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史鐵生作品全編》,以原《史鐵生作品系列》七卷為基礎,加入新整理的史鐵生遺作重新編輯,約三百萬字,編為十卷,2017年出版,銷售9000套。近年發現史鐵生軼文、訪談數篇。近年史鐵生及作品頗受社會關注,應是出版的時機,也可趁機提升書價,保證利潤。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有深度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文字簡潔優美,承載豐厚,極具思想和藝術價值。
史鐵生 ·名家作品 ·220萬字
本書講述了上海及浦東的歷史變遷,展現其從落后走向繁榮的歷程,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作者從上海起源以及“上海”地名講起,近代經歷了諸多變革,外灘成為金融集中地,而浦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落后狀態。直到1990年,中央宣布浦東開發開放,為其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近些年來,浦東的發展成就顯著,在金融、科技、貿易等領域,浦東將持續深化改革,提升自身的國際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其發展模式和經驗或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和應用。
何建明 ·紀實文學 ·37.2萬字
《洋橋破浪》描寫了一百年前中國北方一個較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北京順義的蘇莊洋橋的建設過程。蘇莊閘橋的興廢幾乎就是一段歷史興亡的縮影,當時許多政界高層人士牽扯其中。從縣知事到村正村副,從鄉紳到貧民,從軍閥到土匪,從清朝遺老到江湖術士,從外國洋行到出家僧人,無不卷入蘇莊閘橋的盛衰榮辱之中。
許福元 ·紀實文學 ·35.4萬字
從家門口到南半球,十余年的尋花之旅,十余個國家,80余幅植物攝影,記錄與植物相伴的美好生活。一年四季,花開花落。看花,是對抗忙碌生活的解藥。跟著資深的看花人讀懂植物之美。從牙買加風味獨特的“阿基果”、新加坡著名的斑蘭、日本庭園里的紫珠、印度的菩提樹,到尋常生活中的金橘、草坪上不起眼的各種小草,作者呈現一個美麗新奇、生機勃勃的世界。他通過多年的行走和考證,講述植物的故事,幫助讀者認識植物如何作用于人類千百年的生活以及我們的內心世界。
李葉飛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在這本書中,苗師傅談同理心與二手情緒,坦承對弗里達、伍爾夫、普拉斯等女性藝術家她身之痛苦的共情;談命運的無常,回顧本雅明、艾略特、普魯斯特的坎坷人生;談如何努力閱讀“難讀的”名著,如中英對照地讀《尤利西斯》,也終于讀完了《卡拉馬佐夫兄弟》;談那些“不是讓你親近的”偉大作家;談空間的詩學,描述家帶給我們的庇護感;談詩性正義,試圖厘清面對人道主義災難時,普通人應該怎么做;還結合原著,解讀現代電影經典,如《肖申克的救贖》《冷血》《飛越瘋人院》……
苗煒 ·文學評論 ·21.1萬字
英國、新加坡、南非、北京、青海玉珠峰,五個目的地,三個大洲,一本豐盈而精彩的旅行筆記,獻給每一個熱愛“在路上”的你。繼《明天還會在路上》之后,木恩又一次提筆,記錄她的旅行見聞。在北京,她拜訪各類新興企業,領略“破圈”的智慧。在英國,她傾聽諾貝爾獎得主的人生故事,跟著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學習。在新加坡,她探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機構,感受現代城市躍動的脈搏。青海玉珠峰的登山之行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攀登的艱辛與挑戰的痛快并存。揭開非洲神秘面紗的南非之旅,又帶給她更多關于生命的感悟。以熱愛為指引,她旅行、寫作,記錄世界的精彩,也見證自我的成長。
木恩 ·現當代隨筆 ·5.3萬字
《川端康成精選集》由著名翻譯家、國內最早研究川端康成的學者譚晶華歷時多年翻譯,以典雅的譯筆再現日式物哀之美。收錄《雪國》《古都》《千鶴》《山之聲》《花的圓舞曲》《碧波千鳥》6部不朽的中長篇名作,以及《伊豆舞女》《十六歲的日記》《精通葬禮的名人》《母親的初戀》等18個短篇經典。
(日)川端康成 ·文集 ·52.7萬字
在《文學體驗三十講》中,小說家苗煒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對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的閱讀體驗,并糅合作者自身生活經驗的文學閱讀指南,也順帶講述了自己對于愛欲、孤獨、死亡等本質問題的思考,還有對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對象的體悟:“文學體驗其實就是講我的感受,這些體驗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關。但愿你有所收獲,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生活,看看人的處境,感受細膩一點兒,心靈豐富一點兒。”進入文字,經歷諸多可能和無限人生,理解人心的混沌和復雜;用心感受,學會與迷失和傷痛相處,終于能抵抗孤獨、收獲慰藉。
苗煒 ·文學評論 ·48萬字
本書是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T.S.艾略特的部分文學評論合集。艾略特以詩享有盛名,是英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詩人。其詩作,在現代文化的背景下重現了人性的荒蕪和對人類困境的永恒追問,曲折而有節制地表現了人文精神的復蘇。與此同時,他亦是位卓越的文學批評家,在西方產生過重要影響。艾略特的文學批評著作可歸結為三大類:一類主張詩歌必須增強它的客觀性,再一類討論詩歌形式和風格,尤其是對某些作家或作家集團進行重新評價,又一類則是論文學和文學批評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他的文學批評態度謙遜而條理清晰,非常言之有物。任何讀者通過他的批評都能學會理解一首詩或一篇散文。
(英)T.S.艾略特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本書是一本書寫我國法學教授陳光偉的紀實文學作品。陳光偉生于戰亂年代,少年歷經磨難,在師友幫助下完成學業,考入新中國首個政法高等學府——北京政法學院。初入社會被發配邊疆勞動22年,仍以“瓦刀精神”為民修屋筑橋,堅守信念。50歲平反后重返講臺,面對中國經濟法空白,以自然生態保護為基,首創經濟法教學體系,推動全國法學界聯合編撰首部《經濟法》教材,奠定中國市場經濟法治基礎。晚年投身司法實踐,以雄辯之才助力案件仲裁,被譽為“特殊貢獻仲裁員”。他的一生,從逆境崛起到法治拓荒,以“瓦刀”砌就中國法制大廈的基石,成為法學教育與實踐的典范。
張興培 ·紀實文學 ·15.8萬字
本書從詩人的各部作品中精選出151首愛情詩,系國內首個收錄詩人作品最多、最全的譯本。她的詩歌樸實明晰,富于浪漫與激情,既含意深刻又通俗易懂,耐人尋味。
(美)薩拉·蒂斯代爾 ·外國詩歌 ·5.3萬字
本書作者華盛頓·歐文(1783—1859)是美國文學的奠基人,是著名的散文家和短篇小說家。其代表作《見聞札記》1820年在英國出版時引起轟動,流傳甚廣,使他成為第一個獲得國際聲譽的美國作家,被譽為“美國文學之父”。司各特和拜倫等人成為他的知交,薩克雷稱其為“新世界文壇送往舊世界的第一位使節”。他給世人留下了《瑞普·凡·溫克爾》、《睡谷的傳說》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等不朽篇章。他也是一位傳奇故事大師,所選作品如《瑞普·凡·溫克爾》、《睡谷的傳說》和《幽靈新郎》等不失為文學作品中的精品,給讀者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美)華盛頓·歐文 ·外國隨筆 ·21.8萬字
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770)。杜甫一生創作的詩歌保存下來的共一千四百馀首,其中讀書游歷時期保留下來的作品較少,是他創作的準備期。困守長安時期他的生活和思想發生很大變化,創作逐步走向成熟。安史之亂中,杜甫創作了大量直接記錄時代變化和個人命運的作品,奠定了杜詩“詩史”性創作的基本面貌。成都和夔州生活時期,杜詩的創作數量最多,題材、風格日趨多樣豐富。杜甫的詩歌由于其思想內涵和藝術形式方面的典范意義,自宋代以來就廣受各層次讀者的歡迎,也引起注釋家和研究者的極大興趣。他的許多選注本都曾在普通讀者中產生較為廣泛的影響。本書的編選,就參酌清人及近代的選注本,選目力求包括杜甫最廣為傳誦、最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釋較簡,但也力求穩妥可據,對讀者理解原作有所幫助。
謝思煒評注 ·古詩詞 ·10.7萬字
這是新編語文新課標叢書中的一本。由原來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與《中國現代寓言故事》合編而成,其中《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原來的版本比較老舊,只保留了三分之一的篇目,故事內容重新編排;《中國現代寓言故事》則增加了一些更加經典的篇目,這樣新版本的故事更經典,更具可讀性。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選 ·文集 ·4.6萬字
天氣越來越舒服了,我們就盡量不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人魚調查中心”的一員,我們應當橫渡太平洋,去復活節島賣雞蛋餅,或者研究亞特蘭蒂斯消失之謎,反正工作一點都不好玩,不如聊聊瑪格麗特和盾牌座紅色超巨行星的神秘生命吧,發一下午呆也行。但我最想做的其實是駕駛朋友的二手車,一路向南開到野沙灘,貝塔星人就要來了,像我這么酷的人必須拯救地球——你確定不來?那借我點錢好嗎!
趙挺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本書作者受到自己崇拜的英雄——《白鯨》作者梅爾維爾和《金銀島》作者史蒂文森——的激勵,決心去太平洋上作一次探險航行。1907年他與妻子和船員一道,駕駛蛇鯊號船從舊金山出發。盡管暈船并患上熱帶疾病,但倫敦堅持寫作,除創作出一些重要的長短篇小說外,還寫了這本非虛構的作品,其中包括《莫洛凱島的麻風病人》、《“太陽之屋”火山口》和《泰比谷探秘》等游記。這些不乏幽默風趣和神奇探險的篇章記錄了倫敦在海上及諸島的探險經歷和故事,反映出他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男子漢氣概。倫敦不滿足于現狀、喜歡探索的心理和行為在書中得到了很好體現。讀者會看到環游世界給人帶來激動與喜悅的同時,也充滿了危險、考驗和挑戰,而這對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不無啟示。本作品以其特有的魅力,被收入世界著名的“企鵝經典”系列。
(美)杰克·倫敦 ·外國隨筆 ·11.5萬字
這是一部與光陰為伍的散文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撥動時光的琴弦,在鄉愁、節氣、風物、親情、旅途中體悟生命的韻律。叩開時光之門,撲面而來的是對歲月深情的低吟與告白,仿佛讓人聆聽到萬物本真的音色,沉思于人生百味的恬靜與澎湃。
青荷 ·現當代隨筆 ·10.7萬字
《少些浮華,多些踏實》是一部散文集,匯集了《這一方水土》《期待一場雪》《這一次是永別》《山泉》《不一樣的父親》《少些浮華,多些踏實》等15部散文作品,作品中既有抒情散文,也有敘事散文,都是作者經過多年積淀創作的。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5.6萬字
《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是一部散文集,包含《有一種流淌的紅色》《我的寫作觀》《重返文學圣殿》《站在文學的軸心》《飛越文學的海峽》五個散文作品,涉及文學、寫作等方面的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和寫作的獨到見解。
天下塵埃 ·現當代隨筆 ·1.2萬字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研究)類圖書,講述了中國俠文學史的發展和流變脈絡與圖譜(早期歷史之俠,古代俠義書寫,百年武俠小說,網絡奇幻武俠),通過對中國之俠(歷史上的俠)基本問題的梳理與分析,提出一種從理想人格的角度(俠介于“圣賢”和“英雄”兩大理想人格之間)來重新認識俠的思路,進而探尋俠文學由古代到現代再到當代發展和演變的軌跡、脈絡(由史傳到散文到詩歌到小說,由古代俠文學到武俠小說到網絡小說),從而對2500年間中國俠歷史、俠文學進行綜合研究和把握。2023年是武俠小說誕生百年,2024年是金庸、梁羽生百年誕辰。值此之際,對中國俠文學史進行整體書寫和研究顯得特別有必要,而目前學界及市面上尚無一本此類兼具學術性和科普性閱讀的著作,作為個人第一部獨立署名的著作,也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期為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俠義文化傳統和俠義精神的當代建構和重構提供借鑒和參考,也是武俠文學、網絡文學研究的一種有益補充和推進。
侯向學 ·文學評論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