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電子CAD技術項目化教程
最新章節:
附錄5 Altium Designer快捷鍵大全
本書為高職高專電子類專業電子CAD課程教材。具體內容包括:電子CAD原理圖設計:設計環境、配置元件庫、創建原理圖設計、電氣檢查、準備導入到PCB等等。庫的管理:創建新的元件符號、創建器件封裝、添加元件封裝等等。PCB設計:PCB編輯基礎、PCB設計流程及導入設計到PCB、設計規則、PCB布局、PCB布線等等。其他:其他軟件簡介、PCB加工簡介。
最新章節
- 附錄5 Altium Designer快捷鍵大全
- 附錄4 Altium Designer典型元件符號及封裝形式
- 附錄3 Altium應用電子設計認證項目
- 附錄2 CEAC PCB設計工程師考試(認證)
- 附錄1 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考試簡介
- 參考文獻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9-12-06 14:57:55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附錄5 Altium Designer快捷鍵大全 更新時間:2019-12-06 16:13:30
- 附錄4 Altium Designer典型元件符號及封裝形式
- 附錄3 Altium應用電子設計認證項目
- 附錄2 CEAC PCB設計工程師考試(認證)
- 附錄1 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考試簡介
- 參考文獻
- 習題
- 13.6 小結
- 13.5.3 創建BOM
- 13.5.2 生成Gerber文件
- 13.5.1 輸出PDF文件
- 13.5 輸出文件
- 13.4.2 修改單片機3D模型的顏色
- 13.4.1 建立11.0592M和24M晶振的3D模型
- 13.4 PCB的3D顯示
- 13.3.4 單項DRC校驗
- 13.3.3 設計規則校驗報告
- 13.3.2 常規DRC校驗
- 13.3.1 DRC的設置
- 13.3 DRC檢查
- 13.2.4 調整布局布線
- 13.2.3 自動布線
- 13.2.2 設計規則設置
- 13.2.1 元件布局
- 13.2 PCB設計
- 13.1.3 導入設計
- 13.1.2 添加元件封裝
- 13.1.1 創建新的PCB文件
- 13.1 新建PCB文件并設計導入
- 項目13 層次電路PCB設計
- 習題
- 12.6 小結
- 12.5.6 設置坐標原點
- 12.5.5 放置尺寸標注
- 12.5.4 調整元件標號
- 12.5.3 覆銅
- 12.5.2 放置過孔作為安裝孔
- 12.5.1 放置淚滴
- 12.5 PCB的設計技巧
- 12.4.3 驗證PCB設計
- 12.4.2 元件布線
- 12.4.1 元件布局
- 12.4 PCB設計
- 12.3.7 Placement(布局)規則類
- 12.3.6 Manufacturing(制造)規則類
- 12.3.5 Plane(內部電源層)規則類
- 12.3.4 Mask(阻焊膜)規則類
- 12.3.3 SMT(貼片元件)規則類
- 12.3.2 Routing(布線)規則類
- 12.3.1 Electrical(電氣)規則類
- 12.3 PCB設計規則介紹
- 12.2.2 導入設計到PCB
- 12.2.1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
- 12.2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并設計導入
- 12.1.3 添加元件封裝
- 12.1.2 導入原理圖
- 12.1.1 新建一個工程
- 12.1 新建工程,導入原理圖并添加封裝
- 項目12 LCD1602顯示電路PCB設計
- 習題
- 11.8 小結
- 11.7 驗證PCB設計
- 11.6.4 本項目的其余布線
- 11.6.3 多線軌布線
- 11.6.2 等長布線
- 11.6.1 交互式差分對布線
- 11.6 手動布線
- 11.5 設計規則向導
- 11.4.5 調整PCB及設置字體
- 11.4.4 自動對齊排列布局
- 11.4.3 快速對選定的元件布局
- 11.4.2 自動推擠布局
- 11.4.1 交互式布局
- 11.4 元件布局
- 11.3.12 Layer Colors選項頁
- 11.3.11 Reports選項頁
- 11.3.10 Defaults選項頁
- 11.3.9 PCB Legacy 3D選項頁
- 11.3.8 Mouse Wheel Configuration選項頁
- 11.3.7 True Type Fonts選項頁
- 11.3.6 Interactive Routing選項頁
- 11.3.5 Board Insight Lens選項頁
- 11.3.4 Board Insight Modes選項頁
- 11.3.3 Board Insight Display選項頁
- 11.3.2 Display選項頁
- 11.3.1 General選項頁
- 11.3 PCB編輯器首選項設置
- 11.2.2 導入設計到PCB
- 11.2.1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
- 11.2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并設計導入
- 11.1.3 添加元件封裝
- 11.1.2 導入原理圖
- 11.1.1 新建一個工程
- 11.1 新建工程,導入原理圖并添加封裝
- 項目11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PCB設計
- 習題
- 10.9 小結
- 10.8.4 驗證PCB設計
- 10.8.3 交互式布線
- 10.8.2 設計規則設置
- 10.8.1 元件布局
- 10.8 PCB設計
- 10.7.4 PCB設計基本原則
- 10.7.3 銅膜走線(Track)
- 10.7.2 焊盤(Pad)與過孔(Via)
- 10.7.1 元件(Component)
- 10.7 PCB設計基本常識和基本原則
- 10.6.4 電路板參數設置
- 10.6.3 圖件的顯示與隱藏設定
- 10.6.2 PCB層的顯示與顏色
- 10.6.1 認識PCB層
- 10.6 PCB編輯器環境參數設置
- 10.5.3 PCB觀察器
- 10.5.2 PCB設計面板
- 10.5.1 PCB編輯器界面
- 10.5 PCB設計環境
- 10.4 導入網絡表
- 10.3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
- 10.2.3 添加元件封裝
- 10.2.2 導入原理圖
- 10.2.1 新建一個工程
- 10.2 新建工程,導入原理圖并添加封裝
- 10.1 PCB設計步驟
- 項目10 心形燈驅動電路PCB設計
- 習題
- 9.5 典型單管放大電路仿真
- 9.4 整流電路仿真
- 9.3 光控液晶屏亮度電路仿真
- 9.2.4 交流小信號分析
- 9.2.3 瞬態分析
- 9.2.2 靜態工作點分析
- 9.2.1 一般設置
- 9.2 仿真器的設置
- 9.1 仿真元件庫
- 項目9 電路仿真分析
- 習題
- 8.3 多通道電路設計方法
- 8.2 自下而上的層次電路設計方法
- 8.1 自上而下的層次電路設計方法
- 項目8 層次電路設計
- 習題
- 7.12 小結
- 7.11 用封裝管理器檢查所有元件的封裝
- 7.10 完成原理圖繪制
- 7.9.2 執行整體編輯
- 7.9.1 Find Similar Objects對話框
- 7.9 對象屬性整體編輯
- 7.8 放置文本框
- 7.7 放置注釋文字
- 7.6 圓弧的放置方法
- 7.5 總線的放置方法
- 7.4 網絡標號的放置方法
- 7.3 線路節點的放置方法
- 7.2 導線的連接方法
- 7.1.2 將原理圖添加到工程
- 7.1.1 新建一個空的原理圖
- 7.1 新建一個工程
- 項目7 LCD1602顯示電路原理圖繪制
- 習題
- 6.8 小結
- 6.7 檢查原理圖電氣規則
- 6.6 檢查所有元件的封裝
- 6.5.11 Orcad(tm)設定
- 6.5.10 Default Primitives(默認圖件參數)設定
- 6.5.9 Default Units(默認單位)設定
- 6.5.8 B reak Wire(切線)設定
- 6.5.7 G rids(網格)設定
- 6.5.6 Library AutoZoom(元件庫自動縮放)設定
- 6.5.5 AutoFocus(自動對焦)設定
- 6.5.4 Compiler(編譯器)設定
- 6.5.3 Mouse Wheel Configuration(鼠標滾輪)設定
- 6.5.2 Graphical Editing(圖形編輯)設定
- 6.5.1 General(通用)設定
- 6.5 原理圖首選項設置
- 6.4.2 原理圖元件的放置
- 6.4.1 加載庫文件
- 6.4 原理圖繪制
- 6.3.7 單位設置
- 6.3.6 圖紙設計信息
- 6.3.5 系統字體設置
- 6.3.4 柵格設置
- 6.3.3 圖紙顏色設置
- 6.3.2 圖紙設置
- 6.3.1 圖紙尺寸設置
- 6.3 原理圖圖紙設置
- 6.2 原理圖編輯器操作界面設置
- 6.1 新建一個工程和原理圖文件
- 項目6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原理圖繪制
- 習題
- 5.9 小結
- 5.8.4 打印
- 5.8.3 打印預覽
- 5.8.2 打印機設置
- 5.8.1 頁面設置
- 5.8 原理圖輸出
- 5.7.3 產生工程層次表
- 5.7.2 產生元件交叉參考表
- 5.7.1 產生元件報表
- 5.7 報表生成及輸出
- 5.6.2 檢查結果報告
- 5.6.1 設置電氣連接檢查規則
- 5.6 原理圖編譯與電氣規則檢查
- 5.5 用封裝管理器檢查所有元件的封裝
- 5.4 從原理圖生成元件庫
- 5.3.5 完成原理圖元器件的放置
- 5.3.4 元器件自動對齊
- 5.3.3 編輯元件屬性
- 5.3.2 調整元件位置
- 5.3.1 原理圖元件的放置
- 5.3 原理圖繪制
- 5.2.3 元件庫搜索
- 5.2.2 元件庫的加載
- 5.2.1 元件庫管理器
- 5.2 庫文件的加載
- 5.1.2 將原理圖添加到工程
- 5.1.1 新建一個空的原理圖
- 5.1 新建一個工程
- 項目5 心形燈驅動電路原理圖繪制
- 習題
- 4.5 小結
- 4.4.2 集成庫更新和維護
- 4.4.1 創建集成庫
- 4.4 集成庫創建與維護
- 4.3 建立3D PCB模型庫
- 4.2.7 檢查元器件封裝
- 4.2.6 形成三維模型的其他方式
- 4.2.5 交互式創建三維模型
- 4.2.4 從其他來源添加封裝
- 4.2.3 手工放置三維模型
- 4.2.2 為PCB封裝添加三維模型對象
- 4.2.1 為PCB封裝添加高度屬性
- 4.2 添加元器件的三維模型信息
- 4.1.5 手工創建封裝
- 4.1.4 使用I PC Footprint Wizard創建封裝
- 4.1.3 使用PCB Component Wizard創建封裝
- 4.1.2 PCB Library編輯器面板
- 4.1.1 建立一個新的PCB庫
- 4.1 建立PCB元器件封裝
- 項目4 元器件封裝庫的創建
- 習題
- 3.9 小結
- 3.8.3 庫報表
- 3.8.2 元件報表
- 3.8.1 元件規則檢查對話框
- 3.8 檢查元件并生成報表
- 3.7.5 設置元件屬性
- 3.7.4 添加電源引腳
- 3.7.3 建立元件其余部件
- 3.7.2 添加信號引腳
- 3.7.1 建立元件輪廓
- 3.7 創建多部件原理圖元件
- 3.6.3 修改元件
- 3.6.2 從其他庫中復制元件
- 3.6.1 在原理圖中查找元件
- 3.6 從其他庫中復制元件
- 3.5.3 用模型管理器為元件添加封裝模型
- 3.5.2 為原理圖元件添加封裝模型
- 3.5.1 模型文件搜索路徑設置
- 3.5 為原理圖元件添加模型
- 3.4 設置原理圖元件屬性
- 3.3 創建新的原理圖元件
- 3.2 創建新的庫文件和原理圖庫
- 3.1 原理圖庫、模型和集成庫
- 項目3 原理圖元器件庫的創建
- 習題
- 2.9 小結
- 2.8 驗證用戶的板設計
- 2.7.3 布線
- 2.7.2 設計規則設置
- 2.7.1 布局
- 2.7 PCB設計
- 2.6 導入設計到PCB
- 2.5 新建一個PCB文件
- 2.4 編譯工程與電氣檢查
- 2.3 原理圖繪制
- 2.2.2 將原理圖添加到工程
- 2.2.1 創建一個新的原理圖的步驟
- 2.2 創建一個新的原理圖
- 2.1 新建一個工程
- 項目2 LED彩虹小夜燈電路制作
- 習題
- 1.4.3 調整面板彈出、隱藏速度,調整浮動面板的透明程度
- 1.4.2 系統備份設置
- 1.4.1 切換英文編輯環境到中文編輯環境
- 1.4 軟件參數設置
- 1.3.6 工作區菜單欄
- 1.3.5 工作區(main design window)
- 1.3.4 工作區面板(workspace panel)
- 1.3.3 瀏覽器工具欄(navigation toolbars)
- 1.3.2 系統工具欄(system toolbars)
- 1.3.1 系統主菜單(system menu)
- 1.3 軟件界面設置
- 1.2.5 安裝后管理
- 1.2.4 文件保存路徑
- 1.2.3 激活Altium Designer 13軟件
- 1.2.2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的安裝步驟
- 1.2.1 硬件環境需求
- 1.2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的安裝條件與步驟
- 1.1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的特點
- 項目1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安裝與認識
- 前言
- 內容提要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提要
- 前言
- 項目1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安裝與認識
- 1.1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的特點
- 1.2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的安裝條件與步驟
- 1.2.1 硬件環境需求
- 1.2.2 Altium Designer 13軟件的安裝步驟
- 1.2.3 激活Altium Designer 13軟件
- 1.2.4 文件保存路徑
- 1.2.5 安裝后管理
- 1.3 軟件界面設置
- 1.3.1 系統主菜單(system menu)
- 1.3.2 系統工具欄(system toolbars)
- 1.3.3 瀏覽器工具欄(navigation toolbars)
- 1.3.4 工作區面板(workspace panel)
- 1.3.5 工作區(main design window)
- 1.3.6 工作區菜單欄
- 1.4 軟件參數設置
- 1.4.1 切換英文編輯環境到中文編輯環境
- 1.4.2 系統備份設置
- 1.4.3 調整面板彈出、隱藏速度,調整浮動面板的透明程度
- 習題
- 項目2 LED彩虹小夜燈電路制作
- 2.1 新建一個工程
- 2.2 創建一個新的原理圖
- 2.2.1 創建一個新的原理圖的步驟
- 2.2.2 將原理圖添加到工程
- 2.3 原理圖繪制
- 2.4 編譯工程與電氣檢查
- 2.5 新建一個PCB文件
- 2.6 導入設計到PCB
- 2.7 PCB設計
- 2.7.1 布局
- 2.7.2 設計規則設置
- 2.7.3 布線
- 2.8 驗證用戶的板設計
- 2.9 小結
- 習題
- 項目3 原理圖元器件庫的創建
- 3.1 原理圖庫、模型和集成庫
- 3.2 創建新的庫文件和原理圖庫
- 3.3 創建新的原理圖元件
- 3.4 設置原理圖元件屬性
- 3.5 為原理圖元件添加模型
- 3.5.1 模型文件搜索路徑設置
- 3.5.2 為原理圖元件添加封裝模型
- 3.5.3 用模型管理器為元件添加封裝模型
- 3.6 從其他庫中復制元件
- 3.6.1 在原理圖中查找元件
- 3.6.2 從其他庫中復制元件
- 3.6.3 修改元件
- 3.7 創建多部件原理圖元件
- 3.7.1 建立元件輪廓
- 3.7.2 添加信號引腳
- 3.7.3 建立元件其余部件
- 3.7.4 添加電源引腳
- 3.7.5 設置元件屬性
- 3.8 檢查元件并生成報表
- 3.8.1 元件規則檢查對話框
- 3.8.2 元件報表
- 3.8.3 庫報表
- 3.9 小結
- 習題
- 項目4 元器件封裝庫的創建
- 4.1 建立PCB元器件封裝
- 4.1.1 建立一個新的PCB庫
- 4.1.2 PCB Library編輯器面板
- 4.1.3 使用PCB Component Wizard創建封裝
- 4.1.4 使用I PC Footprint Wizard創建封裝
- 4.1.5 手工創建封裝
- 4.2 添加元器件的三維模型信息
- 4.2.1 為PCB封裝添加高度屬性
- 4.2.2 為PCB封裝添加三維模型對象
- 4.2.3 手工放置三維模型
- 4.2.4 從其他來源添加封裝
- 4.2.5 交互式創建三維模型
- 4.2.6 形成三維模型的其他方式
- 4.2.7 檢查元器件封裝
- 4.3 建立3D PCB模型庫
- 4.4 集成庫創建與維護
- 4.4.1 創建集成庫
- 4.4.2 集成庫更新和維護
- 4.5 小結
- 習題
- 項目5 心形燈驅動電路原理圖繪制
- 5.1 新建一個工程
- 5.1.1 新建一個空的原理圖
- 5.1.2 將原理圖添加到工程
- 5.2 庫文件的加載
- 5.2.1 元件庫管理器
- 5.2.2 元件庫的加載
- 5.2.3 元件庫搜索
- 5.3 原理圖繪制
- 5.3.1 原理圖元件的放置
- 5.3.2 調整元件位置
- 5.3.3 編輯元件屬性
- 5.3.4 元器件自動對齊
- 5.3.5 完成原理圖元器件的放置
- 5.4 從原理圖生成元件庫
- 5.5 用封裝管理器檢查所有元件的封裝
- 5.6 原理圖編譯與電氣規則檢查
- 5.6.1 設置電氣連接檢查規則
- 5.6.2 檢查結果報告
- 5.7 報表生成及輸出
- 5.7.1 產生元件報表
- 5.7.2 產生元件交叉參考表
- 5.7.3 產生工程層次表
- 5.8 原理圖輸出
- 5.8.1 頁面設置
- 5.8.2 打印機設置
- 5.8.3 打印預覽
- 5.8.4 打印
- 5.9 小結
- 習題
- 項目6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原理圖繪制
- 6.1 新建一個工程和原理圖文件
- 6.2 原理圖編輯器操作界面設置
- 6.3 原理圖圖紙設置
- 6.3.1 圖紙尺寸設置
- 6.3.2 圖紙設置
- 6.3.3 圖紙顏色設置
- 6.3.4 柵格設置
- 6.3.5 系統字體設置
- 6.3.6 圖紙設計信息
- 6.3.7 單位設置
- 6.4 原理圖繪制
- 6.4.1 加載庫文件
- 6.4.2 原理圖元件的放置
- 6.5 原理圖首選項設置
- 6.5.1 General(通用)設定
- 6.5.2 Graphical Editing(圖形編輯)設定
- 6.5.3 Mouse Wheel Configuration(鼠標滾輪)設定
- 6.5.4 Compiler(編譯器)設定
- 6.5.5 AutoFocus(自動對焦)設定
- 6.5.6 Library AutoZoom(元件庫自動縮放)設定
- 6.5.7 G rids(網格)設定
- 6.5.8 B reak Wire(切線)設定
- 6.5.9 Default Units(默認單位)設定
- 6.5.10 Default Primitives(默認圖件參數)設定
- 6.5.11 Orcad(tm)設定
- 6.6 檢查所有元件的封裝
- 6.7 檢查原理圖電氣規則
- 6.8 小結
- 習題
- 項目7 LCD1602顯示電路原理圖繪制
- 7.1 新建一個工程
- 7.1.1 新建一個空的原理圖
- 7.1.2 將原理圖添加到工程
- 7.2 導線的連接方法
- 7.3 線路節點的放置方法
- 7.4 網絡標號的放置方法
- 7.5 總線的放置方法
- 7.6 圓弧的放置方法
- 7.7 放置注釋文字
- 7.8 放置文本框
- 7.9 對象屬性整體編輯
- 7.9.1 Find Similar Objects對話框
- 7.9.2 執行整體編輯
- 7.10 完成原理圖繪制
- 7.11 用封裝管理器檢查所有元件的封裝
- 7.12 小結
- 習題
- 項目8 層次電路設計
- 8.1 自上而下的層次電路設計方法
- 8.2 自下而上的層次電路設計方法
- 8.3 多通道電路設計方法
- 習題
- 項目9 電路仿真分析
- 9.1 仿真元件庫
- 9.2 仿真器的設置
- 9.2.1 一般設置
- 9.2.2 靜態工作點分析
- 9.2.3 瞬態分析
- 9.2.4 交流小信號分析
- 9.3 光控液晶屏亮度電路仿真
- 9.4 整流電路仿真
- 9.5 典型單管放大電路仿真
- 習題
- 項目10 心形燈驅動電路PCB設計
- 10.1 PCB設計步驟
- 10.2 新建工程,導入原理圖并添加封裝
- 10.2.1 新建一個工程
- 10.2.2 導入原理圖
- 10.2.3 添加元件封裝
- 10.3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
- 10.4 導入網絡表
- 10.5 PCB設計環境
- 10.5.1 PCB編輯器界面
- 10.5.2 PCB設計面板
- 10.5.3 PCB觀察器
- 10.6 PCB編輯器環境參數設置
- 10.6.1 認識PCB層
- 10.6.2 PCB層的顯示與顏色
- 10.6.3 圖件的顯示與隱藏設定
- 10.6.4 電路板參數設置
- 10.7 PCB設計基本常識和基本原則
- 10.7.1 元件(Component)
- 10.7.2 焊盤(Pad)與過孔(Via)
- 10.7.3 銅膜走線(Track)
- 10.7.4 PCB設計基本原則
- 10.8 PCB設計
- 10.8.1 元件布局
- 10.8.2 設計規則設置
- 10.8.3 交互式布線
- 10.8.4 驗證PCB設計
- 10.9 小結
- 習題
- 項目11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PCB設計
- 11.1 新建工程,導入原理圖并添加封裝
- 11.1.1 新建一個工程
- 11.1.2 導入原理圖
- 11.1.3 添加元件封裝
- 11.2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并設計導入
- 11.2.1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
- 11.2.2 導入設計到PCB
- 11.3 PCB編輯器首選項設置
- 11.3.1 General選項頁
- 11.3.2 Display選項頁
- 11.3.3 Board Insight Display選項頁
- 11.3.4 Board Insight Modes選項頁
- 11.3.5 Board Insight Lens選項頁
- 11.3.6 Interactive Routing選項頁
- 11.3.7 True Type Fonts選項頁
- 11.3.8 Mouse Wheel Configuration選項頁
- 11.3.9 PCB Legacy 3D選項頁
- 11.3.10 Defaults選項頁
- 11.3.11 Reports選項頁
- 11.3.12 Layer Colors選項頁
- 11.4 元件布局
- 11.4.1 交互式布局
- 11.4.2 自動推擠布局
- 11.4.3 快速對選定的元件布局
- 11.4.4 自動對齊排列布局
- 11.4.5 調整PCB及設置字體
- 11.5 設計規則向導
- 11.6 手動布線
- 11.6.1 交互式差分對布線
- 11.6.2 等長布線
- 11.6.3 多線軌布線
- 11.6.4 本項目的其余布線
- 11.7 驗證PCB設計
- 11.8 小結
- 習題
- 項目12 LCD1602顯示電路PCB設計
- 12.1 新建工程,導入原理圖并添加封裝
- 12.1.1 新建一個工程
- 12.1.2 導入原理圖
- 12.1.3 添加元件封裝
- 12.2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并設計導入
- 12.2.1 創建一個新的PCB文件
- 12.2.2 導入設計到PCB
- 12.3 PCB設計規則介紹
- 12.3.1 Electrical(電氣)規則類
- 12.3.2 Routing(布線)規則類
- 12.3.3 SMT(貼片元件)規則類
- 12.3.4 Mask(阻焊膜)規則類
- 12.3.5 Plane(內部電源層)規則類
- 12.3.6 Manufacturing(制造)規則類
- 12.3.7 Placement(布局)規則類
- 12.4 PCB設計
- 12.4.1 元件布局
- 12.4.2 元件布線
- 12.4.3 驗證PCB設計
- 12.5 PCB的設計技巧
- 12.5.1 放置淚滴
- 12.5.2 放置過孔作為安裝孔
- 12.5.3 覆銅
- 12.5.4 調整元件標號
- 12.5.5 放置尺寸標注
- 12.5.6 設置坐標原點
- 12.6 小結
- 習題
- 項目13 層次電路PCB設計
- 13.1 新建PCB文件并設計導入
- 13.1.1 創建新的PCB文件
- 13.1.2 添加元件封裝
- 13.1.3 導入設計
- 13.2 PCB設計
- 13.2.1 元件布局
- 13.2.2 設計規則設置
- 13.2.3 自動布線
- 13.2.4 調整布局布線
- 13.3 DRC檢查
- 13.3.1 DRC的設置
- 13.3.2 常規DRC校驗
- 13.3.3 設計規則校驗報告
- 13.3.4 單項DRC校驗
- 13.4 PCB的3D顯示
- 13.4.1 建立11.0592M和24M晶振的3D模型
- 13.4.2 修改單片機3D模型的顏色
- 13.5 輸出文件
- 13.5.1 輸出PDF文件
- 13.5.2 生成Gerber文件
- 13.5.3 創建BOM
- 13.6 小結
- 習題
- 參考文獻
- 附錄1 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考試簡介
- 附錄2 CEAC PCB設計工程師考試(認證)
- 附錄3 Altium應用電子設計認證項目
- 附錄4 Altium Designer典型元件符號及封裝形式
- 附錄5 Altium Designer快捷鍵大全 更新時間:2019-12-06 16: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