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供應鏈融合與績效優化
港口供應鏈融合涉及多個國家、不同文化,如何實現各方利益共享,構建穩固的命運共同體就成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反多邊主義思想抬頭的背景下,港口供應鏈融合所產生的績效改進效應,能夠從理論層面證明“合作與開放”是適應當前經濟環境,實現互利共贏理念的唯一出路。從海運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生產環節的后移導致與之配套的物流環節必須實現精準服務和無縫銜接,這對物流供應鏈各節點部門的協調程度提出了更髙的要求,并促使供應鏈進行縱向整合。本書對港口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節點部門分別建立了行為模型,將原先獨立的企業經營行為納入供應鏈的總體框架中,構建了節點行為與供應鏈績效之間的雙向反饋機制。第一,從物流服務使用者的角度出發進行分析,港口供應鏈覆蓋了海運物流成本產生的全部環節,因此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需求的影響。第二,從供應鏈角度分析節點部門的行為和績效更加符合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改變了以往從微觀層面出發,強調個體競爭能力的研究模式。第三,通過用理論模型的方式刻畫各方之間的影響路徑,可以更為直觀、清晰地判斷節點的某項具體行為將對自身和供應鏈總體績效產生何種效應。第四,在上述基礎上,對港口供應鏈的績效分析整合了所有節點部門的行為函數,使港口供應鏈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9.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