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章句訓頌
二卷。元張嗣成(生卒年不詳)撰。張嗣成,元代正一道道士,為三十九代天師,自號太玄子。撰有《道德真經章句訓頌》二卷。自張道陵于東漢順帝時創立五斗米道,經歷朝而至元,張家三十八代子孫相傳而至張嗣成。其間幾經分化與組合,而并為正一道。雖然其道名及齋戒儀范等有過變化,但一直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張嗣成撰此書,主要是為誦經體道。張嗣成于自序中稱:“太上老君道大而德宏,守約而施博……”“故道難聞,因經而后聞,道難見,因經而后見。”闡述道生萬物之玄奧與因經而聞道的重要性。并強調誦此經者,如果有得于無為之緒,就可以修身、齊家、安民、措天下于太平。如果性命交融,根蒂相攝,暗合其道而不由言悟,就會別具慧眼,與太上老君相見于寥廓恍惚之間。如果能進一步領悟到“金丹不在他求而至道吾所固有”之理而進行修煉,待“功成行滿”就會“法身不壞”。此書分上、下二卷八十一章。《章句訓頌》語言多用韻語,以四、五、七言為主,類似于禪偈,適用于傳教授徒,曾深受道教徒的賞識。其書語言淺白、落俗,實非經典之作;然其成書較早,影響較廣,對于研究《道德經》的傳播及修身,仍有參考價值。現存明《道藏》本、明《道藏舉要》本。
·1.6萬字