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園林匾額楹聯(lián)鑒賞(第6版)
- 曹林娣
- 705字
- 2023-12-19 11:30:01
2.小亭
匾額:
仰 止 亭
額取《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意。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仰,仰慕;止,同“之”;景行,大道,比喻行為光明正大。后因以比喻崇高的德行。
亭壁刻有乾隆帝御題文徵明像石刻,系乾隆十九年(1755)立,上刻:
沈德潛持明人畫徵明小像乞題句。徵明,故正士也,怡然允之:
飄然巾墊識吳儂,文物名邦風雅宗。
乞我四言作章表,較他前輩慶遭逢。
德潛更為徵明祠乞額,因以“德藝清標”四字賜之,德潛額手稱慶,且自謂若非遭際之隆,將同徵明沉滯終身,云:
生平德藝人中玉,老去操持雪里松。
故里遺祠瞻企近,勖哉多士善希蹤。
對聯(lián):
未知明年在何處;
不可一日無此君。
原為吳昌碩撰書,今由沙曼翁補書。有題識:“玉農明府奉差吳中,在滄浪亭七易寒暑。左右修竹,空翠洗襟,明歲將之官句容。嗟世態(tài)之炎涼,羨清風之灑落,摘句屬篆,竟不忘游釣處也。時丁未十一月昌碩吳俊卿?!?/p>
出句取宋王禹偁《黃岡竹樓記》中語:“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竹子成為作者心靈棲居的寓所,竹樓情趣盎然,而自己卻漂泊無定,與“明歲將之官句容”的玉農明府很相似,借以感嘆世事;對句則詠竹寄情?!妒勒f新語·任誕》載東晉王子猷(徽之)卓犖不羈:“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唐宋之問的《綠竹引》詩也稱:“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無此君?!薄爸窳制哔t”酷愛竹子,常常游于竹林,文人高士們逐漸養(yǎng)成了徑以“君子”呼竹的風習,“不可一日無此君”遂成為愛竹之士的口頭禪。居必有竹,以陶情勵志,爽清氣息。瀟灑挺拔、清麗俊逸的竹子給人以美的意象,是風流名士理想的人格寫照。故貌為詠竹,實乃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