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80后作家張佳瑋先生談“吃”的散文集。作者基于親身經歷,圍繞美食展開描寫,靈活運用通感手法,巧妙調動讀者不知不覺“參與”其中。書中內容豐富多彩,能夠使讀者領略到,帶著鄉(xiāng)土氣息的裊裊炊煙永遠是暖心與溫情的,中外飲食文化的和而不同蘊藏著距離與差異產生的美感,佳肴美饌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關乎歷史、文學、哲學等,小吃食的背后有大天地。
張佳瑋 ·現(xiàn)當代隨筆 ·11.1萬字
本書在盡可能全面掌握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對唐宋學術思想轉型領域內前人關注較少或研究不足的重要問題,進行專題性的深入研究。內容包括中唐啖助、趙匡和陸淳的《春秋》學著作考辨及其《春秋》學轉型意義,初唐道教重玄學與程朱理學的思想關聯(lián),晚唐五代文人小說中的“仙境”與道教“洞天福地”的關系,“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以及開新學風的士建中、劉敞等人的生平事跡、學術思想和學術地位,唐宋時期的《左傳》學與史書紀事本末體起源的關系。期望通過系列這樣的專題深耕,將來連片成疇,能夠更為真切地呈現(xiàn)唐宋學術思想轉型的機制和面貌。
葛煥禮 ·文學理論 ·26.6萬字
《詩經》是歌,吟唱著中國人的婚喪嫁娶與喜怒哀樂;《詩經》也是經,塑造了中國人委婉優(yōu)雅的品格、樸素簡約的審美和愛憎分明的觀念。黑龍江大學劉冬穎教授從《詩經》中甄選精華百句,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帶領我們遨游于《詩經》所描繪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之間,體驗那份源于生活的真摯情感和無盡遐想。本書巧妙融合現(xiàn)代人的情感需求與思維視角,涵蓋了愛情、婚姻、家庭、勞動、戰(zhàn)爭、自然等多個主題,展現(xiàn)了古代社會的多樣面貌和人們的真實情感。每句詩皆配以簡潔的注釋與生動的解說,旨在為忙碌的現(xiàn)代人找到與古人“對話”的窗口,深入《詩經》的文學殿堂,于古典韻味中汲取智慧的甘泉。
劉冬穎 ·古詩詞 ·6.9萬字
《中國近代文學史》,關愛和主編。本書梳理中國近代文學八十年的發(fā)展歷程,包括鴉片戰(zhàn)爭與洋務運動時期、維新變法時期、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時期,緊密結合中國近代的社會發(fā)展、思想變革,講述了古典文學的衰落,近代文學的萌生、形成與飛躍、拓展與蛻變。是“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教材。
關愛和主編 ·文學理論 ·36.2萬字
《中國古典詩學源流》,錢志熙著。本書收錄作者歷年撰寫的32篇有關中國古典詩學的學術論文,立足于詩學本身的范疇來探討它的源流演變,對詩學的內涵,詩史的演進趨勢和規(guī)律,以及具體詩體與詩人創(chuàng)作等都作了探討,試圖探尋詩歌史中存在的發(fā)展演變的詩學系統(tǒng)。本書匯聚了作者二十余年來對中國古典詩學的研究成果與心得,其中蘊藏了作者獨具匠心的研究方法和學術理念。
錢志熙 ·古詩詞 ·55.4萬字
本書主要為陳從周先生1980年至1985年的講稿、散文和其他作品,是其第一部隨筆散文集。其中包含俞平伯、俞振飛等文人藝匠的魚雁往來和有關張大千、徐志摩、陸小曼等故舊師友的綿綿追憶。又雜錄了蘇、揚、泰山等地的尋訪游記。將國內外尋跡訪古、調查古建筑于園林途中所聞所見,一并順手寫來,自成篇章。文筆平淡清雅,筆墨閑靜幽遠而含意雋永,處處包含真情實感,樸實動人。
陳從周 ·現(xiàn)當代隨筆 ·9.1萬字
本書是中國著名古建筑園林藝術學家、中國文化大家、一代名士陳從周的第二部隨筆散文集,內中收錄陳從周1980—1985年的散文、講稿、書信。本書包含陳從周考察皖南、浙中等地的風景游記以及在山林野園間歸隱片刻的思索,還包含與葉圣陶、俞平伯、俞振飛、林徽因等文人的魚雁往來,亦富有關于“游”的美學思想、文化藝術談,是一本美而實用的“旅游指南”。書法篆刻、昆曲藝術、花草閑情、青春掠影,兼談園林散聚之道、南北風物之別、古舊遺跡之史實學問,透映其詩人的感情、游歷家的毅力、學者的哲理。
陳從周 ·現(xiàn)當代隨筆 ·12.5萬字
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為母親河所作的深情傳記。《塵埃落定》作者阿來,一路追溯黃河源頭,行走在高原,也行走在歷史和地質變幻的深處,為這片土地和我們的文明喚醒記憶、接續(xù)血脈。作者生于高原,稀薄的空氣并未妨礙他的觀察和思考,他用詩性語言記述了黃河源區(qū)的自然景觀、地質變遷,探究了這片大地的文化記憶,以大倍率特寫了這里的人。黃河,我們面目模糊的古老母親,在阿來筆下,我們再次看到她青春的樣貌,重新感知她的體溫和心跳。本書不但是聯(lián)結母親與兒女的文字紐帶,也是反思自然與人關系的自然隨筆巨著。
阿來 ·現(xiàn)當代隨筆 ·16.9萬字
本書是中國著名古建筑園林藝術學家、中國文化大家、一代名士陳從周的第三部隨筆散文集,內中收錄陳從周80年代的游記、文化隨筆以及園林論稿。其中包含考察廈門、海鹽等地的游記,濃縮精簡的園林論稿,充滿趣味的雜談:談風、談影,吟詩、賞畫,品茗、飲酒,更兼談野史珍聞、風味小吃、各類行當……以及與梅蘭芳、周叔弢、梁思成、蘇步青等文人藝匠的往來舊跡。全書馳筆日常生活間,盡顯陳從周的犀利與風趣。
陳從周 ·現(xiàn)當代隨筆 ·12.8萬字
本書主要為陳從周先生1987年至1989年的散文和書信,是繼《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之后的第四部隨筆、小品文集。其中記述了當時陳老與昆曲界的往來情誼,以及一些淺顯的園林學說理散文。陳老力倡文理想通之道,以學者的睿智,詩文家的靈感,博古匯今,縱筆書懷。談景,抒情,懷人,言之有物,每篇自成一世界,別有洞天。文字婉約清麗,蘊藉含蓄,見解獨到精辟,意境幽深。內中可透映出陳老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理解、對祖國山河和故鄉(xiāng)的深長眷戀。
陳從周 ·現(xiàn)當代隨筆 ·10.4萬字
陶淵明的酒,釀出生活的詩意;王陽明的光,照亮心頭的迷霧;袁了凡的筆,改寫命運的軌跡。五大維度構建完整修身體系:詩意棲居×心性澄明×知行合一×改命造運×現(xiàn)代轉化。一套書,讀懂五百年東方智慧真諦,在不確定的世界里活出確定的自己,找回生命的詩意與力量!
費勇 ·文集 ·53.9萬字
戴建業(yè)教授以“笑著讀經典,哭著悟人生”的獨特風格,耗費三十年寫下十部橫跨學術研究與大眾傳播的重磅著作!從《世說新語》的魏晉風骨到《老子》的宇宙智慧,從孟郊的“苦吟人生”到兩宋詩詞的盛世余暉——他左手握考據之嚴謹,右手執(zhí)幽默之靈動,讓古籍走出象牙塔,化作你我皆可品味的文化盛宴。當學術巨擘化身“文化段子手”,典籍里的中國竟能如此鮮活!
戴建業(yè) ·文集 ·172萬字
《談園錄》是中國園林學大師陳從周先生的經典之作,匯集了他多年對園林的深入研究與獨到見解。本書從園林的靜觀與動觀、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風格、裝飾細節(jié)等多方面,全面剖析了中國園林的造園理念、藝術手法與美學追求。陳從周先生以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深厚的學養(yǎng),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輔以大量園林名畫,將園林的精髓娓娓道來,讓讀者輕松領略到中國園林的獨特魅力。同時,書中還關注現(xiàn)代園林發(fā)展,對園林保護、修復及設計等提出寶貴建議,強調歷史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談園錄》不僅是園林愛好者提升審美鑒賞力的佳作,也為園林設計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與靈感,堪稱園林領域的經典著作,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與實用意義。
陳從周 ·現(xiàn)當代隨筆 ·2.4萬字
1933年2月,19816箱72包15件又13扎,包含文獻檔案、圖書古籍、各類文物在內的“古物”在日軍侵入平津的緊要關頭分批南遷。在國際上搶救戰(zhàn)火威脅下國寶的史實中,故宮文物南遷是其中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深遠的行動,這不是簡單的搶救珍寶,而是一次真正的民族文化搶救行動。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博物院的一段崢嶸歲月,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段抗爭歷史。祝勇用詩意的語言、散文的筆法、史學的態(tài)度,客觀還原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脈絡和事實細節(jié),帶我們一起走進那段被塵封的歲月。
祝勇 ·紀實文學 ·28.1萬字
《知知的大院子》是著名作家劉亮程與小孫女知知“你寫我畫”,全家合作完成的一本小書。二十篇優(yōu)美純凈的故事,童趣手繪,講述愛與成長。姥爺家的大院子在天山腳下的村莊里,有古老的大樹、神秘的小路、各種蔬菜瓜果和可愛的小動物。大院子是知知的小宇宙,也是她探索世界的起點。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像一幅小畫,捕捉著童年蕞美好的瞬間:打沙包,捉迷藏,看風領走雪地的腳印,和蟲子一起趕路,與一只貓頭鷹的友誼……姥爺很少給知知讀書,而是帶她“下地”,拔蘿卜,打杏子,栽木柵欄……姥爺說:“孩子到世上,首先是來親身感受陽光雨露,親眼看自然萬物的。”姥爺寫故事,爺爺畫風景,太奶奶添花,知知繪奇想。這本啟人心扉的小書,可以喚起每個人心底那個“童年的大院子”。世界即使被大人看過無數遍,也永遠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知知的大院子》是大人給孩子的美妙之書,也是孩子給大人的天真之書,相信你和你的孩子都會喜歡的。
劉亮程著 李興駿 柴楓林 知知繪 ·現(xiàn)當代隨筆 ·9382字
她是作家、“美國當代雨果”,也是一個幫助阿爾茨海默病丈夫尋求安樂死的女人。從阿爾茨海默病到安樂死,從失憶失智失能的生活到體面的離去,一個人要跨越多少醫(yī)療、法律和倫理的難關,一個家庭要經歷多少次抉擇、哭泣和告別?以凝練之筆,埃米·布盧姆記錄這段鮮有人走過的路途,講述她如何竭盡全力為丈夫尋找無痛、合法、有尊嚴的生命終結方式,并最終在瑞士實現(xiàn)他的愿望。書寫愛與失去,也書寫生死沉思,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回憶錄。
(美)埃米·布盧姆 ·紀實文學 ·9萬字
地主瀕臨破產,櫻桃園不久將被拍賣。唯一的搶救措施是砍掉所有櫻桃樹,蓋起別墅,收取租金。地主從小在此長大,眷戀故土,不忍砍掉櫻桃樹,遲遲不下決心。最終櫻桃園被昔日仆人買下。地主一家永遠離開,流落他鄉(xiāng)。結尾傳來伐木聲。這部戲劇集收錄了契訶夫代表作《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姐妹》《櫻桃園》和獨幕劇《天鵝之歌》。契訶夫的戲劇更像散文,這里沒有沖突,沒有立場,也沒有結局。對話是無效的,獨白也往往顧左右而言他。這里的人物善良高尚,卻全都耽于幻想,在飛速變化的生活里跌跌絆絆、滑稽可笑。但只要他們仍然存在著,這個世界就還有變好的希望,因為在殘酷的自然法則中最令人敬慕的,恰恰是“弱者生存”。
(俄羅斯)安東·契訶夫 ·名家作品 ·15.3萬字
《莎士比亞書店》是創(chuàng)辦者西爾維亞·畢奇的親筆回憶錄,她以率直風趣的文筆,將繁華熱鬧的巴黎左岸風景徐徐展開:《尤利西斯》的出版盛況;恐高但是愛貓的喬伊斯;出于對畢奇的友誼,第一個跑來填寫《尤利西斯》預訂單的紀德;勇敢解放劇院街的海明威;忘帶鑰匙,順著書店招牌爬上自己公寓的喬治·安太爾;醉酒差點跳下樓的菲茲杰拉德……單純的愛書人畢奇守著這座書本砌成的城堡,斗轉星移間,見證一段以書結緣的文壇傳奇。譯者愷蒂的三百條注釋、萬字長文導讀,與正文相輔相成,側面勾勒出立體鮮活的大師群像。本版還特別收錄《尤利西斯》手稿、出版合同等珍貴影像資料。
(美)西爾維亞·畢奇 ·外國隨筆 ·15.2萬字
2018年,年過花甲的百萬富翁、“毒舌”專欄作家克拉克森決定跨界種地,經營6070畝的農場,辛苦一年卻只賺了144英鎊。這是他的第三年,農活水平提升有限,“好點子”(餿主意)卻還是層出不窮。他受夠了總在“越獄”找死的綿羊,新買了30只山羊;決定飼養(yǎng)一種比熊貓還珍稀的土豬,但沒想到還要給“宮斗”的母豬當和事佬;得意洋洋地計劃把地里現(xiàn)成的蕁麻做成湯變現(xiàn),但算出來的保本價就已經高出天際……雖然啥都不懂的他可以用“鈔能力”雇人干活,但還是要委屈巴巴地忍受骨干員工/暴躁青年卡萊布的嫌棄。農場經紀人“開心查理”卻在偷笑,因為每個“好點子”背后都有煩瑣的程序要走,而他是按小時計薪的。就連一向不干農活只管農場商店的莉薩,也在開叉車、裝圍欄方面秒殺他……克拉克森幽默風趣地記錄下煩惱不斷卻又樂趣滿滿的農場生活,讓人大笑,也讓人明白為何“農場上糟糕的一天,也勝過辦公室里挺好的一天”。
(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外國隨筆 ·4.3萬字
選譯契訶夫的書信與隨筆共300多則。契訶夫生性謙遜,不喜高談闊論,極少寫評論文章,而他對文學和藝術的見解,對人情世故的體察,對同時代名人的評價,都散見于書信與隨筆中。契訶夫在私人書信中極少抒情,而是像普通人那樣吐槽瑣事、抱怨缺錢、自我調侃。他常年重病纏身,但極少流露憂傷;他熱愛自然,喜歡坐雪橇,養(yǎng)了一只獴;他制定各種計劃,比如種60棵櫻桃樹和80棵蘋果樹、出版1000種書等。隨筆部分則是契訶夫的創(chuàng)作隨感,記錄下一個個靈光乍現(xiàn)的時刻,從中可看出許多名作的雛形。哲理與趣味兼具,幽默與毒舌盡現(xiàn)。
(俄羅斯)安東·契訶夫 ·名家作品 ·1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