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敏集
二十五卷。明楊榮撰。楊榮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甌縣)人。建文進士,初任編修,永樂時,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淵閣,以多謀能斷,為成祖所重,并為之更名楊榮,多次隨行北巡,升至文淵閣大學士。仁宗、宣宗兩朝和英宗初年,都在朝輔政。英宗即位,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朝政,并稱“三楊”。后辭官歸里,死于途中。著有《北征集》、《默庵》、《云山小稿》、《靜軒》等,此集共二十五卷,其中,詩賦八卷,文二十七卷。為正德年間刻本。前有正德十年(1515)永嘉后學王瓚序。《序》講述了成書過程,因其《西京類稿》、《玉堂選稿》梓行已久,報藏書坊,毀于回祿,故“今西君偕諸昆季,翻刻以傳,總名曰《楊文敏公集》,共二十五卷。”楊榮在明全盛之時,歷事四朝,恩禮始終無間,可謂至榮。因而所作文章,具有富貴福澤之氣。其詩文多應制之作,稱“臺閣體”,莫不嚴正詳雅,典當人心。其他詩作,雍容平易,雖無深湛幽渺之思,縱橫馳驟之才,亦足以震耀一世。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稱其“詩亦備極諸體,清遠俊麗,趣味不凡。”
·24.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