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心理學關注人的心理活動對人生活的重要影響,許多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能在心理學上找到答案。本書是一本用心理學知識啟發人更好地應對人生挑戰的心心理勵志圖書。全書主要有三大篇章,分別為“心理學與信念”“心理學與專注”“心理學與執行力”,通過列舉大量名人案例和勵志故事,向讀者展示了信念、專注和執行力對于人生幸福和實現理想的重要意義,幫助讀者通過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提升自身在這三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加積極地面對困難和挑戰,獲得人生的成功。
木成鋼 ·應用心理 ·12.4萬字
在本書中,將從認知的改變——結識正能量、情緒的控制——掌握正能量、意志的打造——修煉正能量、思維的轉換——開啟正能量、自我的探索——尋找正能量、事業的拼搏——制造正能量、拒絕負能量——保護正能量等十個方面,對如何培養您的正能量進行詳細的闡釋,希望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改變!
楊珊珊 ·百科 ·12.4萬字
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的法則和技巧,做事的規律和竅門,是成就人生的資本。《做事先做人》提煉和總結了做人、做事兩個方面的諸多哲理和技巧,力求精煉達意、簡單實用。其像標桿一樣指導讀者如何在做人、做事兩個方面審視自己、完善自己,從而使人生實現質的飛躍。
鄭斌 ·人格心理 ·12.4萬字
你是否了解,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通過語言實現的交流只占7%,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會通過微反應來表達感情。心理微反應,是人們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所做出的反應,包括微表情、微動作、微語義三大板塊。你想知道一個人是真的高興還是裝作高興嗎?你想知道你的朋友是否對你說謊了嗎?你想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正在想什么嗎?只要你多加觀察,便會發現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嘴角的輕微一撇,肢體的一個下意識動作都暗藏玄機,會將他們心中深藏的秘密徹底“出賣”。
惠麗娜 ·百科 ·12.4萬字
《心理學與九型人格》中的九型人格是一種深層次了解人的學問,它根據情感、思維和本能將人分成九種:完美主義者、給予者、實干主義者、浪漫主義者、觀察者、懷疑論者、享樂主義者、領導主義者和協調者。九型人格是一把幫助我們認識自我的鑰匙,幫助我們看透心底最隱秘的想法,發現自己最根本的需求,猶如找到自己的人生地圖,一切盡在掌握。九型人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洞察身邊人的真實想法,使我們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戀愛婚姻中如魚得水,最終擁有幸福的人生。
楊珊珊 ·人格心理 ·12.4萬字
《FBI犯罪心理:美國聯邦警察教你讀懂犯罪心理》剖析犯罪者的內心世界,學會犯罪心理畫像技術FBI是美國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執法機構,它在打擊犯罪和恐怖活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功赫赫。FBI一直站在犯罪心理研究和實踐的前沿,他們的研究成果對身在不同領域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和幫助。本書結合真實、典型的案例,為讀者介紹FBI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犯罪心理知識。對犯罪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們,都會對“連環殺手”異于常人的心理世界感興趣。惡魔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變態和扭曲?看過美劇《犯罪心理》的人,都會為FBI神奇的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傾倒。犯罪心理畫像師真的有那么神通廣大嗎?他們能像通靈者一樣預言兇手嗎?
盛唐 ·理論研究 ·12.4萬字
當我們對生育這一熱門話題廣為討論時,似乎更多的是在關注社會趨勢、統計數據,探討低生育率意味著什么,卻很少將目光投向自己——你是否曾因為來自長輩的壓力、生育的負擔、工作規劃與人生發展而苦惱是否要孩子,或被迫要孩子?但需要意識到的是,過分憂慮生育問題這件事本身,會讓我們忽略焦慮背后的內心感受,盲目地對是否生育做出決定。所以,與其逼自己在當下就做出判斷,不如尋求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機會。我對生育的擔憂究竟是什么?這種焦慮的情緒因何而來?問題在于生育本身,還是其他什么?本書基于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結合大量個案,試圖從原生家庭、婚育觀念、內在感受、現實生活等不同方面來探討生育焦慮背后更深層的心理原因與社會因素。當情緒和感受長期被忽視、被否定、被壓抑;當婚育成為一種束縛,限制了人們生活的可能性;當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被社交媒體無限制地放大……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創傷,讓我們疇躇不前。只有在察覺那些一直以來被忽視的真實感受之后,我們或許才能發現困擾自己的并非生育。除了拂去繚繞眼前的迷霧,本書還為我們提供了緩解焦慮、療愈內心的建議與方法,希望能為讀者走進自己的內心打開以扇門,實現自我松綁,釋放生命潛力,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悅芝林 ·社會心理 ·12.4萬字
本書錨定心理學和政治學的交叉點,選取了美國九位總統——哈定、胡佛、羅斯福、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從他們的人格和個性特點出發,循著心理學路徑對其一生及政治生涯進行另類觀察,幫助讀者從心理學角度探尋美國總統行為和政治風格迥異的原因,認識個人因素在那些曾影響美國乃至人類命運走向的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了解那些流淌在基因中、隱藏在冰山下的潛意識蘊藏的巨大能量。
王瑩瑩編著 ·百科 ·12.4萬字
《自愈的本能:抑郁、焦慮和情緒壓力的七大自然療法》是知名精神病學家:大衛·塞爾旺-施萊伯博士用畢生總結與研究出來的治愈抑郁、焦慮和壓力的七大自然療法的經典之作,旨在向患者傳遞無需藥物、談話治療而是通過激發自身的自愈本能徹底擺脫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方法。《自愈的本能:抑郁、焦慮和情緒壓力的七大自然療法》提出的七大自然療法包括眼動脫敏與再加工、飲食療法、日出仿真器等都是全新的、自然的醫學療法,并且有效性都經過了科學研究的證實,多個鮮活的案例更是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與運用自然療法。毋庸置疑,這本書是深陷抑郁、焦慮痛苦的人群的福音,也是現代心理學領域的重大發現。《自愈的本能:抑郁、焦慮和情緒壓力的七大自然療法》既可以為患有抑郁癥、焦慮癥的人群排憂解難,促使他們使用健康自然的療法徹底治愈疾病,重拾對生活的信心,也能夠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有巨大壓力的上班族、學生等人群減輕負擔,幫助其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對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法)大衛·塞爾旺-施萊伯 ·心靈療愈 ·12.4萬字
當代社會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活力,但同時也讓人感到壓力重重。于是,作者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拯救人類心靈的工作中,并獨辟蹊徑地將宗教精神和傳統心理學智慧巧妙結合,出版了這本書。在本書中,作者從道德心、愛自己、恐懼與焦慮、悲痛、死亡、信仰等方面出發,為煩亂不安的人類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描繪出了一條嶄新的、可靠的光明大道。
(美)約書亞·列伯曼 ·經典著作 ·12.4萬字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都曾受過傷。或許是爸爸媽媽期望太高,管教太嚴,總繃著臉,在提心吊膽中,我們無從反抗,只能壓抑自己,討好他們。或許是父母太忙,沒有時間照顧,在孤獨和無助中,我們變得性格孤僻。或許是父母不和,常大吵大鬧,對孩子也怒目相向,為了保護自己,我們開始反抗,逐漸變得脾氣暴躁。無論是性格中的討好、孤僻,還是暴躁,都是一種應激的保護策略,就像一層僵硬的外殼,讓自我扭曲,變形,失去原來的模樣。即使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我們的內核依然被這層外殼卡住,動彈不得,憋屈得透不過氣來。盡管傷心過、抱怨過,憎恨過,也努力掙扎過,但我們卻無能為力,不知道如何突圍,找回真實的自我。于是很多人悲觀地相信:原生家庭的傷害是“原痛”,就像“原罪”一樣,基本無解,即便通過漫長艱難的心理治療也收效甚微,只能終身背負。但德國著名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蒂爾通過多年心理治療經驗,開發出一套自行療愈童年心理創傷的方法,成功幫助無數人擺脫心理陰影,改變扭曲性格,做回真實的自我。而她的這本書也因此成為德國超級暢銷書。
(德)斯蒂芬妮·斯蒂爾 ·心靈療愈 ·12.4萬字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曾說:“我希望我可以更有意識地生活,只面對生命中最基本的那些事實,我想看看,我是否能學會它教導我們的,而不是等到我將死之時,才猛然發現,自己從來未真正地活過。”修煉情商、提升智商、喚醒逆商之后的生活,或許正是你苦苦尋找的生活。
劉麗娜 ·應用心理 ·12.3萬字
在1966年的法國,拉康已是最負盛名的精神分析家與哲學家,他被奉為結構主義四巨頭之一,與米歇爾·福柯齊名。他的思想波及深遠,不僅啟蒙了雅克·阿蘭米勒、齊澤克在內的數代分析家與學者,還廣泛地影響了文學、電影、性別理論等領域。在拉康的課堂上,他不會用“陰莖嫉羨”來形容女性學員的野心和抱負,也從不認為成為母親是每個女人命定的安排。他認為精神分析的重點在于讓一位女性明確自己的欲望,從而在是否生育這一問題上獲得選擇的自由。他教人們直視欲望。他說欲望是請求減去需要的剩余。要忍受關系中另一方的不滿足。因為當需求被無條件滿足時,欲望便被殺死了,而不再有任何欲望的空間,終將導致一段關系的艱難。他觀察到幼年時的照料者如鏡子一般映射出我們的自我形象,照料者的混亂與愛的匱乏,會導致一個人在自我認知上的紊亂和自我發展的困難。鏡子、父親、女人、瘋子這四個關鍵詞,分別對應了拉康的想象界、符號界、實在界,以及他晚年對癥狀的重新理解。作者拆解了拉康龐大復雜的思想體系,以通俗化的解讀,借拉康之口回答了自我、欲望、女性、瘋子與正常人之間的界限等大眾感興趣的話題。
王潤晨曦等 ·理論研究 ·12.3萬字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害怕和人打招呼,能發消息絕不打電話,寧愿在家待著也不想出門,出門必須戴耳機……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會頻繁出現以上場景?這本書是專為社恐患者寫的自救指南。書中兩位作者借助多個具體案例,結合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思考,描述了長久以來不計其數的人們難以言喻的痛苦。兩位作者以一貫的教學原則及專業態度,為不同人群提供幫助,試圖對他們恐懼的原因及其基本原理做出解釋,同時也為每個人走出社交恐懼癥指明方向。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法)帕特里克·萊熱隆 ·百科 ·12.3萬字
人們在參與人際活動時,有一些小動作往往透露著真實的想法。這本書就是“心理密碼破譯本”!
汪思源 ·應用心理 ·12.3萬字
本書從進行心理危機管理所必需了解的基本概念和知識要點,危機管理與干預的相關理論和流派,心理工作者進行組織危機管理的流程、技術與工具,危機管理的案例解析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整理分析。本書高度注重實踐性、操作性和應用性。書中引用了大量的事例和個案,列明各種災難、事故、暴力、創傷、災后心理危機、自殺等的危機干預的具體操作步驟。旨在讓更多的人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心理危機的干預和危機管理,幫助從業者掌握判斷和處理心理危機的科學方法。
黃雯 ·應用心理 ·12.3萬字
家庭代際創傷目前越來越被大家感興趣,隨著科學越來越深入的探索,我們知道創傷的影響可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嚴重問題,其原因并不在于我們個人,而是由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很多代以前傳遞而來,深入骨髓。即使經歷了初的創傷的人已經死去,或他的故事已經隨風而逝,但這些創傷會潛伏在記憶和感受里,傳遞給他的后代。遺傳學上的身體特征很容易被覺察到,而這種情感的遺產通常是十分隱蔽的。作為核心語言療法的創造者,作者花了20年的研究語言和創傷病人的表現癥狀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可以讓我們看到根源問題,一般創傷是家族傳遞或者發生在童年早期。核心語言可以讓我們從不屬于我們的錯誤中釋放出來。
(美)馬克·沃林恩 ·心靈療愈 ·12.3萬字
根據面部的不同部位,分別細致輯錄了它們所展示的非語言行為,并以平實的語言和淺顯的分析來指出這些行為背后所表達的本質。通過對人心理變化與面部表情之間關系的了解,將有助于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對方,打破謊言,還原真相,并時刻掌握先機。雖然我們無法阻止別人說謊,但是我們可以學著永遠不上當。
劉行光 ·應用心理 ·12.3萬字
本書共分為十章,從情緒、行為、語言、表情、氣場、情感、眼神、肢體、推理等十個方面講述控制力;告訴讀者如何去掌控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他人的思想行為。
金圣榮 ·百科 ·12.3萬字
本書從心理學專業知識出發,闡釋了心理暗示在生活與工作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心理暗示與壓力、快樂、健康和潛能等方面的關系。讀完本書,你就會了解心理暗示,掌握正確運用心理暗示的技巧以及抵御消極心理暗示的方法,讀懂他人心理,更具敏銳性、同理心,內心更加強大。
李娟娟 ·百科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