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演義
清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三十二卷。卷首有許寶善序和凡例十條。今存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玉峰東景川局鐫”原刊本,道光十年刊本和同治四年鷺門文德堂刊本等。主要記述了宋、齊、梁、陳四朝的興衰盛變。小說結構清晰,主次有序,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通達流暢。在這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紛繁更替中,作者濃筆重彩描寫了宋高祖劉裕、齊高祖蕭道成、梁高祖蕭衍、陳高祖陳霸先這四個開國之主,又著重刻畫了宋蒼梧王、齊東昏侯、陳后主等亡國之君的荒淫和侯景之亂給百姓所帶來的深重災難。這樣就把復雜的歷史,一一展示在讀者面前。小說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其興也,必有所以興;其亡也,必有所以亡。”“所以”之緣就在于一個字——“民”。《南史演義》基本根據正史演繹而成,野史傳言時見其中,使得小說更為跌宕起伏。
·4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