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部整理記錄德國納粹“焚書事件”中被焚書作家作品及生平的傳記作品。1933年5月,德國納粹在柏林將94名德語作家和37名非德語作家作品焚燒,并在全國展開焚書活動,數萬本書籍付諸一炬。福爾克爾·魏德曼重新采訪、搜集焚書作家資料,通過各種線索整理出他們作品的樣貌與生命經歷。涉及到的作家包括斯蒂芬·茨威格、約瑟夫·羅特、布萊希特、托馬斯·曼、雷馬克等文學巨匠,以及更多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
(德)福爾克爾·魏德曼 ·文學理論 ·15.7萬字
面對一個多聲部的世界,我們該如何從復調中辨聽出某一維度的“真實”?沈雙結合自己多年的文本閱讀、國際行旅以及生活體驗,采比較之方法,借思辨性眼光,來凝視和思考這個文化多元的世界,試圖以此抵達她心目中的世界的“真實”。
(美國)沈雙 ·外國隨筆 ·7.6萬字
在田園詩般的小村莊,社區唯一的池塘因垃圾傾倒而遭受污染。雷米爾·西爾斯的天堂正面臨20世紀末現代文明的威脅。契弗追蹤著這項問題的各方反應,同時描摹現代生活中的種種困境:飽受自身性取向煎熬的男人,弄丟孩子的主婦,無法應對意外之財的女人,一心奉獻卻遭遇腐敗的捐贈……
(美)約翰·契弗 ·外國隨筆 ·4.7萬字
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知名導演吳念真暌違12年感人之作。本書是他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里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特別收錄吳念真近年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特別邀請作家雷驤繪制插畫,看兩位大師以圖文激蕩出精采火花。
吳念真 ·現當代隨筆 ·8.2萬字
在春天,人們相互試探、自我猶疑、翻找記憶、渴望重生、如夢初醒、懷念過往、尋覓故鄉、直面生活。八位小說家筆下有著不同滋味的春天以及春天里各具姿態的人。第九本春天故事特輯《每一天都是紀念日》,記錄了2020年這個特別的春天里六個抗疫前線的故事,故事里那些普通人的獨特經歷帶給我們特別的春天記憶。
默音 姬中憲 鄭小驢 周嘉寧 王大進 舒飛廉 糖匪等 ·名家作品 ·11.6萬字
揭開那些發燒的夢魘,《世界盡頭的土地上》講述的是一位葡萄牙軍醫受戰爭記憶所苦的故事。年輕的敘事者被毫無預警地投入非洲安哥拉的戰場,被迫進行一場瘋狂的幽靈之戰。異邦戰場上高度的孤獨與隔絕、硝煙中的恐怖與血腥令他始終無法忘懷。在充滿赤色沙塵的世界盡頭度過煉獄般的二十七個月后,他重回里斯本,卻發現祖國與友人都已變得如此陌生。只能一夜一夜在酒吧對著無名的女人求歡,訴說痛苦而殘酷的戰爭經歷和無法排遣的心理創傷。在這部具有自傳性質的代表作中,安圖內斯以詩一般的寫作向讀者再現了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深刻地反思了貫穿整個葡萄牙歷史對于海外殖民的英雄主義敘事。
(葡)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斯 ·外國隨筆 ·10.7萬字
2016年布克獎獲獎作品,一出模糊了歷史與現實、虛構與非虛構界限的諷刺喜劇。時間,當代美國;地點,洛杉磯狄更斯城,臟亂差貧民區、底層人民聚居地、暴力頻發的危險之都;人物,一個土生土長的普通男孩、大學生農民,本名為Me,他的女友叫他棒棒,他的奴隸叫他主人,他的同胞叫他叛徒,他的國家叫他罪犯。他在心理學家父親一系列瘋狂的精神實驗中長大,迎來雙重喪失的成人禮:父親橫死于警察手中,狄更斯城因有礙洛杉磯聲名,在地圖上悄然“被消失”。左手西瓜,右手喇叭,他構想出一個找回狄更斯城的奇異計劃,卻同時受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和以死抗議……
(美)保羅·比第 ·外國隨筆 ·16.9萬字
本書是寫給孩子的詩詞教育書,分“詩篇”和“詞篇”兩冊。一種全新的詩詞解讀方式。摒棄傳統的字、詞、句意解釋為主要內容的詩詞講解模式,通過“場景、感情、詩(詞)人、意象、格律”等五種元素,逐一解析詩詞知識。每章講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還會選一首經典作品進行解讀,讓初學者輕松學習詩詞專業知識,領略詩詞魅力。一種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用搭積木的方式講解詩詞創作過程,用封“班干部”的方式介紹歷史上那些著名詩(詞)人,用口訣的方式讓孩子理解韻腳,有典故、有歷史、有人物、有知識,讓你“談笑間”看穿海量詩詞。
野狐貍 ·古詩詞 ·12.8萬字
這是一份不同尋常的記錄,收集了海明威與《巴黎評論》《大西洋月刊》等媒體所做四篇訪談。訪談中的許多回答,刻薄、迷人而真摯,一如受訪者本人。他憑借一己之力重新定義并改寫了美國文學的面貌。為了呈現一個真實狀態的海明威,采訪者多年堅持,多次碰壁,留下了寶貴的訪談資料。海明威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處于怎樣的生命狀態?他對小說寫作有什么見解?他的日常生活如何?從他對于作品的全身心投入中,可以瞥見一個與眾不同的海明威。
(美)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紀實文學 ·3.9萬字
本書收錄的六篇訪談,包括他自殺前所做的最后一次對談,私密而內涵豐富。他談到了當代美國的狀況,娛樂、自律、成年人的生活、文學,以及他自己無法模仿的寫作風格。除此之外,書中還收錄了他與戴夫·艾格斯、與母校的學生雜志所作的披露性問答,以及他在《無盡的玩笑》出版前,與著名的勞拉·米勒所進行的訪談。這些對話展現了華萊士多年來受人喜愛的諸多特質:他無以倫比的謙遜、龐大的博學,他的智慧、敏感以及人文關懷。
(美)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外國隨筆 ·5.1萬字
三十八封信,猶如爸爸積攢多年的百寶箱,滿載中年父親的成長和人世經驗·圍繞著美好人生四要素——智識、美、道德感、家,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在與不確定的、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的碰撞中,作為父母,作為孩子,我們該如何確定基本準則,堅持何種萬物之道·英國著名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說“萬事非體驗不為真”。我們幾乎不可能想象愛情或饑餓是什么樣的感覺,除非親身體驗了它。而這本書的意義就在于,當這類體驗降臨時,這本書會讓孩子有所準備,讓他明白他并不孤獨。何為美好人生?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生活會是什么模樣?中年為父的作家苗煒在這本書里給出了他的回答。兒子大壯出世后,苗煒陸陸續續寫了三十八封信,有長,有短,點點滴滴,回憶自己的成長,記錄某些片段中的體驗,唯愿孩子將來有一天,遇到某些麻煩的時候,可以透過這些記錄,知道自己并不孤獨。這些長長短短的信,圍繞著四個主題詞:智識、美、道德感、家,這也是大壯父母寄予孩子美好人生的四要素。
苗煒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從馬丁·路德、歌德到海涅、布萊希特,乃至君特·格拉斯,德國作家對現代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這部小書將帶領讀者進行一場引人入勝的德國文學之旅,從中世紀后期漫游至現當代,并特別聚焦于最近的250年。作者重點探索眾多德國文學杰作的經濟和宗教背景,強調該如何把作品理解為對社會和政治劇變的回應,這些變化常常發生在一段段充斥了暴力和悲劇的歷史之中。結論開辟了一個嶄新而清晰的視角,闡明了德國文學的力量和德國的思維傳統,及其對更廣闊的文化世界的影響。
(英國)尼古拉斯·博伊爾 ·外國隨筆 ·9.3萬字
伯林一生交游甚廣,且是一位無可比擬的多產書信作家,他存世的書信達數千封,時間跨度近七十年。這些書信既展示了他獨具魅力的人格風貌,亦呈現出他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以及對文學、音樂和藝術的情有獨鐘。作為伯林四卷本書信集的首卷,《伯林書信集》(卷一)的時間跨度自1928年至1946年近二十年,這是伯林個性和事業成長和綻放的關鍵時期,涉及求學、學術生涯早期及政治外交活動等。“飛揚年華”一詞不僅適合伯林的戰時經歷,更適合他整個早年生活,其多方面的趣味性在此得到了生動展示。
(英)以賽亞·伯林 ·文集 ·69.3萬字
喬納森·卡勒向我們解釋了什么是“理論”。他沒有描述各個“學派”之間的爭斗,而是勾勒了理論所倡導的各個關鍵的“流變”,直接闡述了文學理論的內涵。《牛津通識讀本:文學理論入門》會讓每個想要了解當代文學的讀者受益匪淺。
(美國)喬納森·卡勒 ·文學理論 ·8.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羅蘭·巴特》原本為豐塔納出版社推出的現代大師系列而寫,在巴特去世不久后出版。書中分析了他的成就,并且描繪了他的多重身份,針對的讀者群體是那些認為巴特有用、有趣和富有創意的人。巴特的作品涉及如此廣泛的領域——他的情緒和文體也同樣如此——以至于每個人都能從巴特身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一面,但關鍵的問題是,巴特能帶領我們走向何方和他的魅力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在這個新的版本中,我只對主體文本做了些許修改,一方面因為我對于巴特的絕大部分看法依然成立,另一方面也因為太多的干預可能會創造出一個不均衡的文本,導致年輕時的我和中年的我這兩種聲音在其中相互爭執。除了稍加闡釋之外,我還加入了新的研究書目,但最重要的是,我增添了最后一章來描述巴特去世后的地位變化,并且對于他在當今時代的價值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
(美國)喬納森·卡勒 ·文學理論 ·8.1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細致分析了他的寫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現代主題的——比如文化中身體的地位,機構對人的壓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宗教的發展前景。《牛津通識讀本:卡夫卡是誰》以現代視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畫出了一位獨具魅力的作家,向我們展示了該如何閱讀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的和引人入勝的作品。
(英國)里奇·羅伯遜 ·文學理論 ·8.2萬字
英國博物學作家理查德·梅比說,雜草的定義取決于人類看待它們的方式。雜草和我們比鄰而居,梅比一方面為自然界不被待見的植物辯護,一方面從歷史、小說、詩歌、戲劇和民間故事中鉤沉雜草與人類的復雜關系。文明背后的野性從未走遠。一部人類與自然的博弈史,同時也是一幅龐大的雜草遷徙與流浪圖景。
(英)理查德·梅比 ·外國隨筆 ·16.6萬字
泰晤士河上船屋里居住著一批“失敗者”——獨自帶兩個女兒生活的尼娜、事業有成卻無法挽留妻子的理查德、跟不上時代的海洋畫家威利斯、總是準備好西裝卻從未能穿去面試的莫里斯……生活本身有一種毀滅性的力量,令他們緩緩流動又深深迷失。暫時地,他們在河上結成了一個小社區,但是暴風雨很快就要來臨。
(英)佩內洛普·菲茨杰拉德 ·外國隨筆 ·7.4萬字
《你一生的故事》結集特德·姜早期的八篇作品:電影《降臨》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處女作《巴比倫塔》以及《領悟》、《除以零》、《七十二個字母》、《人類科學之演變》、《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賞心悅目》——一個語言學家學會了一門外星語言,徹底改變了她的世界觀。為了離上帝更近,人類伐木燒磚,拉車砌塔,經過無數個世代的辛勞,終于建成一座巍峨聳立于天地之間的通天塔。只要一小瓶藥水,就能擁有超人智慧,這個誘惑無人能擋。可惜超人不止一個,蕩氣回腸的超人對決之后,領悟終極的智慧。任何數字除以零,都不會得出一個有意義的結果。兩個人的感情除以零,結果是什么?在一個“名字驅動一切”的世界,命名師們玩轉七十二個字母,尋找人類種族繁衍的密碼。當人類的所有科學研究僅僅局限在解讀后人類的科研成果時,這種研究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妻子在天使下凡時去世,丈夫卻必須學習如何熱愛上帝,以便死后與妻子團聚。
(美國)特德·姜 ·外國隨筆 ·17.2萬字
理想國推出阿城先生的作品典藏系列。《棋王》收錄“三王”小說經典,書中呈現珍貴文獻、星星美展插畫、《今天》雜志油印創作談等。《閑話閑說》是關于“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的講談集,增訂萬字長文,作家二十年后重談這本小冊子,為了將中國文化與文明做更多的聯系。《常識與通識》為出版二十周年紀念版。講常識,常常煞風景。《威尼斯日記》是阿城先生一九九二年在意大利威尼斯游歷的日記,作家攝影作品和手繪插畫首次呈現。
阿城 ·名家作品 ·2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