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司職掌
原書不著撰人。亦不分卷數。據《明內廷規制考》載:“二十六年(1393),……命吏部仿六典之制,……匯編為書,名曰《諸司職掌》行之。”是書記載了:“洪武十三年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其糾劾則責之都察院,京奏則達之通政司,平反則參之大理寺”后,吏、戶、禮、樂、兵、刑、工六部和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五軍都督府斷事官等明代十個行政部門的職掌、品秩,并對各部下屬、所司、官員安排、具體要求一一加以介紹。是書的內容實際反映了明初至洪武中后期政治、經濟、軍事、行政等各方面的情況。如《戶部·倉科》中關于各地四季稅糧的品種、數量,《兵部·職方》中關于各地戶、衛的建置,《刑部·類進贓罰》中處理贓物的規定,《通政司》中“開拆實封”、“關防諸司公文勘合”的程序等等記載,都為很重要的資料其中《禮部》和其它各機構的介紹中多有明代宮廷的內容,如《禮部》中朝駕、朝儀、世子冠服、親王婚禮儀式的程序,《兵部》中鹵簿、羽儀、儀仗的規定,《工部》中所列各局所制造宮中用物的名稱,都直接與宮廷事務有關,可為了解明代宮廷情況的參考。
·8.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