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信用風險及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研究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從理論基礎、實踐需要以及域外經驗等角度論證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信用保險合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理論包括社會契約理論、社會互助思想、信用哲學等法哲學理論,馬克思“產品扣除”和“信用本質”學說、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思想、“市場缺陷”理論、出口補貼合法化理論等法經濟學理論以及社會連帶思想、社會控制理論等法社會學理論。其次,完善信用保險法律制度有助于保障我國市場經濟和諧有序發展、推動我國信用保險市場積極健康發展、確立信用保險獨立完整的法律地位并提升其影響力、促進信用保險行業監管的合法性和適度性。最后,梳理世界先進國家或者地區的信用保險立法并將其類型化為“政策單行”和“政商不分”模式,進而詳細研究作為典型代表的英國、美國、韓國以及我國澳門、臺灣地區的信用保險法律制度內容,對兩種立法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和借鑒,最終提出我國的信用保險立法思路應當采用“寓政于商”的第三種模式。
目錄(36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序言
- 導論
- 第一章 信用保險的特征和功能
- 第一節 從信用到信用風險的演進
- 第二節 信用保險的概念探求
- 第三節 信用保險的特征和功能
- 小結
- 第二章 我國信用保險法律現狀及問題
- 第一節 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現狀
- 第二節 我國信用保險及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問題
- 小結
- 第三章 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一節 信用保險萌芽和發展的理論基礎
- 第二節 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實踐必要
- 第三節 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國際考察
- 小結
- 第四章 信用保險商業性與政策性的協調
- 第一節 信用保險政策性和商業性的交織與清分
- 第二節 信用保險政策性和商業性的協調模式
- 第三節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范圍的界定和限制
- 小結
- 第五章 信用保險法律規則的核心要素
- 第一節 信用保險合同主體的建構
- 第二節 信用保險合同中保險責任與責任免除的平衡
- 第三節 信用保險合同承保風險的綜合防范
- 第四節 信用保險行業監管路徑
- 小結
- 第六章 制定我國《信用保險法》的對策與建議
- 第一節 我國《信用保險法》立法模式與結構
- 第二節 我國《信用保險法》的主要規則
- 結語
- 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11-22 16:33:38
推薦閱讀
- 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
- 行政執法人員的行動邏輯:以W河道管理局為樣本的法社會學考察
- 法學新言:京師法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薈萃
- 權力博弈中的晚清法律翻譯
- 經濟犯罪對策論(第二版)
- 合同解除制度研究
- 中國生命法學評論(第二卷)
- 域外網絡法律譯叢·民商法卷
- 司法鑒定學(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釋義
- 新時期信訪活動規律研究
- 經濟立法的生態化理念研究
- 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研究
- 企業知識產權評估方法與實踐
- 轉型時期中國法治特點研究
- 犯罪演化論:入世后犯罪形態演化的機制及其調控
- 行政行為成立研究
- 牛津通識讀本:隱私(中文版)
- 跟FBI學探案術
- 刑法解釋前沿問題研究
- 刑事政策論壇(第五輯)
- 經濟法學評論(第18卷2018年第2期)
- 版權法改革:理論與實踐
- 擔保法理論與實踐(第三輯)
- 民事訴訟理論探討與制度創新:基于能動司法的視角
- 罪·惡
- 比較勞動法學
-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2016)
- 時代精神與法治發展
- 刑法格言的展開(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