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增一阿含經
免費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四部阿含之一。東晉僧伽提婆譯。51卷(一作50卷)。因經文按法數順序相次編纂,故名。相傳原由前秦曇摩難提誦出梵本,竺佛念傳譯,曇嵩筆受,后經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盡錄偈頌。但譯文未能盡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訂。據《精刻大藏經目錄》(支那內學院編)記載,別譯零本現存30種?!对鲆话⒑洝放c南傳《增支部經典》大體相應,后者收經比前者為多。此經原為四分八誦,但現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標有“第四分別誦”外,蓁各分均不標誦。全經共有52品,472部經。其中《序品》一經,以頌文概敘本經意旨,以及囑付流布等事。蓁各品次第系一未能至十一法。此經記述佛陀和其弟子們的事跡;闡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對俗人修行的規定;論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義等。因經中有“六度”、“三乘”等詞句,承認菩薩大乘,近乎大眾部的主張,故一般認為是大眾部的傳本。此經的重點在說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種因緣故事,故又為勸化者所專習。本書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樣,系記載原始佛教教義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研究佛教產生以及當時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學等提供了資料。

伽提婆 ·國學 ·43.7萬字

最新章節 第53章 2015-12-27 06:23:00
景德傳燈錄
免費

亦稱《傳燈錄》。佛教禪宗史書。北宋道原著。三十卷。佛教常以燈喻佛法,禪宗以法傳人,有加燈燈相傳而輾轉不絕;因成書于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故名。全書內容大抵取材于唐《寶林傳》和五代《祖堂集》諸書。用記言體,按傳法世系記載禪宗傳說的過去七佛至法眼文益法嗣,共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附有語錄者九百五十一人。卷一、二述過去七佛、西土二十七祖;卷三記東土五祖;卷四為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旁出法系;卷五為慧能法嗣;卷六至十三為慧能弟子南岳懷讓法嗣,含溈仰宗、臨濟宗法系;卷十四至二十六為慧能弟子青原行思法嗣,含曹洞宗、云門宗、法眼宗法系;卷二十七至三十為外宗“禪門達者”傳、名禪師語錄和頌詩等。此書曾由真宗命翰林學士楊億等潤色,相當于官史。是研究禪宗歷史的重要材料。此后凡佛門史著多效取燈錄名之,遂有《天圣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等,后普濟匯“五燈”為一編,題《五燈會元》。另外,其記言體深深影響到宋明史著的寫法,如朱熹的《伊洛淵源錄》、黃宗羲的《明儒學案》等皆仿而作。宋、元皆有單刻本,元、明、清藏經均錄?,F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一。

道原 ·國學 ·42.5萬字

最新章節 第109章 2015-12-18 17:28:09
摩訶止觀
免費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天臺大師智顗(538~597)講述于隋代開皇十四年(594),弟子灌頂(561~627)筆錄。又稱天臺摩訶止觀。略稱止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冊。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本書為智顗晚年所講述,亦為其著作中體系最圓熟之論書。書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闡述智顗獨特之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智顗為敘說以禪觀思惟體得超常識之宗教境界之蘊奧─圓頓止觀,故將其具體實踐法分成總論略說(五略)與別論廣說(十廣),詳加解說。五略,指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五段;十廣,指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等十章;二者并稱五略十廣。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載,本書原有三種類本,一為二十卷,一為十卷,第三種即今本,三者皆稱圓頓止觀,時人傳說第二者為廣本,第三者為略本,實則第三乃第二之再治本,而改題為摩訶止觀。宋代天圣二年(1024),依遵式之奏請,將本書入藏;淳熙三年(1176),大藏開版時???。本書之注釋書頗多,有湛然之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止觀義例二卷、止觀大意一卷,及梁肅之刪定止觀三卷等。

智顗 ·國學 ·22萬字

最新章節 第20章 2015-12-16 15:54:03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景泰县| 叶城县| 安康市| 资兴市| 志丹县| 读书| 邹平县| 筠连县| 中西区| 藁城市| 白山市| 方城县| 明星| 明星| 天长市| 冷水江市| 铜陵市| 肇州县| 泽州县| 富蕴县| 布拖县| 聂拉木县| 濮阳市| 开化县| 桃园县| 屏东县| 长沙市| 土默特右旗| 九龙坡区| 芜湖县| 赞皇县| 开阳县| 水富县| 逊克县| 丹棱县| 五峰| 松阳县| 广水市| 武安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