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的驚奇之美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在文學藝術中,“驚奇”都是受到廣泛關注的隱性話題而被歷代論者所提及。在西方哲學史上,普遍認為哲學起源于驚異,古希臘人更是驚異于人與存在的契合、與萬物的合一。驚奇之于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一直漫溢著濃烈的審美色彩,也可以說是其文學藝術理想的最高價值取向之一,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等均可視為對驚奇審美效果的獨特描述。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往往能引起接受者強烈的心理震撼,并且憑借其濃郁的藝術感染力,為后人反復吟詠、驚嘆。流連于此類作品,宛若游身于珠澤、鄧林,游目騁懷,神為之馳、魄為之蕩、心為之驚,同時仿佛達于自由逍遙之境,獲得恍若物化的審美心理感受,是妙不可言的神會與靈通,是“登峰造極的美”、“達到頂點的激情”,在情感濃度最大的時刻,暢神于審美的驚奇瞬間,歆享其奔涌而來的激情與快意。可以說,驚奇使對象從日常的遮蔽狀態剎那敞亮出來,呈現出平素難得一見的審美之魅。
·16.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