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性別視角入手,以女性生涯角色分析與生涯發展階段為主線,解析女性生涯發展中面臨的常見壓力與壓力源,探討女性生涯發展中壓力與健康、壓力與生活質量、壓力與主觀幸福感等主題,以突出以整合的、全面的生活方式調整來主動管理壓力的理念。在具體的壓力管理策略與技術方面,結合每一主題特點介紹相應的操作性的壓力應對策略與技術,以提升女性在生涯發展中主動管理壓力的能力。本書不僅是面向女性生涯教育的一本教科書,也是廣大職業女性改善工作、生活質量,提升個人主觀幸福感的重要讀物。
侯典牧 ·女性心理 ·18.1萬字
本書是作者20多年來孜孜不倦地探討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成果結晶,是在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補充完成的,也是國家和省社科課題的成果。書中深入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系和異同,從理論和實踐的層面詳細探討了兩者互動和結合的過程,提出了進一步促進兩者有效融合、良性互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馬建青等 ·理論研究 ·26.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心理測量學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方法兩大部分。基本原理包括心理測量的性質、心理測量的基本理論以及心理測量的正確使用等。具體方法介紹了智力測驗、人格測驗、教育測驗、職業測驗和神經心理測驗等上百種心理測驗的使用方法,還介紹了心理測驗的編制和測驗等值等方法。本書力求反映心理測量的最新成果,突出應用性,語言通俗易懂,是大學心理學、教育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本科生理想教材,也可作為從事人員測評、心理咨詢、職業指導、考試評估等工作的人員的參考書。
顧海根 ·研究方法 ·28.6萬字
大五人格利用五種特質描述人格的所有方面,這五種特質是指宜人性、盡責性、外向性、進取性、情緒性。大五人格是近代權威性的人格測評工具的領頭羊。它完全依托個性心理和心理測量科學,客觀分析人們在行為、動機、態度和期望方面的個性差異和特長特點,尤其關于人在工作場合的表現和合作。倍智人才研究院在多年研究基礎上對大五人格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每個人都可以從書中找到自己的人格特點和性格畫像,據此更準確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更好地在這個注重合作的時代成就自己。同時本書也提供了關于大五人格在工作實踐中的應用案例,用于指導如何基于大五人格測試來進行企業領導干部的盤點、高潛人才的選拔以及人才的發展提升,幫助人力資源從業者和企業管理者有效地選育和管理人才,促進個人和組織的成功發展。
倍智人才研究院 ·人格心理 ·11萬字
心理咨詢師協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也是求助者通過自身努力求變并改善的過程。心理矯治工作的互動性,既有心理工作者在指引、輔導方面的功勞,也有服刑人員在求詢、求治及自我教育、自我調適方面的功勞。服刑人員在輔導之下進行的自我探索和心理建設,對于促進安全適應、改善心理健康水平、鼓舞悔改從善的積極性、提升人生意義感無疑獲益良多。我國監獄的心理矯治工作經歷了初創、制度化、規范化等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為了適應新時代監獄工作的發展需要,在原來基礎上,我們合作編寫了《中國服刑人員心理矯治教程》,從自助的角度,提供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方式方法,為促進服刑人員平安服刑、積極改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做些添磚加瓦的工作。
葉揚主編 ·心理咨詢 ·22.1萬字
OH卡牌也叫潛意識投射卡、潛意識直覺卡,是1982年由德國心理學家莫里茨·埃格特邁爾和墨西哥裔的藝術家埃利·拉曼共同研發,是一種自由聯想及潛意識投射的系統。作為一個投射工具,OH卡牌如同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借助它來觀察我們的潛意識和思維模式。如今,它已經不是單獨的一套卡牌,后續又推出了克服卡(COPE)、伴侶卡、人像卡、土著卡等一系列卡牌。本書著重講解基礎卡(OH卡牌)與克服卡(COPE)。對于OH卡牌是如何起到探索潛意識的作用,又如何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的困惑,本書通過對OH卡牌背后的心理學原理以及工作方式中的心理學意義做出詳細的解釋,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與體會。
甘劼 ·入門 ·10.8萬字
閱讀本書前,你可以先思考如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時間的?你的時間觀是怎樣的?如何擁有平衡的時間觀,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我們知道,財富有價,但時間無價。人生是短暫且有限的,而時間是我們度過一生的媒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時間,那么我們將付出沉重的機會成本。我們對時間的態度形成了時間觀。世界知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約翰·博伊德對時間觀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結論:在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重大選擇都取決于內在的時間觀。有關時間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我們的時間觀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自己卻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此外,擁有平衡的時間觀預示著我們也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過于偏差的時間觀則會導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時間的悖論無所不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洞察時間的本質,然后通過塑造全新的時間觀,來重塑我們的人生。
(美)菲利普·津巴多 約翰· 博伊德 ·社會心理 ·18.4萬字
“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由著名院校著名學者傾心撰寫,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每種書均包括該學科的產生背景、研究對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學科價值及學科發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問題。此版在版式、文字上做出適當修訂,插入80-100幅圖片。
崔麗娟 ·入門 ·18萬字
心理學的夢想是找到解釋一個人之所以像現在這樣行為,并預知未來其還將怎樣行為的核心要素和原理。本書從自我價值這一核心概念出發,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路徑,并建構起系統的自我價值定向理論,認為人的理性思維需要建構解釋自己、他人、周圍世界,以及自己與他人和周圍世界聯系的理由體系,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義——自我價值。本書全面闡述了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原理與概念體系及作者所做的系統實證研究。
杜曉鵬 金盛華 于全磊 ·應用心理 ·22.9萬字
你是學心理學的,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嗎?學心理學的人都會做心理咨詢嗎?我經常發神經,這是一種病嗎?天啊,我是處女座,是不是一定會得強迫癥?我們究竟為什么會愛上另一個人?一進電梯就成為低頭黨,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沒有wifi?……這些看起來傷腦筋的問題,其實在一分鐘之內就能找到答案。《一分鐘心理學》以個體與世界的連接為線索,用生動的圖畫科普心理學知識,解讀你身邊的心理學現象,告訴你用心理學改變生活的實用方法。這本書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繁冗的方法立體化,使你不再為深奧的心理學知識所累,輕松地了解心理學,認識世界,與世界和解。
壹心理 ·入門 ·3.6萬字
照顧長者真實個案分析,九大類型照顧者性格透視,常見長者疾病知識和照顧技巧在2013年,香港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將突破20%,到了2020年更會升至25%。照顧年長父母將成為你與我共同面對的挑戰。擺在我們眼前的,除了“怎樣才算是妥善地照顧父母”外,還有“應該如何面對父母”的謎題。本書一方面提供了長者常見疾病的基礎知識和照顧技巧,豐富實用,讓你好好裝備自己;另一方面從九個真實案例,反映不同性格人士在照顧父母過程中所遇到的沖擊,讓你在吸收別人經驗之余,反思自己的信念,進而調整心態,輕松迎接照顧父母的任務。
麥天心 ·入門 ·7萬字
本書被公認是第一部科學的、系統的兒童心理學著作。他對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到3歲每天進行系統觀察,有時也進行一些實驗性的觀察,最后把這些觀察記錄整理成書。作者從幼兒的沖動、反射、模仿、表情、熟慮等動作敘述了幼兒的意志的發展。
(德)威廉·蒲萊爾 ·理論研究 ·16.3萬字
1910年,一名瑞士精神病學家首次使用“autistic”來描述一些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思維模式。1942年,美國自閉癥研究之父列昂·肯納根據11名兒童的病情,借用“autistic”一詞,將這種疾病命名為“情感接觸中的自閉性障礙”。《不同的音調》講述了一個世紀以來人們對自閉癥的認識發展。這部歷史不僅是由學者與先驅的研究構成的,更是無數孩子及其家庭不被理解的痛苦與不折不撓的奮斗寫就的。在這里,母親們擺脫了針對自身的道德指責,家長們努力推動了相關領域內的科學研究,醫療界為尋找病因和療法進行了數不清的嘗試,政界與法律界為這些孩子鋪平了進入普通課堂的道路。這也是一部關于失敗和進步的歷史,展現了在面對未知威脅時人性的黑暗與光明。唐文和祖克以理性的筆觸忠實記錄下人們走過的彎路與獲得的成就,并告訴我們,這段旅途仍在繼續。
(美)約翰·唐文 凱倫·祖克 ·認知心理 ·75.9萬字
這是一本通過講解心理障礙案例來普及心理學知識的大眾心理讀物。英文原版自2006年上市后,即長期霸占歐美心理學暢銷書榜榜首,至今仍穩居美國亞馬遜“護理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健康”榜前十;得到美國心理學會、美國精神病學會、加拿大心理學會等權威機構的盛譽推薦。作者莫里森博士不僅從理論知識上為你普及心理疾病的科學定義,還將通過100余個真實病例讓你深入了解不同心理疾病對人們日常生活的不同影響。書中介紹了抑郁、躁狂、焦慮、恐懼、強迫、癡呆等心理疾病的基本特征,同時還詳細描述了病患進行心理咨詢時的真實情景。本書一方面揭開了心理咨詢與心理診斷的神秘面紗,讓普通大眾看到專業人士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另一方面,也系統、嚴謹地介紹了心理診斷的科學方法,幫助心理學相關從業者建立專業的診斷思維。因此,本書不僅是心理愛好者的趣味科普讀本,更可作為專業人士的案頭參考書、執業考試教輔。
(美)詹姆斯·莫里森 ·理論研究 ·19.9萬字
隨著社會的加速發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也越發明顯。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務狀況調查研究”及“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重點新型智庫的研究成果。通過對全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的調研,得出:我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在部分維度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狀況并不令人樂觀,不少地方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專業隊伍仍顯薄弱,條件保障也不充分。
任其平 萬增奎 王申連 崔詣晨 ·百科 ·13.6萬字
本套書是青島市精品校(園)本課程系列叢書,本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圍繞幼兒的心理特點,對幼兒在環境適應、自我了解、情緒調節、人際交往、自主探究等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幫助幼兒學會了解環境、適應環境,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自己、表達自己,體驗集體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柴清林 ·兒童心理 ·2594字
生活中,許多人雖然渴望擁有一段美好的親密關系,但似乎總是難以遇上對的人;還有許多人,雖然身處關系之中,但是交流的過程總是爭吵不斷、矛盾重重……人們之所以難以經營好親密關系,實際上跟原生家庭有著密切關聯。如果在原生家庭中,一個人曾經歷過忽視、責難、拋棄甚至是虐待,那么他便很難跟親近的人建立起安全、舒適的關系。所幸,我們可以通過走進原生家庭來療愈內心創傷、重新擁抱愛與親密。擁有多年咨詢經驗的巴里·溫霍爾德結合自己的實際身經歷指出:首先,我們要透過自己的情感經歷,判斷自己處于哪一種依戀模式之中;其次,通過審視自己的原生家庭經歷,可以找到對應的親子互動模式,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最后,通過情緒的宣泄和溝通方式的轉變,我們便能更好地重建內心、擁抱美好的親密關系。
(美)巴里·溫霍爾德 賈內·溫霍爾德 ·心靈療愈 ·11.6萬字
馬斯洛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和需求層次理論,主張通過不斷滿足人類天生的需求而達成自我實現。在本書中,馬斯洛闡述了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我們解析了人類異常心理的本質,是人性成長的受挫,只有看透人性的各種可能,看透人類心理成長的根源與本質,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成為健全的人。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 ·經典著作 ·48.7萬字
躁狂、抑郁、歇斯底里……人類異常心理的本質,是人性成長的受挫。為什么有的人會出現各種異常心理,甚至患上精神疾病?為什么有的人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退縮,放棄成就事業的大好機會?為什么有的人能在工作中全情投入到忘記時間,還能在工作中感到愉悅?馬斯洛告訴我們:人性的六層需求層次會驅使我們不斷進步,而人性的防御機制又會阻止我們順利成長。只有看透人性的各種可能,看透人類心理成長的根源與本質,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如何戰勝逃避、討好、焦慮,走向真正的自我?這本《人性能達到的境界》將會帶給你答案。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 ·經典著作 ·21.5萬字
《核心心理學》是由申荷永“斐恩講座”(2018)整理而成。在作者看來,心的意義,是中國文化與中國心理學的核心。《核心心理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緣起:核心、種與心”,以生動的具身體驗,呈現核心心理學的播種、萌芽與發展;第二部分為“心法:核心智慧”,從《易經》、儒家傳統、道家思想、佛家覺悟和中醫與五行中,提煉出感應心法等基本原則;第三部分為“原型心意:心之意象”,側重于核心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如主動傾聽、治愈與心上之舟,以及慈悲療法。這部著作是中國文化“心”之智慧的體現,自成一家,為心理學立心,溝通東方與西方。
申荷永 ·理論研究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