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溫熱經(jīng)緯
免費

溫熱病專著。5卷。清·王士雄(孟英)編撰于1852年(咸豐2年)。該書“以軒歧、仲景之文為經(jīng),葉(天士)、薛(生白)諸家之辯為緯”,故以“經(jīng)緯”名書。卷1為“內(nèi)經(jīng)伏氣溫熱篇”,輯錄了《內(nèi)經(jīng)》中與溫熱病有關的條文,各條文之下又引用了諸家的注解,間附王氏自己的心得,以闡明溫熱病的病源、證候、診斷及治療原則等;卷2錄“仲景伏氣溫病篇、仲景伏氣熱病篇、仲景外感熱病篇、仲景濕溫篇、仲景疫病篇”,集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溫熱病的論述,確立隨癥論治的法則;卷3收葉香巖的《外感溫熱篇》和《三時伏氣外感篇》;卷4錄陳平伯《外感溫病篇》、薛生白《濕熱病篇》、余師愚《疫病篇》,集中了清代頗有影響的幾部溫熱病專論。除了征引章虛谷、華岫云、吳鞠通等人對以上有關篇章的闡釋而外,王孟英自家的注說也很豐富(包括校勘和評議);卷5為“方論”,選方112首,附以諸家及王氏的方義解說。此書為清代溫病學說的總匯,淹貫各家之長,立論持平,不抱門戶之見。該書以資料匯輯為主,也有不少地方發(fā)揮王氏的新見解,如他認為“陽邪為熱、陰邪為暑”的說法不妥,暑即是熱,不可妄立陽暑、陰暑之類的名目,且認為云暑多兼濕則可,“暑必兼濕”則不可,對暑、濕、火三氣的性能體用,卓有見地。因此,該書成為一部較有影響的溫熱病專著,對溫病發(fā)展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清代以來,爭相翻刻,至今有30余種版本。1956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

佚名 ·國學 ·13.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33章 唐跋 2015-12-27 00:36:41
晏子春秋
免費

是一部頗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較接近歷史小說的政論著作。舊題春秋時齊人晏嬰撰,實系后人依托并采綴晏子言行而作——作者當是一個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間士大夫傳說的人物。成書約在戰(zhàn)國末期,書名始見于《史記·晏嬰傳》。《漢書·藝文志》只稱《晏子》(無“春秋”二字”,是否即今傳本,可疑),列于儒家著作之內(nèi)。全書八卷二百五十章,計分內(nèi)外篇:內(nèi)篇包括《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六卷,多有崇尚節(jié)儉之說;外篇二卷,所記乃西漢劉向編校本書時所說的“又有復重文辭頗異”和“又有頗不含經(jīng)術”之內(nèi)容,其中《仲尼之齊欲封節(jié)》與《墨子·非儒》相同。全書所敘皆晏嬰之遺事。本書以晏嬰作為中心人物,寫得生動形象,實乃先秦著作中罕見之作。書中對奴隸主的窮奢極欲,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丑惡,作了比較深刻的揭露;對勞動人民的籍(賦稅)重獄多,拘者滿圍(牢獄),怨者滿朝等情況作了真實的反映。本書在認識論上,提倡尊重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在社會觀上,多尚同、兼愛、非樂、節(jié)用之說;在學派關系上,《內(nèi)篇》多孔子稱許晏嬰之語,《外篇》多晏嬰抨擊孔子之語。注本有今人吳則虞的《晏子春秋集釋》上下冊。其書匯集了二十四個刻本和二十幾家的校注,并把《晏子春秋》的資料,分為佚文、集語、事跡。有關晏子學說學派討論、有關《晏子春秋》考辨、重言重意篇目表六類,輯附于后,頗便檢閱。

(春秋)晏嬰 ·國學 ·5.7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5章 外篇不合經(jīng)術者第八凡十八章 2015-10-09 14:30:35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吉首市| 凤城市| 永和县| 雷波县| 子长县| 桑日县| 酒泉市| 叙永县| 宁南县| 兴宁市| 灵山县| 太仆寺旗| 汝阳县| 会泽县| 临湘市| 东辽县| 巍山| 定边县| 蒲江县| 新田县| 合肥市| 清水河县| 宝清县| 齐齐哈尔市| 分宜县| 五台县| 永康市| 旬阳县| 开鲁县| 四川省| 苗栗市| 荆州市| 库伦旗| 加查县| 新河县| 丹棱县| 甘谷县| 永定县| 上蔡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