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
梵名Ullambana-su^tra。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又稱盂蘭經。屬方等部經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冊。內容記述佛陀之大弟子目連,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乃問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日,用百味飯食五果等供養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脫離苦難。依本經之說所行之盂蘭盆會,已普遍流行于我國民間,而有益于民間之孝行。宗密之盂蘭盆經疏,即強調本經特具孝子報恩之思想,與調和中國人倫與佛教間關系之性質。本經之同本異譯經為報恩奉盆經,譯者不詳,又稱報像功德經。又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所述之大盆凈土經,或亦為異本。此外,歷代三寶紀卷六、武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九、開元釋教錄卷二等皆載本經之譯者為西晉竺法護;然或謂本經為偽作,指其內容與翻傳等無不有待商榷,出三藏記集卷四即記載本經譯者不詳。蓋“倒懸之苦”印度自古即信之,未可遽斷本經為偽;若自經文揣摩,并與異本相較,則經文中可能有若干釋者所附加之語句。本經之注疏頗多,較著者有吉藏之盂蘭盆經疏一卷、慧凈之盂蘭盆經贊述一卷、宗密之盂蘭盆經疏二卷、智旭之盂蘭盆經新疏一卷、元奇之盂蘭盆經略疏一卷、高辨之盂蘭盆經總釋一卷等,計六十余種。
·9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