亞哈船長執意追逐白鯨莫比·迪克復仇,卻最終自取滅亡的故事。本書從生態、社會政治和酷兒理論三個角度,對小說中的隱喻、象征和諷喻的映照進行了研究,有機結合了讀者、文本和社會文化語境,為作品的意義建構提供了一種可以參照的范式,并通過隱喻的連貫性、象征的系統性和諷喻的一致性等因素對閱讀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朱瑞青 ·文學理論 ·6.9萬字
這是繼2015年出版《昨夜星辰》之后的續集。在這部專著中,沈寂先生以自己鮮明而一貫的紀實風格,從電影而擴展到文學、美術、戲曲等領域中的人物軼聞故事,可謂親歷親見,讀來十分親切。在寫作上,作者以口述式的口語回憶形式,或詳盡展開每一位涉及人物的人生道路與文藝生涯,或截取片斷,從一個側面來寫出他們的性格和遭遇。他將故友鮮為人知的往事娓娓道來,具有史料性、可讀性,是一部難得而鮮活的文藝交往錄、回憶錄,彌作珍貴。
沈寂 ·文學理論 ·17.9萬字
關中“四先生”指三原馬理、高陵呂柟、朝邑韓邦奇和富平楊爵。他們是明代弘正嘉時期的關中代表人物。本書側重于兩方面內容:其一,梳理四先生的文學觀念及創作實踐;其二,探求學術與文學的交互影響,并試圖得出規律性的認識。書稿首先從哲學史的角度簡明扼要地梳理了關學主張及流脈;提煉出“大文學觀”概念,以說明學者反對汩于詞章,提倡德行踐履為言文之根的主張。之后則對每位先生分別進行專門研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知人論世,以典型事件介紹先生其人其書;為政為學、講學育人,介紹其學術觀念指導下的具體思想和行為;文章觀點及創作情況;詩學觀及創作情況。
蔣鵬舉 ·文學理論 ·16.5萬字
這是一本小說寫作類圖書。本書詳細介紹了災難、愛情喜劇、英雄、拍檔和成功故事的模板,這些模板在現代小說中的應用范圍很廣。只要理解了結構和寫法,就能讓你的故事創作的保留曲目擴大很多。本書每一章都有練習部分。不要覺得麻煩,請一定要親自動手寫起來。
(日)圓山夢久 ·文學理論 ·4.6萬字
“西班牙與西班牙語美洲文學通史”是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西語文學通史,且不限于西語,蓋因它起自西班牙作為相對獨立的王國——西哥特,迄今為止,延綿一千五百余年,橫跨歐美兩個大陸,涉國二十,外加古代瑪雅、印卡和阿茲臺卡文明之遺產。通史凡五卷,由《西班牙文學:中古時期》《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西班牙文學:近現代》《西班牙語美洲文學:古典時期》《西班牙語美洲文學:近現代》構成。《西班牙語美洲文學:古典時期》由古代印第安時期和西班牙殖民地時期文學組成。古印第安時期文學主要包括瑪雅、印卡和阿茲臺卡文學;西班牙殖民地文學始于1492年,時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他的航海日志被認為是“新大陸”文學的開端。在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中,西班牙文化在西屬美洲一統天下。19世紀初,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大革命波及西屬美洲,殖民地作家掀開了啟蒙的帷幕,獨立革命的號角南北交響。
陳眾議主編 ·文學理論 ·20萬字
《悠游小說林》由安貝托·艾柯在哈佛大學所作諾頓講座的六篇講稿結集而成,既是六堂小說理論課,也是一本文學閱讀與寫作指南。文本怎樣發出尋找理想讀者的信號?讀者如何正確地閱讀一部小說?怎樣才能識別模范作者,破解其文本策略?艾柯在這本書中充分顯示了他將枯燥的符號學和敘事學理論變成一種知識愉悅與心智啟迪的能力。他以臨床的精密態度,通過模范讀者與模范作者、小說故事與情節、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等等概念,將文本從技術層面抽絲剝繭,調查隱藏在小說形式與手法中的玄機,進而探索小說與人生、想象與現實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為小說著迷的深層原因。不論是奈瓦爾、普魯斯特、喬伊斯、但丁,還是大仲馬、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弗萊明,艾柯循循善誘,在揭開這些作家作品神秘面紗的同時,也指引讀者在他的智識水平上領略其藝術魅力,甚至讓讀者成為他的學徒,一步一步迷失在小說幽深茂密的森林。
(意)安貝托·艾柯 ·文學理論 ·7.5萬字
“志”“情”“理”接近于西方所謂的“知”“情”“意”,構成主體性的三維,在審美和藝術活動中不可或缺。本書按探源——征實——發微的順序全面整理了中國傳統美學的“志”“情”“理”三個范疇。全書條分縷析,立論切實,新見間出,既充分地占有了史料,又深入地進行了闡發,較好地達到歷史與邏輯的統一。
胡家祥 ·文學理論 ·16.4萬字
唐傳奇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歷時一百多年,涌現出了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本書為國內第一次系統梳理和深度分析英語世界唐傳奇研究的著作。本書勾勒與梳理了英語世界唐傳奇學術史,探討了中西唐傳奇研究的交流與互滲,從唐傳奇的主題、人物等角度,系統地分析、闡釋和評述了唐傳奇在英語世界的傳播、接受和變異狀況。本書總結了唐傳奇在向英語世界傳播過程中的優劣得失,并由此闡釋了異質文化間的差異與互補,擴大了唐代小說在英語世界的影響。
張莉莉 ·文學理論 ·14.6萬字
本書是日本學者、評論家小西甚一的名著,以雅、俗為切入點并統領全書,完整論述了日本文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闡幽顯微,旁征博引,每每從世界文學的視角觀照日本文學,頗多創見。本書譯者為臺灣翻譯家鄭清茂,譯文準確,文辭典雅。
(日)小西甚一 ·文學理論 ·1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