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蘇州園林匾額楹聯鑒賞(第6版)
最新章節:
3.白公祠
《蘇州園林匾額楹聯鑒賞》是以蘇州園林文化中直觀的物質景觀為背景,聚焦于楹聯匾額這些文字性、文獻性遺存,結合各園林不同風韻的實景,深入淺出地介紹文字聯額的書家、出處、用典、建園歷史,置景意境,移步換景的高妙韻致等,并作出立體、綜合的介紹和深度、細致的賞析,引導讀者超越走馬觀花似的留念性游玩,從更高層面體會、感悟園林文化以至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風范。作者是我國專心致力于園林文化的著名專家,更是蘇州園林研究的第一人,學養豐盈,在寫作本書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在每座園林的講說上,按照人們入院后的行走線路,結合蘇州園林移步異景的文化特點,駕輕就熟地逐一介紹各個景致所見的匾聯,循循善誘、娓娓道來。本書有彩圖可供觀景讀書時比對,文字流暢平白,完全可以作為一般讀者了解、研習蘇州園林文化的啟蒙讀物。
- 3.白公祠 更新時間:2023-12-19 11:32:13
- 2.塔影山館
- 1.塔影橋
- (五)原塔影園
- 4.后山小亭
- 3.古剎客堂
- 2.萬松堂
- 1.萬景山莊
- (四)盆景園
- 8.攬月榭
- 7.云泉亭
- 6.云在茶室
- 5.分翠亭
- 4.涌泉亭
- 3.通幽軒
- 2.小武當
- 1.玉蘭山房
- (三)虎丘后山
- 26.放鶴亭
- 25.平遠堂
- 24.千頃云閣
- 23.萬家煙火
- 22.小吳軒
- 21.望蘇臺
- 20.五賢堂
- 19.冷香閣
- 18.第三泉
- 17.云巖寺塔
- 16.致爽閣
- 15.雪浪亭
- 14.劍池
- 13.東丘亭
- 12.東土丘亭
- 11.悟石軒
- 10.六角亭
- 9.花雨亭
- 8.三笑亭
- 7.二仙亭
- 6.白蓮池
- 5.千人石
- 4.古真娘亭
- 3.大石
- 2.試劍石
- 1.憨憨泉
- (二)虎丘前山
- 3.虎阜禪寺三山門
- 2.虎阜禪寺二山門
- 1.虎阜禪寺大山門
- (一)虎阜禪寺山門
- 十四、虎丘
- 12.門宕
- 11.桂花廳
- 10.九曲回廊
- 9.旱船
- 8.辛臺
- 7.菰雨生涼軒
- 6.眠云亭
- 5.琴房
- 4.退思草堂
- 3.攬勝閣下層
- 2.水香榭
- 1.月洞門
- (三)山水園
- 5.旱船
- 4.歲寒居
- 3.迎賓室
- 2.小閣
- 1.坐春望月樓
- (二)中庭
- 2.內宅
- 1.外宅
- (一)住宅
- 十三、退思園
- 5.送青簃
- 4.靈瀾精舍
- 3.月駕軒
- 2.問泉亭
- 1.抱甕軒
- 十二、擁翠山莊
- 6.艮宧
- 5.達齋
- 4.回峰閣
- 3.曲水亭
- 2.曲廊
- 1.認春軒
- (三)后花園
- (二)前曲園·小竹里館
- 4.春在堂
- 3.主廳
- 2.門樓
- 1.大門
- (一)住宅
- 十一、曲園 (清末)
- 14.顧氏家祠
- 13.旱船
- 12.面壁亭
- 11.院西小屋
- 10.碧梧棲鳳
- 9.南雪亭
- 8.鴛鴦廳
- 7.金粟亭
- 6.抱綠灣
- 5.螺髻亭
- 4.山洞
- 3.屏風三疊
- 2.六角亭
- 1.月洞門
- (二)西部
- 9.拜石軒·歲寒草廬
- 8.玉虹亭
- 7.石聽琴室
- 6.坡仙琴館
- 5.鎖綠軒
- 4.石舫
- 3.四時瀟灑亭
- 2.留客處
- 1.玉延亭
- (一)東部
- 十、怡園 (清)
- 5.書畫齋
- 4.書房南小屋
- 3.書房西北側小屋
- 2.書房東側小屋
- 1.書房
- (三)西花園
- 16.黃石假山
- 15.聯廊兩小樓
- 14.山水間
- 13.宛虹杠
- 12.吾愛亭
- 11.望月亭
- 10.受月池
- 9.還硯齋
- 8.安樂國
- 7.雙照樓
- 6.城曲草堂
- 5.儲香館
- 4.長廊
- 3.船廳
- 2.軒東半亭
- 1.書房
- (二)東花園
- 4.樓廳門樓
- 3.大客廳
- 2.轎廳
- 1.門廳
- (一)中部住宅區
- 九、耦園 (清)
- 5.假山
- 4.土埠方亭
- 3.補秋舫
- 2.問泉亭
- 1.飛雪泉
- (二)環山區
- 3.涵云閣
- 2.環秀山莊
- 1.有穀堂
- (一)主廳區
- 八、環秀山莊 (清)
- 4.御碑亭
- 3.廟大殿
- 2.廟門
- 1.先憂后樂坊
- (五)范公祠
- 15.卓筆峰
- 14.望湖臺
- 13.上白云
- 12.中白云亭
- 11.回音谷
- 10.半山亭
- 9.望楓臺
- 8.飛來峰
- 7.龍門
- 6.白云亭
- 5.云泉精舍
- 4.三陟阪
- 3.更衣亭
- 2.鴛鴦石
- 1.登山磚墻門
- (四)登山道上摩崖
- 3.咒缽庵
- 2.水園
- 1.范參議公祠
- (三)賜山舊廬
- 3.高義園第四進
- 2.高義園第三進
- 1.樂天樓·御書樓
- (二)高義園
- 4.正門
- 3.圓弧形洞門
- 2.接駕亭
- 1.天平山石牌坊
- (一)天平山莊入口
- 七、天平山莊 (明)
- 5.土山
- 4.射圃
- 3.小溪盡頭廊
- 2.水榭
- 1.門楣
- (四)西部·山林區
- 2.小桃塢
- 1.界亭
- (三)北部·田園區
- 14.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 13.盛氏家庵
- 12.冠云亭
- 11.冠云臺
- 10.冠云樓
- 9.三峰
- 8.鴛鴦廳
- 7.東園
- 6.揖峰軒·石林小院
- 5.楠木廳前庭東南門宕
- 4.楠木廳前庭西南樓
- 3.楠木廳東側
- 2.楠木廳后院耳室
- 1.楠木廳
- (二)東部·建筑區
- 13.曲谿樓
- 12.小蓬萊
- 11.清風池館
- 10.遠翠閣·自在處
- 9.半野草堂(原在山池以北 沿界墻處 今已不存)
- 8.可亭
- 7.聞木樨香軒
- 6.涵碧山房
- 5.明瑟樓
- 4.綠蔭軒
- 3.南墻
- 2.曲廊過道
- 1.門廳
- (一)中部山水區
- 六、留園 (明)
- 3.鶴砦
- 2.芹廬
- 1.浴鷗
- (三)園中園
- 9.思嗜軒
- 8.乳魚亭
- 7.渡香橋
- 6.朝爽亭
- 5.響月廊
- 4.延光閣西側小屋
- 3.池北水榭
- 2.愛蓮窩
- 1.旸谷書堂
- (二)池周區
- 4.主體廳堂
- 3.馎饦齋
- 2.大廳
- 1.住宅前廳
- (一)住宅區
- 五、藝圃 (明)
- 11.宜兩亭
- 10.水廊釣臺
- 9.倒影樓·拜文揖沈之齋
- 8.與誰同坐軒
- 7.笠亭
- 6.浮翠閣
- 5.留聽閣
- 4.塔影亭
- 3.滿軒
- 2.湖石假山
- 1.界門
- (四)西部·補園
- 23.綠漪亭
- 22.梧竹幽居
- 21.待霜亭
- 20.雪香云蔚亭
- 19.荷風四面亭
- 18.見山樓
- 17.空廊
- 16.玉蘭堂
- 15.旱船
- 14.凈深亭
- 13.志清意遠
- 12.小滄浪
- 11.得真亭
- 10.聽松風處
- 9.廊橋
- 8.倚玉軒
- 7.遠香堂
- 6.玉泉井
- 5.黃石假山亭
- 4.枇杷園
- 3.海棠春塢
- 2.聽雨軒
- 1.依廊東半亭
- (三)中部·拙政園
- 8.半亭
- 7.土山亭
- 6.秫香館
- 5.天泉亭
- 4.水榭
- 3.蘭雪堂
- 2.拙政園新大門
- 1.東園舊額(選)
- (二)東園·歸田園居
- 8.腰門
- 7.原拙政園山水園入口
- 6.鴛鴦花籃廳
- 5.第三第四進庭院西月洞門
- 4.第三第四進庭院東月洞門
- 3.大廳門樓
- 2.轎廳門樓
- 1.一字形照墻
- (一)東部住宅
- 四、拙政園 (明)
- 4.法堂
- 3.御碑亭
- 2.文天祥詩碑亭
- 1.扇亭
- (六)花園·南區
- 3.雙香仙館
- 2.問梅閣
- 1.飛瀑亭
- (五)花園·西區
- 6.暗香疏影樓
- 5.觀瀑亭(湖心亭)
- 4.石舫
- 3.真趣亭
- 2.花籃廳
- 1.古五松園
- (四)花園·北區
- 4.小閣
- 3.禪室
- 2.小樓
- 1.花園正廳
- (三)花園·主假山區
- 4.打盹亭
- 3.小方廳
- 2.半亭
- 1.鴛鴦廳
- (二)主 廳
- 2.大廳(原祠堂)
- 1.門廳
- (一)原祠堂
- 三、獅子林 (元)
- 3.書樓
- 2.小姐樓
- 1.花園主廳
- (五)北部書房區
- 4.小水潭
- 3.小亭
- 2.書房
- 1.小門
- (四)西部園中園
- 4.射鴨廊
- 3.竹外一枝軒
- 2.月到風來亭
- 1.水閣
- (三)中部環池區
- 8.琴室
- 7.蹈和館
- 6.宜春寏(新辟牡丹園)
- 5.爬山廊
- 4.假山
- 3.小山叢桂軒
- 2.水澗
- 1.山水園小門
- (二)南部宴樂區
- 5.梯云室
- 4.女廳
- 3.扁作大廳
- 2.轎廳
- 1.門廳
- (一)東部住宅區
- 二、網師園 (南宋)
- 2.小軒
- 1.水榭
- (八)園西沿河一區
- 4.五百名賢祠北畫廊形館
- 3.五百名賢祠
- 2.小亭
- 1.祠東月洞門
- (七)五百名賢祠一區
- 4.曲室
- 3.草書摩崖
- 2.石屋
- 1.看山樓
- (六)禪宗一區
- 4.瑤華境界
- 3.明道堂西廊口
- 2.明道堂東廊口
- 1.明道堂
- (五)明道堂一區
- (四)滄浪亭
- 5.御碑亭
- 4.步碕亭北面假山摩崖
- 3.假山西南弧形走廊半亭
- 2.書房
- 1.閑吟亭
- (三)假山長廊
- 2.觀魚處·濠上觀·釣魚臺
- 1.面水軒
- (二)復廊
- 2.碑記廳
- 1.園門額
- (一)大門
- 一、滄浪亭 (北宋)
- 序言
- 文前
- 作者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文前
- 序言
- 一、滄浪亭 (北宋)
- (一)大門
- 1.園門額
- 2.碑記廳
- (二)復廊
- 1.面水軒
- 2.觀魚處·濠上觀·釣魚臺
- (三)假山長廊
- 1.閑吟亭
- 2.書房
- 3.假山西南弧形走廊半亭
- 4.步碕亭北面假山摩崖
- 5.御碑亭
- (四)滄浪亭
- (五)明道堂一區
- 1.明道堂
- 2.明道堂東廊口
- 3.明道堂西廊口
- 4.瑤華境界
- (六)禪宗一區
- 1.看山樓
- 2.石屋
- 3.草書摩崖
- 4.曲室
- (七)五百名賢祠一區
- 1.祠東月洞門
- 2.小亭
- 3.五百名賢祠
- 4.五百名賢祠北畫廊形館
- (八)園西沿河一區
- 1.水榭
- 2.小軒
- 二、網師園 (南宋)
- (一)東部住宅區
- 1.門廳
- 2.轎廳
- 3.扁作大廳
- 4.女廳
- 5.梯云室
- (二)南部宴樂區
- 1.山水園小門
- 2.水澗
- 3.小山叢桂軒
- 4.假山
- 5.爬山廊
- 6.宜春寏(新辟牡丹園)
- 7.蹈和館
- 8.琴室
- (三)中部環池區
- 1.水閣
- 2.月到風來亭
- 3.竹外一枝軒
- 4.射鴨廊
- (四)西部園中園
- 1.小門
- 2.書房
- 3.小亭
- 4.小水潭
- (五)北部書房區
- 1.花園主廳
- 2.小姐樓
- 3.書樓
- 三、獅子林 (元)
- (一)原祠堂
- 1.門廳
- 2.大廳(原祠堂)
- (二)主 廳
- 1.鴛鴦廳
- 2.半亭
- 3.小方廳
- 4.打盹亭
- (三)花園·主假山區
- 1.花園正廳
- 2.小樓
- 3.禪室
- 4.小閣
- (四)花園·北區
- 1.古五松園
- 2.花籃廳
- 3.真趣亭
- 4.石舫
- 5.觀瀑亭(湖心亭)
- 6.暗香疏影樓
- (五)花園·西區
- 1.飛瀑亭
- 2.問梅閣
- 3.雙香仙館
- (六)花園·南區
- 1.扇亭
- 2.文天祥詩碑亭
- 3.御碑亭
- 4.法堂
- 四、拙政園 (明)
- (一)東部住宅
- 1.一字形照墻
- 2.轎廳門樓
- 3.大廳門樓
- 4.第三第四進庭院東月洞門
- 5.第三第四進庭院西月洞門
- 6.鴛鴦花籃廳
- 7.原拙政園山水園入口
- 8.腰門
- (二)東園·歸田園居
- 1.東園舊額(選)
- 2.拙政園新大門
- 3.蘭雪堂
- 4.水榭
- 5.天泉亭
- 6.秫香館
- 7.土山亭
- 8.半亭
- (三)中部·拙政園
- 1.依廊東半亭
- 2.聽雨軒
- 3.海棠春塢
- 4.枇杷園
- 5.黃石假山亭
- 6.玉泉井
- 7.遠香堂
- 8.倚玉軒
- 9.廊橋
- 10.聽松風處
- 11.得真亭
- 12.小滄浪
- 13.志清意遠
- 14.凈深亭
- 15.旱船
- 16.玉蘭堂
- 17.空廊
- 18.見山樓
- 19.荷風四面亭
- 20.雪香云蔚亭
- 21.待霜亭
- 22.梧竹幽居
- 23.綠漪亭
- (四)西部·補園
- 1.界門
- 2.湖石假山
- 3.滿軒
- 4.塔影亭
- 5.留聽閣
- 6.浮翠閣
- 7.笠亭
- 8.與誰同坐軒
- 9.倒影樓·拜文揖沈之齋
- 10.水廊釣臺
- 11.宜兩亭
- 五、藝圃 (明)
- (一)住宅區
- 1.住宅前廳
- 2.大廳
- 3.馎饦齋
- 4.主體廳堂
- (二)池周區
- 1.旸谷書堂
- 2.愛蓮窩
- 3.池北水榭
- 4.延光閣西側小屋
- 5.響月廊
- 6.朝爽亭
- 7.渡香橋
- 8.乳魚亭
- 9.思嗜軒
- (三)園中園
- 1.浴鷗
- 2.芹廬
- 3.鶴砦
- 六、留園 (明)
- (一)中部山水區
- 1.門廳
- 2.曲廊過道
- 3.南墻
- 4.綠蔭軒
- 5.明瑟樓
- 6.涵碧山房
- 7.聞木樨香軒
- 8.可亭
- 9.半野草堂(原在山池以北 沿界墻處 今已不存)
- 10.遠翠閣·自在處
- 11.清風池館
- 12.小蓬萊
- 13.曲谿樓
- (二)東部·建筑區
- 1.楠木廳
- 2.楠木廳后院耳室
- 3.楠木廳東側
- 4.楠木廳前庭西南樓
- 5.楠木廳前庭東南門宕
- 6.揖峰軒·石林小院
- 7.東園
- 8.鴛鴦廳
- 9.三峰
- 10.冠云樓
- 11.冠云臺
- 12.冠云亭
- 13.盛氏家庵
- 14.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 (三)北部·田園區
- 1.界亭
- 2.小桃塢
- (四)西部·山林區
- 1.門楣
- 2.水榭
- 3.小溪盡頭廊
- 4.射圃
- 5.土山
- 七、天平山莊 (明)
- (一)天平山莊入口
- 1.天平山石牌坊
- 2.接駕亭
- 3.圓弧形洞門
- 4.正門
- (二)高義園
- 1.樂天樓·御書樓
- 2.高義園第三進
- 3.高義園第四進
- (三)賜山舊廬
- 1.范參議公祠
- 2.水園
- 3.咒缽庵
- (四)登山道上摩崖
- 1.登山磚墻門
- 2.鴛鴦石
- 3.更衣亭
- 4.三陟阪
- 5.云泉精舍
- 6.白云亭
- 7.龍門
- 8.飛來峰
- 9.望楓臺
- 10.半山亭
- 11.回音谷
- 12.中白云亭
- 13.上白云
- 14.望湖臺
- 15.卓筆峰
- (五)范公祠
- 1.先憂后樂坊
- 2.廟門
- 3.廟大殿
- 4.御碑亭
- 八、環秀山莊 (清)
- (一)主廳區
- 1.有穀堂
- 2.環秀山莊
- 3.涵云閣
- (二)環山區
- 1.飛雪泉
- 2.問泉亭
- 3.補秋舫
- 4.土埠方亭
- 5.假山
- 九、耦園 (清)
- (一)中部住宅區
- 1.門廳
- 2.轎廳
- 3.大客廳
- 4.樓廳門樓
- (二)東花園
- 1.書房
- 2.軒東半亭
- 3.船廳
- 4.長廊
- 5.儲香館
- 6.城曲草堂
- 7.雙照樓
- 8.安樂國
- 9.還硯齋
- 10.受月池
- 11.望月亭
- 12.吾愛亭
- 13.宛虹杠
- 14.山水間
- 15.聯廊兩小樓
- 16.黃石假山
- (三)西花園
- 1.書房
- 2.書房東側小屋
- 3.書房西北側小屋
- 4.書房南小屋
- 5.書畫齋
- 十、怡園 (清)
- (一)東部
- 1.玉延亭
- 2.留客處
- 3.四時瀟灑亭
- 4.石舫
- 5.鎖綠軒
- 6.坡仙琴館
- 7.石聽琴室
- 8.玉虹亭
- 9.拜石軒·歲寒草廬
- (二)西部
- 1.月洞門
- 2.六角亭
- 3.屏風三疊
- 4.山洞
- 5.螺髻亭
- 6.抱綠灣
- 7.金粟亭
- 8.鴛鴦廳
- 9.南雪亭
- 10.碧梧棲鳳
- 11.院西小屋
- 12.面壁亭
- 13.旱船
- 14.顧氏家祠
- 十一、曲園 (清末)
- (一)住宅
- 1.大門
- 2.門樓
- 3.主廳
- 4.春在堂
- (二)前曲園·小竹里館
- (三)后花園
- 1.認春軒
- 2.曲廊
- 3.曲水亭
- 4.回峰閣
- 5.達齋
- 6.艮宧
- 十二、擁翠山莊
- 1.抱甕軒
- 2.問泉亭
- 3.月駕軒
- 4.靈瀾精舍
- 5.送青簃
- 十三、退思園
- (一)住宅
- 1.外宅
- 2.內宅
- (二)中庭
- 1.坐春望月樓
- 2.小閣
- 3.迎賓室
- 4.歲寒居
- 5.旱船
- (三)山水園
- 1.月洞門
- 2.水香榭
- 3.攬勝閣下層
- 4.退思草堂
- 5.琴房
- 6.眠云亭
- 7.菰雨生涼軒
- 8.辛臺
- 9.旱船
- 10.九曲回廊
- 11.桂花廳
- 12.門宕
- 十四、虎丘
- (一)虎阜禪寺山門
- 1.虎阜禪寺大山門
- 2.虎阜禪寺二山門
- 3.虎阜禪寺三山門
- (二)虎丘前山
- 1.憨憨泉
- 2.試劍石
- 3.大石
- 4.古真娘亭
- 5.千人石
- 6.白蓮池
- 7.二仙亭
- 8.三笑亭
- 9.花雨亭
- 10.六角亭
- 11.悟石軒
- 12.東土丘亭
- 13.東丘亭
- 14.劍池
- 15.雪浪亭
- 16.致爽閣
- 17.云巖寺塔
- 18.第三泉
- 19.冷香閣
- 20.五賢堂
- 21.望蘇臺
- 22.小吳軒
- 23.萬家煙火
- 24.千頃云閣
- 25.平遠堂
- 26.放鶴亭
- (三)虎丘后山
- 1.玉蘭山房
- 2.小武當
- 3.通幽軒
- 4.涌泉亭
- 5.分翠亭
- 6.云在茶室
- 7.云泉亭
- 8.攬月榭
- (四)盆景園
- 1.萬景山莊
- 2.萬松堂
- 3.古剎客堂
- 4.后山小亭
- (五)原塔影園
- 1.塔影橋
- 2.塔影山館
- 3.白公祠 更新時間:2023-12-19 1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